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岱地区也称海岱历史文化区,原是中国考古学发展到一定 阶段提出的区域概念,是远古时期与中原河洛文化区相邻的、我 国东部以泰沂山脉往东直达大海的东方区域文化专有名词。其空 间分布是以山东泰沂山系为中心,主要包括黄淮河下游地区和胶 东半岛地区。它东临黄渤海,西接中原与河洛文化区相邻,南北 分别与太湖,燕辽两大文化区相邻。早在 30-40 万年前的沂源猿 人就生活在这一地区,数以十记、百计的旧石器时代与细石器文 化的石器地点、遗址和数以千记的有陶新石器文化遗址的发现, 证明了数十万年来海岱地区历史的连绵发展。距今 9000——7000 年的新石器时代中期,泰沂山北侧山前地带出现了若干群落。一 部分南下成为马家浜文化的渊源之一;另一部分北上,生息繁衍 于泰沂山北侧东段山前地带,目前这一地带已发现后李、彭家庄、 前埠下 3 处遗址。按照现有考古资料看,海岱地区的后李文化与 河洛地区之间的裴李岗文化同一时代,二者之间已经有了较小范 围和规模的交流,但是,裴李岗文化对后李文化具有单向文化传 播倾向,如海岱地区南侧宿县古台寺遗址发现有裴李岗文化因素 的圆锥形鼎足和篦点纹装饰,而后李文化中则没有裴李岗文化的 遗存就说明了这一点。
从河洛文化区的地理分布看,它是由豫中山地丘陵盆地地区、 豫西三门峡盆地、豫西南南阳盆地、豫南山地丘陵区、黄淮平原 区和华北平原区六个部分构成。其中的黄淮平原区与海岱地区的 鲁中南山地丘陵区、鲁东南苏北平原丘陵区紧相邻,华北平原区 与海岱地区的鲁西北平原区紧相邻。从宿县古台寺遗址可以发现, 这一时期海岱地区和河洛地区的文化交流主要是通过海岱地区南 侧到淮河之间的流域进行的(属于海岱廊道的南道)。淮河是古 代豫东、鲁西南和皖西北地区的主要河流,其北侧的支流颍河、 涡河、浍河、沱河等大都呈西北——东南流向,干流和支流纵横 交错,构成了十分便利的交通网络。裴李岗文化就是沿着上述河 流到达皖西北地区,再由此溯沱河、濉河北上至鲁中南和鲁北地区。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口的增加,海岱地区后李文化的诸多群落 向西即鲁中南地区扩展,到北辛文化时期,海岱地区与河洛文化 之间进行的交流更多,而且呈双向性。但是,考古发现:海岱地 区北辛文化中含有更多来自河洛地区仰韶早期文化的因素,如瓮 棺葬及小口细颈折腹瓶;而河洛地区仰韶早期文化中则只包含少 量北辛文化的因素,如三足釜、釜形鼎等,所以,这一时期仰韶 文化的发展水平依然略高于海岱地区的北辛文化。而且,仰韶时 代两地区的文化交流与传播大多还是经海岱地区南侧廊道途径进 行的。究其原因,首推河洛地区因更靠近黄河的中下游,是中华 文明的起源地之一,按文明发展一般规律:从中心向四周扩散来看, 因河洛地区的裴李岗文化和仰韶文化要略高于海岱地区的后李文 化和北辛文化,所以,交流的方向从前者向后者流动就是显而易 见的了;其次,从地望上看,河洛地区位于海岱地区的西南方向, 按照上述文化传播由高向低的流动规律看,一定是西南方向河洛 地区的聚落在向东北方向的海岱地区迁徙中,较高水平的生产工 具和生活器具被保留和传播开来,从而形成一条由河洛地区向海 岱地区不断推行的流动线路图——这就是海岱廊道南线的萌芽。
二、“海岱廊道”的形成
到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时期,海岱文化区对河洛文化区产 生强势逆转影响。栾丰实和靳松安都认为,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并非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转变所致,而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巨大 发展、社会组织结构的复杂化以及人类自身生产能力的提高造成 的 [ 靳松安《试论河洛与海岱地区史前文化交流的格局、途径与 历史背景》,《中州学刊》2010 年 5 月第 3 期 ]。例如,龙山文 化时期的河洛与海岱地区的农业和制陶业发展水平都比较高,农 业生产工具也比较先进,不仅形制复杂多样,有铲、镰、刀等, 而且农作物种类较为丰富,在日照两城镇和胶州赵家庄遗址中都 发现了栗、黍、水稻等植物遗存;特别是在山东胶州湾畔的赵家 庄聚落遗址中,农业植物考古发现了密度较高(每升土样有 9.68 粒稻)的植物遗存,说明水稻是其最主要的农作物,其次是栗 [靳桂云等《山东胶州赵家庄遗址龙山文化谈话植物遗存研究》《青 岛考古》《一》科学出版社 2011 年 5 月 ]。加之从海岱地区龙山 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鬶、蛋壳杯、筒形杯、觚形杯等大量饮酒器具 可以推断,海岱地区的农业水平不仅较高,而且粮食作物种植较 为广泛(这也是中国水稻从南方北上,经山东半岛从海路传播到 辽东半岛、朝鲜半岛和日本群岛线路的证据之一),已经把粮食 用于酿酒。与之不远的胶州三里河大汶口文化晚期和龙山文化时 期的遗存中,还出土了数量比较多的动物遗骸,包括家猪、狗以 及海鱼、各类贝壳等,说明这一时期养畜也获得较大的发展。到 龙山文化晚期,海岱地区的冶铜业、玉器加工业等一系列专门为 显贵服务的行业也已出现。说明龙山文化时期,是原始社会解体, 社会进入文明时期 [ 于海广《山东龙山文化墓葬浅析—兼述山 东龙山文化的社会性质》,《山东龙山文化研究文集》齐鲁书社 1992 年 ]。
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多样化, 更产生了等级和贫富分化,出现了阶层和阶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大汶口文化的 二次葬俗到龙山文化的大、中、小、狭小墓的分类中也能发现, 大汶口文化时期还是平均丧葬制度,但是到龙山文化时期已经开 始有了贫富差异和等级分化,出现了阶级和国家的雏形,社会由 蒙昧进入文明时期。最典型的标志就是这一时期城郭的大量兴建。 据考古资料显示,海岱地区发现的龙山文化时期旧城址约 15 座, 集中分布在黄河下游的山东省境内 , 其中 2 座分布在泰沂山脉南 麓,13 座分布在泰、沂山脉北麓 , 沿古济水走向呈东西一线分布 一直到达今天胶东半岛的黄渤海边;这些古城址,规模宏大,如 城子崖城址、景阳岗城址、教场铺城址等,挖掘出来的遗址面积 都是中原城池无法企及的。我们把已挖掘的教场铺城址、城子崖 城址、丁公、桐林、边王城、姚官庄等城址串联起来,直达胶州 湾的三里河文化遗址,就会清晰的看到一条蜿蜒曲折的廊道从泰 沂山脉北侧的丘陵边缘通过,直达黄海边的青岛——我们把它称 为“海岱廊道”北线。此外,鲁中、鲁西南的兖州西吴寺、定陶 仿山、曹县春墓岗等地也发现了龙山文化城址的线索,如果将这 些也串起来与海岱廊道连接,就会发现,海岱地区与中原之间紧 密的连接起来了。这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海岱地区与我国黄河 中游和中原地区联系非常密切;且文化上的大致同步性,一方面 说明了当时中华文明各系之间的交通相对通畅、区域叠加比较明 显;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中华文明各系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也是十分密切的 [ 张学海《海岱考古与构建山东古代史》,《海 岱考古》第二辑,科学出版社 2007 年 7 月 ]。这就为后期的丝绸 之路的繁荣和畅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海岱廊道”连接陆海“丝绸之路”
海岱廊道的萌芽和形成是中华各系文化交流的代表线路之 一,也是中国和其他国家、地区进行交往和联系的前奏。
海岱地区经过数千年发展,到秦始皇时期,“海岱廊道”被 规划并入“九大驰道”之一的东方道,成为连接山东地区与中原 的一条重要干道。这条廊道沿泰沂山脉的山前冲击平原及丘陵地 带的边缘向北,大概 10—30 公里宽直达黄泛区,东西蜿蜒一千多 里长,与古代齐长城的走向基本一致,很多地方重叠现象严重, 所以,我们暂以齐长城的长度 618 公里为海岱廊道的距离。海岱 廊道东起琅琊(今青岛,齐长城东起始端),北线经胶州→高密→潍坊→青州→临淄→章丘到达济南长清(齐长城西起始端), 再往西经进入平原,经肥城→东平→曹县(今山东最西南端), 继续往西,进入中原,经开封—洛阳—长安,与丝绸之路连接起来, 使山东在两汉时期成为供应长安丝绸需要的主产地。其南线也是 从琅琊(今青岛)出发,经日照→莒县→滕州→到达曹县,在曹 县与北线汇合,一路往西经开封→洛阳到达长安。“海岱廊道”不仅使山东向西连接起陆上丝绸之路,而且向 东它与海上丝绸之路北航线也紧密相连。海岱廊道向东在潍坊开 始分叉,向南、向东环绕山东半岛:向南的一条线路沿高密、胶 州到达琅琊和胶州湾;另一条向东经昌邑、莱州、蓬莱、烟台(芝罘) 到达威海,继续沿半岛南行转过荣山头,向前经乳(下转 268 页)
(上接 272 页 )山、田横岛、即墨到达青岛的胶州湾和琅琊。可 以说,这条环线将山东半岛的诸多优质古港口串联起来,使中国 与东北亚之间的海上丝绸之路北航线紧密相连接。这条经海岱廊 道连接起来的陆海丝绸之路,在唐宋之前,是我国与朝鲜半岛和 日本列岛进行文化和外交活动的主要交通大通道,对中华传统文 化向东传播、形成世界儒家文化圈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参考文献:
1.[M]《齐鲁文化通史》(1、2、3 卷) 安作璋等 北京 中 华书局 2004 年版
2.[M]《河洛与海岱地区考古学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靳松安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6 年版
3.[M]《青岛考古》(一)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编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4 年版
4.[M]《海岱考古》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 北京 科学出 版社 第 2—7 辑 2007—2016 年
5.[M]《海岱地区周代墓葬与文化分区研究》王青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2 年版
6.[M]《海岱地区早期农业和人类学研究》栾丰实 宫本一夫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8 年版
7.[M]《中国交通史》白寿彝 湖南 团结出版社 2007 年版
8.[M]《中国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侯仁之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年版。
论文作者:朱 艳
论文发表刊物:《红地产》2017年7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
标签:地区论文; 廊道论文; 龙山文化论文; 文化论文; 河洛论文; 时期论文; 山东论文; 《红地产》2017年7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