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民论文,问题是论文,思想论文,毛泽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毛泽东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时,结合中国的实际,创立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毛泽东思想,其中也包括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认真学习和实践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对于实现我国农民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产生的社会基础——农民始终是革命和建设的主力军
人类社会经历了漫长的时期,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也有了数千年的历史。“社会的变化,主要地是由于社会内部矛盾的发展,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新旧之间的矛盾,由于这些矛盾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前进,推动了新旧社会的代谢。”①我国自从原始社会解体,就进入了阶级社会。人们在社会生产体系中由于所处的地位不同和对生产资料关系的不同而有了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分。阶级之间对抗性的矛盾不能不引发被统治阶级对于统治阶级的革命,从而推动社会的变更。我国进入封建社会以后的十分漫长的岁月里,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始终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不得不起来反抗地主阶级的统治,这就不能不造成日益发展的革命运动。毛泽东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全面而正确地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状况,阐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性质和前途,总结了以往历次革命运动的经验教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正确的策略,发动、组织和依靠农民走上了中国革命的成功之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移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与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也是一场革命,是与革命战争对象不同、形式也不同的一场革命。这里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关键是农民。历史反复证明,象我们这样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大国,无论革命对象是谁、形式怎样,要取得革命胜利都离不开农民。正如毛泽东所说:“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②“农民的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③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在物质资料的生产中应当首推农业。马克思说过:“农业劳动是其他一切劳动得以独立存在的自然基础和前提。”④唯有农业,能够解决人们的吃饭问题,人们才能够从事其他。农民是农业生产的决定因素。正是农民,生产了人们生活须臾不能离开的东西,维系着中华民族的生存和繁衍,支撑着中华民族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也正因为如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国家就确定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毛泽东也说过,“经济建设的中心是发展农业生产,发展工业生产。”⑤没有农业就失去了立国之本;没有工业就没有国家的富强。农业不但为人们生活提供粮食,而且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料。农民作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和工业市场的主体,就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毛泽东指出:“中国的主要人口是农民,革命靠了农民的援助才取得了胜利,国家工业化又要靠农民的援助才能成功。”⑥在全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兴未艾的今天,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着全局的大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农业的发展,就没有其他事业的振兴;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没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致力于农业生产和农村的经济建设,就没有人民的温饱、富裕和国家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美好的未来!
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形成的社会现实——农民的状况呼唤着农民教育不容忽视
农民占我国人口的大多数,是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成败的决定因素之一。可是,农民长期深受地主统治阶级的政治压迫、经济剥削和文化专制,陷于贫穷和愚昧,没有人身的自由,没有生存的保障,更没有享受文明幸福的希望,其苦难之沉重是举世罕见的。这就是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和殖民地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农民的悲惨境遇!为了改变这种境遇,农民曾经一次又一次地奋起反抗,但也一次又一次地不是被镇压下去就是被利用了去而最终难成正果。毛泽东非常了解和同情农民的疾苦,更看到了蕴藏于农民之中的伟大力量,也分析了农民由于长期被拒于教育大门之外而造成的文盲愚昧状态,对于实现其自身解放以及发挥其作为革命和建设的主力军的作用,都带来严重的障碍。因此,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始终把农民问题看成是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把教育、动员和组织、依靠农民投身到革命和建设事业中来,作为夺取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决定性胜利的必要条件之一。毛泽东不但亲自创办农民夜校和农民运动讲习所,对农民进行政治启蒙教育和文化教育,而且针对“中国有百分之九十未受文化教育的人民,这个里面,最大多数是农民”⑦的社会现实,发出了“为消灭文盲而斗争”⑧的号召。在革命战争激烈发展而要求进行各项必须的和可能的经济建设的时候,毛泽东又强调“用文化教育工作提高群众的政治和文化的水平,这对于发展国民经济同样有极大的重要性。”⑨正是在毛泽东的倡导和以身作则带动下,许多地方兴办了农民教育,仅陕甘宁边区1937年至1941年就有农民夜校和学习班组2万余个,参加学习的农民23万余人。农民教育的开展,提高了农民的革命意识和文化水准,为把革命战争扩展到全国去和推动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也为赢得革命战争的彻底胜利进而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准备了条件。
但是,正如列宁指出的那样:“文化任务不能象政治任务和军事任务解决得那样迅速。……根据实际情况来看,这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并且应该根据这个较长的时期来规划我们的工作,表现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始终如一的精神。”⑩就全国而言,农民在地主阶级长期统治下所造成的无文化的状况,并没有也不可能随着推翻了地主阶级的统治、获得了政治上经济上的翻身解放和享受文化教育的权利的同时,就得到根本改变。因此,当革命战争已经看得见在全国胜利的曙光,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诞生时,毛泽东就指出“严重的经济建设任务摆在我们面前”,(11)又强调“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12)这两个“严重”,实际上包含了这样一个观点:国家的经济建设离不开农民,而农民教育又是提高农民素质实现经济建设任务的一个重要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根据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毛泽东又着重指出:“农民的情况如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政权的巩固,关系极大”。(13)并指示“在成人中要认真地扫除文盲,组织各种业余学校,进行政治、文化和技术教育”。(14)在毛泽东的重视和关怀下,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加强农民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5年来,全国累计扫除文盲1.8亿人,14至45岁的青壮年的文盲率已下降至7%;目前全国乡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已发展到30多万所,不但扫除了大批文盲,而且培养了一批农村科技致富的带头人,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振兴。我国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无一不与农民教育带给农村的进步相关联。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农民教育基础比较薄弱,也经历过波折。农民文化技术素质的现状,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远未适应。全国农村劳动力4亿多人,其中40%只有小学文化程度,有5千多万人还是文盲;每万亩耕地只有农业技术员10人;占耕地四分之三的15.6亿亩中低产田没有得到应有的改造;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率仅20%;科技进步在农业增长中的作用只占40%左右。之所以如此,根本原因就在于农民吸收和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低。这是制约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国家提出到200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要达到5亿吨,棉花总产量要达到525万吨的生产指标,才能初步满足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基本需要。而目前我国农业的生产条件,只有4.1亿吨左右粮食、415万吨左右皮棉的生产水平。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其他方面用地的增加,耕地面积还在以每年约500万亩的速度减少。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把农业搞上去,除了依靠政策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加投入改善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之外,主要有赖于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并为广大农民所掌握和运用,才能取得切实的效果。当前,经济体制的改革带来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但全国人口80%以上在农村的基本国情在相当长时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改变,国计民生对农业的依赖关系、人们要穿衣吃饭和相当一部分工业要依靠农业提供原料的客观事实也不会改变。所以,农业的基础地位并没有也不会改变。国家一直把加强农业放在经济建设的首位,制定了科教兴农的发展战略。这样,大力加强和发展农民教育,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就成为建设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希望所在,也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就势必阻碍国家建设的进程。
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基本原则——农民教育必须充分照顾农民的利益和愿望
毛泽东早就指出,“一切为群众的工作都要从群众的需要出发”。(15)农民教育完全是为着农民的,是为提高农民素质、引导农民脱贫致富服务的。这就必须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时间安排上,充分照顾农民的利益和愿望。这是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基本原则。
农民是农村社会的主体,是农村现实的劳动力。他们承担着繁重的生产任务和烦杂的家务劳动,忙完地里又忙家里,农忙季节抢收抢种更是每天开工收工两头黑,从地里头回到屋里,还得点灯甚至摸黑“干一番事业”。这就是农村的特点和农民身处的现实。农民渴望理所当然地成为社会生活的主人,不断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享受文明幸福的权利——这就是农民的根本利益和愿望。毛泽东十分了解这一切,深知要帮助农民实现自己的利益和愿望,首先要唤起农民的觉醒。因此,毛泽东要求各地“广泛发展民众教育,组织各种补习学校、识字运动……提高人民的民族文化与民族觉悟”,(16)引导农民为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和愿望而斗争。农民一旦获得政治上的解放,成为农村社会生活的主人,经济上、文化上的翻身就有了希望、要求也更为迫切。毛泽东充分注意到这一点,依据马克思提出的“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17)的科学论断,结合农民的需求,又明确指示“在教育工作方面,不但要有集中的正规的小学、中学,而且要有分散的不正规的村学、读报组和识字组”;(18)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推进他们的工作时,应当根据目前的农村特点,根据农村人民的需要和自愿的原则,采用适宜的内容和形式”;(19)甚至针对种菜、养猪方面的问题,号召“各地应开办七天至十天为期的种菜训练班、养猪训练班”。(20)正是在毛泽东的指引下,在农民政治上已经当家作主的农村,都普遍结合农民生产生活上的需要开展农民教育,而且创造了许多宝贵经验。“群众识字的人数是迅速增加。识字的办法有夜校、识字组与识字牌。夜校有一定的地点,识字组在群众的家里,识字牌在道路的旁边。”(21)这些扫盲识字教育的形式,一直受到农民的欢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不久,毛泽东考察了许多农村的实际情况,针对农民在互助合作中生产生活之急需,就农民教育的具体内容、教材问题作了详细指示:“第一步为了记工的需要,学习本村本乡的人名、地名、工具名、农活名和一些必要的语汇,大约两三百字。第二步,再学进一步的文字和语汇。要编这样两种课本。第一种课本应当由从事指导合作化的同志,帮助当地的知识分子,各就自己那里的合作社的需要去编。每处自编一本,不能用统一的课本。这种课本不要审查。第二中课本也应当由从事指导合作化工作的同志,帮助当地的知识分子,根据一个较小范围的地方(例如一个县,或者一个专区)的事物和语汇,加上一部分全省(市、区)的和全国性的事物和语汇编出来,也只要几百字。这种课本各地也不要统一,由县级、专区或者省(市、区)级的教育机关迅速地加以审查。做了这样两步之后再做第三步,由各省(市、区)教育机关编第三种通常应用的课本。以后还要有继续提高的课本。”(22)毛泽东还号召高小毕业生、一切有文化的人充当教员,要求各地采取切合实际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在夜校、家庭、村边、地头,闲时多学,忙时少学,大忙放学,大忙过后又复学。这样,从教学内容、形式和时间安排上都十分切合农民的需要,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学习积极性。毛泽东在农民教育方面的实践活动和一系列指示,指引着农民教育不断谱写新的篇章。
随着全国工作着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农村已成为经济建设的一个主战场。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产业结构的调整,多种经营的发展,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开拓,已出现新的态势。农业也正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这些,都对农村科技进步和农民素质的提高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制定的科教兴农的发展战略,体现了农业发展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这样一种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规律,为发展农业提供了动力。如何从实际出发办好农民教育,增强农村吸收和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投入产出率和经济效益,这既是农民利益和愿望所要求的,也是农民教育亟待解决的新课题。同时,农民脱贫致富心切,也感受到只有用文化科学技术把自己武装起来,才能挖穷根、奔富路,因而对提高自己的文化科技素质,就有了更加迫切和强烈的要求。近年来,农民教育在许多地方已初步形成了多门类、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的办学格局,这是完全符合农民的利益和愿望的。尽管由于种种原因各地农民教育发展很不平衡,但实践已经证明:坚持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基本原则,充分照顾农民的利益和愿望,就能够有效地激发农民的学习热情,从而不断开创农民教育的新局面!
文中的资料数据引自有关报刊。
注释:
①②③⑤⑥⑦⑨⑩(11)(12)(13)(15)(16)(18)(19)(20)分别引自人民出版社1969年版《毛泽东选集》(一卷本)第277、652、653、116、26、39、112、1369、1366、379、913、912、992、866页;
④、(17)分别引自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I)第29、210页;
⑧引自1939年4月19日《新中华报》;
⑩引自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教育》第37页;
(14)引自法律出版社1960年版《高举人民公社的红旗胜利前进》第23页;
(16)、(21)分别引自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版《毛泽东同志论教育工作》第33、13页;
(22)引自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2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