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苏君
南京市社会儿童福利院
摘要:音乐是传承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唱游与律动是培智学校进行音乐教育的重要形式,是开展素质教育、实施美育的重要课程,对于开发培智学校学生潜能,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提升生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在福利院特教课程中,律动活动融合在特殊教育课堂中并起到的积极作用。简要分析律动教学融合在日常课堂中,在特殊儿童语言、肢体能力、情绪感知表达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律动活动 特殊教育课堂 新课程改革 特殊儿童发展
一、前言-由新课程改革:"重视学科课程间融合"而引发的思考
唱游与律动课程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的一般性课程。唱游与律动课程引领学生进入音乐艺术世界,让学生从优秀音乐作品中得到文化的熏陶和美感的滋养;培养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增强与他人沟通、交往、合作的能力;促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我院特教班低龄幼儿现状及特点:我院特教班低龄段共7名儿童,年龄在7-13岁之间,其中4名唐氏综合症患儿,两名脑损伤儿童,1名苯丙酮尿症儿童。特教班级儿童与常态儿童的各方面行为差异较为明显。主要表现在:知觉上,感知觉缓慢迟钝、范围狭窄,知觉内容不精确;记忆力上记忆速度慢,记忆保持差;言语方面,言语迟缓,词汇量小,表述不清;因此存在各门培智课程课堂学习效果不佳情况。个性上,特殊儿童性格较固执、易兴奋,或性格孤僻或喜怒无常;教师初步接手班级时,发现幼儿常因情绪性行为导致课堂常规差。
目前,律动教学在特殊教育中已经取得初步研究成果,对特殊儿童的教育康复正发挥着愈来愈明显的推动作用。本文就以NJ市儿童福利院特教班低龄幼儿班为例,研究教学实践中律动活动在特殊教育课堂中的融合运用在特殊儿童语言、肢体能力、情绪感知表达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二、实践过程中,律动活动对我院特教班儿童课堂效果的积极影响
(一)律动活动的融入帮助建立课堂常规;
我院特教班低龄阶段正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教师能否在此阶段抓住契机帮助特殊儿童建立起良好的学习规范对他们今后的课堂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上课之前的律动游戏由于反复强调,且朗朗上口,在短时间内能够被特殊儿童接受且愿意遵守,对课堂常规的建立有较好的效果。在班级中,上课之前老师会运用儿歌律动,帮助幼儿整理坐姿,准备进入课堂状态。类似的儿歌有:一二三,坐坐好;小手,摆摆好(手臂抱臂放在课桌上);小脚,放放正(小脚并拢踩地);小眼睛,看老师(眼睛看老师);小嘴巴,不说话(右手食指放在嘴巴前)。整理坐姿的同时,给儿童以提醒,准备进入课堂状态。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班级儿童已经能够主动配合做好课前的律动活动,课堂常规建立有了一定的成效。
(二)律动活动在各培智学科中的融合应用
1.律动活动在生活语文中的应用
本院特教班低龄段特殊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较慢,语言、运动能力发展得也比正常儿童迟缓。生活语文的学习对于他们来说,很多时候难免枯燥,因此我在教学中常采用儿歌说唱形式导入,伴随音乐做动作是律动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易于儿童接受和记忆,还能增加训练的趣味性。
创设情境。例如教学《洗小手》一课,运用儿歌律动导入;在理解歌词这一环节,我创设了让学生学洗手的情境:准备好脸盆、肥皂和毛巾,让学生学洗手。根据歌词一步一步地学洗手"冲冲手,打肥皂,手心相对揉一揉;手心手背搓一搓,十指交叉上下走;每个手指不放过,最后再把手腕搓,洗净小手乐呵呵。"在学习儿歌的过程中也锻炼了语言的能力,也培养了特殊儿童从小要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生活化的律动教学,学生较牢地记住歌词并理解歌词的含义,也较快地掌握歌曲的演唱,从中掌握了生活语文的文字内容也体验了音乐的美感。
激发兴趣。在课堂中我会教他们学习古诗的诵读,特殊儿童较难理解诗词含义;因此我寻找音乐律动,将古诗的学习融入到每日清晨的律动舞蹈中。伴随优美徜徉的旋律,边做舒展活泼的动作边把诗词吟唱出来,受到班级儿童的一致喜爱。在这种形式的律动舞蹈中,孩子们已经学习了多首古诗如《咏鹅》、《登鹳雀楼》、《锄禾》、《寻胡隐君》等等;其中A类生已能够自己边做动作边背诵古诗,部分B类学生也能跟随律动音乐吟唱出押韵的诗词,如白日依山尽中的"尽"; 更上一层楼中的"一层楼"。
2.律动活动帮助激发生活数学学习的兴趣
班级特殊儿童中,普遍存在记忆力差、记忆内容少、记忆时间短的问题,而音乐活动作为教授知识的有效手段,可以一定程度上促进特殊儿童的记忆力,提高其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如在学习《数星星》这首儿歌时,我利用学生对数星星的兴趣,提前准备好了7个星星头饰,在课堂中正好可以一个学生扮演一个星星,让他们参与歌曲本身,"天上多少星星亮晶晶,一二三四五六数不清……"在边听边演的过程中,学生学得饶有兴趣,一会就学会了这首儿歌,并且能够理解歌词的意思。幼儿基本能够记住歌词,相应的语言输入和输出能力得到了提升。
3.律动活动促进幼儿体育运动的融合发展
在律动教学中,伴随着音乐的简单舞蹈动作是刺激和训练特殊儿童肢体能力的有效途径。受先天或者后天因素的不利影响,特殊儿童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缓慢,这就直接影响了机体的运动能力,使得完全自主运动变得十分困难,而音乐载体下的律动教学为提高特殊儿童肢体运动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在律动教学中,伴随着简单而有规律的节奏,特殊儿童反复重复走、跳、挥手等粗动作,促进了特殊儿童的自我身体意识,锻炼了平衡感、方向感和敏捷性,也锻炼了纸张儿童的肌肉力量和协调能力。
(三)律动音乐帮助安抚课堂中幼儿的情绪行为
大量心理学研究表明,特殊学生的情绪和正常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特殊学生因为存在智力方面的缺陷,思维能力受到了较大的影响,所以对自己情绪的把控有一定的难度。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让学生积极地融入音乐、舞蹈中,让学生体会其中的不同情绪,同时让学生在融入的过程中正确地发泄情绪。如老师可为学生有针对性地编排一些舞蹈,做一些放松性的训练,可以有效地安抚学生过激的情绪,将愤怒和焦虑的情绪良好地发泄出来。
(四)律动活动创设交流情境,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在特殊儿童的学习和生活当中,人际交往能力必不可少,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也要和其他儿童进行交流。如何培养特殊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呢,我认为首先必须给学生创设合理的情境,便于学生进行正确的人际交往。 例如教学《找朋友》这首歌时,可以组织学生来进行集体游戏"找朋友",要求学生通过听取发声、观察动作将该朋友准确地找出来,并且进行拥抱,互相说一句赞美的话。在游戏进行的过程当中,逐渐培养学生的友情,让学生体会到大家庭的温暖。
三、小结
律动活动的融合教学对我院特教低龄段儿童的教育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这就要求我们特殊教育老师继续通过对特殊儿童进行心理疏导,采用活泼生动、高效有趣教育教学方法,让孩子们能够在律动活动的快乐学习中,补偿他们语言、认知、行为、运动和情感等缺陷,从而激发起特殊儿童多方面潜能。
参考文献:
1. 汤盛钦.特殊教育理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2. 张鸿懿,马廷辉.儿童智力障碍的音乐治疗.华夏出版社.
3. 顾金萍.浅谈唱游与律动教学对智障儿童的康复作用[J].学周刊,2013,(28):183.
4.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
论文作者:甄苏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儿童论文; 律动论文; 特教论文; 能力论文; 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特殊教育论文; 《中国教工》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