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价值:主体性活动的理性指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主体性论文,理性论文,价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实践主体的每一个创造性活动无不是建立在一定的价值评判和价值选择上的。千百年来的人类“文明”史表明这种价值有正价值与负价值之分,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深入发展主体性活动的局部的、个体的、暂时的正价值却越来越凸现出全局的整体的长期的负价值,从而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隐患。今天,我们已意识到主体性活动内在地蕴含着反主体的可能性存在,那么正是该认真地思索一下人类文明的品质以及人类向何处去的问题了。
一
主体性活动是人、人类得以生成、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根据。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一活动的实质是主体以物质性和观念性等手段使外部“自在世界”发生在特征、属性、形态和位置等方面的变革,从而符合主体存在的需要,满足主体性短缺,也就是说使得“自在世界”发生历史性的人化,从属于人。然而,构成主体性活动的三个要素均是具有一定的层次结构的子系统。主体要素按其活动的承担者、从事者则由人类、群体和个体三个等级的主体单位所构成;而每一个主体又是思维与存在、理性与非理性、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实等多重因素共存共生的有机复合体,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具有客观性、历史性的对象(客体),不仅有自然、社会和精神客体三大领域之分、而且每一个客体都具有多方面的属性、多重、多级本质。这样,任何发生在具体历史条件下的主体性活动就必然同时具有能动性和受动性双重特征;其结果也就必然是多样性、多向性、多质性和多层性等诸多特征的复合。这一复合性结果归结起来则表现为主体性活动对主体的利害(价值)、功能、作用和意义的二重性,这说明,主体的愿望、目的同结果之间关系的比值总是在积极的、良性秩序的维护即一致性、协调性与消极的、恶性的破环有序状态(有时是潜在的,更大范围的、人类始料未及的)即非一致性、不和谐性之间波动。这样,一方面,通过主体性活动,使客体不断主体化,促进人的本质力量更全面和更广阔的发展,使人的主体地位更加巩固,从而建构起人独特的主体化世界——物质财富世界,社会关系世界(政治、伦理等)和精神文化产品的世界(科学、艺术、文学、哲学等)——一个有序、且具有自我生成、调节和转换等诸种功能的自主结构系统,它的产生和存在,不仅是人类脱离动物而成为人的理性社会的标志,同时也构成生活在具体人类时间系列中的人们进一步发生其主体性活动的内在要素和历史前提。这一结构系统的演化,便成为人类文明的历史内涵。从石器的偶造到今天自动化生产设备的系统化应用;从以血缘为人之域到今天人类生活的一体化;从原始的巫术、神话到今天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都实证着人类探求世界奥秘、征服世界的理性本质力量的增强,以及人类追求、创造价值的积极有效性。另一方面,主体在活动中克服客体片面、单纯和客观性的同时,由于认识水平和实践操作手段的历史局限性等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则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在各个历史时期程度不同的客体反主体化的现象——即“客体”在更大范围、更深的层次上拒斥、破坏、毁灭主体的再生。时至今日当客体反主体化的现象凸现为所谓膨胀——扩大化了的反人化的自然、社会历史和文化现象。这样,人的主体地位、功能和作用受到全面性的挑战、攻击、威胁和破坏。它迫使、命令着主体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全方位地反思自身几千年来的“文明”行为,求解反人化现象——主体活动的负价值产生、演化的历史和现实根源,以便更全面、更有效地调整主体活动的结构、功能模式,良性化人与客体的关系,明晰化主体的科学理性价值目标,克服或最大程度地减少,削弱反人化现象,建构起人类更优化合理的生存方式以及巩固主体、完善主体的最佳策略。——因为人类在自身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时刻都面临着一个严肃的问题:“生存选择”,特别是整体的人类的生存方式选择。今天,我们已意识到主体性活动内在地蕴含着反主体的可能性存在,那么正是该认真地思索一下人类文明的品质以及人类向何处去的问题了!
二
“自然”是人类第一个永恒的价值客体,也是人类最基本、最稳定、持久的价值指向。因为人的存在一刻也离不开它,这不仅在于它是人类生命有机体的延续所需的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而且更重要的是人与人关系的基石和中介体以及人类精神文化的载体。这样,“人化自然”的反人化现象,是人类最直观、最直接觉察到的。因此,它就成了探求反人化现象的第一个关注点。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经历了由简单、粗糙、外在的原始和谐、协调到复杂、内在的多层次的和谐与不和谐统一的过程。在人类发展的低级阶段,人类生产能力的低下,使得人类主要从自然中获取简单的必需的生活和生产资料,这样,对自然规律、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也就十分肤浅、其活动的主体性也就十分原始、低级和柔弱,顺应自然居主导地位,对自然的要求主要是待自然发展到“瓜熟蒂落”之时才介入。然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认识和干预自然的能力逐渐增强,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广泛和深入,二者的冲突也就由原来的潜在隐性,局部、低级状态趋向凸现出来,且达到全面尖锐激烈的程度。近两三个世纪、特别是二战以后,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方面取得了空前的成就,一方面,人在自然面前显示出前所未有的主动性、能动性和超越性,然而,另一方面由于单纯地强调经济的增长、无度地向大自然索取、畸型化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引发了人口、资源环境等一系列生态问题,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空前严重的威胁。(有人说,这种状况是符合人与自然关系的内在辩证原则,那么,在价值的天平上,人类到底该怎样来评判和平衡“所得”和“所失”呢?!)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威胁的“人化自然”反人化现象,我们认为主要表现在:
第一,随着人类的生产实践、科学实验和日常的生活实践所产生的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从而使之失调。如: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据统计,目前世界森林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的1/3左右,为555亿亩,而现在世界每年因各种必要与非必要的生产活动而毁掉约27亿亩,而新造林面积还未达3亿亩,如此发展下去,地球上的绿色森林将消失。 草原严重退化。据统计,全世界草原生态空间范围共约450亿亩, 约占陆地面积的22%,我国草原面积为43亿亩,还有10亿亩草山、草坡,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36%,高于世界的平均值,但我国草原退化现象十分严重,退化面积已达7.7亿亩,占可利用面积的23%。土质败坏,水土流失, 沙漠化蔓延、盐碱化扩大等。物种灭绝的加剧,生物物种的减少,许多珍贵的物种已灭绝或濒临灭绝。据生物学家估计:历史上已有110 多种兽类和130多种鸟类从地球上消失,其中1/3是近几十年内灭绝的。
第二,人口爆炸。人口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又一个自然前提,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速度超过一定时期的物质财富的生产和再生产的速度,就会引起大量的人口过剩,这种过剩按人道主义原则来处理就必然无计划、无控制地掠夺大自然,同时破坏自然的再生恢复性,导致更大程度的非人道化。从近一百年的人口增长状况来看,人口的增长速度,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特别是一些落后的和发展中国家更甚,这样,地球在超负荷中承受着索取。
第三,人类的生存环境被破坏、被污染,如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臭氧层被破坏、干旱、水涝、酸雨温室效应等的出现(这些后果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雨与人类最直接相联的生存环境问题所引发的矛盾和危机具有多重性和全球性,并且广泛地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多种领域——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构成生存环境的多元、多向渗透问题,逼迫着人类将视野扩大,关注其自身活动的消极面。这一问题的提出和重视,表明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的认识更全面和深刻,即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多质性——认知关系、实践关系、价值关系、宗教关系和伦理关系的再认。这种“再认”是符合主体价值追求的积极有效性目标的,同时也是这一目标走向现实化的保障。即对主体活动的反人化的消极效应的减弱或克服,则是主体活动中正价值递增的唯一持久、安全的可行性途径和手段。
当人在确立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主体地位时,是以人确立和建构其“类”之间的内在关系为前提和根据的!而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种种反人化现象必然渗透到人的内部之中,从而引起人与人的关系对人的存在的破坏性现象的产生和增涨。于此,人从关注外部世界转移到关注人本身的存在状态、人存在的根据、意义之反思性问题则是这种人与人的关系对人的主体性地位发生某种程度的破损的理性归证。透过人类思想发展史可以注视到这样一个共识:即在社会制度、体制或文化发生大变移的时候、尤其是在社会历史性转折时期,人的问题、人的价值和归属问题则自发地成为一个文化的“热点”或焦点;我们不妨称这一现象为“苏格拉底现象”,这种人类的理性反思和对自身的理性重构是人类之所以能得以生生不息、人的主体性地位不断得以巩固和提高的本质根据;人类之所以去反思、关注人的价值等问题,则是以人的地位、价值、存在方式的现实非合理性、非人化的事实为基点的;从人类社会发展史的角度来看,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生活的反人化现象表现在许多方面:首先在于它创建了一个具有历史局限性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管理制度体系;(注意:从历史的观点上看,任何一种社会制度体系,都会由肯定的、积极的进步逐渐变为陈腐落后的东西)。其次,它提供了一个具有历史局限性的上层建筑体系。第三,它创造了一个消极的意识形态体系。第四,我们还可归结出人类发展过程多层次的二律背反现象,即:人类发展到今天人与人之间更需要友爱、亲和与关怀,然却趋于仇视、疏离与冷漠;人与人、人类的发展需要和平与安宁,而战争与暴力却不断发生(二十世纪,发生了约130场战争,使1.2亿人丧命);人在创造性劳动和对其结果应更具主动性、选择性、全面的合理性,而人却陷入更大范围、更深程度上的被动、无耐和畸型化;人类随着自身生存意志的不断增强,本应具备更强的稳定性和生命力,然而,人类的生存却更加显得动荡与脆弱;人性本应更完整、健全,然却愈发贫乏与苍白;人类的发展本应更文明、开放与民主,然却更加野蛮、缰化和独断等等。于此,就必然会造就出内存双重心理格调的活动主体,一方面是充满着孤独与疲惫感的主体,“他”先验地抑制着其价值追求的主体性活力,在冷淡与贫瘠的价值审视与实现中渐次弱化,而成为“虚性主体”;另一方面则是以扩张的态势逼迫自然和社会,以攻击性、破坏性和暂时性的价值标准来“掠夺”世界,我们称之为“独断式主体”;而这二类“主体”以一定的结果为中介,随机性地互相过渡,从而导致对人类正价值追求与实现的巨大的干扰、破坏和虚化。人类陷入空前的迷茫与困惑的维谷之中!
而人与文化的错位现象更加深了人类活动的反人化倾向。人始终是一种社会文化存在体。“文化存在”不仅仅以主体创造出各种精神产品以及主体参与和构成的文化活动现象,更重要的是主体在文明社会中存在的一种特定状态,我们称之为主体的文化本能显现状态。人类追求价值的主体性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具有复合性的文化。然而,我们在考察人与文化的关系时十分恐怖地发现到:人与文化的浑然一体性渐渐消隐,代之而起的是文化渐次从人的内在本性中剥离分化出来,人成为非文化的人。这就是主体本质的“萎缩现象”,这一现象必然汇合、显现为一股反文化的思潮:排斥文化、读书无用。这表明人对自身的文化本质的厌倦和逃避,人要将自己的内容虚无化而成为纯粹的躯壳。再从文化内在范式的演化可见,从文化内部滋生出来的如神学独断论、不可知论以及真理多元论等思潮,本质上不是对人类精神、文化世界的建设和巩固,而是一种从“根”上对人类正向文化的破坏和扭曲,试图将人类置于新的蒙昧状态之中。而各种黄色报刊、黄色读物、黄色电影、黄色音像制品以及吸毒等一系列现象侵蚀着人类精神文化,令人触目惊心!
三
自然、社会和文化出现的反人化的现象,从反面给我们一个启示:即人类怎样才能建构其最佳的活动存在方式,由此我们必须从“果”追因,求出反人化现象的症结,方可“对症下药”。从自然反人化的角度可查出其因有三:其一,人类实践活动本身的根据:实践的客体系统中存在着直接客体与间接客体,现实客体与潜在客体的矛盾,它们的关系在活动中一旦脱节或失调,自然反人化现象则不可避免;在主体系统中存在着直接主体与间接主体、个体主体与群体(类)主体的矛盾,若它们之间的关系一旦失调或脱节,反人化现象亦不可避免;主客体的关系也十分复杂,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存在历史阶段上的不同的实际困难,这也是产生反人化现象的根源,因此,由于实践活动自身所固有的复杂矛盾群,在实践活动中,伤害间接客体、间接主体、破坏主客体关系的情况极易发生。其二,眼前功利主义思潮,在自然反人化的过程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它从不同的层次上表现出来,加剧了人类的困难和悲剧。国家行为上的功利主义,表现于资源开发、利用和分配的无节制、不合理和不公平;以及输出污染和不同级别的核危险等;集团行为和个人行为上则表现为急功近利,追求眼前实惠,于是违令捕杀动物、疯狂地砍伐森林、毁草造田,野蛮放牧等。其三:认识上的偏差和盲点,对人与自然关系及其二者之间关系的内在规则缺乏正确的认识。只注视二者的对抗性的一面长期作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准则,而忽略了二者之间协调的一面。“工业革命”正是以置人与自然于对峙的两极为其思想底蕴的,这样,人类在赞叹其生产能力的巨大增进之时,潜伏于其中的危机则在沉默中爆发了。
从社会中反人化现象来看,由于社会化大生产的推进,生产中分工愈来愈精细的一面,导致人的生存方式单一化;由于社会群体的多样化、利益冲突的尖锐性等等,人变为了某一个具有某种意义确定与不确定相统一的单元符号,特别是阶级和国家的产生与形成,一方面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局部性联系和规范,另一方面却加深和扩大化了人与人之间的鸿沟,阶级和国家意志加固了人与人之间的隔离之壁。(注意:正是在这个意志上,马克思主义理论才强调阶级、国家,尤其是无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不是目的,而仅是一种手段,它的使命和历史任务即是消灭阶级、促使国家消亡,达到人的全面发展)。各种科学文化观念造就特定历史时期的思维方式,而不可避免地忽视其认识对象的某一或某些特质,同时,具有历史传统感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先验地渗透于人的情感、欲望、需要等内部心理状态之中,这样,就出现了需要与满足,事物的“应然”与“实然”、“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永恒不断的交错,有时出现过度的偏颇和倾斜。
四
人类对其主体性活动的价值追求的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相统一的清醒认识,始源于其活动的目的性与规律性的不统一。生态伦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一系列新兴学科的出现,正是人类在两大关系领域的视角变移。这就为克服和减少负价值提供了有力的观念性引导,迫使人类在更大程度上处理好:欲望、情感与理性;整体与局部,暂时与长期,人与自然等之间的复杂关系;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巩固主体性活动的积极效应,只有这样,人类才会有不断完善化的存在根基。
标签:主体性论文;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论文; 社会关系论文; 人与自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