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创新与运用论文_牛昊,于春琳,李端欢

略论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创新与运用论文_牛昊,于春琳,李端欢

(国网黄石供电公司高新区供电中心 湖北黄石 435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电能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同时对电力工程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析电力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了电力工程管理新模式及其应用,以期促进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及推广应用。

关键词: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创新运用

引言

电力工程实际建设水平及建设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模式的水平高低。电力管理创新模式不仅符合电力工程需要,同时满足了电力项目施工方及投资方利益保障的需要。当前电力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已经逐渐成为经济发展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电力工程的质量要求越来越得到重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采用电力工程新型管理模式,最大限度确保电力工程高效运营。

1电力工程创优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电网规划建造的推进,我国开始加速智能电网建造,统筹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电网工程发展是我国发展的重点,对国民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基于此,需要建立健全电力工程创优管理的新方式,推动我国电力工程的整体发展。通过分析2017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可以发现,我国在2016年的用电量是呈现持续上涨趋势,且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相对较大,第一产业用电量最少。全国发电数据表明,火电是发电的主力,但同时也会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需要相关电力企业严格规定相关管理标准,完善电力工程创优管理策略,通过电力工程创优管理创新,可以使电力资源分配更加规范化,进而促进我国电力工程健康发展。

2电力工程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的电力工程管理工作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就现阶段而言,我国电力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缺乏坚实的安全生产基础。安全责任不够明确,安全责任没有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人员或单位、部门,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安全设施配备不够齐全,都是电力工程管理缺乏坚实的安全生产基础的直接表现。②缺乏工程管理规范。我国的电力工程管理目前尚未形成完善的管理规范,这为一些一味追求利益或项目进度的人员提供了可乘之机。部分项目负责人没有明确投资方、电网管理部门、项目业主这几者之间的关系,导致工程的建设权、责以及利的完整性、统一性遭到破坏。③工艺质量不高。工艺质量水平不高是我国电力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原因主要是部分施工企业或项目法人没有充分意识到施工现场管理、工艺的重要性。④施工企业缺乏制度创新。一些施工企业没有对制度创新形成正确的、完整的认识,缺乏创新,本身的管理基础也不够牢固,再加上缺乏先进的技术装备,经营机制缺乏灵活性,导致电力工程管理工作效力十分有限,实际发挥的作用并不大。⑤施工企业结构相似、功能单一。

3电力工程创优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措施

3.1人才管理创优策略

管理人员和员工在电力工程创优管理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其综合素质会对项目的整体质量和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企业要做好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培训工作,以高标准、高要求、高标准为目标,进行统一管理和规范管理。首先,需要明确培训目标,在制订培训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员工的个人需求、工作岗位需求以及企业的生产需求。其次,培训内容要多样化,根据不同阶层的员工需求进行针对性培训,为不同的岗位制订不同的培训计划,保证员工经过培训可以满足当前的工作需求,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多价值。最后,需要完善考核制度,避免资源浪费,定期对员工进行业务知识与专业技能考核,巩固培训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融入创新理念

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理念指的是进一步分析、研究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根据中国的国情,优化已有的管理模式,而不是指单纯的创新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我国现阶段电力工程普遍采用的管理模式是总承包管理模式,这一模式的实践经验十分丰富,应用理论相对成熟。为此,对总承包管理模式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研究、探讨相对于纯粹的创新而言实际意义更大,通过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模式的优化、改进能够得到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新的管理模式。深入探讨、研究总承包管理模式,找出其存在不足之处和缺陷,根据创新理念、优化理论对总承包管理模式进行改善,为电力工程创造新的,有效的管理模式,保证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的顺利、安全进行。现代电力企业要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并得到发展,必须创新管理模式,而研究分析已有的总承包管理模式,对其进行优化、创新是一项具有较高可操作性的创新措施。电力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的优化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投资方应加强工程监理单位的整体控制职能,尽量避免自身原因造成的决策问题,为电力工程的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②投资方应尽量使工程监管单位能够更加深入地介入到工程施工,充分发挥监管单位的监管作用,将监管工作落实到工程的各个阶段,尤其是工程设计阶段,为电力工程项目的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优化项目的投资经济性、规范性。③充分发挥建立单位、设计人员对工程项目的监理作用,切实优化工程施工,尽量避免出现设计变化造成的费用问题。

3.3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创优策略

项目管理的核心是成本管理。要建立成本管理的运行机制和责任体系,施工企业就必须对合同单价进行平衡、综合、调整和分解。通过这些措施,可以确定内部会计单价,从而制订目标成本管理的指导方案,对作业层的成本管理进行监督和指导。此外,施工企业要通过改进技术措施,鼓励技术工人长期推行技术创新和优化,以此加强成本控制。

3.4不断推进企业科技

企业的科技水平对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企业应不断发展自身的科技水平,积极引进、应用先进的科技。目前就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方面而言,项目管理软件对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影响。要充分发挥电力工程管理工作的作用,创新管理模式,可以利用相关的管理软件,有机结合工程进度、资源,充分考虑施工承包方的人员及工作量,制定科学合理,并具有可行性的进度计划方案。工程的进度计划方案的制定以及实施对工程管理工作具有影响作用,现代化的管理软件能够帮助制定进度计划方案,切实提升工程管理效率。

3.5安全管理

施工安全与建设质量对于任何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来讲皆是无比重要,然而二者择一,安全无疑重于质量,任何情况下,安全都应当放在第一位。对于工程来讲,安全和质量之间相辅相成。工程安全也是工程质量重要的一项评判标准。电力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中,坚持安全措施落实到位,保证不在任何情况下忽略工程的安全管理是一项基本的原则。尽管施工现场布置安全措施必然会使施工进程有所耽搁,但从长远看,安全举措保障了施工的安全,减少了现场出现安全问题的概率,也安定了施工人员对于安全问题的担忧,从而提高施工效率,工程工期也因此可以得到保证。

结语

工程项目质量与产生的效益受到电力工程相关管理模式制约,明确,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不断扩张,但现有电力工程传统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电力工程的建设需求,所以不断进行管理模式的创新与探索,寻找新模式的运用规律,是当前社会,国家与企业的一致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志斌.论电力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J].科学资讯,2014(04):17-19.

[2]李勇胜.小议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J].中华民居,2014(1):71-73.

[3]王丁.基于B/S的电力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J].电气自动化,2015(11):101-102.

论文作者:牛昊,于春琳,李端欢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8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6

标签:;  ;  ;  ;  ;  ;  ;  ;  

略论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创新与运用论文_牛昊,于春琳,李端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