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房屋建筑是人们必须的生活场所,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发展迅速,现代房屋建筑楼层越盖越高,人口居住高度集中,对房屋建筑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房屋建筑建设中,基础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房屋建筑的安全和质量,因此,只有保证房屋建筑地基的质量和稳固,才能使房屋建筑的整体工程质量得到保障。基于此,以下对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房屋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引言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房屋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房屋施工中,存在着一系列不可避免的问题,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需要充分意识到地基在房屋建筑中的重要作用,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情况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使地基的坚固性和稳定性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居住需求,实现理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房屋建筑基础工程常见问题
1.1混凝土构件裂缝。混凝土裂缝是由于混凝土结构由于内外因素的作用而产生的物理结构变化,而裂缝是混凝土结构物承载能力、耐久性及防水性降低的主要原因。塑性裂缝多在新浇筑的混凝土构件暴露于空气中的上表面出现,塑性收缩是指混凝土在凝结之前,表面因失水较快而产生的收缩。温度裂缝多发生在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或温差变化较大地区的混凝土结构中。
1.2水文土质条件差异大
有许多如黄松土、膨胀土、软黏土和填充土等是不利于地基的施工的。建筑地基基础工程对于土质的要求比较高,如果遇到不利于施工的软质土,则会导致地基不稳固。软土土质松软,大量水分储存其中,因为大量水的重力作用,使得上部土对于下部土的压迫力度大,土层能在重力的作用下收缩,会产生地基不稳,建筑物出现歪斜或墙面产生裂缝。相关技术人员如果在地基施工过程中发觉遇到不良土质,应该立刻做出反应,利用相应的技术,解决由土质不良带来的建筑不稳的问题,最终确保建筑的安全性。在地基基础施工阶段,要想避免工程完工之后建筑发生歪斜和沉降的现象,需要因地制宜,了解施工地区的土质特性,运用相关技术弥补不良土质带来的影响。
1.3地基施工存在的问题
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地基沉降与桩基不稳,基本是由人为因素造成,例如施工方法选取不当,人为操作失误等,若是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地基问题,不仅会损害整个工程的利益,还会威胁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尤其是地基沉降影响范围最广,无论是补救还是施工危险性都会导致整个施工出现问题,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再次重建一个地基基础工程,用双倍的资金与人力建造一个地基基础工程,会严重损耗施工单位的信任度与好感度。施工完成后出现的问题,一般为墙体破裂或者是建筑物倾斜,这两种问题随着现代建筑楼层高度的不断增加,危害性逐渐增大。由于地基基础不稳定,建筑物严重倾斜以及墙体破裂,很容易会影响地基安全性能与使用性能,施工团队在这类问题前面也会及时补救,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恰当处理,就可以减少完工后的质量问题,但补救的代价较大。
2基础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2.1重视工程地质勘探的准确性
房屋建筑作为一个施工技术要求较强的项目,首先要进行工程勘察。施工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准确,应提供详细的工程勘察报告。此外,还需要有效地防止建筑物基础施工质量缺陷,首先,需要对施工现场的地形、水文地质和网站等进行详细的了解,在地质勘探的基础上增强数据的准确性与针对性。在施工阶段,还需要结合建筑的结构特点,做好具体功能分析,科学合理地进行工程勘察。在整体施工中,测量工作是不可替代的,因为它是为施工提供可靠的参考,所以,必须保持其准确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确保建筑结构的合理性
建筑结构的稳定程度和合理性决定了房屋建筑的使用寿命,对房屋居住的质量提升具有重要作用,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环节对建筑场地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针对地质条件和相应的地基承载力度选择合适的地基基础设计方案,准确计算出地基的压力和承受力,保证地基基础工程达到质量要求。另外,在施工阶段,施工人员要根据现场情况对具体的地基建设进行再测,在地基建设过程中要做到认真细致,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检修,不断提升施工的效率,避免造成施工质量上的影响。
3房屋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3.1固结排水技术
地基是房屋建筑的基础,在施工的初始阶段,地基的含水量较高。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采用固结排水技术,在对地基土体加固的过程中,增强地基的稳定性和坚固性,使地基的质量能够符合规定的标准。可以将排水用的井架设在地基上方,对地基的水进行有效排出,使地基的干燥程度能够符合施工的要求。在排水的过程中,地基的稳定度能够得到有效提高,在水分适中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其他地基基础施工技术,使地基的承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高。
3.2地基基础工程的检测技术
地基基础的检测是将地基工作的建筑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考察,通过对地基建筑的勘测点以及重点位置进行记录,对于一些边基部分以及坡度问题和开挖深度问题要进行重点的检测,确保地基基础的稳定性。如果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地基支护变形或者地基支撑不牢固等现象,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另外,对于检测时间也要严格控制,保证对于支护点或者其他施工过程每天进行检测,每天至少进行一次,根据检测结果实时调整建设进度和建设方案。通过对施工现场的环境进行实施检测,针对不同的温度,不同的气候适时调整。例如有些地区常年多雨,在此地区进行地基基础的建设就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入排水管道进行排水,以免造成积水影响地质稳定性,以此保证地基基础工程的工程质量。
3.3淤泥挖处并填充固定技术
这个技术是为了在遇上不良的淤泥土质且难以去除阻碍工程实施的情况下,把淤泥和松软土质挖出,在原来的淤泥位置加入紧密的人造物质。这些物质间隙小,易于排水,承载力较强,能够增加地基的稳定程度。
3.4挤密桩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挤密桩地基处理施工技术是常用的地基基础加固技术,可依据不同施工材料分为砂石桩地基处理技术、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地基处理技术、夯实水泥土复合地基处理技术,主要是在砂、石桩地基期间,依托于不同的桩,在加固较弱土体施工中,采用砂石桩地基处理技术,用高压水冲刷与冲击、震动等方式,开设孔洞后,再把砂石与砂填入孔洞内,形成具有较高密度的桩体,全面提升房屋建筑的地基强度。灰土挤密桩地基处理施工中,是利用施工设备进行重锤锤击地面后,将不良地基土体放入钢管后,挤密后形成孔,然后将灰土填充到桩孔之中,以夯实处理,确保周围土地与灰土材料构成符合地基,从而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地基负载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选择将会对房屋建筑的质量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对施工人员而言,要对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给予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以确保房屋建筑地基基础结构的稳定可靠。
参考文献
[1]熊培涛.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要点[J].技术与市场,2019,26(02):146+148.
[2]秦威.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居舍,2018(19):49.
[3]章文西.当代房屋建筑结构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控制技术[J].河南建材,2018(02):314-315.
[4]徐洲元.关于现代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J].建筑设计管理,2017,34(10):86-88.
[5]赵艳艳.关于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中外企业家,2015(02):136-137.
论文作者:张佳丽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6
标签:地基论文; 房屋建筑论文; 地基基础论文; 土质论文; 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