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会发展旅游业促乡村振兴
《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方怡晖
四会市厚积薄发,依托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新农村建设、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为基础,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产业,通过发展旅游产业激活了乡村活力,真正实现乡村振兴。
四会,位于广东省中部、肇庆以东,珠江三角洲西北边缘,因西江、北江、绥江和龙江四水会流,故名“四会”。四会又别名山水之城、柑桔之乡、玉器之城等,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在新时期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强国的重大战略之一。四会市依靠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以及优越的旅游、文化资源,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之中,把全域旅游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将乡村旅游作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之一。
守法。农村残留的宗法观念和封建习俗与法治社会格格不入,一些地区村民自治演变成家族统治,基层腐败和黑恶势力猖獗,不能不说和这些残留有千丝万缕的因果关系,要彻底改变如此现状,必须加强对农民群众,特别是基层官员的普法教育,使其知法懂法守法,基层法治社会建设方能长足进步。
规划先行振兴乡村
在今年7月份四会市旅游发展大会上,四会市委书记黄建平指出旅游是大产业、大民生、大展示,全市上下要凝聚共识、抢抓机遇、直面挑战,全力以赴推进四会市旅游振兴工作。
扶利村位于四会市贞山街道邓村圩镇西南,又名“中国古法造纸第一村”。进入该村,可以看到凉亭栈道清爽怡人,荷花池内绿水映辉,房屋壁画色彩斑斓,张氏大宅古色古香,往来游客可以第一时间感受到浓厚的乡土文化氛围。
萧志坚说,“规划还会下到村一级,由镇、村‘两委’、村民理事会、村民代表和技术人员共同商议决定规划。”下沉到村级的规划,使得规划在确保启动之初就把准建设方向,体现出因地制宜、一村一策、简便实用、乡土气息的原则。而且村民自主决策也更容易就被村民所接受,更容易激发出村民建设家乡的内生动力。
据了解,四会市以整市推进村庄规划编制省级试点为契机,充分利用作为全国“多规合一”试点县的改革成果,聘请广东省规划设计院等五家专业设计团队,从文化传承、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对四会新农村建设进行精准的全域规划设计。
贞山街道扶利村又名“中国古法造纸第一村”,往来游客可以感受到其浓厚的乡土文化氛围。四会市宣传部供图
发展全域休闲旅游
四会市在农业产业发展方面,很重视产业引进。四会举办农业产业招商推介会引进庆渔堂渔业物联网等42个项目,聘请6名专家顾问为四会智慧农业发展把脉建言。引导农业生产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目前,四会共有农业龙头企业30家,其中省级2家、肇庆市级10家、四会市级1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74家,认定家庭农场49家。2019年3月,四会沙糖桔农业产业园成功申报入选省级农业产业园。
四会市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尤其是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成果十分突出。四会市的江谷镇杨村、官陂村和地豆镇大板崀村等乡村成为全省乡村振兴工作粤西片区推进会实地考察点。今年3月,四会市由于在人居环境整治方面成绩突出,被国务院列入全国2018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激励县表彰名单。
治疗3、6、12个月恩替卡韦组HBV‐DNA转阴率均明显高于阿德福韦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在他的观念里,做任何事情都分两个层次,基础层和提升层。“一件事情做到某种程度是底线,是必须达到的60分;而从60分到100分,需要不断提升,是需要一直思考的事情。”
四会市以打造示范镇街、特色美丽乡村和连片示范片区为引领,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确立东城、龙甫、罗源等首批6个示范镇街,并在2018年年底率先完成全部村庄“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的环境整治任务。与此同时,四会市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道路建设、村庄亮化、绿化、电网升级改造,污水处理设施以及管网配设等,并大力推进基层党建的综合服务中心、群众文化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经过重点打造的乡村其风貌焕然一新,各类生态产业也纷纷落户四会带动乡村民众创收就业。从环境、文化、收入等方面切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乡村振兴。
来自江谷镇的清心雅园山居就是四会打造精品旅游的一个典型例子。清心雅园约占地约40亩,是集特色乡村民宿、农业体验、乡村特色餐饮、亲子体验活动等一体的休闲园区。庄园式的布局十分精妙,曲径通幽,让人印象深刻,吸引了不少珠江三角洲的旅客前来体验,是四会乡村旅游的一个网红打卡点。慕名而来的旅客带动了当地的乡村旅游,逸丰葡萄园、八方土桑果采摘园等,都成为了游客的好去处。旅游产业的兴起不仅仅改善了乡村的居住环境,游客的消费更加抬高了当地的地价和收入,综合提高了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据了解,江谷镇本身是一个基本零工业的镇区,由于地理位置难以引入成片工业产业,旅游振兴成为了江谷镇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向。在四会市政府相关部门的指导下,江谷镇邀请了专业的旅游策划公司,谋划了江谷镇整体的旅游线路。随后,为联通村落,更是投资了1000万进行乡村道路建设,把江谷镇下的零散乡村通过道路建设连接起来,实现优势旅游资源对接。在未来,随着汕湛高速的江谷高速口开通、江谷水库边的碧桂园酒店落成,江谷镇将会打造江谷镇农业旅游圈,提供精品旅游路线。其中,江谷墟镇、杨村古村落、青云纪念馆一带连线的旅游线路被评为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一条依托旅游产业实现乡村振兴的道路徐徐展开。
复兴古村传统文化
四会拥有优秀而深厚的文化资源,结合文化发展旅游是四会旅游振兴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目前,四会已初步形成文化旅游发展的三大区域,包括以玉文化为特色的中心商务旅游区、以六祖文化为核心的禅宗文化体验区。在四会重点打造的示范镇街里,贞山邓村“中国古法造纸第一村”、龙甫“廉政教育基地”、城中街道白沙彭泽民故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都是突出代表。
铁坑村是四会市省级新农村示范片(罗源)建设项目的主体村之一。记者来到了铁坑村古村落群,走入铁坑村,铁坑村依山傍水,景色宜人,道路整洁平整,古村落群安静地坐落在观音山脚下。在铁坑村古村落群附近,前水后山的曾氏祠堂在绿意环绕之中显露出独特浓厚的历史人文气息,无处不在的曾子文化元素与祠堂文化相得益彰,吸引了大量摄影爱好者、文化工作者前来采风。2019年6月以来,政府相继新增投入200万元,增设了农耕文化、曾氏家风家训、传承曾子文化等元素,建设铁坑村传统儒家文化展馆,着力发展铁坑村曾子儒家文旅项目。
四会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谭春华告诉《小康》记者,“四会市的旅游振兴是以新农村建设、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基础,打造出一批美丽宜居村和特色精品村。培育和建设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努力推动旅游发展从观光休闲为主向全域性休闲旅游的转型升级。”
罗源镇相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至今,铁坑村就累计投入建设资金约1100万元,完善了村中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铁坑村结合村落文化优势的发展需求,因地制宜,减少大建大拆,保留活化石建筑,在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维持了古村的整体风貌,并坚持了风貌管理,为修复古村古貌、复兴传统文化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
“粮食银行”并不新鲜,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20世纪90年代初一度成为农业方面的热词,只是好像时间并不长就慢慢消失了。具体原因可能比较复杂,不过近两年来“粮食银行”又重新出现星火之势。
实施全域旅游推动旅游振兴必须要以规划先行。“为推动新农村建设,我们特别注重规划先行。”四会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萧志坚告诉《小康》记者。四会市以省全域村庄规划试点为契机,启动市镇村三级连片规划。市一级规划依据道路相通、土地相连、流域相依、产业相关、文化相近的连片基础,以“一江两轴连线成片”构建全市新农村建设体系。镇一级规划根据骨干景观轴布局,延伸规划建设连片精品线,促使连片精品线向周边区域、镇域、高速路口延伸。
“师古法千年造纸,颂新风百代崇文。”这幅对联道出了扶利村特有的文化氛围——围绕有着“中国古法造纸活化石”美誉的古法造纸工艺而行。
围绕着独特的造纸文化,扶利村的旅游产业不仅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而且还提高了居民的收入。自改造以来,扶利村共接待了各类旅客超过3万人次,为当地村民带来超过100万元的综合收入。
白龙村委扶利村的负责人告诉《小康》记者,“八叔(张熀元老人)今年已经85岁了,他祖辈都是以造纸为生,现在他依旧传承这份工艺开设工坊,很多游客过来,都会来到八叔的工坊里面一睹古法造纸的风貌。游客每次都叹为观止。”据了解,现在通过改良工艺,扶利村的造纸技术也尝试对造纸工艺进行改革,用途也从烧纸向绘画宣纸等高级用纸转变,目前新技术制作的纸张不容易散墨,得到了不少书画家的青睐。加之扶利村优美的环境,一批批艺术家选择进驻扶利村;在张氏大宅内,进驻着四会市诗歌协会、书画协会和广州越秀区粤岭说书文化中心等社会文体组织,艺术家们并定期在内进行各种艺术研究和交流活动。文化产业的兴盛也带动了服务产业的发展,在扶利村,特色民宿和特色小吃小巷相继落成,吸引了不少游客。
打造特色兰花小镇
四会市构建出“一核一带一廊十镇十村”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推进旅游振兴工作。近年来,四会市依托乡村振兴战略振兴旅游产业,取得了不错成绩。2018年,四会市接待旅客430.69万人次,同比增长7.8%,接待过夜游客62.35万人次,同比增长增6.3%,规模以上的酒店平均入住率维持在62%以上,同比增长4.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1.54亿元,同比增长8.0%,旅游业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根据目标船周围船舶的分布,采用等距抽样的方法将目标船周围按照一定的角度划分为若干区域。由于船舶的艏艉方向和正横方向是船舶的关键特征点,此外再取45°、135°、225°、315°方向上共8个点作为确定船舶领域的边界点,因此,可根据8个边界点将以目标船为中心的周围区域划分成8个区域(见图2)。
石狗镇致力于做大做强兰花等特色农业产业,电商兴镇是其发展定位之一。图为万绿兴兰花基地中直播销售兰花的女孩。图/方怡晖
同时,四会大力发展以农业体验、果蔬采摘、休闲观光等为主题的精品乡村旅游线路,并推动“旅游+”新业态发展。
自那日在涵洞里一阵非常忙乱的动作之后,杏子就感觉一刻也离不开招财了。别看招财平时总是一副你借他的米还了他糠的样子,凶巴巴的,可他做那事的时候,细致着呢,温柔着呢,哪像大鸭婆,爬上来就胡冲乱撞,三下五除二,没了。招财可不知这样,一边做还一边问,感觉怎样?哎呀,杏子要的就是这种感觉。杏子巴不得每天太阳一出来就快点落下山去,太阳落水了,天就黑了,天黑了她就好与招财幽会了。他们幽会地点没个固定,也就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有时去涵洞,有时在生产队牛栏边的草堆里,有时趁二狗伢和喜姑睡了,招财就从后门溜进屋。招财说,这叫游击战,游击战太好了,毛主席当年就是靠游击战起家的,游击战万岁。
在石狗镇万绿兴花卉电商直播中心的直播间,一位年轻貌美的当地女孩,一边专业地摆弄着绿意盎然的兰花叶一边对着手机滔滔不绝地给直播间的观众作介绍。随着女孩一声“感谢老铁的支持!”一株兰花就这么就卖给了远方的顾客。在直播间的附近,一位当地人正紧锣密鼓地给已经销售出去的蝴蝶兰精心打包,而每天至少有200株兰花就这样销售到全国各地。
总的来看,“三师”工作重点解决了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生活和思想上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一是解开思想疙瘩,针对一部分文化知识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认真做好心理辅导工作,为其鼓劲打气,帮助树立信心。二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针对大学生择友、交友、同学间和睦相处、互帮互助等问题,通过谈心谈话发现问题后予以协调解决。三是解开疑惑,及时了解学生思想政治上的各种疑惑,特别是针对反响较为强烈的评优、助困等方面疑惑,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政策给予解释和答复。
“石狗镇是四会市二级水源保护区和生态环保区,大部分区域都无法引入工业。因此,石狗镇以现代高效农业为核心,以科技为支撑,打造‘兰花特色小镇’,致力于做大做强兰花等特色农业产业,确立了农业立镇、旅游强镇、电商兴镇的发展定位。”石狗镇党委副书记邓鹏远说道。据悉,石狗镇鼓励企业做兰花产业发展的领头雁,通过政府建立“政银”合作,由政府贴息,鼓励种植大户通过贷款重点发展兰花产业,为兰花种植提供资金支撑,助力兰花产业发展,推动兰花产业规模经营,已经形成了规模效应,兰花种植面积由最初的100多亩发展到现在的3800多亩。
石狗镇的兰花种植已经成为了当地带动乡村振兴的核心产业。目前,已有兰花企业62家,面积3800多亩,年育兰花苗3300万株,年销售产值达1.8亿元;兰花产业更是带动了农民就业、农民致富,村民不需要外出务工在家门口就可就业,减少了乡村空心化,学习到兰花种植技术的村民也相继投入兰花种植,创业致富。石狗镇整合绥江一河两岸资源、美丽乡村、自然古村落资源,以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带动人流和经济为手段,以建立电商产业壮大经济效益为目的,最终使普惠民生的多业态复合规划建设思路逐步变为现实行动。
编辑/张玉荣
标签:乡村振兴论文; 乡村旅游产业论文; 新农村建设论文; 旅游业论文; 厚积薄发论文; 四会市论文; 环境综合整治论文; 《小康》·中国小康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