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产士助产护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干预作用研究论文_刘文茜

刘文茜

黄石市中心医院 产科 435000

【摘 要】目的 探究在产妇分娩中,实施助产士助产护理对分娩质量影响。方法 选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97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形成常规组(48例,常规护理)、研究组(49例,常规护理+助产士助产护理),对两组顺转剖发生率、产程、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产生较常规组短,Apgar评分较常规组高(P<0.05);研究组顺转剖发生率2.04%较常规组12.50%低(P<0.05)结论 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可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发生率,并对提升新生儿治疗具显著效果。

【关键词】分娩质量;助产士助产护理;产程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受疼痛感受、产道压力、心理因素等多方面影响,可出现产程延长、新生儿窒息等情况,严重影响分娩质量,甚至威胁产妇及新生儿生命安全,因此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尤为关键[1-2]。助产士为具有独立接生能力及良好干预效果的医护人员,可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全程与产妇进行零距离接触,对于稳定产妇情绪状态、缩短产程、提升分娩质量具有重要意义[3]。基于此,本次选取我院97例顺产产妇为研究对象,分组进行常规分娩护理、助产士助产护理,对护理干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97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均符合经阴道分娩指征,且均为自然发动宫缩;随机分为两组,形成常规组(48例)、研究组(49例)。常规组年龄22~34岁,平均(29.45±3.26)岁;孕周36~41周,平均(38.26±1.21)周;初产妇35例、经产妇13例;研究组年龄21~35岁,平均(29.74±3.42)岁;孕周36~41周,平均(38.34±1.23)岁;初产妇37例、经产妇12例;排除精神异常、凝血功能障碍者;组间资料相近(P>0.05);产妇及家属对研究知情,且符合医学伦理。

1.2方法

常规组:保持病房环境安静舒适,护理人员常规进行分娩知识宣教;常规胎心监测,并进行产妇生命体征监测;开展顺产风险评估;加强基础护理,增强产妇心理情绪干预,予以按摩护理;分娩时不制定助产士助产护理。

研究组:(1)产前护理:对产妇情绪状态、生理状态进行全面评估,增强对产妇开展分娩知识讲解,指导产妇正视疼痛感受,缓解阵痛引发的不良情绪;(2)产程护理:①第一产程:结合产妇生理状况、宫缩反应,实施顺产分娩评估;指导产妇随宫缩情况进行呼吸练习,缓解阵痛感受及产前紧张情绪;每隔2~4h指导产妇排尿,并在阵痛间隙鼓励产妇适量进食,帮助产妇下床行走,可帮助产妇持续放松、促进缩短产程;②第二产程:指导产妇正确呼吸镇痛方式、正确用力方式,帮助产妇调整舒适体位,同时持续性开展心理护理,对产妇进行积极鼓励,以提升产妇顺产信心;③第三产程: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做好会阴消毒护理,若出现外阴撕裂,即开展缝合处理,缝合时注意层次清晰,同时进行产妇阴道出血、生命体征监测,避免发生产后出血;(3)产后护理:对产妇持续开展心理护理,保证其心理状态及生命提升稳定,若收缩不理想,可进行按摩、药物等刺激子宫收缩;向产妇讲解母乳喂养优势及相关知识讲解,鼓励尽早开展母婴吸吮接触,促进子宫收缩。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产妇产程,新生儿Apgar评分及顺转剖发生率进行比较。新生儿Apgar评分范围0~10分,分数高表示新生儿质量好。

1.4统计学方法

选取SPSS24.0软件计算,评分、产程等计量资料用()表示,t检验,顺转剖发生率等计数资料用(%)表示,检验;P<0.05提示组间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组间产程、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

研究组产妇总产程均较常规组短,新生儿Apgar评分较常规组高(P<0.05),见表1。

表1 组间产程比较()

2.2 组间顺转剖发生率

常规组顺转剖6例,发生率为12.50%,研究组顺转剖1例,发生率为2.04%,组间顺转剖发生率相比,有统计学差异(2=3.962,P=0.047<0.05)

3.讨论

分娩为围产期最重要阶段,随着宫缩开始,产妇心理压力、生理压力不断提升,可因此影响产妇分娩过程,出现产程延长、新生儿窒息等情况,严重威胁产妇及新生儿生命安全,因此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开展护理干预尤为关键[4]。

相对于常规护理干预而言,助产士助产护理,可在产妇全产程实施零距离护理干预,对产程中突变情况、产妇产程情绪变化等情况开展针对性专业护理干预,保证产妇分娩过程中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生理状态,并使其掌握正确呼吸方式、分娩知识,以此达到稳定患者生命体征、缩短产程、提升顺产率的效果[5]。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产妇总产程较常规组短,考虑原因与研究组产妇保持更优分娩状态相关;在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中,研究组评分较常规组高,考虑原因与研究组产妇产程缩短相关;在顺转剖发生率的比较中,研究组产妇顺转剖发生率2.04%,较常规组12.50%低,考虑原因为,研究组产妇分娩全程均保持良好生理状态,且通过呼吸训练、体位训练、积极面对疼痛等干预,产妇顺产信心提升,且通过助产士全程指导,达到降低顺转剖发生率的效果。

综上,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实施助产士助产护理,可缩短产程、提升新生儿质量,并降低顺转剖发生率,效果显著,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朱丹,张薇. 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对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7):516-519.

[2]余林玲,李云,何燕. 连续性助产服务护理对初产妇自然分娩率、选择非药物镇痛分娩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4):113-115.

[3]黄继芳. 助产士助产护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研究[J]. 系统医学,2017,2(5):147-150.

[4]费晨. 助产士助产护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研究[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v.3(8):105+112.

[5]刘凤,王丽. 助产士助产护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研究[J].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2018,5(2):51-52.

论文作者:刘文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4

标签:;  ;  ;  ;  ;  ;  ;  ;  

助产士助产护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干预作用研究论文_刘文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