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调度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述论文_胡天翔

电力调度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述论文_胡天翔

(身份证号码:12010119890211xxxx 天津市 30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不断提升,电网建设规模逐渐扩大,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使电力信息技术在电力行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电力信息技术主要是将电力电子技术充分结合信息技术,是智能电网技术应用的重要体现。电力信息技术在电网运行中的有效应用,能够使电网运行的综合效率得到显著提高,给电网的稳定、安全、高效运行提供有利保障。重点分析电力信息技术在电力设备、电网管理以及电力调度中的应用,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电力调度;调度管理;信息技术;应用

0引言

目前,在电网运行中的配电、变电、输电以及用电等环节均已广泛应用了电力信息技术,自动化供电网络在各种电力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下逐渐形成,不仅使电网的运行效率得到提高,而且便于管理和维护,可以实现实时监控。当前网络技术应用于电网调度系统的呼声越发强烈。

1电力信息技术在电力设备中的应用

电力信息技术在电力设备中的应用,是指优化整合发电站、变电站中的所有设备功能,从而使统一的信息模型逐步形成,使电力信息技术得到有效利用,建立一种综合性的自动化信息系统。变电站、发电站的设备利用电力信息技术进行自动化管理,不但能够使管理和工作的复杂度得到有效改善,而且能够使变电站和发电站的整体安全性得到综合提升。在变电站中,电力信息化主要包括三种形式,分别为分层式、分布式和集中式。

1.1分层式

这种呈现为树型结构的电力信息化系统分为设备层、单元层以及变电站、发电站层三种不同层次,在管理时分等级进行。第一层为变电站、发电站层,主要是对来自不同单元层的所有数据信息进行相应的软件处理和管理;中间层为单元层,主要是对包含了若干设备的工作单元通过局域网实现管理;第三层为设备层,主要是管理和维护单独硬件设备。通过分层式电力信息化方式,能够实现对软件的完全控制和对硬件的全面管理,使系统的复杂度得到简化,不会将沉重的压力带给主机。不过系统信息会因较多的步骤而产生失真,显现出一定的延迟性。

1.2分布式

该结构主要是通过多台计算机完成对发电站、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分配,在对信息进行整理、分析以及计算等处理以后,再把数据和信息提供给主机进行深度处理。该方式不但有利于功能维护和系统扩展,使其他模块的运行不会受到局部故障的影响,而且具有较低的硬件投入成本,能够使主机造成的压力有所减轻,防止数据过于冗余。但该方式也存在一些缺点,由于机器处理能力的不同,数据的处理和传输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可能会有混乱或差错的状况出现。另外原始数据并没有储存在主机里,很难纠正出现的差错。

1.3集中式

集中式主要是指将一个中央处理器设置在系统中,将变电站获取的模拟量、开关量以及数字量等信息通过处理器进行集中计算和处理,从而实现对自动化设备的微机监控和保护。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实时性相对较强,便于统一管理采集的信息以及相关的设备。不过它也有很多不足之处,这种方式要求主机具有较强的储存能力和较高的计算能力,过于集中的数据结构将较大压力传递给中央处理器,使中央处理器的负担明显增加,进一步提升了对硬件的投入要求。

2电网调度中的应用

2.1智能调度

在电网调度中,智能调度是必然发展趋势,它在对数据进行充分分析和整合时,可以通过不同的高级技术以及集成的调度数据来完成,从而实现实时监控电网系统运行状态,使其能够自动检测系统运行,进一步优化调度手段,有效控制电能质量,彻底消除事故隐患。另外,系统中的自动预警功能也给快速处理事故提供了便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与此同时,在管理方面,智能调控还能够使调度人员的掌控能力得到提升,进而提升运行效率和效果。

2.2电网调度中电力信息技术的应用

2.2.1对国家电力调度数据网络进行建立

相对于集合网络的基础设施平台而言,电网调度信息化具有较大的需求,所以,可以统筹规划全国性数据网络的建设。建设的前提是以IP技术为基础,使用二级结构为主的构建方式。作为高级网络,全国性数据网络直接链接省级以上调度中心,它的主要目的就是作为总框架。作为低级网络的全国性数据网络省网的状态体现主要是通过子网的形式实现的,它主要是负责调度省内的电网。在开展信息的交流传递时可以将路由器作为主要渠道进行。通过路由器渠道不但能够加强控制,而且能够使数据加快传输。

2.2.2 DTS的使用

电网调度的信息化在电网规模逐步扩大的基础上得到不断进步,工作人员的素质也需要进一步提升。由于工作的需要,成功研发出了对调度员的培育模拟系统DTS。该系统主要是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在调度员面前展现出事故发生以及模拟电网的运行流程,是他们通过模拟操作来提升操作能力和事故处理能力。另外,对事故的具体隐患通过当前的数据信息和系统进行正确推断,从而保障电路系统的优质运行。

2.3电力信息技术在管理上的应用

通过相应制度统一管理电力信息技术系统,它的主要优点在于进一步规范数据格式,使优质交流工作能够在各单位和内部之间顺利开展。另外,互联网技术的纳入是最为明显的优点,确保每个部门以及片区的管理者能够以互联网为前提,实时了解整个电网、整条线路,再一次做出行为判断,成功解决部门和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问题,有效提升数据的传递速度,进一步降低信息失真的问题,继而在宏观方面提升电网运行的安全度,有效改善浪费的问题。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很少的投资来建立完善的系统,从而实现显著的成效。但是,在有效利用互联网的同时,还需要加强系统以及网络的安全性,有效阻止网络的漏洞。另外,集成系统的应用还能够有效提升整个电网信息的集中度。由于我国地域广阔,电网的分散度相对较高,大部分地区采用的分片区式管理,导致完善的协调方式无法在片区和片区之间实现。因为电路的特点具有连续性,在统一管理方面实施分开管理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果粗心大意,会导致事故的发生。但是在建立了完善的电网管理信息系统以后,分开管理变得相对容易。电网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能够实现对信息数据的现场采集和处理,随后传递给专业的管理人员,而且能够有力保障信息的安全。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电网规模呈现出骤增的趋势,原有的电网管理系统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电力信息技术以其众多优越性而得到广泛应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电子信息技术有效的应用到电子自动化系统中是推动电子自动化系统全面落成的需要,是保证电力产业健康稳定快速发展的需要,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快速进步的需要。希望通过文章的阐述能够使得相关部门对于电子信息技术、电力自动化系统进行全面的认知,同时深化了解我国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发展现状,并基于电子信息化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趋势有效的将电子信息化技术应用于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各个方面,从而推进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全面落成,推动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勇.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02):264.

[2]周玲,王建树,张睿智,成方圆.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22):262.

[3]席鹤鹏.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12):157.

[4]孙绍辉.基于智能电网的黑龙江电力信息化建设评价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2.

[5]董晶.大规模工作流技术中基于电网调度指挥系统的应用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11):195.

论文作者:胡天翔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3

标签:;  ;  ;  ;  ;  ;  ;  ;  

电力调度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述论文_胡天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