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刘武斌

探析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刘武斌

佛山市禅城区国土城建和水务局 528000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迅速发展,科技水平的快速提升,建筑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事故的发生对人民敲响了警钟,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证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因此加强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已成为当前建筑工程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的改善对策,以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保证建筑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进入到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内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现代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趋势是结构更为复杂,导致建筑工程在施工时经常出现安全事故。只有做好建筑工程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才能真正的确保项目的施工安全、质量安全以及使用的安全。本文便对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的改善对策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从而详细的论述了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的工作。

一、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施工安全的管理体系还是很不健全的。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很多施工单位领导的安全意识不足,所以就不能较好的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特点制定一个较为完善较为系统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任务就不能够很好的被各级的管理岗位完成,而同时负责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人员又都存在着侥幸的心理,安全责任不能具体的落实到位,那么安全监督工作的效率和作用肯定就也无法体现了,所以施工过程中就经常出现一些安全事故了。另外在一些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根本就没有形成一个安全管理体系。施工现场许多质量安全措施仅仅由施工员一人负责实施,安全员等并未起到相应的作用,更谈不上三级教育,这就导致了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违章、违规甚至违法操作和行为。

2.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虽然我国已制定并且颁布了《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各省也都拟定了相应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细则,但由于施工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足,没能严格地依照规范来施工,再加上施工人员没有受到过严格的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意识淡薄,施工水平欠佳等造成安全事故时而发生。这些全是带来建筑施工安全问题的原因。

3.监管人员的技术水平较低,专业水平不高。建筑工程的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在建立初期,大多数是建筑工程单位安全管理的人员,理论知识欠缺,不主动加强自身的学习,知识结构严重老化,在工作的过程中经常以经验代替规范。随着科技进步,新的工艺、新的材料、新的技术、新的方法等“四新技术”的广泛使用,大部分的安全管理人员已经无法胜任和适应本职工作;而且新招考的安全管理人员,虽然年轻化且学历高,但是普遍缺乏工作经验、专业不匹配等情况,而且参加工作以后缺乏主动学习,理论知识也不是很扎实。行业标准及其法律法规掌握不透,对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难以提出有效的意见。

4.安全生产分工不明确。一部分建筑单位虽然设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建立规章制度和操作工序,但是并没有落实到具体的岗位。由于建筑单位领导不重视也不大力支持安全管理工作,长期以往,削弱了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管理环节逐渐薄弱化,敷衍和应付文明工地标准,在转包和靠挂上表现最为恶劣,建设单位认定的分包商只关注管理费用的征收而忽略管理工作,则工程项目安全员失去了自身的价值,无法发挥限制违规、消除安全隐患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一定会在施工现场出现管理混乱的局面,且遗留较多安全隐患。当地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加大监督力度,对于不符合标准的建设单位应命令其停工,并处以一定罚款,暂扣安全生产许可等,另外,还应依法追求责任。

二、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改进对策

1.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提高技术标准。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部门以及监督部门都必须认真的贯彻并落实施工安全的管理标准以及管理条例,不断的加大执法力度,连同管理人员以及技术人员一起了解并掌握设计文件的具体要求,从而找到项目施工中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制定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以及管理制度。根据施工项目施工的实际特点,根据不同工种和工序的实际作业情况,将安全生产的责任落实到施工现场的每一个岗位中去,真正的行为系统并完善的施工安全的管理体系。在安全监督管理的工作中,还应以事前预防的管理方式替代传统的应急的管理方式,及时的排查和治理安全隐患,将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之中,那么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效率也会得到提升,施工项目才能顺利的竣工完成。

2.建立完整的保障机制以约束安全管理活动。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安全意识、业务能力等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工程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很容易出现多岗位兼职、形式化管理以及消极怠工的现象,而为了提高其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应定期的对施工单位进行安全宣传和安全教育的检查,从而提高施工人员进行生产操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为提高其规范作业的能力和管理水平,还应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的工作。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进行施工班组轮换或是单项工程以及分项工程的交接的工作时,必须按照要求进行质量验收工作和技术交底的工作,加大安全事故和质量病害的排查的力度,从而真正的保证施工中不出现任何的安全隐患。

3.加大监督队伍和管理队伍的建设,强化其培训教育。要想提高建筑安全管理水平,促进我国的建筑安全形势能够稳定发展,其关键就是要构建一个作风过硬、业务熟练、安全意识强且操作技能高的安全监管队伍和施工人员。因此,对建筑安全监管部门的设立、考核方式、人员配备要求以及培训教育等制定一些相对应且操作性强的政策和法规,尤其是要提高施工人员的操作技能与安全防护意识。此外,还应该规范建筑安全防护用品的管理,规范其市场,提高其管理质量。

4.做好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建立施工质量的规章制度。把制度作为保障,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控制。把分项工程责任到人,做好施工记录,使所有施工环节都具有可追溯性。除外,还应控制好施工质量的管理因素。建筑工程要建立起质量保证体系与质量责任的制度,确定责任归属,在施工各环节都要严格的控制,对工程各分项目和工作流程中各岗位,都要管理到位,防止出现疏漏,开展全过程的管理。按照施工队伍具体情况与工程特点,对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提前控制,以此确定质量控制的目标,进行施工组织的设计,再制定出具体质量控制的计划与措施,确定实施的方法和内容,而质量控制计划的实施中要做好质量的检查工作,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定量的分析,进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做好质量管理预防和控制工作,确保工程质量达到标准、规范要求。

三、结束语

现如今市场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作为建筑施工企业,要想不被快速变化的经济市场所淘汰,就必须通过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提高技术标准;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监管队伍的建设,提高兼管能力;转变兼管工作的模式,明确兼管责任;处理好政府各监管部门之间的关系,开展分工与合作等措施,不断改进自身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状况,力求以最好的姿态去迎接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周建荣.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科学2014(06):64;

[2]冯峻. 强化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措施[J]. 江西建材,2015,02:292.

[3]贾春禄.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探讨[J].建筑学研究前沿,2016.

论文作者:刘武斌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1

标签:;  ;  ;  ;  ;  ;  ;  ;  

探析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刘武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