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谱系比较评议法———同行评议方法新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谱系论文,同行论文,法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同行评议存在的主要问题
同行评议是由从事该领域或接近该领域的专家来评定一项研究工作的学术水平或重要性的一种方法。目前,同行评议主要用于五个方面:①评审科研项目的申请;②评审科学出版物;③评定科研成果;④评定学位与职称;⑤评议研究机构的运作[1]。由于同行评议决定着科技界的社会承认、荣誉归属、物资分配与利益分配,因此在职业化的学术生活中显得格外重要。但是,同行评议存在着不少问题,至今也没有一致公认有效的评议方法。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同行评议方法论”的分析,主要存在着5种问题:①同行评议可能会形成一个“熟人关系网”;②难以杜绝的剽窃行为;③不利于青年学者业绩权重的增加;④不利于支持创新性的非共识项目或专题;⑤人力和物力的浪费。[2]文献3也指出,本世纪70年代以来同行评议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它被说成是不可靠的,有缺陷的,对创新研究是有害的,甚至有人要求废除同行评议。
我们在此认识的基础上把同行评议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结为四点:一是较少的人(评议人)在较短的时间内(评议期)对较长时间里完成的工作难以准确把握和评价;二是个人依赖性强,即决定评议结果的每一份意见都依赖于评议人个人的认识水平和偏好,而且这种主观性在(匿名)投票或打分时难以受到检验和监督,因为见仁见智,总能说出一番道理,或者无须说出一番道理;三是研究成果的真实价值和影响一般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显示出来,而同行评议的对象却往往是完成不久的成果或准备上马的项目;四是同行评议采用所谓学术民主的方式,往往最终是以投票方式决定,它的原则基本上是少数服从多数,而这与科学活动的特点是不协调的,科学史表明,科学发展的过程不是少数服从多数而是多数服从少数的过程。针对这四点问题我们试图提出一种新方法——问题谱系比较评议法予以解决。
2 问题求解与问题谱系
为寻求新的评议方法,我们从考察科学研究自身的特点入手。借鉴劳丹“科学主要是解决问题的活动”的观点,我们把科学研究理解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以下简称解决问题或问题求解)。这种理解可以把科学研究的功能直接表露出来:科学研究可以为人们和社会解决包括对自然、社会、思维等的认识和控制在内的各种问题。这种理解的另一个好处是由于科学研究并不等同于科学,因此可以避开劳丹观点招致的有关批评。本文所涉及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各学科领域。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发现不仅解决问题确实贯穿于科学研究的活动之中,而且对各种问题的研究和解决能够体现出科学研究的进展和状态,可以说科学发展的内史就是科学问题的发现与解决的历史。
科学研究就是解决问题,这在学术论文或科研报告的构成上也有所显示。规范的研究报告一般由: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和结论这样三部分组成。提出问题有两种方式:一是发现已有问题解决的不彻底,需要进一步解决;二是发现空缺,提出新问题。对于前者,可以梳理出这个问题以往的研究历程,分析得失,找到新的研究起点;后者,虽然提出的是新问题,但由于知识的关联性和继承性,会有许多与之相关的已经解决的问题,或者它就是一个早已有所研究的基本问题中的子问题。可见无论哪种情况,研究者都可以整理出与所提问题相关的已经得到研究的问题系列。它们像一个问题家族似的按照与所提问题的相关程度,疏密有致地家谱般地罗列出来,我们称之为问题谱系。在研究论文(比如博士论文)的开头,一般会含有这样一个问题谱系作为研究的回顾(简繁程度视需要而定),以此来表明作者的研究基础、线索和起点。这种形式通行的原因就在于它是学术研究规律的体现。正如卢瑟福所说:“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突然作出重大发现,因为这不合乎事物发展的规律。科学是一步一步前进的,每一个人都要依靠前辈的工作……,科学家不是依靠某个人的思想,而是依靠几千人凝聚的智慧。”的确,科学研究就是了解、吸收前人的智慧,发现其不足或空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把研究工作向前推进一步。
在科学史研究中情况确实如此,对科学研究即解决问题过程的逻辑分析与历史分析,构成了科学问题史研究。从中我们容易看到或隐或显的问题谱系。另外,专利的申请也明确要求陈述与申请专利技术相关问题的发展线索,以此来表明其创新程度。
综上所述,问题谱系的雏型已经存在于学术研究的规范、科学问题史研究以及现代专利申请书的撰写格式之中。以此为基础并结合改进同行评议方法的需要,我们把问题谱系定义如下:问题谱系是围绕一个或一组主题、彼此相关的问题及其研究与评价构成的系列,它们根据研究的深入程度和相关程度罗列起来,历史地、逻辑地显示出问题研究的进展和线索。这里所说的评价包括学术和社会两方面,是该问题研究在不同时期获得的评价,主要是比较公认的评价。把问题研究与其获得的评价联系起来是问题谱系法的一个特征。
3 问题谱系比较评议法
经过以上准备,现在我们可以提出一种同行评议的新方法-问题谱系比较评议法(以下简称问题谱系法)。此方法的提出是基于这样一种思路:一是依据较多的人在较长时间里得到的判断和评价来推及、补充并在一定程度上代替较少的人在较短时间内做出的判断和评价;二是用客观性和公共性较强的确认代替主观性较强的即时评价;三是用理由多服人代替票数多取胜,当有分歧时可不断增加资料调整充实问题谱系,改进评议方案,找出更多的理由来消除分歧,尽量少用或不用投票的方式决定。这种思路的实现要求问题谱系法在评议操作中具有良好的可递推性、可重复性和可改进性。
问题谱系法的评议程序是:①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核实;②根据申请材料的范围建立问题谱系;③确定申请材料的研究等级;④确定申请材料的研究质量;⑤综合各种因素给出评议结果。
对问题谱系评议法的五个步骤说明如下:
(1)申请材料须按照统一格式撰写,对所研究问题的来胧去脉、研究基础、起点及相关研究的进展应交待清楚,可提供相关研究的较公认的评价,供评议人参考。在专利申请中,为提高评议效率而对申请材料的格式要求很严,以至需要掌握专门知识的专利代理员来撰写,这是值得借鉴的。
(2)建立问题谱系是评议法的核心环节,评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主要取决于问题谱系的构造水平,高水平的问题谱系不但便于评议操作而且可根据需要扩充、改进,化解争议促成共识。评议人针对评议内容搜集资料并参考申报材料及其提供的线索(如注释和参考文献)来建立问题谱系,把评议对象合理巧妙地纳入其中,这既需要科学前沿的知识也需要科学发展史的知识。尤其需要用科学史研究的方法和经验来处理问题研究进展及其评价所涉及的逻辑关系与历史关系。借助问题谱系,评议人对申请材料的论点、论据、论证和论法(研究方法)的新颖性、准确性、严密性和丰富性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评判。
(3)关于研究等级的确定。评议结果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研究等级;二是研究质量。这与一般评价方式和标准一致,比如体育中跳水比赛的评分即由运动员完成动作的难度(系数)和动作完成的质量来决定。确定评议对象的研究等级的主要依据是其所属的问题谱系,它的研究难度、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由问题谱系中衔接的先行研究工作的难度和价值类推决定。由于问题谱系中的评价是学术界和社会长期形成和确定下来,属于较多的人(甚至是整个学术界和社会)在较长时间内给出的评价显然比较少的人(评议人)在较短时间(评议期)内给予的评价要合理准确。当然我们也不排除对评议对象的研究等级直接进行评价,但应以问题谱系类推为主,这是我们根据科学评价对时间依赖的特点经过权衡提出的要求。这也是问题谱系法的基本主张。这种类推有等级递增、递减和持平三种情况。尽管这种类推关系可能相当复杂,但问题谱系给出了确定研究等级的依据、方法和讨论范围。值得强调的是,由于这种类推涉及科学研究的过程和发展,因此特别需要借助科学史研究的知识、方法和经验。科学史研究的评价功能在此得到很好的实践。
此外,其他领域的方法和经验也应该借鉴。比如在法律方面,英美的“判例法”按照“依循判例”原则进行工作。评议中的等级类推,有时就需要截取过去一段已经发生的研究过程和评议过程为例来类比现在遇到的情况,案例研究与问题谱系法结合将有助于这种类比。
(4)关于研究质量的确定。我们从论点、论据、论证、论法(简称四论)的新颖性、准确性、严密性和丰富性(简称四性)等方面来考察科研成果的质量。这里我们有意回避了水平高、质量好等不易直接检验的提法,而新颖、准确、严密和丰富与否则是容易判断的。比如一种方法是否高明难以判断,但是否新颖只要检索一下就可以了。确定研究质量的主要方法是查新和反驳。
查新是专利审查的一个术语,与字面意思一致,即对申请成果的新颖性进行检索查验。看看在此之前是否有相同或相似的成果,这里我们所说的查新也是此意。众所周知,论点和论法(即研究方法)的新颖性十分重要,它直接决定了成果的创新程度,是决定成果质量和价值的主要依据。新方法的价值不仅在于产生新观点,还在于它具有超出该研究成果之外的价值-它可以解决一系列问题,成为一个新的知识增长点。强调新颖的重要性还在于我们赞同波普尔关于知识和理论都是暂时正确的这一论断。既然我们得不到绝对正确的东西,那么新颖的启发性的知识就变得格外重要了。同进化过程中变异的作用一样,尽管新颖的东西不一定都是好的,但是没有新的(如同没有变异)就没有选择,没有选择就没有进步。在科学领域内,由于有严格的检验与反驳规则的约束,有比较公正的竞争机制的保障,所以凡是新颖的,就是有价值的(违背科学伦理者除外),新颖性越强,启发性亦越大,价值就越高。实际上,真能令人耳目一新是很不容易的。高度新颖产生于高度智慧,它之所以能在头脑里各种新念头和新想法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因为它本身含有更多的合理性。“新的不一定合理,新的不一定有价值”这一听上去似乎有道理的观点,在科学研究中不能成立。
反驳主要是用于检验论点、论据、论证和论法的准确性和严密性。由于对正确性的检验涉及成果的各个方面,十分复杂,比如理论检验中的迪昂-奎因整体检验就反映了这种情况。理论的正确性是相对的,因此理论的选择往往不是检验的结果而是竞争的结果。为保证反驳的可操作性,这里的反驳不针对成果的正确性(对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情不是反驳可以解决的),而只对成果中涉及准确性和严密性的地方进行检验和反驳。这种反驳的有效性是建立在人们共有的逻辑思维和事实识别能力之上的,即不准确、不严密之处一旦被人指出,就不难达成共识。如果暂时无可挑剔,则就认为通过了反驳检验。
丰富性是指论点等四论所容纳和运用的事实、资料、知识和方法等的广博、翔实和协调的程度,它可通过比较分析来界定。经过对论点、论据、论证、论法的新颖性、准确性、严密性和丰富性进行查新、反驳与比较分析,成果的研究质量即得到初步确认。值得指出的是,查新与反驳都有较强的客观性和公共性,使得研究质量的确定可以重复,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同行评议中存在的个人依赖性强的问题。
(5)最终评议结果的确定。研究等级和研究质量是决定成果价值的两个主要因素。权重各自多大,则没有固定比例,需要在评议中具体分析确定。当然,在同一批评议中,这种权重比例是统一的,而且研究等级和研究质量已分别确定,为评议结果达成共识创造了条件。需要强调的是科学史表明一项研究成果的真实价值要经过一段时间才显示出来,而同行评议的对象常常是完成不久的成果或准备开始的项目,因此借鉴过去相似的研究及评价来类推当前成果的价值就显得十分必要了,问题谱系法正是这样一种方法。由于成果评价非常复杂,不可能象用米尺量人的身高那样简单明了。我们能做的仅仅是寻求一种可改进的方法,在对评价结果不满意或非共识时,可以继续增加资料进一步改进评议结果,直至满意,而不是动辄表决投票。问题谱系法体现了科学的特点和原则,即科学不仅告诉你自然是什么(但这往往是暂时的),更重要的是它提供认识自然的知识和方法,这种方法是可以不断改进的。在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不一致时,不是采用投票的方式决定对错,而是对知识和方法进行改进、修正,直到消除认识上的分歧。问题谱系法就是依循这一原则提出的,它希望尽量做到以理由多服人,而不是以票数多取胜。
问题谱系法的另一个特点是同类比较。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这句俗话揭示了一个不俗的道理,即同类比较可以降低判断与评价的难度,使评价更准确易行。
4 案例分析:对汤浅光朝的“科学活动中心的转移”一文的评价
汤浅光朝的“科学活动中心的转移”[4]一文(以下简称汤文)在我国影响较大,并派生出不少成果,此文大家比较熟悉,在此我们就略去介绍,直接用问题谱系比较法对其进行简要的评价。我们理解汤文体现学术价值的地方主要有三点:一是对科学活动中心转移现象的发现;二是对转移的原因和规律进行解释;三是据此做出预测。限于篇幅,也由于对汤文的评价并不复杂,故只选取三篇文献构成一个简要的问题谱系。这三篇文献是①默顿的《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5];②贝尔纳的《历史上的科学》[6];③普赖斯的《科学发展的量化测量》[7]。它们是汤文11篇参考文献中的3篇(分别是第1、2、8篇)。这个简要的问题谱系的主题是科学活动的发展及特征与社会和国家的关系,我们主要用它来对上述汤文的三个学术要点的创新程度和研究水平做出评判,借以说明问题谱系法的评议过程。
(1)确定研究等级 研究等级的确定主要依据其所属的问题谱系。“科学活动中心的转移”是个大而复杂的题目,是贝尔纳关于科学与社会的开创性研究中一个课题的继续,汤浅在开头就指出这篇文章的思路来自贝尔纳。此外,汤浅在研究中还明显参考了默顿、普赖斯等人的工作,因此可以把汤文看作是上述简要问题谱系的继续。就科学活动中心转移现象的发现而言,汤文的研究等级是递减的。但贝尔纳并未分析中心转移的原因和规律,而这是极富于挑战性的学术难题。因此,总体上讲汤文具有与贝尔纳系列研究工作相同的研究等级,贝尔纳、默顿和普赖斯的工作是公认的开创性贡献。
(2)确定研究质量 确定研究质量的主要方法是查新和反驳。根据我们的查阅(不仅限于汤文自列的参考文献)科学活动中心转移现象的发现的优先权确属贝尔纳。汤浅的眼光在于发现了贝尔纳的发现,并做了量化统计。汤浅的量化方法来自默顿和普赖斯的工作。因此,无论是对中心转移现象的发现还是统计运用的方法,汤文均无创新。要使这项研究工作有独创性和独特的学术价值,就应该在中心转移的原因和规律的解释上下功夫,拿出一套说法和理论来,但汤文并未做到这一点。汤文指出科学革命与社会革命相关和科学家集团老化等是中心转移的原因,这显然过于简单了,尚未达到汤文第一篇参考文献中默顿对各门学科之间人们兴趣转移所作的解释的水平。而且在没得到对中心转移原因的系统分析的情况下仅凭几组数字来表示规律,显然是不恰当的。甚至在讨论美国科学前景时,汤文犯了一个明显的错误。汤文指出“史学家不能讨论社会的未来,但是自然科学家(气象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等)却能按照自然规律来预言未来现象。我们有两个材料可以用来预测美国科学的未来……”。这里汤文把自然科学(活动中心转移)规律与自然规律弄混淆了,实际上,汤文所说的两个材料,都不是自然规律,而是人类(科学)活动的规律(假定存在这种规律的话)。若按照汤浅“史学家不能讨论社会的未来”的观点,美国社会的科学前景恰恰是不能预测的。此外,在预测前景时为什么用平均值外推而不用趋势外推(这两个值相差很大),在定义科学兴隆期时为什么用科学成果数超过全世界总数的25%等,均未做说明和分析,这显然是不妥的,因为这本该是汤浅研究中的重要环节。
(3)综合评议结果 如上所述,汤文的研究等级高,但研究质量不高,应该体现独创性的地方,没有做好,而且还有一些论证上的疏缺。总的说来汤文是富有启发性但研究水平不高的一项工作。这里应该指出,对科学活动中心转移现象比较合理的命名应是“贝尔纳现象”或“贝尔纳-汤浅现象”,而不该是汤文自己命名的后来也被学界认可的“汤浅现象”。在这一点上,学术界对汤浅是不是显得过于慷慨了?顺便指出我国学者赵红洲于1974年曾独立地发现过这一现象,如果也独立于贝尔纳的工作,则其独创性和学术价值将高于汤浅的研究。
需要说明的是,此例主要用于介绍问题谱系法的实施过程,对问题谱系的建立涉及较少。在评议情况较复杂时,需要建立一个详细的问题谱系,它可以是叙述性的,也可配以图表来表示。
5 结语
综上所述,问题谱系法在评议操作中具有一定的可递推性、可重复性和可改进性,基本体现了我们提出的设计思路。当然,在实际评议中有时难免还是要用投票来决定,但由于已经过问题谱系法的反复讨论和改进,事实和理由更加充分、清晰,评议结果可趋于公正。而且这样的评议将使评议对象获得更多的帮助。
最后我们讨论一下问题谱系法在同行评议之外可能发挥的作用:
(1)强化学术规范、保护知识产权与建立科学问题研究进展图
问题谱系法的实行有利于促进学术研究规范化和保护知识产权,规范的学术文献经过积累、条理和组织描述,就形成了一幅科学问题研究的进展图,它展示了科学研究的发展线索、相互关系及前沿动态,成为科学研究的向导图和资料库。可以大大节约研究人员搜集资料的时间,避免重复研究,启发思路,提高研究效率和质量。同时它对研究人员的学术才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考验-要么解决别人不能或还未发现和解决的学术难题,把问题谱系向前推进一步,要么就暂时不要发表研究论文(综述性文章除外)。科学问题史研究与问题谱系法结合可以更好地建立科学问题研究进展图,提高科学探索的效率。在科学发展日益交叉融汇的今天,建立跨学科的彼此关联的科学问题研究进展图本身也是科学探索的一部分。
(2)以史为鉴的新方式:问题谱系法与科学技术史研究的结合
如前所述,问题谱系的建立和运用特别需要科学技术史研究的知识、方法和经验。广而言之,科学评价应该而且也必须借助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只有以史为鉴,才可以知兴替,才可以知得失。科学评价是科学史研究的一项重要功能,问题谱系法的提出和运用为发展科学史研究的这项功能提供了一个具体的程序化的方式。可以说,一项比较复杂的问题谱系比较评议就包含了相应的科学问题史研究。因此,与问题谱系法结合使我们看到了科学史研究为当前科学研究提供直接帮助的途径,它可以解决科学研究活动中的关键问题-科学评价问题。此外,问题谱系法与科学技术史研究相结合还可以把评价、借鉴、学习和启发融为一体,发展出一种以说明、解释为基础和手段,以预测和控制为目的的科学技术史研究的新类型。本文也可以看作是从改进科学技术史研究的评价功能入手,来发展这种新类型的一个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