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策略论文_赵杰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策略论文_赵杰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洛塘中心小学,746052)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积累知识的基础阶段,数学教师要结合自身教学与学生实际情况,以学生为中心,以新课标为依据,设置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引导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培养他们敢于探索生活的信心,夯实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基础,促进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在小学基础教育阶段,数学是一门必修课程,它不仅在数学领域中占据重要位置,而且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如何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则需每一位数学教师深思。基于此,从教材、课堂互动、因材施教、整合创新等方面入手,就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说说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深究教材,把握主旨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媒介,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在《中小学教学常规》中,教师教学第一项常规要求就是备课,因为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而备课就是熟悉教材、分析教材、钻研教材,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只有整体把握教材思路、细研教材内容、深究教材涉及的生活常识,并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备教法、备学情、备过程、备资源。小学数学教材,它的内容取之生活,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老师作为引路人、课堂上的辅导者,老师只有在课前深入研究教材,准确把握主旨,才能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方法。

二、互动教学,激发欲望

小学阶段是学生积累知识的基础阶段,也是培养学习兴趣的阶段,但鉴于小学生年龄小、自主性较差、好奇心较强、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问,适时提问,通过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问题让他们对新内容产生疑惑和求知欲,古人有言:“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所以,让学生产生疑惑和欲望,是他们学好教材的关键一步。数学是一门抽象、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不是很高,这就需要教师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建立互动教学模式,互动教学可以为学生学习知识增添趣味性,也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排列这一节知识时,则可邀请一名学生站在讲台上,随机说出第几排第几列,下面的学生自己找出相应的位置来,这种课堂互动模式简单易懂,既可化静为动,又能使数学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生们自然也就在游戏中不知不觉的掌握了知识,达到了教学效果。

三、联系生活,因材施教

数学中有生活,生活中有数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正确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在讲解数学题目的时候,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将课本知识与学生身边的事物结合起来,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题意,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现实中,部分老师注重的往往是理论知识的灌输,而缺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发现知识的环节,这样一来,数学教材编写的目的就在无形中被扭曲,数学课堂也就成了理论知识的堆积的场所,学生在课堂上听得津津有味,但是轮到自己做题时,却变得一眼茫然,面对应用问题时,不知所措,无从下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利用好课堂时间,还要能够充分挖掘课外生活空间的有用信息。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实际生活中摄取教学素材,要善于挖掘生活中活生生的素材,贴近生活的案列讲解,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此外,教师还可以丰富数学教学的模式,利用课堂小实验、小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明白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小学数学教学要生活化,要将数学教学与身边生活联系起来,让数学真正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这样才能拉近知识学习与生活运用之间的距离。

四、知识整合,启迪创新

小学阶段,由于学生年龄小、缺乏经验、整合并运用知识的能力有限,就是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许多学生却变成了“哑巴”,原因在哪呢?为什么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积极主动,而课后让其整合知识时却没话可说呢?随着教育改革,教材的编写具有时代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拓展性原则及思想性原则。课本上的题目不仅新颖,贴近学生生活,而且都是学生所熟悉和熟知的话题,面对这些题目,学生都应该能说出一二,并不陌生。但学生所知道的毕竟是零碎的、分散的,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所以,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题目中的语言进行有效提取,而自由提取有用语言的过程,也是学生快乐学习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心情是舒畅的,思维也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此时的他们才更敢想敢问,敢于质疑问题,勇于大胆创新,更能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例如,在探讨“商不变的性质”时,教师可先出示两道商是2的口算题,再让学生编几道商是2的除法题,接着让学生展开讨论,问题一出,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积极投入到探究之中,在探讨中发现商不变的性质规律。这一探索的过程,学生学到的不只是一条性质规律的整合,同时也学会了如何独立思考与创新。

五、结语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实现离不开老师准确扎实的备课,另外,数学教师也要结合自身教学与学生实际情况,以学生为中心,以新课标为依据,设置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引导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培养他们敢于探索生活的信心,夯实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基础。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探索出属于自己的教学体系,推动高效课堂的形成,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顾伏威著,《读与写(教育教学刊)》(浅谈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2016年12月;

[2]曾艳红著,《赤子(上中旬)》(浅谈小学数学启发式课堂的教学策略),2016年11月;

[3]李树恩著,《中国校外教育》(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2015年04月

论文作者:赵杰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0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7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策略论文_赵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