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及对策分析论文_刘洪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及对策分析论文_刘洪

杭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浙江杭州 310014

摘要:随着我国新农村的建设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农村地区的环保问题,这是提升农村地区生活质量的关键。然而,随着生活污水污染情况日益突出,而实际治理能力又不足的情况的不断加剧,导致农村地区的生活质量受到了较大的影响。我国近3亿的农村人口饮用水不合格,其中,1.9亿人的饮用水中有害物质含量超标。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农村地区对生活污水的处理现状,并对改善污水处理工艺进行了分析,从而有效实现我国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

1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特点

相对于城市生活污水排放而言,农村污水排放具有以下特征:分散面较广且排放变化幅度较大。部分地区农村地理环境较为复杂,且村民居住较为分散,人口分布密度并不大。但由于农村土地资源相对丰富,整体占地面较大,使得生活污水排放较为分散,导致无法集中管理。同时,一些农村在生活污水管理方面呈现了粗放型的特征,主要为分时段排放,瞬时变化较大,进一步增加了相关管理工作的难度。污水排放体系有待完善。部分农村并未构建合理、科学的排水系统,雨水、污水均由路边水沟排入至就近水体或土壤当中。同时,缺乏相应的雨水、污水分流措施,导致污水影响范围较大。水质波动较小。绝大多数农村生活污水水质差异性并不大,其中毒害物质及重金属元素含量较低,氮、磷含量较高,水质情况较为稳定。

2我国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现状

近年,在新农村建设的指导和要求下,我国更加注重农村生活环境的治理,致力于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所以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大了力度。但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还存在很多问题。

2.1污水治理意识缺乏。无论是空气、土壤、水质、绿化,农村的整体生态环境都比城市好,所以很多基层组织没有意识到环境影响的长久性,没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农民由于文化程度的缺乏不懂得生活污水的威胁,或是缺乏环保理念,造成农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成为常态。

2.2缺乏系统规划。农村生活污水是一项涉及农村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进行长远的综合规划。但农村大多居住分散、地理条件差异较大,环保知识普及见效缓慢,污水处理的任务十分艰巨,很多政府无法做到系统规划,甚至是规划了也无法短期内执行,影响了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效率和质量。

2.3资金缺乏。由于新农村建设理念的普及,有的农村已经意识到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农村的经济条件有限,很难保障污水治理的技术设备条件,使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无法运行。

2.4缺少相应技术和人才。污水处理技术及相应的技术设备是保障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成功的重要条件,但很多农村由于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资金投入状况、技术人员不足等原因,无法将污水处理事情付诸行动。

3我国农村生活污水的来源及危害

农村污水是农村村庄和小镇居民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的总称。农村生活污水的来源是多方面的。

3.1农村居民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一部分来源于厨房,一部分来源于生活洗涤,一部分来源于冲洗厕所。厨房产生的生活污水大多是刷锅、洗碗、淘米、洗菜等用水,污水中含有很多菜屑、动植物脂肪、醋酸、碘、钠、氯等有机元素、化学元素,对水质和土壤有很大危害。洗涤污水中由于使用各种肥皂、洗衣粉、洗衣液、洗发水等等,含有很多化学元素,排放以后会加重土壤和水质的负担,尤其是磷。虽然我国实施了改村改厕,但是许多农村还在使用旱厕。

3.2畜禽养殖的排泄物和冲圈废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农村很多农户养殖畜禽,会产生大量的畜禽粪便、冲圈水,粪水中含有大量高浓度的N、P、BOD、COD、SS,对水质土壤空气污染严重。

3.3乡镇企业排放的各种生产生活污水。乡镇企业排放的生产污水是农村居民排放的日常生活污水以外对农村水环境质量影响最大的。工业生产中含有的大量污水含有很多工业废渣、废料、有害物质,由于农村缺乏监管和污水处理条件而直接排入江河或土地,对农村土壤、水质等污染严重。

3.4当地政府机关、中小学、民俗旅游排放的污水。这些公共生活产生的废水污水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理也会带来很多污染。

4完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有效策略

4.1完善相关制度

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过程中,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对相关政策进行完善,以决策者的姿态从战略高度及全局出发,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一方面,要建立相关责任机制,并将责任机制与奖惩机制充分联系起来,明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范围、项目申报程序、工程管理标准、运维管理标准等。对于违规违纪行为给予严格惩戒,对于未能落实责任的人员及部门给予一定惩罚,保证治理工作有序、规范展开。另一方面,要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档案管理,为保证相关资料的系统性,可采取层级递进式的档案管理制度来落实相关工作,包括县(市)归档、乡镇归档及村级归档,并制定相关部门进行督查,保证档案资料归档的及时性与完整性。通过落实相关档案管理工作,为农村生活污水工程建设监管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材料,即便出现问题,也能够做到“追本溯源”,为长效治理积累经验。

4.2加强技术保障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离不开相关技术的支持,只有不断加强技术保障,才能让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取得成效。在相关工程具体实施过程中,环保、农业及相关建设部门要重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指导。结合农村实际情况、经济条件、环境条件等,筛选出经济有效、可靠、可操作性强的处理技术及工艺。在有条件的地区除了可应用传统的物化处理技术(沉淀、过滤、混凝、吸附、消毒)外,还可采取生物处理技术如化粪池、沼气池、氧化沟、生物膜、SBR、人工湿地等组合技术。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要做好相关监督工作,保证工程质量及进度达到要求。

4.3稳定资金投入

首先,相关部门要积极申请项目资金资助,保证农村生活污水项目活动足够的资金支持,让让项目能够维持正常运转状态。其次,地方财政配套资金要发挥引导及示范作用。这部分资金主要用于项目后期运营补助,促使后期维护工作顺利实施。再者,要善于引入社会资金用于农村污水治理项目建设当中,并加强相关宣传工作,促使农村居民环保意识提升,共同致力于生活污水治理。另外,要合理安排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补助。以相关规范性文件为导向,做好设备设计及成本核算。同时,要考虑农村自身的支付能力。结合农村平均收入水平,构建合适的设施补助标准,为污水处理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在此基础上,要制定项目资金使用办法,制定对应的审计制度,由专项小组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管理情况及项目绩效等进行监督,以此来提升资金利用效率,确保资金安全使用。

5结语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作。在相关工作开展过程中,通过完善制度、加强资金投入与技术投入,逐渐形成一个标准化的农村生活污水管理体系,促使相关工作能够规范化开展,为农村环境建设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邹蓉.湖南农村生活污水现状、问题与治理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

[2]李关羽.浅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07:139.

[3]马北琳,鲁珊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6,06:262.

[4]吴杰,童祯恭,刘占孟,陈少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环境保护,2014,04:58-60.

[5]亓玉军,魏英华,侯述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06:98-100.

论文作者:刘洪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2

标签:;  ;  ;  ;  ;  ;  ;  ;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及对策分析论文_刘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