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核工业地质大队 571100
摘要:在一项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中,地质勘查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在地质勘查中更重要的一个课题内容是水文地质问题。水文地质与地质勘查这两方面内容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水文地质中地下水是必备元素,同时它又是岩土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直接影响岩土工程。水文地质会影响建筑物的基底还有它的持久性。因此,必须加强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勘查,明确问题并提出处理措施,减少水文地质问题给人民带来的危害。
关键词:地质勘查;水文地质;问题;分析;探讨
研究表明:水质地质问题是工程勘察、设计、施工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非常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它的重要体现在水文地质问题与工程地质勘查息息相关,工程地质勘察的研究目标是岩土体,水文地质与岩土体又息息相关,都是互相作用,互相联系的。结合实际中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工作,很少会直接利用水文参数数据,水文地质问题被看作是形式上的工作,在实践勘察过程中进行工程地质勘查的人只会对水文地质条件作一般评价。如果勘察的地形中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就更容易忽视水文地质问题。但是这些被忽视的问题很可能会引发各种工程危害。加强水文地质问题的研究对提高工程勘察质量便十分重要,要对水文地质问题好好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工程地质勘察中,既要了解地下水对岩土体的影响,还要分析水文地质问题,提出对策,以减少危害。
一、工程地质勘察
工程地质勘察是指研究、勘察、解决影响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问题的一种地质调查研究工作。工程地质勘察的内容包括: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条件、 岩石的物理性质、天然的建筑材材料等。勘察清楚这些地质条件后,再根据建筑物的特点进行实践操作,作出正确评价,确保建筑物正常使用。工程地质勘察能够了解清楚建设地区的总体情况,做好测评,做好选址工作,对问题进行有效治理,为以后的设计、施工都能够提供具体的的帮助作用。工程地质勘察能够对岩石体进行简要分类,进而来判断适合地质环境是否符合建筑物的建造。工程地质勘察能够维持稳定性(对岩土体),确保建筑物与地理环境互相适应,顺利完成工程。
二、对于水文地质问题在地质勘察中的评价机制研究
(一)水文地质问题会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和速度的原因
水文地质问题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和速度主要有下面几点因素:
(1)地下水位;(2)地下水的类型;(3)隔水层的厚度和含水层的厚度;(4)隔水层和含水层的组合关系;(5)隔水层和含水层的分布;(6)承压含水层的特点;(7)岩层(或者土层)渗透系数和渗透性强(还是弱);(8)地下水变动的幅度。
(二)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评价机制
在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在进行地质勘察过程中要对工程地基的类别进行有机结合,学习与建筑工程地基类别有相关关系的水文地质问题内容,为建筑工程地基选择提供有用的资料;
2、水文地质问题的评价内容重点要放在地下水对某处岩层——井下矿山生产所处区域的影响,要对该处区域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进行预测,探讨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3、地下水位变化对井下矿山的作用,水文地质问题的研究要对地下水位以上、地下水位以下分别对待,不同情况要有不同处理机制;
4、寻求探测环境的变化规律还有地下水的存在状态,科学探讨人类活动对地下水和岩土体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分析
(一)地下水位的变化
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的勘察对工程勘察非常重要,水文地质条件会对工程造成一些可预想或不可预想的危害,根据调查,表明最主要的两方面因素是地下水动水压力和地下水水位的变化。地下水水位的变化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地下水位值超过临界值,工程就会面临着地质危害。通常会有三种情况影响地下水位的变化。
1、地下水位升降变化
观察水文地质规律,地下水位的升降会受到气候、气压、潮汐、地月之间的引力、附近区域水体的水位变化的影响。而地下水位升降变化会影响建筑物基底土的密实性、会影响建筑工程基础工程材料的腐蚀、会影响建筑物的完整性(水位变化会让土质干湿交替,让建筑物基底腐烂)、会影响建筑物产生位移、会引起岩土膨胀压缩变形、会造成地裂破坏建筑物结构。在自然状态下,地下水的动水压力弱,大家会不以为意,认为不会给地上的建筑工程产生影响,但是地上的建筑工程愈来愈多,还有很多的水利工程在建,这样就会日积月累对某区域范围内的水文地质情况带来改变,继而发生一些无法挽回的地质灾难。
2、潜水位发生变化——上升
很多水利工程建设(比如:建水库,河流、湖泊、水库水位的变化)会让潜水位上升,潜水位会影响建筑物的安全,主要表现在:潜水位上升,会软化地基,危害建筑物安全;潜水位上升会让建筑物的地基发生隆起或者侧移的现象,隆起会让建筑物的地基上浮,侧移会让建筑物的墙体破裂;潜水位的上升会让砂土饱和,产生流砂现象;潜水位会让潜水位同一高度以下的地下室发生渗水的情况,让地下室失去使用价值;潜水位上升会改变土壤化学成分,腐蚀建筑物。
(二)对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可变分析不够
地质勘察的目的是分析地质环境和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影响大小、作用机制还有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以此来方便进行地质勘察的工作人员能够科学、合理评价,设计有效的建筑图纸,开展建筑工程施工,能够预测出地质环境今后存在的问题,对工程地质的演化过程有了解。对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条件的数据深入挖掘、分析能够分析出库区进行施工时或者进行隧道挖掘时时刻关注地质情况,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避免人力、物理的损耗。重视水文地质条件的可变性分析,建立科学的地下水体系。
四、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提高对水文地质的重视
地质勘察工作人员必须要加强对水文地质条件的重视,多关注水文地质问题,对其分析概括。地质勘察工作人员要明确水文地质条件的包含内容、地质环境的包含内容、地下水位的水位情况,重点分析水位的变化峰值,画出趋势图,进行分析,要做到全面、细致地进行水文地质勘查工作。
(二)对水文地质条件科学、合理分析
地质勘察工作人员要对水文地质条件进行科学、合理分析,有膨胀的岩土、地下水位的升降变化。工作人员在进行选址时要做好地下水位的调查,选择地基深度多选择在地下水位之上或者是地下水位之下,这样水位就不易发生变动。勘察人员要做好水位的分析,分析清楚水位对建筑物的影响。
(三)建立健全地下水位评价机制
从各方面下手进行水文地质问题的应对措施都需要健全的地下水位评价机制进行补充。勘察工作人员进行勘查项目时,要清楚地下水位的高低会对地质勘察项目产生重大影响,分别对待地下水位以下以及以上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进行及早地防范。勘查工作人员既要熟知规律,了解情况,还要总结问题,提出应对办法,为后来的工作人员提供数据参考,顺利开展勘查工作。
五、结语
在真实的地质勘察过程中,工作人员会忽视地质勘察总体工作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分析,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人员在设计时非常缺乏实用性水文地质评价,让地下水位发生变化,直接影响岩土工程质量。所以,地质勘察的工作人员必须加强对水文地质问题的评价,提升关于水文地质的评价水平,认识清楚水文地质条件对建筑工程的危害,提出有效的措施,增强建筑物环境适应性。
参考文献
[1]李能芬.丁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探讨叨[J].甘肃科技,2011(12).
[2]李广升.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存在问题探讨[J].民营科技,2009(07).
[3]谢德荣.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特征浅析[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3).
[4]唐超民,有关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2012(07).
[5]高喜政,盛根来.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主要问题的分析与总结[J].山东国土资源,2011(02).
[6]黄武斌.浅析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危害的分析与预防[J].江西建材,2013(5):100-1.
论文作者:黄思恩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1
标签:水文地质论文; 地质论文; 建筑物论文; 地下水位论文; 地下水论文; 水位论文; 岩土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