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环境_政治文化论文

论文化环境_政治文化论文

论文化环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环境论文,论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G05;X19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9)02—0071—09

环境不但是生态学概念,它还是个哲学范畴。从环境哲学的观点来看,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统一的环境。把文化与环境联结起来,形成文化环境的概念和思路,正是环境哲学的特有视角。

一、文化环境的界定

有必要对文化环境概念进行研究作出界定,为此,要涉及文化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以及文化环境与文化的关系。就笔者所见,国内学者大体上有三种见解。

第一种,文化环境与社会环境“等同论”。这是对文化环境最宽泛的理解,认为文化环境就是全部社会环境。如有的学者在论述个人社会化问题时指出,“环境因素指影响个人社会化过程的全部社会环境,也称文化环境,它是个人社会化的必要条件。个人社会化的环境要素是十分复杂的……一般而言,个人社会化的环境要素,主要是家庭、学校、群体、阶级、工作单位、社会和大众传播。”[1]

第二种,文化环境是社会环境的组成部分,社会环境的成分十分复杂,其中包括文化环境。我国解放后第一部研究社会心理学的专著、林秉贤著的《社会心理学》分析社会环境对行为的影响时写道:“心理学上所讲的环境,一般泛指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这样两个方面。……人的生活,一方面受自然的影响,另一方面受社会的影响。但自然环境的变化比起社会环境的变化要缓慢得多,它对人的影响相对来说具有恒常性的特点,而人所创造的社会环境是有灵活多变的性质。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环境的成分也越来越复杂起来,概而言之,这些成分基本上由经济、政治、法律、宗教、风俗习惯以及科学、文化艺术等方面所组成。”[2]社会环境是整体,组成社会环境的经济构成了经济环境,政治、法律等构成了文化环境,可见文化环境是社会环境的组成部分。

第三种,文化环境是文化和文化发展的构成要素和组成方面。有的学者认为,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界定文化,若从动态角度即文化发展角度去分析,那么文化由文化创造活动、文化环境(即这种创造活动之成果的总和)和文化心理三方面构成。这三者是构成文化发展三个不可缺少的要素,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推动文化的发展。一个社会的文化环境是由文化创造活动造成的;它又决定性地影响同代特别是下一代的文化心理,因为下一代的文化心理是既定的文化环境的产物;而下一代的文化心理决定了对上一代文化(即上一代的文化创造活动及由这些活动成果形成的文化环境)的态度,是全盘接受还是作出某种取舍。文化的发展,就是借助上述文化的组成方面(文化创造活动,文化环境和文化心理),通过它们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通过文化在一代代之间的传递中得到实现的。

对文化环境的以上三种理解,第一种是最宽泛的,视文化环境与社会环境等同,显然源于对文化的最广义解释:社会生活中的一切,包括社会生活中的手段、过程、产品等等都是文化,它们无不构成文化,无不体现出文化,当然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社会即文化,文化环境就是所谓社会环境。第三种是最窄的理解,因为它把文化环境看作是文化的构成要素,文化的一部分。这种理解有它独到之处。首先它从动态即文化发展的角度去解析文化的结构,看到了文化环境是动中之静,是文化创造活动所生存的现实环境,是主体文化心理所由形成的依据,这是有道理的。其次,它把文化环境同主体的创造活动和文化心理相对应,只把文化的活动成果作为文化环境的构成也是有启示的。因为环境这个概念的本意是要揭示在人类主体之外影响着人类主体活动的那些存在,尽管这种存在可能是主体活动本身造成的,但一旦造成,它就外化为一种外在存在去影响主体。文化环境的概念也显然符合这一本意。最后,它将文化环境与文化作适当区分也是深刻并可取的。文化环境与文化当然如影随形、密不可分,人们通常将它们混同使用,原也可以理解,不过它们并不是完全等同的两个概念。文化,通常是作为一个功能性概念出现的,最早的文化定义是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B.Tylor)在1871 年所提供:“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合体,它是人作为社会的一员时所学习而得到的所有事物。它包括组织、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他的能力和习惯。”可见,文化是从作为社会的人活动的结果这个角度来把握的。人们活动的结果当然通过成果、产品表现出来,所以《辞海》对“文化”的广义解释是指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的总和,相当于文明这个概念(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狭义解释则专指意识形态的产品。但是文化环境是从环境的角度去把握社会、把握文化时确立的概念,它主要的不是功能性概念而是结构性概念,虽然它无疑也是有功能的。从环境角度去把握的文化,不是作为结果出现,而是作为既定的存在、作为影响人类活动的原因条件出现。并非所有作为结果出现的东西,都能成为往后人类活动的原因,所以文化的外延要比文化环境的外延广一些,有些文化现象例如原始宗教,某些古代的风俗、习惯、制度等,无疑是文化,但可能不是现实的文化环境。

就文化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而言,第二种理解是比较恰当的。我们不主张文化环境与社会环境等同论的宽泛理解。因为提出哲学的“环境”概念,尤其是提出“文化环境”的概念,是为了从环境的角度去理解文化。影响人类主体活动的因素,或者说是人类主体活动赖以进行的条件是很多、很复杂的,首先有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它们分别构成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虽然它们是相互影响,互相渗透的。同时,社会环境包含的要素又是极多样复杂的,按它们对人类主体活动影响的深度、广度、方式、途径去把握,可以划分出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其中的文化就构成文化环境。从环境的角度去理解文化,同把文化理解为社会构成中的一个子系统是一致的。由于这一子系统对人类主体活动的影响有很大特殊性,它便突现出来构成文化环境。

因此,文化环境是人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依靠自己意识、精神的创造力造就的氛围或环境。文化环境是主体自身意识、精神活动的产物,这种活动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它的产物乃是社会有机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所以一般而言,文化环境内含在社会环境这一大系统内,是社会环境的组成部分。不过它是社会环境中比较特殊的部分,其特殊性表现在:第一,基本性质的特殊性。社会环境就总体看本质上是一种物质环境,当然是高级的物质环境,因为社会是物质运动的高级形式,社会的变迁是一个“自然的历史的过程”。而文化环境本质上不是物质环境,它是非物质环境,是“社会有机体”中的软件,是作为物质环境的社会环境中之非物质部分。第二,存在形式与作用方式上的特殊性。社会环境(当然主要指社会经济政治状况)的存在与作用是具体的、确定的。它像一座山一样横亘在人们面前,是一种现实的力量,文化环境则有弥漫性与潜移默化性,它更像空气一样弥漫于主体周围并不知不觉地影响人类主体。第三,运动状态上的特殊性。在社会的演变中,社会环境(当然主要指社会经济政治状况)的变化具有清晰的轨迹,随着经济基础的根本变化,政治上层建筑会迅速发生变化,由此引起社会环境的明显变化,但文化环境具有突出的相对独立性,它滞后于经济政治的变化,它有极强的历史继承性,它对人类主体的影响有着更深远更复杂的种种情况。正是基于文化环境的上述特殊性,所以我们又把它从整个社会环境中划分出来作为环境的独立一类,相对地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并列,这是必要的。把文化环境完全等同于社会环境,无助于对环境的深入理解。这样,可对文化环境作如下的定义:影响主体活动,存在于主体周围的各种精神文化条件的总和或系统。构成文化环境的主要要素是:教育、科技、文艺、道德、宗教、哲学、民族心理和传统习俗等等。

二、文化环境的结构

文化环境本身也是一个系统,它是有结构的。文化环境的结构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剖析。

从影响的深度、广度层面分析文化环境的构成时,可发现文化环境结构的层次性,大体上有如下层次。

第一是基础层次的文化环境。它的存在遍及社会各个角落,影响面最为广泛,涉及所有老百姓的生活与行为。例如风俗习惯,大众文化生活的模式,如文艺、戏曲、影视等,几乎所有人,不论有文化还是没有文化的老百姓,都会受到它的熏陶;在部分地区,宗教也是该层次文化环境的组成要素;教育,特别是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涉及每个儿童、青少年,影响普遍又深远,教育状况也是基层文化环境的构成部分;此外还有舆论环境,也进入基层文化环境之列。这种舆论环境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由传统道德、各地的乡规民约及风俗习惯所自发形成的影响人们思想行为的舆论,另一部分是由政府所控制、所经营的大众传播媒体(如报纸、电台广播、电视等)有意识的倡导所构筑的舆论。舆论的影响面是十分广泛的。

第二是中等层次的文化环境。这里主要有各类特定主体的活动环境,其中包括文化环境。它的存在、影响和作用主要涉及各类特定主体的活动,其范围显然比基础层次文化环境要小,影响要具体。例如对于企业来说有企业文化环境。企业的经营者有个环境问题,其中有自然环境成分,更重要的是文化环境成分。对于高等学校学生来说有校园文化环境。高等学校是社会教育系统的最高层,它本身是社会文化环境的组成成分。高等学校学生在四年学习生活中,固然要受到整个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影响,但首先和直接受其熏陶的则是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环境由以下一些方面构成:同校园环境密切结合在一起的文化设施及文化意蕴(校园环境的优美、整洁程度,图书馆、阅览室、文化娱乐设施,宣传栏、阅报栏、科学馆、教学大楼以及学生宿舍的文明程度,它们内含的文化意蕴);学生的各种社团及其活动的文化品位等等。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持续的、潜移默化的并且是非常重要、非常深远的。有没有上过正规的大学,度过正规的大学生活对于一个人特别是对一个青年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里不仅仅是有没有坐在大学课堂里系统听过四年课的问题,而且还是有没有受过校园文化环境熏陶的问题。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一个健康、科学、活跃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于实现高校使命、培养“四有”新人有着无可估量的作用。不过,高校文化环境的影响范围是有限的,主要是大学生。

第三是比较高层的文化环境。这里涉及的主要是社会的管理者、决策者,国家公务员、科学家群体、教师等等所谓领导管理型人才、创造发明型人才,以及文化耕耘型人才。他们本身是知识阶层,他们的活动所需要、所造成的环境当然相对地说也属于较高层次。高层的文化环境大体上由以下方面构成:一是哲学思维、哲学信仰。他们大都有一定的哲学信仰,有确定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这些理念对他们的活动有深刻影响。二是科学观、文艺观、道德观等等。这些观念、意识的形成对该圈子的人们的专业活动以至一般活动都有直接影响。三是该圈层人们文化生活的具体背景与样式。文化生活包括作品阅读,音乐舞蹈欣赏,戏剧爱好以及闲暇时间的安排等等,一般属于业余的生活爱好并体现人们的审美情趣。文化生活有着多样性和个体差异性,同时代、地域以及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尤其是孩提时代的体验与经历有关。由于这一圈层的人们一般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所以异中有同,他们可能拥有某种大致相仿的审美情趣,这便构成了对他们的业余生活以至整个精神生活都有影响的较高层次的文化环境。

需要指出,三个层次的文化环境是互相渗透、互相关联的,它们大致上是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受到高层文化环境熏陶的人们,在他们成长中的某一阶段上,例如在童年、青年时代,也曾经受到过基础层次、中等层次文化环境的熏陶,甚至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而且,三个层次的划分也是极相对的,主要依据深浅程度和影响所及范围的大小。

从时间、空间角度分析一个社会的文化环境,可以发现它是“一个中心、两方延伸”的结构。“一个中心”是指本土现实文化,“两方延伸”,其一指传统文化,其二指外来文化。当今任何社会的文化环境大致都是以上三者的立体结构。

本土现实文化是文化环境的中心、核心。文化环境的组成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成分的;文化环境的内容和模式也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永恒变化的,但是本土现实文化始终是一个社会文化环境的中心或内核。这是因为——按唯物史观的最基本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们自觉不自觉地总是依据现实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去营造自己的文化环境。正因为如此,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地方的文化环境才有区别,才呈现丰富多采。以目前我国文化环境来说,它不同于西方国家或者东南亚国家的文化环境,也不同于旧中国的文化环境,它立足于当代现实文化,以当代现实文化为内核。当代现实文化有以下成分、特点: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进步文化;由改革开放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引发的相当多的文化项目已推向市场,形成了文化市场(如影视、音响、图书等等);还存在各种不同内容的文化为补充,在合法的文化市场之外还有若干非法的甚至地下的文化市场,不时的被取缔又不时地以改头换面的形式出现。可见现实文化本身也是挺复杂的。

传统文化这一方延伸是文化环境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说现实文化体现文化环境的当代性,那么传统文化体现文化环境的历史延续性,“延伸”一词正好表达了这种延续性。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并非经纬分明、板块结构,而是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转化的。现实文化中渗透了传统文化因子得以形成。传统文化是形形色色丰富多采的,其中最切合现时需要的内容,很自然地被融合,并内化为现实文化的组成成分,可见现实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要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在现时代的存在和延续也要受到现实文化的影响和改造而并非单纯的沿用;并且,现实文化经过“时间磨床”或长或短的研磨之后,其中的一部分会充实到传统文化宝库中去,换句话说,它们会转化为传统文化。所以离开传统文化的文化环境是不可想象的。尤其是我们国家,传统文化异常丰富,它光灿夺目、源远流长,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它有非常明显的特色,在世界文化史上别具一格,对别的许多民族有过深远的影响。我国的传统文化,从哲理、思想层面来说,以儒家文化为主体是它的一大特色,强调忠、孝、仁、爱、礼、义、廉、耻。这些政治、伦理规范对于一个相对进步、致力于造福人民的社会为来说,对家庭与社会的稳定,政通人和,营造良好的民风是有价值的;从文学艺术层面来说,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及明清小说,国画、书法等等,在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的瑰宝;从大众文娱生活层面来说,以京剧为主体的数以十计、百计的地方戏曲,民乐、棋类(象棋、围棋),杂耍等等,其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变化之奇巧,水平之高超都会令国人包括生活在海外的华人都受到过并且还将受到它的雨露恩泽、熏陶滋养,它是我们民族的骄傲,理所当然地是我国文化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当然,我国传统文化不仅在内容与形成上丰富多采,在性质与价值效应上也是错综复杂的,在包含人民性精华的同时,还有着封建性糟粕,它们或多或少地都会进入文化环境的构成,这种情况告诉人们,文化环境决非独具单一效应的实体,而是兼具双重效应的实体,这是作为主体活动的我们必须清醒地估计到的。

对传统文化双重以至多重效应的清醒意识同样适用于外来文化。外来文化泛指本地域、本民族、本国范围以外的文化,这是另一个侧面即另一方的延伸,主要就空间而言的延伸,它也是一个社会的文化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外来文化是一个生成着、变动着的文化体系。古代中国,主要指汉民族聚居的国家,那时其他也民族的文化,如满、蒙、藏、回族文化如同印度文化一样是外来文化。后来,随着多民族的统一的中国的形成,历史地形成了一个大的民族——中华民族,中国即是中华民族的祖国,这时,上述少数民族的文化已不是外来文化,而是中国的本土文化。这时的外来文化主要是西方文化,当然也有一部分东方文化(如日本、印度文化)以及伊斯兰文化,但主要是西方文化。西方文化源于古希腊以及稍后的基督教文化,其主要昌盛地是西欧北美诸国,这些国家摆脱封建制度、实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市场经济最早、历史最长,资本主义相当发达,科学、议会民主、经济等等都比较繁荣,其中的不少国家从上个世纪初起就吞并和掠夺别的不发达国家,拥有自己的殖民地、附属国。当他们以先进的武器、科学和经济实力剥削与欺凌广大的亚、非、拉地区时,也把他们所拥有的文化传播到那里去。因此,在世界上许多地区人民的心目中,西方文化就是所谓资本主义文化。这是西方文化的骄傲,也是西方文化的不幸。骄傲在于西方文化以它科学、民主和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后盾强有力地影响了世界上最大的地区和最多的国家,它确实是一支不可小看的文化劲旅;不幸在于西方文化在影响其他地区与国家时常常伴随着经济侵略与政治干涉,并且总以上凌下、以优凌劣的自命不凡态势对所在地区与国家的固有文化构成挑战,这不能不使当地的人们产生反感。新加坡的资深政治家李光耀和现任总理吴作栋以及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曾不止一次地愤怒驳斥美国政治家的自以为是的议论,并且指出:西方文化和价值观不适用于他们的国家。

适用不适用是一回事,一个国家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是另一回事,前者是价值命题,后者却是事实命题。世界上不同的文化是各地区和国家在长期的社会演进中形成的。在以前交通不便、来往稀少的条件下尚且会发生相互影响,何况今天交通如此发达,来往如此频繁,世界经济正在一体化,整个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地球村”的时代,文化的相互影响、碰撞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一个社会的文化环境的构成不可能没有外来文化。就我国而言,外来文化中最主要的就是西方文化。由于文化是一个社会经济、政治的集中反映,所以,一个经济实力、政治实力强大的国家,它的文化力也往往是强大的,它对别的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影响也特别巨大。当今美国就是如此。苏联的瓦解和衰弱使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一个超级大国;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头,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集团——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的盟主;加上美国的政治家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主宰全球的雄心或者野心,再加上美国确实拥有向全世界传播或者渗透美国文化的条件、手段和实力,比如遍及全球每个角落的《美国之音》的声音,充斥全世界最大市场的好来坞影片以及形形色色电视片(当然以枪战、贩毒、情杀和暴力为家常内容),奔赴许多国家投资的美国商人们带去的美国文化及生活方式,以及吸引了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等等都是传播美国文化的绝好场所……。总之,所谓西方文化在今天主要具体化为美国文化,连西方文化的发源地——西欧各国也不时地惊呼美国文化的渗透(如科学家的流失、好来坞电影的泛滥等等)(注:法新社在1996年最后一天发出的电讯说:1996美国突破1亿美元票房收入的美国电影共15部,总收入26 亿美元。“好莱坞这个世界电影业的主宰控制了世界大部分地区的本地电影。”),何况广大的发展中国家?!

这样,在我们的文化环境中,必然地还有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的成分。整体说来,这并不是一件坏事。美国文化中有它的精华,如务实的意识,尊重个人自由与权利的习惯,进取与奋斗的意识,法制的意识等等,还有体育、音乐及电影中的高超技术等等都有借鉴意义,对我们营造现代化的文化环境有积极作用。但是美国文化中有着厚厚的一层糟粕是不能不看到的,比如主宰意识,狂妄自大,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本能的厌恶,以及充斥于影视中的吸毒、暴力等等,其实是一种文化精神的污染源,我们必须严防它的渗透。

由本土现实文化、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所组成的立体结构的文化环境中,本土现实文化处在核心、基础的位置,作为时间上延伸(纵向延伸)的传统文化和空间上延伸(横向延伸)的外来文化是两翼,只要基础深厚、稳固和有力量,就能很好地利用两翼的推进力,减少它的逆向力。今天我国文化环境的核心与基础应该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文化,只有大力加强这种现实文化,使它深深扎根于中国人民的生活之中,才能有效地整合或融合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吸取它们精华,抛弃其中的糟粕,使两翼真正成为主体的有力翅膀,只有这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腾飞才有可能。

最后,一个社会的文化环境的构成还有硬件方面和软件方面,是软硬件的有机结构。硬件主要有教育设施,科学研究机构设施,文化娱乐设施,以及文化旅游景点的数量、特色和设施等。软件主要有学校教育的内容,与文化硬件密切结合在一起的各种思想、理论,以及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等等。在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时,既要重视硬件,又要重视软件,务必使它们有机融合,浑然一体,方为最佳。

三、文化环境与社会的稳定、发展和进步

文化环境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微观考察侧重于它在塑造人方面的作用;宏观考察侧重于它对社会的作用。本文主要进行宏观考察。文化环境既是整个社会环境的组成部分,又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和进步发生着巨大的作用。

(一)文化环境与社会稳定

社会稳定是社会正常发展的前提。社会不稳定,那么种种计划尽管制定得多么妥贴,也只会付诸东流。社会稳定最关键或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经济状况和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生产发展,经济运行正常,人民生活有保障,是社会稳定最坚实的基础。从历史上看,当社会矛盾异常激烈,经济濒临危机,人民饥寒交迫之时,社会动荡必定频繁发生,这时,只能通过大乱达到大治。但是这决不意味着文化环境对于社会稳定无足轻重因而可以忽视。恰恰相反,文化环境对社会稳定有着特有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文化环境最终决定着社会主导型价值观,从而影响社会分配,进而影响社会稳定。任何社会的价值观都是多元的,转型期社会更是如此。然而其中必然形成主导型价值观。在选择和形成主导型价值观的过程中,文化环境可起重要作用。这里,文化环境中的理论氛围、宗教氛围、道德氛围等等方面特别有作用。由于现实的和传统的原因之结合,有些国家选择和形成了强调社会公平、社会互助、社会和谐为主导型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会影响社会分配,它关注分配的公平性,主张对贫困家庭进行社会帮助,反对贫富过于悬殊等等。一般说来,这种价值观有助于社会稳定。相反,有些国家选择和形成了弱肉强食、弱国强欺、种族歧视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视贫富悬殊、种族不平等为天经地义之事(如以前的南非),这种价值观是不利于社会稳定的。当然,坏事可以变好事,社会矛盾积聚到一定程度,会引发社会激变。

第二,文化环境通过影响人际关系而影响社会稳定。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个人、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分子和细胞。然而社会上的人们是发生各种关系的,社会实际上是种种关系的集合。“在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叫做人际关系。”[3]人际关系如何,对一个团体也好,对社会也好, 对它们的稳定与否关系甚大。问题是,人际关系有哪些类型,影响人际关系的又有哪些因素?人际关系有和谐型、协作型、冷淡型、冷漠型、明争暗斗型、分裂对抗型等等,直接关系着一个团体、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也很多,例如有认知因素,性格因素,利益因素,传统因素等等。这里要指出,环境因素(包括文化环境)对形成怎样的人际关系有很大影响,这里所讲的环境因素包括由传统状况和现实状况融合而成的整体。江南先生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环境是最大的主宰,即使亲如父子也不例外。父王和太子间,一牵涉到权力政治,就好像隔着一层城墙似的。大家都会言不由衷,说话要带过门,互留余地。”[4]《孙子兵法》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地利是自然环境,人和就涉及社会和文化环境,认为是最重要的。这一思想很有启示,它告诉我们:有利于社会稳定的文化环境第一就是要强调“人和”。为此,既要采取“人和”的价值取向,克服以往“左”的时期将斗争扩大化的弊病,又要把人和的思想贯穿于文艺、影视和社会舆论之中,以便创造人和的文化氛围。但是不能把“人和”误解为一团和气、好人主义及媚俗倾向,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的正确批评是人和的必要条件。有利于社会稳定的文化环境的第二个特点是要强化道德意识,包括社会公德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念,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去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社会舆论与文化活动使各种道德要求内化为人们的思想意识的组成部分。第三个特点是要体现社会公平。文化环境涉及机会,涉及精神生活方面的享受。就机会而言,应当有基本的公平。例如受教育,它是文化环境中涉及面最广的方面,受教育机会是非常重要的机会,有没有获得受教育的机会还涉及往后其他一系列机会。我国实行九年制普及义务教育,初步体现了公平,还需要大力增加农村和老、少、边地区的教育投入,以真正实现事实上的公平。就精神生活的享受而言,它既是享受,又是陶冶情操,提高素质的重要手段,在这方面,城乡之间、大城市与小城镇之间也存在巨大差别,例如剧院、音乐厅、图书馆等,在大城市有,但大多数小城镇,更不用说农村,一般都不会有,而看书,看演出等等,是重要的精神享受,是提高素质的手段。文艺演出单位,新华书店、图书馆等等,应当常常下乡送书送戏,以形成公平的环境。

(二)文化环境与社会变革

社会稳定并不意味着社会不要变革。社会是一个巨大的非常复杂的系统,在这个巨系统内,各个层次之间,各种成分、要素之间,各个环节之间会不时产生矛盾和不适应、不协调的状况,这是社会变革的客观根源。社会变革的目的就是要解决这些业已产生的矛盾和克服这些互不适应的状况,以使社会比较顺利地发展进步。从历史上看,社会变革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剧烈变革。当统治阶级、阶层或统治集团已经腐败,不仅不能主动承担起变革责任,反而千方百计阻挠变革以维护自身既得利益时,就会孕育剧烈的变革,一旦时机成熟,人民群众就会起来推翻腐败了的统治阶级或集团,开始剧烈的变革,这种变革就表现为革命。另一种是相对渐进的变革。当统治阶级处在上升阶段时,他们能意识到社会存在的种种矛盾和不适应状况,意识到变革的必要性并能主动承担起实行变革的责任,进而采取一定的措施自上而下地进行变革,这种变革通常是渐进式的,表现为改革或改良。社会变革采取何种方式,表现为何种类型,主要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欲望,从环境哲学的观点看,主要取决于社会环境(包括文化环境)。社会环境的状况既规定了变革的客观需要,又规定了变革的基本性质和基本途径。毛泽东同志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就运用环境哲学的观点分析当时(1927年)中国面临的变革的基本趋势:“1927年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这在五卅运动及其以后的大革命运动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明。”[5]至于文化环境, 在社会变革问题上也起着一定的作用。第一,作为社会环境的组成部分,文化环境状况参与规定了社会变革的客观需要。毛泽东在分析旧中国处于“惶惶不可终日”的混乱社会环境时,也包含了对糟糕的文化环境的分析,比如“因为无钱开学,许多在学学生有失学之忧;因为生产落后,许多毕业学生无就业之望,”[6]等等。 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提出并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也是基于对“史无前例”的十年运动所造成的混乱社会环境的科学分析,其中包括对只有八个样板戏的荒芜文化环境的反思。文化环境的状况是整个社会状况的晴雨表,它显示出变革的客观需要及其程度。第二,文化环境影响人们变革方向与变革道路的选择。这里主要通过价值观与政治思想理论环境发生作用。

(三)文化环境与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社会发展归根到底体现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上。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进步当然是社会整体的结构与功能所致,是许许多因素综合所致,其中也包括文化环境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是独特的和不可替代的。

物质文明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上体现为不同的内容,凭借不同的基础。在以往相当长的时间内,主要靠劳动的投入、资源的开采和机器的应用。当代所讲的物质文明已经有了新的内容,新的要求和需要凭借新的基础,主要是要靠新的科学技术的力量。航天技术、信息工程、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等等正在改变社会生产的方式方法和人们的生活。当今真正是一个科技教育兴国、发国的时代。没有坚实的教育、没有新兴的科学技术,休想有现代的物质文明。今天最需要的,不是单凭体力的劳动投入,而是知识劳动的投入;不是简单的消耗性地开发与利用资源而是要精细地利用资源,保护好不可再生的资源,大力培植可再生的资源,坚持可持续的发展观。这就需要寻找新材料、新能源。这种主要依靠教育和新科技的物质文明,有赖于文化环境的建设,因为科技和教育,正是文化环境中的基础成分。

至于社会的精神文明,它同文化环境的关系则更为密切。首先,它们在构成成分上具有直接的同一性。例如构成文化环境的基本成分有:群众的文化生活状况,教育科技状况,道德和社会风气状况以及思想理论状况等等,而这些方面也正是社会精神文明的基本要素。因此,文化环境的构建与精神文明的建设是完全一致的,它们相当于“两块牌子,一个任务”;构建健康的良好的文化环境,就是加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因为构建健康的和良好的文化环境,就需要从提供健康良好的文化生活,发展教育和科技,改善社会风气和道德水平以及提高思想和理论水准等方面入手,这些方面做好了,也就意味着精神文明得到了确实的加强。其次,从另一个角度观察的话,文化环境比精神文明广泛。文化环境是从社会结构角度把握社会,现实社会的所有文化方面(包括文化类别、文化活动、文化心理等三维内容)都进入文化环境范畴、不论它们是高雅的、通俗的还是低俗的,是健康的还是不健康的,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这就是说,文化环境的内容是复杂的、多元的、良莠并存因而有内在矛盾的。而精神文明范畴是从社会进步及其成果的角度去反映社会的构成,它所概括的通常是健康的、优良的、真善美相统一的具有永恒价值的内容,至于社会上现实存在的那些腐朽的、不健康的、甚至丑恶的、毒害人们心灵的东西,并不进入精神文明的范畴,它们只能作为精神文明方面存在的问题,或者有害于精神文明甚至反精神文明的东西而受到人们的注意。注意这些东西,不是为了提倡和发扬,而是为了克服或消灭。因此,精神文明范畴比文化环境范畴要求单一、严格,精神文明可以说是文化环境的核心内容,是它的升华和结晶。最后,还应当注意到,精神文明和文化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和互制的关系:精神文明规定了构建和营造文化环境时应确保的方面,文化环境又反过来制约着精神文明实现的程度和具体特色。在构建和营造文化环境时,要把精神文明的要求,作为自身的方向加以确保,譬如我们当前的文化环境建设,必须把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坚定不移的方向,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轴心来营造文化环境。另一方面,文化环境对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很大的制约作用,各地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时,要从各地的文化环境出发,也就是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具有自己的特色,例如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其内容、重点、步骤、道路方式、方法等,可能不同于城市;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可能不同于商业系统,这是因为他们的文化环境不尽相同的缘故。因此,对文化环境的研究,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营造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就保证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加强。

[收稿日期]1999—03—02

标签:;  ;  ;  ;  ;  ;  ;  ;  

论文化环境_政治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