晋语入声韵母的区别性特征与晋语区的分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入声论文,韵母论文,特征论文,区别论文,晋语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通摄一等与通摄三等入声精组字今韵母读音多有分别,一等今多读合口呼,三等今多读撮口呼。(注:“等”依韵不依声。“足、俗、肃”等均作三等,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调查字表》。)
1.1“族速”与“足俗肃”读音比较表(表1)。(注:参看拙文《论晋语的归属》,语言的变化与汉语方言——纪念李方桂先生国际研讨会(1998—8西雅图)论文。)例外读音外加圆括号,下同。 “——”表示缺少资料,下同。
表1
表1总共列出晋语区13个市、 县的资料。其中,有贺巍(1989)、温端政(1982—1984)、温端政与本人(1993)、 陈章太、 李行健(1996)和刘育林(1990)。这13个市县的地理分布,从晋语的中心地区——山西中部的太原盆地到山西西部的吕梁山区、东部的太行山区、东南部的上党盆地。山西省境外的晋语区,从陕北、豫北到河北西部、内蒙古黄河以东中西部地区。可以说上表举例覆盖了整个晋语区,例外较少。通摄一等与三等精组字今入声韵母读音有分别在晋语区具有相当大的一致性。
1.2通摄一等与通摄三等精组、 泥组(来母)舒声字在晋语区的一些地区今读音也有分别。一等今多读合口呼,三等今多读撮口呼。(主要集中在山西东南部及相邻的豫北、陕北)这是很
1.3与冀鲁官话的比较。官话区的济南、西安, 通摄一等与三等入声精组字今韵母读音也有分别。一等读舒声合口呼,三等读舒声齐齿呼。如,属冀鲁官话的济南“族”[tsu]与“足”
不同音。 属中原官话的西安“族”[tsu]与“足”
今韵母也有洪细的不同。一等读舒声合口呼,三等读舒声齐齿呼。但冀鲁官话、中原官话均无入声韵,而晋语有入声韵,晋语与北方官话、中原官话有明显分别。
1.4与江淮官话的比较。“族”、“足”两组例字, 江淮官话虽然为入声韵,但一等与三等精组今入声韵母的读音没有区别,而晋语则有区别,据此可以把晋语区与江淮官话区别开来。参看下表2:(根据江苏省和上海市方言调查指导小组1960,刘丹青1998,李金陵1998)
表2
二 曾摄开口一等、梗摄开口二等帮组入声字今韵母多读齐齿呼。
曾开一、梗开二帮组今入声韵母带有[i ]介音的现象在晋语区很普遍。例如:山西文水话“北墨默”曾开一入德读
、“伯拍白姓陌”梗开二入陌读[-ia]、“掰麦”梗开二入麦读
。
2.1“北曾开一入德帮墨曾开一入德明”、 “伯梗开二入陌帮迫梗开二入陌帮”、“掰”梗开二入麦帮麦梗开二入麦明”读音比较表(表3)。
表3
为了尽可能比较客观地考察晋语入声韵母的特点,表3列出的13 处地点方言与表1所列的13点完全相同。表3说明,曾开一、梗开二帮组入声字今韵母带有[i]介音的现象在晋语区相当普遍。 这种现象大致分布在山西境内(南部中原官话区除外)及山西境外的内蒙古、冀北、陕北的部分地区(如:吴堡)。陕北的部分地区(如:绥德)曾开一、梗开二帮组入声今韵母虽然带有[i]介音, 这部分入声字已经读成舒声与阳平合流了。(注:参看刘育林(1990)绥德同音字表76页:[ie](阳平)拍便~宜[ie](去声)棉绵麦陌。)(刘育林1990)。山西东南部邻近山西中部的沁县“北”字读齐齿呼以及襄垣方言“北、墨、伯、迫、掰、麦”均读齐齿呼。陵川方言“墨、伯、迫、麦”、屯留方言“墨、迫”也读齐齿呼。可以说,晋东南地区“北、墨、伯、迫、掰、麦”等字今有读齐齿呼也有读开口呼。与豫北临近的县市,如晋城、阳城、长治、平顺、长子等地读开口呼,其他地区多读齐齿呼。豫北晋语“北、墨、伯、迫、掰、麦”等字今不读齐齿呼,读开口呼,与中原官话的读音同。如,获嘉:北
(贺魏1989)。豫北晋语的曾开一、梗开二帮组今入声韵母已读洪音, 不再带有[i]介音了。对比表1与表3,可以看出,“足族”不同音现象(表1)比起“比墨”、“伯迫、掰麦”今读齐齿呼现象(表3)的分布面要大一些。
桥本万太郎教授很早就注意这个现象,他指出:“我们发现一个更为有趣的事实,这就是-i- 介音只莫名其妙地出现在晋语的一等和二等的入声字音中”“在现代北方话诸方言里,只在那些晋语中带有非腭音声母的入声字包含着-i-介音。 应该特别注意的是晋语中的舒声字没有-i-介音这个事实。(注:晋语中非腭音声母的舒声字也并非没有[i]介音。例如:平遥“棚子”的“棚”梗开二平耕帮白读[piε[31]],“迸开”的“迸”梗开二去诤帮白读[piε[35]]。桥本先生可惜没有看到这些材料。)那些古代-c尾音变成了-i音的秦方言的入声字里,也找不到-i-介音的痕迹,当然更不用说舒声了”。(桥本万太郎1982)
2.2曾摄开口一等与梗摄开口二等帮组今入声韵母读音不同。表3列出13点中,有临县、大同、盂县、邯郸、呼和浩特等5点有这种情况。入声韵母不同表现为主要元音的不同。梗摄开口二等帮组今入声韵母的主要元音的开口度均比曾摄开口一等的要大。下面再举几个例子,列表4一并讨论。
表4
表4所列11点,曾摄开口一等帮组入声韵母的主要元音均为央元音
,而梗摄开口二等帮组入声韵母的主要元音为[a ](或发音相近的[ε A a])。
从地域分布上看,表4所列11点均在山西省。1—7 各点在山西中部。8—11在山西北部,其中和顺、天镇两点均与邻省接壤。 和顺与河北省邢台相邻。天镇位于山西省的东南角,北与内蒙古的兴和县为界,东南相邻河北省的怀安县和阳原县。
表4缺山西西部与东南部的材料。 山西西部各县的方言志出版的很少,一些公开发表的论著,这方面的材料也比较零散。从《山西方言调查研究报告》第十章山西方言42点字音对照(“北”字的读音)。42点词汇对照(“伯父”条的读音)来看,山西西部总共收录的7点中, 有离石、临县(表3已列出)、汾阳(限文读)、岚县、隰县、石楼等6点“北”读齐齿呼。只有汾西一点读开口呼。其中,临县、汾阳(限文读)、石楼等3点“北”与“伯”的主要元音不同。 “北”的主要元音是
,“伯”的主要元音是[ɑ](临县)、
(汾阳)、[ε](石楼)。
2.3与江淮官话比较。江淮官话“北墨”、“伯迫、 麦”读音表(表5)。
表5
比较表4与表5可以看出,曾开一帮组入声字与梗开二帮组入声字江淮官话与晋语虽均为入声,但韵母读音不同。晋语有[i]介音, 江淮官话无[i]介音。此外, 晋语区曾开一帮组入声字与梗开二帮组入声字今韵母多有区别,而江淮官话没有区别。
2.4“北墨”、“伯迫、 麦”今读齐齿呼可以看作晋语区与其他大方言区的区别性特征。请看表6,该表所列20点汉语方言“北墨”、 “伯迫、麦”几个字读齐齿呼的只有晋语区的太原一点。(汉语方音字汇,第2版1989)
表6
从上表可以看出,“北墨”、“伯迫、麦”等今读齐齿呼,在现代汉语方言中是很少见的。晋语区曾开一帮组入声字(北墨)与梗开二帮组入声字(伯迫、麦)今韵母有[i]介音,我们可以此来识别晋语,把晋语区与其他方言区区别开来。例外现象也存在,但是不多。湘语双峰话“北墨;伯迫麦”5个字中“北、迫”白读[pia];客家的梅县话“迫”读[pit];粤语区的广州、阳江“迫”有读
与梗开二帮组入声字(伯迫、麦)今韵母有[i]介音, 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确是少有的特点,具有区别性特征,对从现代汉语诸方言中分出晋语具有比较明显的作用。至于江淮方言,从表5可以知道, 曾开一帮组字入声韵母与梗开二帮组字入声韵母均无[i]介音, 与晋语明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