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时代提升“软实力”作用之探析论文

中国新时代提升“软实力”作用之探析论文

中国新时代提升 “软实力 ”作用之探析

周东辰, 唐子清

(曲阜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山东 曲阜 273100)

[摘 要 ]关于中美两国关系的学术论著非常多,但西方多数学者仍然接受“中国威胁论”这一现实主义观点。虽然西方学者中也不乏新现实主义的追随者,但是他们仍期待参与全球化进程的中国在国际格局中所发挥的作用。尽管如此,从中国“软实力”和文化战略视角进行分析的学者却并不多。实际上,深深植根于古老文化的中国“软实力”已经在经济、政治和军事领域让世界各国刮目相看,而且中国也在积极寻找“中国方案”,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特别是,中国领导人提出并大力倡导的“中国梦”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已被打造成为中国面向世界的新形象和新理念。与此同时,中国的崛起和发展无意威胁他国,与和平崛起伴生的文化战略在全球范围内被更多国家所接受,而美国依然诉诸全球霸权地位,中美关系虽然可能有波折,但是二者也有无限合作共赢的可能。

[关键词 ] 中美关系; 软实力; 巧实力; 中国梦

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于2009年提出了所谓的“巧实力”战略并极力推崇,美国政府至今仍践行这一外交理念。关于“巧实力”战略的来源,正如学者苏珊·斯特里奇(Susan Strange)在其书中的论述:“(所谓的巧实力)是一个涵盖安全、生产、信贷、知识、信仰和思想等全方位内容的、不太强硬的新外交政策,该政策对于纠正世人对美国在911事件之后所采取的一系列单边外交政策的误解是非常必要的。”[1] 24-26根植于思想和文化的“巧实力”战略更适应当今的全球局势,也是当今美国外交战略的核心所在。“巧实力”战略虽然包括相当多的内容,但是其根基在于依托于强大国力和文化认同的“软实力”[2] 4。正是基于此,在当今国际格局下,美国依然可以利用其强大的“软实力”来推动其“巧实力”的外交战略。

中国虽然没有如美国一样官方提出 “巧实力”的对外策略,但是根植于传统文化的中国“软实力”在不断地提升,并随着国际合作的深入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中国加快融入全球化进程等因素,使得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并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已经在世界面前证明其可以在美国制定并主导的现行国际秩序下游刃有余的发展其 “软实力”,并扩大其影响。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中国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新一代领导人开始实践崭新时期的国内经济建设阶段及国际社会主义外交理念 ,在世界范围内提升中国的“软实力”影响并树立中国新时代社会主义大国外交的形象。其特点在于:在国内提出并践行复兴中华的“中国梦”,使得中国经济实现飞跃式的增长并不断扩大中产阶级规模,同时向世界推广“中国经验”;对外则基于“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主张,倡议中国通过物资援助和开放共赢的外交姿态提升国际影响力,逐步在世界范围内推行更加成熟的、更符合当今国际秩序的外交策略。

(shotname , extension) = os.path.splitext(tempfilename)

本次模拟主要针对废水污染物浓度最高的老化装置进行,老化压缩液中主要污染物为硝酸盐,占13.127%,浓度为151.68 g/l。假设设备非正常运行发生泄漏,污水已穿透第四系黏土层,进入含水层中。共设置3种情景,假设老化装置发生滴漏(点源污染),老化压缩液泄漏量分别为污水总量的1%、5%、10%,对应流量为0.608 8 m3/d、3.044 m3/d、6.088 m3/d,连续泄露120 d后切断污染源,此时对应的污染羽中心浓度为94.554 mg/l、472.541 mg/l、944.51 mg/l。切断污染源后,模拟残留污染羽在地下水中运移情况(表3)。

学习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建构知识意义,并不是说所有知识都能在某种仿真情境中建构,仍有知识需要教师的课堂传授和讲解。就是相对适合情境教学的语言学习,也需要教师传授词汇语法等知识,每个知识点都让学生在情境中构建的想法既不实际,也不科学,例如第三单元是关于飞机遭遇雷击的故事,让学生亲身经历这种情境简直是匪夷所思。多媒体可以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工具,能够帮助建立更多情境,但是教学设计对多媒体的依赖将大大增加。

中国现今所体现的 “软实力”对当今的世界有着多方面的吸引力。当今的中国在经济发展模式、投资领域、人道主义援助、世界交流、大国外交以及参与多边机构等国际事务方面都体现出了与传统儒家思想相融合的行为取向和外交哲学,并在此基础上诞生了一种对世界各国都具有感染力的新颖“软实力”策略。由此,王沪宁总结道:“软实力的核心就是文化。”[3]3-16在新时代中国提升“软实力”可达成的效果和作用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题。

正如邓小平指出的,中国和非洲的关系正日趋紧密。中非关系已经从之前单纯的政治援助,发展到了经济援助,并在此后又升级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同时会在日后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有了更深层次交流[15] 86。中非的合作触及各个领域,其基本模式为:非洲向中国供应其所急需的原材料,而中国向非洲国家提供其所需的医疗和教育援助。基于此,中非之间通过启动合作项目和派遣中国医生前往非洲地区提供医疗援助的方式,促进了中国进口非洲国家原料项目的贸易。用 “软实力”的理论解释即为:“健康与医疗援助外交”是中国对非洲实现 “软实力”影响的第一手工具,而中国在推广其 “软实力”的同时又能获得非洲的资源。

一 、“软实力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

甘地古吉(Mario Gandásegui)曾经将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926年所提出的“自由放任终结”(end of laissez -faire )理论与之后兴起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进行了对比[4]31-38。我们可以以此为切入点来重新思考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方面,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当今的世界经济格局下,这种经济政策逐渐暴露出其不足之处;另一方面,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探寻出了一条不同的道路,特别是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石是在中国政府的指导下,鼓励外商直接投资同时兼顾宏观经济倾向的双轨制的经济政策[5] preface

中国不是当今世界唯一采取这种经济政策的国家,但却是现代经济发展最为快速的国家。国际资本市场对于中国市场的关注是源于中国政府不断鼓励出口、大力引进外资以及建立更加开放、面向国际市场的经济特区的举措[6]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另一大特点就是采取了渐进式的改革模式。对中国国内市场来说,随着非国有企业的蓬勃发展,数以万计的中国人摆脱了贫困,同时国有企业逐渐让出市场,不与民争利,这些都证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韧性[7]103-106。因此,尽管中国依然面临诸多问题,但是中国经济仍然保持快速增长,并一步步实现了权力下放,使得经济自由化更易实现。对于世界市场而言,“物美价廉、高品质的中国制造商品”在众多市场中脱颖而出[7] 133-134。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中国商品在世界各地的普及,中国的 “软实力”也得以传播。

1997年的亚洲经济危机被很多人视为是中国经济的分水岭。在此之前,中国制造更多的被认为是劣质品,而此之后,人们开始意识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强大生命力。在经济危机期间,中国政府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并对东南亚国家实施经济援助的行为受到了国际社会的赞赏;此外,本次经济危机暴露了所谓的新自由经济主义的缺陷,即无限放大的国际金融市场的无管制和无监控状态[8]3。而在此次经济危机中,中国的举措彰显了其经济政策和外交政策的实效性,并以此证明其有能力、有信心弥补该缺陷,得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认可。

换言之,亚洲经济危机后,在经济学家们开始对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质疑之时[9],中国用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功吸引了全亚洲乃至全世界的目光。事实上,中国虽然积极参与到全球化的进程当中,但仍保留了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精髓所在。对此,易肯博瑞认为,虽然中国进入国际市场,遵照国际经济秩序,但是仍保留了社会主义国家式的企业和国家的关系,即国有企业的大量存在。虽然中国当今的私有经济迅速发展,但是占主体地位的依然是国有经济,政府对于经济的指导和控制作用依然不容忽视[10]

(4)阳离子树脂柱的制备及样品处理。将25mL酸式滴定管洗净,在底层加入5~10mm高的玻璃棉,再放入经洗净处理好的阳离子交换树脂,高度150~200mm。水面应略高于树脂,防止气泡进入而降低柱效。先用去离子水洗涤一下,在上口端放一小玻璃漏斗,下端放1个50mL小烧杯,即可自上端加入样品溶液进行交换处理,最初流出的30mL溶液弃去不用,然后将滤液收集在容量瓶中待测。

中国经济政策中所体现的 “软实力”不仅体现在其政策的灵活度上,还体现在其政策的广度上。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强劲,其成功的经济制度与不断投资于海外市场的中国商人将会对中国 “软实力”的推广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亚洲的大部分国家已经开始接纳在美国建立的国际秩序下不断强大的现代化中国。即使中国经济增速放缓,鉴于中国已经和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建立起了相当牢固的经济合作关系,并随着中国 “软实力”的不断发展和输出,这些国家仍会继续认可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并接受中国的资源开发和投资。

但即便如此,新自由主义的政治经济模式仍然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采纳,“民主和平论”虽然被某些学者所指责,但依然被大多数国家所接受。除去 “意识形态”的因素,中国在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过程中还面临诸多挑战,如与日本和中国台湾的历史性、区域性争端、人口问题以及能源供应不足问题等。但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软实力”中所体现出的“合作共赢”、“中庸之道”、“和平崛起”等一系列理念无疑可以更好地面对和解决以美国为首的中西方矛盾和冲突。正如胡锦涛2006年所说:“中美两国在广泛共同的战略利益上有着广泛的前景,两国互利合作的前景广阔。”[17]14-15

基于此,中国一直努力打造一个更加平等、更可持续的“和谐社会”[14]143,并且从国家层面上升到了国际层面。中国所倡导的“和谐世界”,不仅支持世界的多极化发展趋势,而且还试图通过创造和平的发展环境对欠发达国家提供援助,这也是非洲国家和中国之间关系日益密切的原因所在。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我们深入砂石生产企业,听取用户的呼求,结合本公司各种专利产品的性能特点,大量应用数控设备,创建了一种工厂式环保智能高效碎石制砂生产工艺,它将整套生产线的碎石制砂设施置于工厂内,将不可控因素置于可控环境之中,实现安全、高效、低能耗、零排污、零浪费等显著效果,生产出国家大型建设项目所需的高标准砂石料。

二 、“软实力 ”与构建和谐的中国政治 和外交政策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采取了更灵活、更务实、更和平的外交政策,并着眼于扩大世界影响力及赢得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尊重和认可。显然,在“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Pax Americana)下,要实现这项外交目的并不容易[12] XV,但中国的“软实力”仍在此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中国当代的外交指导方针是1953年12月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3]118,其具体内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13] 118。该政策极大地丰富了国与国之间的伙伴关系和协议,增强和表明了中国的互联互通意愿。此外,中国明确表示愿意加强其在联合国中所发挥的作用,并承诺积极参与维和行动。总而言之,中国致力于为了全人类和全世界所有公民的更大利益而努力[14]143

事实证明,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 “软实力”战略会发挥更有力的作用。中国模式愈成功,就会被更多的国家所接受,而其面临的文化壁垒就越低。各国之间更强有力的联系将会促进世界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并改善人类交往和促进经济发展,中国将会在此扮演重要的角色。

井工和露天是当前煤炭开采领域中经常使用的两种方式。井工的开采方式无论是对于土地资源表面还是对于土地上生长的农作物、各种植被、以及各种各样的地表地貌都会有着严重的影响。而露天的开采更会对土壤产生破坏。所以,两种开采方式都存在着很大的缺点。据统计显示,近年来由于开采方式不当,我国的很多地区都已经出现严重的荒漠化以及盐渍化现象,土地表面的塌陷情况越演越烈。

教育领域的情况亦如此,非洲地区通常缺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使得其教育系统面临人员不足的窘境;同时,非洲国家急需精英人才,但其国家教育系统无法提供高等教育。因此,中国和非洲国家签署了国家级别的教育协议,中国教育部为世界各地的留学生设立了大量的奖学金项目,其中仅为非洲学生就设立了1 500多个奖学金项目; 此外,双方大学间也签署了多份双边协定,以方便学生交流学习。作为回报,中国不仅在外交层面上成功地和非洲国家建立了伙伴关系,而且通过教育的联系在语言和文化上也实现了 其“软实力”的推广[13]34-35

图1是传统的STAP结构框图。对于同一时间延迟节点,各阵元共同所起的作用相当于空域的自适应滤波,可以分辨空间干扰源,形成空域零陷以抑制空域干扰;对于同一天线阵元,各延时节点组合相当于时域FIR滤波[9]。

中国在非洲的成功外交,部分原因是由于非洲各个国家开始不再迷信美国的援助。事实上,美国所倡导的新自由主义国际观念常常陷入矛盾的境地,即西方各国对于发展中国家国内人权和民主进程的干涉通常被当地视为侵犯主权的军事干预。由此,对于经历过殖民侵略的国家来说,美国这一“国际警察”的使命感可能引发这些国家更大的不安全感[16] 90

除此之外,国外庞大的中国劳工队伍使得中国在经济事务和文化层面的影响力范围继续扩大。欧美等国可能会继续坚持自己市场为导向的单纯的市场经济,但是中国经济模式的成功已经让世界看到了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11] 136-137

三 、“软实力 ”与聚焦国际合作的 中国安全策略

对中国战略安全至关重要的另一个地区是中东地区。中阿合作论坛成立于2004年,旨在促进中国与阿拉伯国家联盟的合作。与阿拉伯国家保持密切的合作可以为中国提供能源上的保障,作为回报,中国对地方政府提供政治和经济支持。由于中东的大多数国家都与美国心存芥蒂,通过支持当地政府,中国可以更好地在中东国家的民众中扩大其 “软实力”的影响力[22]221,这无疑会更加稳固中国的国家能源安全。

沈大伟(David Shambaugh)认为,当今影响国际安全局势的关键更多是在于美国所采取的军事政策,而不是中国军事力量的增加[18]9。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包括西半球、欧洲、英联邦国家和中东在内几乎所有区域都需要美国的经济支援和军事安全保障,随后马歇尔计划和北约在某种意义上完成了这一战略[19]125。但是,随着世界局势的改变,特别是冷战结束之后,无处不在的美国海外军事基地开始在多数国家引起了敌意和不良的反应,尤其是2001年,美国在911事件之后采取的一系列单边行动严重挫伤了美国的国际声誉[20]107

在现今的教学当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教学当中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师也应该及时适应自身的身份转变,做好引导者的任务。在教学当中教师应该相信自己的学生,放心的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教师不应该在讲授的过程中将知识分析的过于透彻,而是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开始的引导与结束时的总结上,中间的过程部分应该让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从而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成长。而且教师讲授的过于透彻会助长学生的惰性,限制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养成依赖性,渐渐的便失去了自我思考的能力,这样一来可以说教师间接性的扼杀了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应该学会放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学生走向错误的方向时及时予以矫正便可以了。

反观中国,不仅继续从事军队现代化建设并逐步实现裁军,而且开始主动和其他国家进行良性的军事互动。不断的军事互动和军事交流大大促进了中国和其他各国之间互通军事安全和军事行动信息,与邻国建立良性的而又具建设性的关系。部分学者将这种做法阐述为“软平衡”,即“当两个国家在经济结构上展现同一性,或者当其之间建立强大的外交联系来减少某种军事行动的合法性时,那么一方的侵略行动能力就会减弱”[21]

前文已经论述了中国 “软实力”在经济、外交以及国家安全领域的体现和影响,但“软实力”最根本的作用是对人的影响。人在上述的各个领域都发挥着关键作用,当人员交流的同时,文化传播也随之产生,“软实力”也会借此起到关键作用,这也是美国 “巧实力”战略中至关重要的一点。

除了经济和政治方面,中国在军事层面和军事行动中也体现出了令国际社会信服的和平形象,提升了中国“软实力”的影响。

然而,中国“软实力”在军事上的作用不仅体现为上述的“软平衡”策略,在此基础上还有所扩大。中国已经逐渐地认识到 “软实力”中语言战略的重要性。美国国防语言学院教授40种语言,外交学院教学70种语言。而在中国,解放军外国语大学最少也要教授26种语言,而外交学院也在向美国看齐[23]。中国已经注意到了语言的教授和军事安全密切相关,语言成为国家安全的关键。事实上,包括汉语在内的关键需求语言是美国 “巧实力”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和美国都充分认识到要将文化 “软实力”融合进军事战略中。

四 、“软实力 ”与构建新生活方式的中国梦

对于中国的国家安全战略体系构建来说,中国到达非洲所途经的两个地区对于中国的军事战略至关重要。首先是中亚地区,上海合作组织使得中国合法的军事行动范围理论上扩大到了中亚。在这个区域,中国除了要承担起维护贸易路线任务外,基于该地区国家都深受恐怖威胁,中国还将更多地承担反恐任务。而且,由于美军形象在中亚各国一向不佳,通过上合组织的“软实力”扩散,中国和俄罗斯在中亚地区建立了“针对美国战略的平衡区”[22]224-225。同时,借助于“上海精神”和“丝绸之路精神”的软性影响力,中国也可以协助中亚国家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以在此地区获得更多的话语权。

美国文化霸权至少已经保持了60余年,其关键就在于所谓的“美国生活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接受,以至于全球化往往被视为“美国化”的同义词。正如基欧汉(Robert Keohane)和约瑟夫·奈(Joseph Nye Jr.)指出的,人们倾向于认为“美国的独特品质使其独特地成为全球化的中心”[24]

在当今的世界格局下,虽然美国依然是世界超级大国,但美国的文化 “软实力”却在减弱。“美国式的生活依然是我们能在这个世界上找到的最好的生活方式”,前里根总统顾问丹尼斯·索萨(Dinesh D′Souza)在9/11事件之后依然这样说道。但是,9/11事件的发生恰恰证明了美国人所设想的生活方式并不是世界上所有人的理想[25]4

文化是 “软实力”的核心所在。早在2010年,国家主席胡锦涛就宣布:中国应“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以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17]。以此为指导,为了加强这一战略,最近 “中国梦”的概念开始被中国政府反复提及。对国内而言, “中国梦”主要针对鼓励日益增长的中国中产阶级;对国家而言,“中国梦”则是一种国际互补的力量并可以促进世界一体化的潮流。 “中国梦”的最终实现不仅会使中国受益,世界也将受益。这个理念集中体现在2008年奥运“一个世界,一个梦想”的口号。

表面上看,“中国梦”似乎和 “美国梦”异曲同工。但事实上, “中国梦”和 “美国梦”具有本质上的区别。刘佩珠准确地描述了最基本的 “美国梦”即为“一座房子、四口之家、两辆车”,并认为现在的 “美国梦”已经退化为了不合格的消费主义。与之不同,中国人所寻找的是可持续的梦想,而且这个梦想可能会改变世界。对此当代学者约书亚·拉莫(Joshua Cooper Ramo)观察到,迅速崛起的新兴中国中产阶级并不想完全采纳美国式的生活模式,中国中产阶级更期望把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融入中国的生活方式当中,即用中国的生活方式去解构和同化美国的生活方式。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阐述了“中国梦”,并提出了 “中国梦”和 “美国梦”的本质区别:中国寻求国家的财富,而美国寻求个人财富; “中国梦”的目的是民族振兴, “美国梦”的目的是个人成功; “中国梦”必须由中国人自己来实现, “美国梦”可以利用其他国家的人才资源达到; “中国梦”是群体的和谐幸福, “美国梦”是个人的自由和快乐; “中国梦”具有纵深的历史感, “美国梦”只有现实的体验; “中国梦”依赖群策群力, “美国梦”靠的是个性张扬; “中国梦”是为了民族光荣, “美国梦”是为了个人荣耀。而这种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梦”,随着中国“软实力”的发展传播到了全世界,也重新塑造了中国新的国家形象。

事实证明,美国的 “巧实力”显然是由 “软实力”驱动的,而 “软实力”可以在任何领域进行,不管是从经济到政治,还是从国家安全到文化传播,其中文化本身对于 “软实力”策略的成功至关重要。中国虽然没有如美国一样官方提出 “巧实力”的策略,但是中国的 “软实力”在不断地提升,随着不断深入的国际合作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中国加快融入全球化进程,这都使得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通过大量的研究表明中医药对功能性便秘的治疗有较好的效果[6],主要是通过润滑肠道,增加肠道运动,调节肠道神经递质和胃肠道激素的分泌。还通过调养肝脏之气血来治疗便秘[7],国内外通过研究肠道微生态与功能性便秘的关系,也为便秘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8]。丛丽敏[9]等观察益生菌干预大鼠动物模型便秘的效果,证明有一定效果。

在经济层面,中国凭借着不断增长的经济体量和成功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赢得了亚洲国家以及多数第三世界国家的善意;而在政治上,中国试图建立一个和谐的世界,同时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同时,中国通过多边协议和外交努力,在全球范围内促进教育和医疗的发展,特别是为非洲国家提供帮助;在安全领域也体现了中国的 “软实力”策略,军事交流和战略语言教育不断提高中国解放军的作战能力,同时加强了中国对中亚和中东国家提供军事支持的能力;在文化层面,中国大力提倡 “中国梦”策略,展现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模式,让中国新兴的中产阶级能够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也为世界提供了新的生活模式选择。

表面上看,中国在 “软实力”推广的过程中会挑战美国的 “巧实力”策略,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但是,中国并不试图打破美国所构建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中国也不愿意和美国产生大规模的冲突和摩擦。中国认为现阶段与美国的相互依存可以使双方获得最大的国家利益,冲突只会导致中国所宣扬的和谐共处、和平崛起以及构建“和谐世界”的外交、政治策略失败,从根本上也会损害中国的 “软实力”策略。此外,中国本身也面临其他挑战。中国的文化影响范围可能在亚洲、非洲和中东的一些国家容易实现,但对欧洲、美洲和大洋洲则不太容易产生相同的影响。同样,中国也面临着内部的问题,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更希望寻求的是合作而不是对抗。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负责任地说,中国 “软实力”的崛起并不是、也不会是挑衅行为,“软实力”建设对中国经济、政治、外交和国家安全已经、也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

[1] Strange, Susan. States and Markets [M]. London: Continuum, 1994.

[2] Nye Jr, Joseph S. In Parmar, Inderjeet and Michael Cox. Soft Power and US Foreign Policy ,Theoretical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M]. Oxon, UK: Routeledge, 2010.

[3] McGiffert, Caroline et al .Chinese Soft Pow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United States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M]. Washington D.C.: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2009.

[4] Gandásegui, Mario. Crisis de hegemon ía de Estados Unidos [M]. Mexico: Siglo XXI, 2007.

[5] Lin, Justin, Fang Cai et al .The China Miracle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Economic Reform [M].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3.

[6] Reardon, Lawrence C. “Learning How to Open the Door: A Reassessment of China’s ‘Opening’ Strategy” [J]. China Quarterly , 1998,No. 155.

[7] Gang, Fan. “Incremental Changes and Dual-Track Transition: Understanding the Case of China” [J]. Economic Policy , 1994, Vol. 9, No. 19.

[8] MacEwan, Arthur. Neo -liberalism or Democracy :Economic Strategy ,Markets and Alternatives for the 21st Century [M]. London: Zed Books, 1999.

[9] Joseph Stiglitz. More Instruments and Broader Goals :Moving Toward the Post -Washington Consensus [M]. Helsinki, Finland, 1998.

[10] Ikenberry, John. G. The Rise of China and the Future of the West: Can the Liberal System Survive [J]. Foreign Affairs , 2008, Vol. 87, No. 1.

[11] Deng and Zheng, In Wang, Gungwu, Yongnian Zheng. China and the New International Order [M]. Oxon: Routeledge, 2008.

[12] Kynge, James. China shakes the world :a titan ′s rise and troubled future and the challenge for America [M]. Boston: Houghton Miffin Company, 2006.

[13]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 周恩来选集:下卷 [M]. 人民出版社, 1984.

[14] Wang Gungwu ,Yongnian Zheng. China and the New International Order [M]. Oxon: Routeledge, 2008.

[15] Stiglitz. In Mas de Xaxàs, Xavier. La Sonrisa Americana [M]. Mondadori, 2003.

[16] Shambaugh, David. “China engages Asia, Reshaping the Regional Order”[J ].International Security , 2004/05,Vol. 29, No. 3.

[17] 胡锦涛.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 [EB/OL].中国新闻网, 2010年7月23日。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0/07-23/2422727.shtml

[18] Pape, Robert A. “Soft Balancing against the United States” I [J]. International Security , 2005, Vol. 30, No. 1.

[19] Gill, Stephan. “China′s Soft Balancing Strategy and the Role of Resource Investment”[D]. Pear, South Korea: Graduate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Yonsei University, 2010.

[20] Walt, Stephen M. Taming American Power :the Global Response to U .S .Primacy [M]. New York City: WW Norton & Company, 2006.

[21] Erard, Michael. “Polyglot Dragon: What Languages Does the Chinese Army Learn?” [J].The Will to Plasticity , 2011.

[22] Keohane, Robert O. and Joseph S. Nye Jr.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M]. London: Longman, 2001.

[23] Bandurski, David. “The Bandwagon of Soft Power” [M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 China Media PROJECT , Hong Kong, October 24, 2011.

[24] Friedman, Thomas. “China Needs Its Own Dream” [J]. The New York Times , 2012(October 2).

[25] Wang, Helen H. The Chinese Dream :The Rise of the World ′s Largest Middle Class and What It Means to You [M]. Bestseller Press, 2010.

An Analysis of the Role of “Soft Power ”in China ’s New Era

ZHOU Dongchen, TANG Ziqing

(History Department ,Qufu Normal University ,Qufu ,Shandong 273100)

Abstract : There are many academic publications about Sino-US relations, but most scholars in the West still accept the view of the “China threat theory”. Although there are also many followers of neorealism among Western scholars, they still look forward to China’s role in the international landscape during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There are not many scholars who analyze the Sino-US relations from China’s “soft power” and strategic cultural perspectives, which indeed have been deeply rooted in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It is China’s “soft power”that has enabled China to amaze the world in terms of economy, politic and military fields. Besides, China is actively looking for a “Chinese solution” and building a community of human destiny based on it. In particular, the concept of the“Chinese Dream” and the community of human destiny proposed and strongly advocated by Chinese leaders has been built into a new image and new concept of China in front of the world.Meanwhile, China’s rise and development have no intention of threatening other countries, and the cultural strategy associated with the peaceful rise has been accepted by more and more countries in the world,while the United States still resorts to global hegemony. Although Sino-US relations may have twists and turns, there are still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of cooperation and win-win.

Key words : Sino-US relations; soft power; smart strength; Chinese dream

[中图分类号 ]:D 64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1--7623(2019)02--0028--06

[收稿日期 ]2018-09-20

[基金项目 ]2018年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和山东省委党校创新工程项目“习近平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研究”(18CDCJ03)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 周东辰,男,曲阜师范大学讲师,博士,主要研究世界史; 唐子清,男,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本科生。

DOI: 10.3969/j.issn.1001-7623.2019.02.004

【责任编辑 张晋海】

标签:;  ;  ;  ;  ;  

中国新时代提升“软实力”作用之探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