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开放70年来,我国城市化快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好的提升,在城市的功能和建设日趋完善的时候,城市市政建设开始被人们广泛关注。从我国工程技术的整体角度来看,与国外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因此,需要我国结合环境、资源、人均密度等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利用科学的手段统一进行规划,使其能够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进而促进我国小康社会顺利发展。
关键词:市政工程;建设技术;发展战略
1、市政工程的概念
1.1、市政工程的本质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市政工程建设投资建设管理体制也在不断改革和发展。首先,在工程建设方面。首先是城市道路的建设。为方便人们出行,增加了多条道路,投入了大量资金,不仅改善了城市居民的出行条件,改善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出行条件,也改善了农村物质运输的辅助条件。此外,黄金周期间,应急救援、重要物资运输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中国制定了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例如,一些高污染企业已经被政府强制停止运营。生产必须符合标准,经过严格检验。对于火电、煤炭、天然气等行业的高排他性企业,也要提高准入门槛。中国正在大力控制和改善已经造成的环境污染。例如,在过去,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外国公司被吸引到中国发展,但污染太大。商务部不允许在中国建厂。此外,水污染也得到了显著控制。重点环保城市水质达标率远高于居住年,空气污染情绪明显改善。人民生活环境逐步改善。三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项目。为了改善城市环境,我们正在大力植树造林,建设道路两旁绿化带,绿化街道,营造绿色为主的城市景观。
1.2、市政工程建设施工技术
市政工程设计到的工程类型复杂多样,施工中运用的市政工程建设施工技术也是多种多样。比如在铺设路面的时候,需要先拆除原来的路面,刚开始进行铺设的时候,要在路面挖设相应的沟槽,在完成铺设以后,需要把路面压实。在这几个步骤中其中还存在检测环境技术,然后选用科学合理的设备技术,以及制备混凝土时其中有关的比例问题技术等。
2、我国市政工程建设技术的现状
2.1、施工现场管理和认识不到位
首先,大多数市政施工单位在施工期间,对每个步骤所完成的质量掌控不够严谨,很难在现实的施工期间高效设立合适的技术服务体系,所以没有办法保障市政工程的完成质量还有长期维护,就像有的施工团队在现实的施工过程中,为了减轻负担,简化施工步骤并且提高完成的速度,随便制定施工规划方案,这种情况威胁着市民还有城市的安全。其次,保障施工的质量对于市政工程建设来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完成,过于想要得到高利润,于是通过减小施工时长而不是通过优化施工技术,这会使得工程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这种情况是工程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类似情况的发生,会造成解决后期问题时,步骤复杂,充分限制了市政工程建设的效率,破坏了城市的形象。
2.2、材料选购不严
(1)在采购材料的过程中,由于科学,明确的标准,购买者通常难以准确判断材料的质量。还有一些误导和欺骗行为,使优质的建筑材料流向市政建筑工地。(2)许多相关的买家没有按照现行的国家标准进行采购,甚至一些材料的买卖双方也相互同意。非标材料造成施工质量差,施工进度延误,施工成本增加。
2.3、测量误差的问题
在施工之前,必须仔细测量所有施工。在市政工程建设的准备中,测量环节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施工测量涵盖整个施工过程。与大多数施工测量应用程序一样,施工测量的准确性会影响项目的美观性,质量和施工时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具体的测量中,小的误差会影响市政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并对财产造成重大损害。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设计前的测量误差会给整个建筑项目带来困难。其次,图纸与实际结构非常不一致,偏差严重。施工中的测量误差将导致建筑材料的浪费,准确的测量将控制商业材料的使用,这符合中国市政工程科学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加强市政工程建设施工技术发展的有效对策
3.1、优化施工方案的设计
负责施工的一方必须考虑其自身施工技术的整体实力。客观,紧密结合市政工程的建设内容和具体要求,设计了一套创新,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不仅要符合设计规范,还必须符合城市的未来发展。在设计计划的初始设计阶段,必须充分考虑其施工环境,施工范围,施工数量,预期项目执行速度和施工材料等因素。此外,在施工之前,所有规划计划都必须得到上级主管的明确批准和确认,并且在设计过程中必须事先做好安全措施的记录,例如防雨和防风。建筑还必须考虑是否有必要动员特殊的建筑设备和人员。材料是否符合施工计划的要求。
3.2、完善并加强施工技术的相关管理
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施工管理队伍,是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力保证,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体现。当前,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道路工程的内容逐渐增多,技术含量日益丰富。加强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是解决所有市政工程问题的重要前提。首先要确定的是施工过程的管理。在一般项目的设计中,必须首先建立良好的组织管理结构,并有效设计和优化不同专业和不同环节的技术解决方案。其中,通过提高工程方案设计水平,我们需要对项目内容,围绕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市政工程概念有全面的了解,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精简工程设计和改进。施工,并通过模拟或现场测试。确保工程设计的可行性。
3.3、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
首先,按照市政工程的标准规范建立能力强、技术优秀的专业施工团队,有关的技术人员需要重视学习,而且勤于实践,在市政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找出不足之处,与此同时提升自己的能力;其次,参与建设的施工技术人员应该具备技术能力,掌握了解整个施工的实施过程,同时提高他们的自我学习能力还有思考能力;最后,市政项目的领导者要多开展一些与测量、质量检测等有关的活动,让其了解风向和地质等情况,用自己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情况中发生的问题。
3.4、严格材料选择,合理控制数据测量误差
(1)在选择建筑材料时,建筑部不仅要严格审查材料的状况,而且要注意材料购买者的专业素质,并优先选择具有广度的人才具有材料采购经验,明确的材料使用标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2)对材料的性能和质量进行详细检查,对建筑材料进行随机检查,并选择一定数量的样品,由专业检测机构进行验证;(3)市政建设前的数据测量。那时,必须派出具有专业证书的验船师进行测量,并且必须将误差严格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同时,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必须与设计要求紧密结合,监测和审查工作必须在专人的指导下进行。
总之,我国市政工程建设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会更多。因此需要我们带着责任感,抓紧一切可利用的时间,本着节约自然以及人力资源的原则,在降低工程成本,保证工程效益的基础上,按照国家建设的要求以及工程技术发展的规律展开奋斗,进而促进我国工程建设技术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丹,李书源.市政工程施工技术优化途径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7(07):45-46.
[2]李海娥.关于市政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管理研究[J].江西建材,2017(09):294+296.
[3]刘西拉,袁驷,宋二祥.关于我国工程建设技术发展的战略思考[J].土木工程学报,2005(12):1-7.
论文作者:廖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2
标签:工程建设论文; 市政论文; 测量论文; 市政工程论文; 材料论文; 技术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