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俊蕾
天津市海河医院重症医学科 天津市 300350
摘要:目的 分析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脊柱结核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64名符合手术标准的脊柱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个性化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开愈合时间、下床时间。结果 观察组在切口愈合时间、下床时间、出院后3月及6月活动能力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脊柱结核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脊柱结核;围手术期护理;个性化护理
脊柱结核具有隐匿性发病的特点,由于椎体受累塌陷、骨质破坏、肉芽组织形成,导致脊柱受压,以及循环障碍及结核感染引起椎体病变,通常引起椎体病理性压缩性骨折、截瘫,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体危害和极大的精神损伤[1]。手术是治疗脊柱结核有效的方法之一,经手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术、联合药物抗痨治疗、功能康复锻炼是保证患者战胜疾病的重要措施。脊柱手术通常手术相对复杂、难度较大,再加上患者遭受长期的疾病折磨,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2]。我院骨科在脊柱结核患者围手术期采取了较好的个性化的护理,现总结如下,以期对脊柱结核手术患者护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64名符合手术标准的脊柱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其中,对照组年龄17~77岁,平均(48.3±5.1)岁;观察组年龄17~77 岁,平均(48.1±5.0)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情况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及排除标准
患者均摄X线片,并经MRI检查诊断为脊柱结核,自愿在本院接受手术且达到实施手术的标准;无精神类疾病史和语言障碍,排除患有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的患者;所有患者影像学检查均显示有骨质破坏,椎间隙变窄,行手术病灶清除术,排除下肢血栓栓塞、严重肥胖及截瘫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实施个性化围手术期护理,具体如下[3-4]:⑴术前护理:嘱咐患者注意卧床休息,保持安静的环境,尽量限制脊柱的活动,从而达到固定脊柱的目的。针对患者术前出现的忧虑、悲观等情绪,予以个性化心理护理。制定适宜的健康宣教方案,注意结合患者的家庭条件、社会背景以及文化程度,积极向产妇及家属介绍脊柱结核的基本知识,言语尽量通俗易懂、形象生动,提高患者对疾病的掌握程度。让患者理解手术的目的和重要性,为患者解决内心疑问和缓解紧张、恐惧的情绪。同时,向患者介绍手术成功的案例以及新的医学研究进展,鼓励他们与手术成功病友交流,以增强自信,消除患者的消极心理,使之主动与医护人员积极配合,从而提高治疗的依从性。结核为消耗性疾病,应嘱患者饮食保持营养平衡,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鼓励患者多进食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抗结核治疗过程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原则,所有患者手术前均进行2~3周积极的抗结核化疗,医护人员在实施个性化护理的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用药后的药物反应,根据反馈结果及时调整用药量。⑵术中护理:注意保证患者舒适安全,及时调整患者的体位,调节室温、检查仪器和药品,配合医生保证输液通道通畅,注意观察患者术中的出血情况,及时清除呼吸道异物,保持呼吸通畅。已使用过的手术器械要与其他器械分开放置,避免污染。随时注意协助医生安置引流管并进行缝合固定、包扎伤口、拆除手术布单、清点缝针纱布等。⑶术后护理:脊柱结核病程较长,治疗效果缓慢且病情容易复发,脊柱结核患者在术后容易产生较多的心理负担和负面情绪,医护人员需要针对患者术后的需求采取个性化心理护理。脊柱结核患者对营养的消耗极大,术后要注意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帮助患者保持机体营养平衡,补充能量,提高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指导家人帮助患者按摩、揉捏双下肢肌肉,协助各关节在床上行自主活动,以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定期检查患者的愈合情况,根据患者自身情况指导患者进行胸、腰背肌的功能锻炼,根据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和耐受能力制定适宜的康复计划,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1.4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创口愈合时间、下床时间、3月及6月活动能力指标(活动能力指标评分标准:无法自主活动为0分,自主活动完全灵活不受限为100分,从0~100分表示活动能力递增)。
1.5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20.0软件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χ2检验,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切开愈合时间及下床时间比较
观察组在切口愈合时间及下床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脊柱结核是最常见的一种骨关节结核,对脊柱结核患者采取病灶清除或植骨融合术,可稳定患者病变部位,防止畸形加重,避免病变扩散。脊柱手术通常手术相对复杂、难度较大,再加上患者遭受长期的疾病折磨,术前、术中及术后全面评估患者全身情况及病变部位,正确的康复指导和全身治疗(包括休息、营养、一般支持疗法、抗结核治疗和手术、术后康复锻炼、出院指导)显得尤为重要[5],做好脊柱结核围手术期护理刻不容缓。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在切口愈合时间、下床时间、出院后3月及6月活动能力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脊柱结核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蒋雅娟,杨艳,周敏,田燕玲.脊柱结核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观察及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09):955-956.
[2]蔡正萍.脊柱结核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4(12):45-46.
[3]蓝柳红,麦慧英,黄春晖,雷燕玲,李莉.脊柱结核围手术期的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6):2701-2702.
[4]王秀红,王秀艳.脊柱结核患者围手术期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0):1671.
[5]支秀玲.156例胸腰椎结核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张家口医学院学报,1998(02):100-101.
论文作者:翟俊蕾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6月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2
标签:患者论文; 脊柱论文; 结核论文; 手术论文; 时间论文; 统计学论文; 术后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6月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