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挫折的心理防卫机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挫折论文,机制论文,心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心理防卫机制,是指人们为了应付心理压力或挫折,适应环境而使用的一种精神上的自我保护机制,也是个体维护身心健康不可缺少的独特的心理过程。人们利用这一机制去认识环境,选择和决定与环境相适应的行为,减轻由于心理压力或挫折而引起的紧张不安、焦虑和痛苦,以谋求自我安全,恢复心理平衡,避免行为失常。
心理防卫机制是常见的心理现象,几乎每个人都在使用它。但如果使用不当,或者过多地依赖它,也会出现不正常的现象,甚至表现为某种病态。这是因为运用心理防卫机制所产生的效果,可能是积极的、建设性的;也可能是消极的、破坏性的。前者有利于维护与提高个人的自尊;后者虽然也有降低和消除焦虑、恢复心理平衡的作用,但也有危害个人身心健康的消极方面。因此,对心理防卫机制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
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主要包括替代、幽默、合理化、表同、折衷等。从人的心理成熟程度来看,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是心理成熟度较高的人为了应付心理压力及挫折而经常采用的比较有效的适应环境的方式。
1、替代机制。替代机制是指当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动机、 感情与态度,若不为社会所接受,或自忖将遇到困难时,将此种感情与态度转向其它对象以取代之的行为方式。它包括两种方式,其一是升华作用,指个人将不为社会所接受的动机或欲望加以改变并以较高境界表现出来以符社会标准的行为过程。例如,一个人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后往往会在事业上取得突出的成就。其二是补偿作用,即一个人在一种活动范围中遭受了挫折,就从另一种活动范围中谋求成功,以求得补偿。例如,一个有生理缺陷的人,他可能发奋学习一门技术,以期出人头地。补偿作用按其深度又可分为一般补偿作用与过度补偿作用。一般补偿作用是以某一方面的成功来弥补另一方面的失败,在性质上是名符其实的替代。而过度补偿作用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替代,而是否认自己的失败或者是某一方面的缺点,并进而加倍努力企图予以克服,结果所得到的成就反而超过了一般正常的程度,这说明补偿作用是个人通过自身的努力扬长避短,克服不利条件,从而战胜挫折的过程。由此可见,运用替代机制既能使受挫者的欲望获得满足,又能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他人,是人们适应环境的活动中最有积极意义的建设性的防卫机制。
2、幽默机制。当一个人身处困境或尴尬局面时,通过含蓄、 双关、俏皮的语言,可以渡过难关或解脱困境。因为幽默是通过委婉曲折的方式来表达人们的思想的。这种表达方式不仅能避开冲突的锋芒,比较容易为另一方所接受,同时它也能引发喜悦和快乐,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气氛,从而缓解紧张情绪和心理冲突。因此,幽默是一种积极而高尚的心理防卫机制。但幽默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与人的智慧和心理成熟程度联系在一起。它以笑为载体,却蕴藏着严肃的思考和真诚的情愫,人格比较成熟的人才可以在适当的场合,运用适当的幽默,打破窘境,改变因难局面。从医学的角度来说,幽默是有益于心身健康的。
3、合理化机制。合理化机制是指个人无法达成其追求的目标, 或其表现出的行为不符合社会的价值标准时,给自己找出适当的理由来解释,以减轻痛苦的心理防卫机制。这种理由虽然未必是真正的理由,而且第三者看来往往是不合乎逻辑的,但本人却能以此说服自己,感到心安理得。在日常生活中,合理化机制是人们在自觉或不自觉中应用最多的一种防卫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合理化机制的表现方式很多,也很复杂,但可将其归纳为四类:一是个人好恶,是指即使自身所作所为违背了自己的愿望,但却以个人的好恶为理由来掩饰过错而维护其自尊。所谓“酸葡萄”与“甜柠檬”作用,就是属于这种防卫方式。二是怨天尤人,是指把自己的过失归于自身以外的原因,或推卸责任以减轻内疚的一切适应环境的防卫方式。例如,楚霸王把战败的责任归咎于天。其三是事实需要,即把自己所作所为的不合理尽量解释为客观上的需要,目的在于使别人觉得自己有“不得不”的苦衷,以此获得别人的谅解,又可以保持自己的自尊。四是援例,指引用典故以佐证自己行为的合理性,以减轻自己因为过失而出现的罪疚感。这些理由虽然具有自欺欺人的味道,但能使个人的性格保持安全,具有一定的减轻心理紧张和痛苦的作用。
4、表同机制。 表同机制是指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获得成功或满足时,将自己比拟成理想中的成功者,模仿他的言行举止及穿着等,藉此从心理上分享别人成功后的欢乐,以减轻个人因挫折而产生的焦虑,并维护个人自尊的心理防卫方式。例如有人把自己和在某项事业中获得成功的人物或有名气的单位联系在一起,从而求得一些间接的光荣,借此来减轻挫折的不利影响。表同机制的另一种表现是个人为了迎合提供需要满足的保护者,如父母、师长、主管等,在思想及行为上模仿他们,将自己与他们视为一体,照着他们的希望行动,以便减少挫折。一般来说,表同机制所表同的对象是自己崇拜的偶像,其所具有的人格品质又往往是自己所短缺的。因而,在特定的时间和环境内使用表同机制,具有激发个人向上的积极作用,使本人有可能获得成功。
5、折衷机制。是指当两件事发生矛盾时, 通过采取折衷调和的办法,以避免厚此薄彼而引起挫折的心理防卫方式。如,对某一问题的处理产生截然相反的意见时,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宜采取折衷处理的办法。
二、消极的心理防卫机制
消极的心理防卫机制,主要包括逃避、退行、压抑、投射、反向等。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是心理成熟度较低的人应付压力及挫折的心理防卫方式,实际上是对环境的一种不适应状态。
1、逃避机制。逃避机制是指个人不敢面对自己预感的挫折情景, 而逃到比较安全的地方的心理防卫机制。他包括三种形式,一是逃向另一现实。例如回避自己没有把握的工作,而埋头于与工作无关的嗜好或娱乐,以排除心理上的焦虑。二是逃向幻想世界。从现实的困境情景撤退,而逃到幻想的自由世界,如此不但能避免痛苦,还可以使许多欲望获得满足。幻想偶尔为之,确能减轻紧张与不安,也能带来某些希望,但超过一定程度,则幻想与现实无法分清,反添适应现实的困难。三是逃向生理疾病。例如学生害怕考试失败,竟在考试当天发烧,或士兵在战争时患战争神经症以及神经性视盲、神经性失声等。必须说明,个人藉生理上某种机能的障碍以避免困难,这种疾病的产生往往是无意识的,与假病不同。
2、退行机制。退行机制是指个人遇到挫折时, 不采用已经习得的成人方式而是用与自己年龄或身份地位不相称的早期简单而又幼稚的方式去应付挫折,以便取得别人的怜悯和同情,避开现实中的问题的烦恼。退行机制在日常生活中是常见的,比如一个领导因自身受到某种挫折而对下级大发脾气,或为一点小事而暴跳如雷,粗暴地对待别人;再如,某个成人因受挫折而大哭大闹,提出各种各样的不合理要求,行为方式与他在幼年时一样,这些就是退行的现象。退行机制的另一种表现是受暗示性。受暗示性最经常的表现是人们在受挫折后会盲目地相信别人,盲目地执行某个人的指示。
3、压抑机制。 把一些不能为社会所接受或会引起内心痛苦的思想、欲望、感情或行为尽量加以抑制或排除在意识之外,以保持心境的安宁,这就是压抑的心理防卫机制。一般来说,压抑的结果虽可减轻主体的某些焦虑,而获得暂时的心理安全感,但被压制的欲望并不因此而消失,而是深埋于个体的潜意识里,一有机会便会萌发。所以,压抑情绪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如果多次压抑,超过挫折容忍力,可能导致心理失常或心理疾病,影响个人性格健全的发展。
4、反向机制。一般情况下, 个人的行为方向与其动机方向是一致的。但是,在进行自我防卫时,为了不使自己的动机被别人识破,故意采取相反的虚假的行为表现加以掩饰,此时他的外显行为与其内在的真实动机完全相反,故称之为反向机制。个人受挫时采用反向心理防卫机制是由于个人内心的某种欲望或动机为社会道德规范或国家法制所不允许,假如真实表现出来,可能引起不良后果或受到惩罚,所以采取反向行为,以示自己没有这种不良欲望或动机。反向机制能自行控制社会所不允许的欲望,有利于个人适应环境,但如果过分控制自己,作违心的表演,既费精力,又害健康,还可能为众人所厌弃。
5、攻击机制。一个人受到挫折后, 产生强烈的敌视心理和愤怒的情绪,为了发泄自我的不满情绪,在言行上表现出对抗性或破坏性的行为反应。采取此种方式应付挫折环境的表现就是攻击机制的作用。攻击可分为直接攻击和转向攻击。直接攻击是指个体受挫后,把攻击矛头直接指向造成挫折的人或物。个体在生命早期经常采取这种攻击方式以应付挫折环境。但在文明社会里,这种攻击方式常常不为社会团体或组织所允许,而且在事实上也不能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甚至有的还会出现更加严重的后果。因此,个人在受挫后,就会有变相的攻击方式出现,这就是转向攻击。转向攻击的表现有三。一是“迁怒”。指个人发现引起挫折的真正对象不能攻击,就将愤怒的情绪发泄到其他的人或物上去的现象;二是“无名烦恼”,指挫折的来源不明,没有明显的对象可以攻击,或者受挫者不知如何攻击,而使情绪陷入低潮状态的情况;三是“自罪”,指对自己缺乏信心或悲观者,经常将攻击对象转向自己,责备自己。攻击行为作为一种心理防卫机制,如采用口头方式,发发牢骚,出出怨气来降低思想压力,恢复自己的心理平衡,可能不会出大的问题;如果以非理智的冲动行为,即以暴力施加于人,虽痛快一时,但必然造成严重后果,破坏性很大,这是管理工作中应该避免的。
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个人遭受挫折后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采取防卫。然而,受挫者究竟采取哪种心理防卫机制,或者说会出现什么样的防卫态度或行为表现,这不仅与挫折时的情景、受挫者的生活经历有关,而且与个人的气质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从受挫者的气质类型来看,采用逃避机制的人中,粘液质型的居多;采用替代或幽默机制的人中,多血质型的居多;采用攻击机制的人中,胆汁质型的居多;采用压制机制的人中,抑郁质型的居多。在管理工作中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有两个益处,一是有利于管理者增强工作的预见性,有效地防止一些恶性事件的发生;二是有益于管理者帮助下属矫正其异常行为,提高心理成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