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干预对不完全性截瘫后便秘患者的影响论文_孙红丽,佟飞

孙红丽 佟飞

(河北省承德市中医院 河北 承德 067000)

【摘 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不完全性截瘫患者排便的影响。方法:将80例不完全性截瘫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施护。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明显优于对照组(60%),P<0.05。结论:常规护理配合中医辨证施护,能有效改善便秘,减轻患者痛苦。

【关键词】中医护理干预;不完全性截瘫;便秘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7-0012-01

便秘是不完全性截瘫患者常见的排便功能障碍,经常腹胀痛对患者饮食、睡眠及心理等方面造成负面影响,部分患者诱发直肠癌、结肠癌及心脑血管疾病,较为严重的甚至导致患者死亡,是临床护理较为棘手的难题,我们对此进行了相关的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来源于2011年12月30日至2014年12月30日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住院的不完全性截瘫便秘患者80例,并符合便秘诊断标准[1],排除肛门狭窄、肠道肿瘤等器质性病变。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56岁;中医辨证分型:气阴两虚:29例,脾肾阳虚证:11例;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53岁;中医辨证分型:气阴两虚:32例,脾肾阳虚证:8例;两组病人年龄、病程、中医辨证分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施护,3天后观察病人的排便情况。

1.2.1 常规护理方法

1.2.1.1不完全性截瘫患者多表现为极度的消沉、绝望。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交流,耐心启发病人,消除其不良心理,创造让患者感到安全的私人空间,从而得到患者的信任,稳定患者情绪,提高其依从性。

1.2.1.2嘱晨起床前自行顺时针按腹10分钟,促进肠蠕动;起床后即饮用温白开水约1000毫升,刺激消化道蠕动反射,增强便意。

1.2.1.3指导便秘病人多食蔬菜、水果及粗纤维食物,养成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

1.2.1.4截瘫患者一般情绪低落,进食量少,致形成的粪便量少,同时肠内肠蠕动减慢,肠道内滞留时间长,水分过度吸收而致粪便干结。为帮助患者认识适量进食的重要性,向患者讲解合理饮食与疾病恢复的正相关性。食物纤维素有利于刺激肠蠕动,足够的容量和重量也是刺激肠蠕动产生排便反射促进排便的有效途径;同时督促患者忌食辛辣、煎炸食物,不吃过冷、过凉的饮食。

1.2.2 中医辨证施护

1.2.2.1气阴虚证:面色无华,形神不足,肌瘦乏力,气促汗出,心悸头晕,

便质干燥干结,便次正常,但排便艰难,口干舌燥,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肢体痿废痉挛抽搐,纳呆。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护理

(1)生活起居护理:患者应注意保暖,充分休息,以养心血。需注意病室温暖、安静。

(2)饮食调护:饮食以易消化、甘凉滋润、生津养阴为主,如银耳、枸杞、干贝、鸭肉、甲鱼、海参、葡萄、草莓、香蕉等,并尽可能的补充一些油脂。 膳食调补:给予虫草红枣炖甲鱼;党参黄芪乌鸡汤等。

(3)指导患者饮用有通便作用的饮料,如麦冬、党参加蜂蜜温开水泡服,或用番泻叶3-6g泡水饮。或冰糖香蕉饮;生地茶等饮用。

(4)此期患者多有肢体的痉挛,应予抗痉挛处理,有助于患者排便。

(5)针刺:天枢、脾俞、大肠俞、足三里等穴,强刺激不留针。

1.2.2.2脾肾阳虚证:病人排便艰涩,便质干或不干,腹中冷,面色苍白,四肢发凉,肢体肿胀或肢体萎缩肌肉消瘦,脘腹胀满,纳呆,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脉沉。

护理

(1)生活起居护理:病室应温暖、安静。患者肢体注意保暖,季节转换时注意调整衣服,保证充足的睡眠与休息。多晒太阳,少伤阳气。

(2)饮食调护:饮食以易消化,温热食物为主,如大枣、核桃、花生、莲子、羊肉、鸡肉、甲鱼、芝麻、榴莲、荔枝、樱桃等,并尽可能的补充一些油脂。 膳食调补:可选用 “当归生姜羊肉汤”;红参泡水温服;亦可选用芝麻核桃粉加蜂蜜服用。

(3)大便时根据病情选用合适体位,不宜用力过猛,防止因大便不下而引起虚脱。

(4)指导患者饮用有通便作用的饮料,如蜂蜜30克、黄精、食盐6克,开水冲匀,代茶饮。

(5)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协助病人床上翻身,坐起,以加强腰背肌及腹肌力量,有助于排便。

(6)艾灸足三里。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护理后大便排出通畅,大便规律,质软成形;有效:虽能排出大便,但大便不畅;无效:大便不畅,排便困难,便秘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率的比较X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60.0%,通过护理两组患者便秘均较治疗前改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我国现有几十万不完全性截瘫患者,每年还在不断递增[2]。截瘫患者长期卧床,活动量减少,肠蠕动减弱,粪便在肠道内滞留时间长,水分被过多吸收,粪质干硬、难解,且肠粘膜脱水,增加了便秘的发生率,其发生率高达43.1%。研究发现截瘫患者便秘是多种原因导致的,有疾病本身导致的神经紊乱,心理因素的影响,饮食结构不合理,以及运动缺失等多因素。结合临床表现,截瘫当属中医“瘫痪”、“痿证”等范畴。中医认为截瘫患者由于外界暴力,损伤督脉,气乱血溢,血脉阻滞不通,日久卧床,致脾肾气血阴阳虚损,肢体不得濡养,日久致筋废肉痿,足太阳膀胱经受损,大肠传化功能失调,而致大便秘结。便秘虽有虚实之分,但截瘫患者基本属于虚证,即气阴两虚或脾肾阳虚两证。临床护理调护应围绕益气增液,温补脾肾两个证型实施。目前,临床治疗上西医仍然以首选容积性通便药为主,存在药物依赖和副作用的弊端。而我们运用中医辨证护理及膳食调补的方法,副作用少,且有效解除了患者的便秘,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6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辨证护理与西医护理不同之处,在于中医多开“无药之方”,即根据辨证的结果因人制宜地确定护理方案,重视阴阳平衡、四诊、八纲的基本原则。本研究中护士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据此针对不同证型患者的饮食、起居、二便、运动、情志等制定相应的个性化护理方案,实施护理,临床上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参考文献:

[1]吴勉华,王新月. 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2. 1.

[2]董铭琴, 徐俊峰, 高秋菊. 截瘫患者便秘护理研究概况[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9, 23(11): 32-33.

论文作者:孙红丽,佟飞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5年7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0

标签:;  ;  ;  ;  ;  ;  ;  ;  

中医护理干预对不完全性截瘫后便秘患者的影响论文_孙红丽,佟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