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微写作”课堂的有机渗透_微写作论文

课堂“微写作”在阅读教学中的有机渗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堂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巢宗祺教授在山东省三级分层达标实验结题总结会上指出,阅读教学不要仅仅盯在阅读的层面上,要做到从读到写的过渡,以使语文能力得到延伸、发展、深化,尽可能做到把读到的东西运用到写作中去,达到阅读“建模”,写作“践模”。

      但是,在常态语文教学中,为应付作文考试,教师常常编制各种模式化的写作套路,要求学生进行规范的“入格”训练,而教材这一最值得借鉴,选文最经典的“范本”,却被忽视甚至无视了,学生不能从经典篇目的阅读中汲取写作的养分,文章只是“入了格”,规范了,齐整了,但是“出格”写出个性,写得新颖、深刻,就成了学生写作视野中遥不可及的“圣地”。长此以往,学生作文“千人一面”,没有丝毫的生命力,更谈不上什么深刻了。而如今,常规教学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就是,写作训练已然与阅读教学脱节,游离于阅读教学之外,成了一个独立的单元,阅读和写作成了互不相干的“两张皮”。

      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写作不能“分家”,应是互为本位、相互促进的“一体两翼”。阅读离不开写作的深化,写作应是阅读成果的凝聚。叶圣陶先生说的“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不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吗?教学中,笔者提出并践行了“微写作”训练的观点与做法,此法收效颇丰。这一理念要求教师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教材,在阅读教学中明确提出写作要求,进行课堂“微写作”训练,有序推进阅读、写作同步进行,互为相容,共同提升。如此,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课堂渗透写作,写作训练深化阅读,一体化整体设计,学生阅读、写作能力必定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微写作”训练模式可以解决阅读教学中的“读”“写”之间的矛盾,一方面阅读教学以“读”为主,以“写”为辅;另一方面“写”要以“读”为基础,“读”要用“写”去深化。笔者将自己归纳的“微写作”形式,从课堂写作角度一一阐述。

      仿写是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训练最基本、最易操作的形式,这种“微写作”形式不仅要求仿得形似,更要求其神似。仿写可以是仿一个词,可以是仿一个句子,也可以是仿一个段落。学生通过仿写这种“微写作”形式,打造语言亮点,提高遣词造句的最基本的语言运用能力。

      比如学习食指的《相信未来》“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一句,就让学生模仿诗歌中的前两个小节的句式“当……,当……,我依然……”进行仿写训练;再比如《荷塘月色》中使用博喻修辞的一句“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要求学生换另外的本体、喻体,如书籍、防护林,做仿句训练;等等。

      改写也是解读文本、训练写作的“微写作”形式。具体而言,可以把诗歌改为散文或小说,把散文或小说改为诗歌;把小说改为剧本(课本剧)……改写的基本原则是“从文本中来,到文本中去”,理透文本旨意,遵从文本基调,有解读者的“自我意识”“自我建构”,同时要合情合理。

      《荷花淀》是孙犁先生“诗体小说”的代表作。文本的环境描写充满诗情画意,文中那皎洁的月光、凉爽的院落、润湿的苇眉、透明的薄雾、清新的荷香、淳朴的民风……意境纯美,如诗似画,读来让人如坠仙境,如痴如醉,赏心悦目。可是,如何才能通过阅读将这种美传达出来呢?分析、鉴赏、品评……总觉得还是“语文味不够浓重”。“诗体小说”具有“诗化”的语言,何不将文中诗意的环境描写改为一首诗!果真,一经改写,境界全出!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苇眉子/湿润润的//女人/坐在院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的怀里/跳跃着//不久/她/就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花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淀里/也是一片银白的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香

      这种基于文本的“微写作”形式的再创作,是深入文本、充分理解文本的外显,值得尝试。

      扩写是一种对原作从形式到内容进行某种扩充再创造的“微写作”训练形式。在扩写中,学生要在深入文本、研读文本、领会文本的基础上,斟酌自己的文字,这就要求学生既能够“入乎其内”还要“出乎其外”。大家最为熟悉的高考名篇《赤兔之死》,就是将《三国演义》中的“关公既殁,坐下赤兔马被马忠所获,献与孙权。权即赐马忠骑坐。其马数日不食草料而死”几句话扩写充实,进行合情合理的想象而写就的。再来欣赏下面这段文字。

      天色已晚,他抬头远望,昏黄的太阳伴着如血的残阳缓缓地沉落天边,无言的沉重。猝然回首,却看到无名的江鸟撕扯着嘶哑的鸣声低低地迂回江面,裂人心肺。低首凝眸,却只看到一袭白衣,面容憔悴,身形枯槁的倒影。江水缓流无声,似不忍心惊扰;绿树顾影不语,没有勇气打破这份孤寂。他立于江边,留给我们一个亘古悲凉的背影……

      这段文字融情于景,想象合理,富于文采。它就是扩写了课本《屈原列传》中的“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这句话。语段描写了“江滨”之景,即人物活动的自然环境。其情感基调延续了《屈原列传》一文的悲愤、凄凉、孤寂,环境描写细致入微,天边落日、无名江鸟、一袭白衣……无不表露出屈原被流放后真实的生活状态。教学中设计这样一个“微写作”训练的环节,兼及了阅读与写作。

      概括文意是阅读教学中经常设置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学生概括准确即可。笔者在教学中对概括文意做了一些限制,比如用拟写对联、以诗(词)解文等等“微写作”训练形式。这里介绍的是引导学生以拟写对联的形式进行“微写作”的归纳概括训练。

      《都江堰》是余秋雨先生的名篇,都江堰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重大水利工程。文章借写都江堰来写蜀郡守李冰,弘扬了一种文化精义。笔者执教《都江堰》时,整体感知后,便引导学生明确,全文是围绕“都江堰”“蜀郡守”展开的。于是相机板书“都江堰”“蜀郡守”,然后分别在“都江堰”“蜀郡守”后画上横线,要求学生填写,所填文字要形成对仗,字数不限。很快,学生便踊跃地展示了自己的成果。

      

      学生展示过程中,我适时补充对联除对仗外,“仄起平收”的要求,师生共同修改。如上文三例中,“生3”的展示,就将上联中“造福万年”,与下联中“恩泽千载”互换了位置。另外如《我与地坛》《纪念刘和珍君》《鸿门宴》等篇目都可以设置“门槛”,要求学生以对联或整句或诗歌的形式概括文本大意。这样的文意概括,既深入了文本,又强化了语言训练,这“一石二鸟”之举也彰显了语文阅读课读写互生、互藏其宅的设计理念。

      以上“微写作”训练形式,从篇幅看,或三言两语,或洋洒大篇;从内容看,或课文借用,或课外引进;从方法看,或内容挖掘,或想象补充……它既有利于深入解读文本内涵,促进对文本的理解与消化,又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兴趣。这种以课本为基点的“微写作”,搭建了阅读教学和写作训练的桥梁,以读带写,读写结合,读写相得益彰。至于“微写作”形式,应该是丰富多样的。我们相信做好“微写作”,必成大文章。

标签:;  ;  ;  ;  ;  

阅读教学中“微写作”课堂的有机渗透_微写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