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首先从公路施工应用沥青混凝土技术的角度出发,指出其关键点,如施工技术的控制、避免路面裂缝、避免路面不平整等。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对碾压与摊铺、混凝土混合料的搅拌、混合料的运输、施工前的准备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相关工程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
1公路施工应用沥青混凝土技术的关键点
1.1原材料的选择
为了保障公路的工程质量,应加强对原材选择的重视。主要的选择流程如下:①沥青的选择。在公路建设中选沥青材料时应考虑工程地域的气候情况、交通情况。在一般情况下,B等级的沥青材料可以用在次干路或是以下等级道路的路面上;A等级的沥青一般都是用在主干道路的路面上。②填料、粗细集料。为了保证公路工程路面施工质量,就需要选择有生产许可证的采石场所提供的粗骨料与填料。根据实际情况,施工单位还可以采用自行处理的方式进行处理,但必须确保粗骨料和填料满足行业标准和工程的自身需要。③抗剥落剂的选择。为了减少集料与沥青之间的界面张力,防止沥青膜被水损坏剥离,因此抗剥落剂的选择必须注意。要选择有生产许可证的制造商生产的性能指标均达到规定要求的抗剥落剂产品。
1.2防止路面出现不平整的现象
在公路施工中,由于施工不当很容易会出现路面不平的现象,其诱发此问题的原因有,沥青混合料的搅拌不均匀,油透层分布不均匀等。如果公路不平整,会使得车辆在通车后出现面层壅包、路面高低不平、轻微的波浪等现象。为了有效防止公路路面存在的不平整现象,施工单位应安排专职的试验检测人员,合理地控制沥青混合料拌和工作。按照专业人员对透层油的撒布情况进行检测,相关人员在发现问题后应及时对其解决,如果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应立即上报上级管理人员并探讨相关预防措施。
1.3避免路面裂缝
在公路路面施工中,采用沥青混凝土作为施工材料,其出现路面裂缝现象是工程典型的早期病害。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施工压实的方式不恰当,此外,随着水分的增加,使得水分不断进入到路面的缝隙中,进而使得内部承载能力下降,同时也提升路面破坏的速度。为预防路面裂缝,应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与技术,对施工机具进行严格选择。如果发现路面由于沥青混合料的温缩而导致路面出现裂缝问题,应合理地采用少量乳化沥青均匀喷洒并布撒3~6mm干燥洁净的石屑或是粗砂,最后再采用轻型的压路机对其进行碾压,进而使得路面平整无缝隙。
1.4施工技术的控制
在搅拌沥青混合材料的过程中,应保障摊铺的实效性,确保混合料搅拌温度、级配和搅拌的时间,这样都可能会提升混合料的规范性。在搅拌的过程中,应对搅拌与温度进行合理地控制,保障搅拌时间控制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使得沥青混合料氧化的挥发程度能够降到较小的范围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施工技术的应用
2.1工程概述
本工程选择陕西至某市区的高速公路扩建工程的试验段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该公路的路面长度为700m,宽度为20m,上面层的厚度为5cm,采用PG—76型的改性沥青。本次施工所用的设备主要有日工5000型的沥青拌和楼筛网一套、脚轮型的压路机6台、双钢轮的压路机6台。
2.2施工前的准备
在工程实际施工前,首先应由监理部门进行报送开工,监理部门同意后才可开始施工。企业施工部门应认真检查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特别是针对施工现场的垫层、基础层、路段上面的管道、沟渠以及相关构造,然后将地区的实际情况上报到监理企业,对其检验并确认合格后进行签字,则可以开始道路施工。当施工材料运送到施工现场后,企业专业人员应按照材料标准对其进行全面检查。对未达到要求的技术和招投标材料不可将其应用到施工现场中,针对已经运输到施工场地并已达标的材料,应将其及时的存储并安排专业的工作人员对材料质量进行全面检查,针对不达标的材料要及时更换,应将抽查结果上报到监理部门。公路施工前要对施工路段进行试验,进而保障整个工程的效益。
2.2混合料的运输
材料的运输对材料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根据沥青混合料的自身特点,相关工作人员在运输混合材料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内容:①运输热伴沥青混合料的过程中,应按照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和对材料实际要求量,科学合理地选择运输材料的卡车,在运输材料前应严格根据相关程序进行,前期应保障车厢的干净,特别要注意避免存在余液积聚的问题的出现。②混合材料在运输到运料车后应将其移动3次以上,确保车厢内的材料可以长期处于平衡的状态。③在运输材料的过程中,为了防止材料在运输中受到污染,应在材料运输的过程中使用防水袋将材料全部覆盖。
2.3混凝土混合料的搅拌
在将沥青混凝土技术应用于公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是非常关键的步骤,如果混合料的质量不达标,将会直接影响路面的施工质量。在实施拌和作业的过程中,需要集中关注的问题就是科学确定沥青、矿料的加热温度以及混合料的出厂温度。结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相关要求,控制沥青混合料拌和以及压实温
度。在完成混合料拌和作业之后,相关技术人员要做好检查工作,查验混合料是否均匀一致,是否存在粗细集料结团或者离析的问题,是否存在粗细集料花白的问题。如果材料配合比以及规格标准发生改变,技术人员需要实施二次试拌工作,经过相关管理人员以及监理人员的审核批准之后,重新进行抽样检查,主要查验的是混合料的配合比、沥青材料的含量以及混合料的生产指标等,进而切实保证沥青混合料的质量符合施工要求
2.4碾压与摊铺
为了保障混合料摊铺效果能够符合本次施工的要求,应确保拌和的过程、时间、温度与配比都能全面符合实际工程的相关规定。如果在拌和时温度较低,拌和时间就应相应地减少,进而可以避免混合料的挥发或氧化。应按照以下三步碾压混合材料:①初压。使用套筒压力进行施工,避免开裂和移位等问题。②再碾压。通过重型轮胎辊和振动辊组合执行再压制。重载轮胎的质量必须控制在27t以上,相邻滚动带的重叠宽度应为1/3;在振动辊再碾压的过程中,相邻滚动带的重叠宽度设置为20cm,振幅设置为0.8mm,振动的频率应当设置为50Hz,在压实过程中的温度必须超过100℃。③终压。在开展终压作业时,可以使用双轮钢筒的压路机开展相关工作,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作业的碾压次数。开展碾压作业时,应按照梯队式作业模式,采用V字形的转弯方法。但在开展相关工作时应注意的是,不能在再碾压的段路出现急刹车、急转弯等现象,保障公路路面的碾压效果。
3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建设公路中,沥青混凝土是一个较为广泛的施工材料,且其施工技术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其施工质量控制与技术属于一项系统的工程,但是由于气候条件、施工手段的不同,使得沥青路面的质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为了提高沥青路面的质量和施工技术,应全面控制与管理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材料与施工工艺,合理地规范施工技术和要求,完善施方法,进而可以提高公路沥青路面的质量,这对提升公路工程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车广军.高速公路SBS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8(3):11.
[2]吕品菊.高速公路SBS改性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8(4):25.
[3]王晓丽.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7(3):53.
论文作者:车英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4
标签:沥青论文; 路面论文; 材料论文; 混凝土论文; 公路论文; 过程中论文; 作业论文; 《建筑细部》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