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型国有商业企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与方向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大中型国有商业企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与方向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国有大中型商业企业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与方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增长方式论文,途径论文,方向论文,商业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两个转变”是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建议》和江总书记在论十二个关系中都明确提出的经济发展的战略任务。如何在现实的商业企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按照商业行业的特点将“两个转变”的经济内涵进行具体化和操作化,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重要理论问题。

一、国有商业企业在经济增长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流通领域改革十多年来,虽然在商业管理体制和商业企业体制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改革成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与经济建设的发展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从适合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新的经济增长方式的高度出发,我国国有大中型商业企业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和经济实力还远未达到应有的要求,主要表现有如下几点:

⒈我国大中型商业企业的经营组织方式的集团化、规模化、社会化和市场化程度低。在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外国,处在流通领域中的一些大型商业企业的企业规模、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都已发展到规模化、现代化、市场化、国际化的管理水平和经营程度。这些大型商业企业无论是在商品流通领域,还是在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中都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主导作用。例如,从生产资料看,1994年,日本的钢材产量达到9000万吨,国内仅九大商社代理销售的钢材就超过70%。从生活资料看,1993年,美国全国零售商品总额为10795亿美元, 其中连锁商业所占的销售额已达6355亿美元,占总额的60%。但是我国目前流通领域中无论是商业企业的规模、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等方面都处在比较落后的状态之中。我国真正有实力、有规模、有影响、甚至是国际化的大的商业集团、综合商社等集团化商业企业和组织体系还基本没有形成。商业代理制目前还处在探索与起步阶段,还根本谈不上主导生产资料交易的作用;连锁商业虽然在我国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发展得比较快,但是无论其连锁规模,还是在社会商品销售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来看,远无形成能够左右零售商业活动大气候的实力。

⒉一个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在我国大流通大市场体系中起着新型主导作用的国有商业的经济力量还没有形成。到1994年底, 我国全国零售商品总额已达到16000 亿元, 各类大型批发市场2500多个,各类专业市场12000多个,集贸市场80000多个,生产资料市场3000多个,国家期货定点交易所13家。进入市场商品的市场调节价格比重已达90%左右。虽然我国市场体系客体已初具规模,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包括国有商业、集体商业和各类非国有商业在内的所有商业企业的规模过小,使得在这个市场体系客体框架之中活动的商业主体活动体系内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小规模商业资本投资方向重复率过大,商业资本的行业转移过于频繁,低水平的过度竞争和商业经营的欺诈行为严重,市场交易秩序比较混乱等问题,基本上没有形成通过国有大商业企业的自身经济活动力量,而不是通过政府的行政调控力量达到的调控交易行为与流通秩序的市场主导机制力。以具有经济实力、活力和竞争力的新型国有大中型商业企业的主导力量并没有形成。因而,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体制的、新型的、较完善的、较成熟的流通运行机制并未形成。我国商业活动主体的现状肯定适应不了我国正在向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和现代化迅速发展着的工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变革对流通领域经济运行机制的相应的要求。

⒊国有商业企业从总体上还未根本摆脱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效益不佳和实力不强的困境,从而影响具有实力的规模化商业企业的形成、发育和成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有不少国有商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国有商业的总体经济实力实际上一直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从1994年到1995年这一年时间内,国有商业企业零售额占全国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从39.7%下降到33.7%,而同期非国有商业的比重已由上午的60.3%上升到66.3%。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除了国有企业体制不顺、产权不清、责权不明、机制不活、竞争加剧等深层原因之外,也有国有商业企业自身管理不善、经济实力不强、竞争实力不够等这些直接原因。例如,从最能反映商业企业经济实力的商品经营资本额来看,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国有商业企业的商品经营资本的自有流动资本部分所占比重非常少,一般地讲,连5%的比例都达不到, 企业正常的商品购销所用的流动资本几乎全靠银行贷款。若抽走银行贷款部分,也就等于抽走了这些企业的全部商品经营资本,企业所剩下的只是占这些企业总资本额比例非常小的、处在营业和库存用的房屋,以及其它简单的商业营业设备等实物状态下的固定资产。有的商业企业甚至已形成长期负债运行的局面,若将银行贷款连本带息的资金总额全部抽去,这些商业企业几乎一无所有,早已处在资不抵债的困境中了。

⒋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连接农业生产与流通的,集产、供、销、服务四为一体的规模化、规范化的商业网络组织体系。例如,日本国的“农协”组织体系,是集物流、商流、信息流,以及产、供、销与一体的,全方位、遍布全国的农业流通服务体系。日本“农协”网络系统,把绝大部分农产品纳入了有计划的流通轨道。这样,一方面克服了分散的小农业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农业生产稳定均衡的供给,另一方面把孤立的、小规模的农业生产者组织成有组织的大规模的产品供应者,既有效地维护了生产者的长远利益,又有效地解决了适应分散化的农业生产与大市场大流通的矛盾。在90年代初期,日本已达到了86.5%以上的蔬菜、肉、蛋和99%的大米都通过农协组织销售。但是,我国目前无论是县级国有商业系统,还是供销合作社系统,都还没有形成一套在体制上合理、在体系上完善、在功能上齐全的符合中国特色的、连接我国小而分散的农业生产与大流通大市场的商业网络组织体系。这种流通状况与我国正在进行着的农业现代化的建设事业是极不相适应的。

总之,我国目前商业的现状是:既存在工业生产的不断规模化大生产与不规模化、粗放型小流通之间的工商矛盾,又存在农业生产的分散化、小生产特点与不完善、不合理的流通体系之间造成产、供、销、服务等方面的不规模化、不系统化的农商矛盾。

二、实现国有商业企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与方向

(一)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商业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

一定的经济增长方式是由一定的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所决定的。所以,党中央提出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和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没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也就不可能从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深度出发,内在地、必然地、客观地要求经济增长方式的集约化方向。相反,若只提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而没有经济增长方式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进行集约化方向的转变,也就失去了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重要内涵,市场经济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效率和活力。从商业角度看,没有商业体制的市场化的根本转变,也就不可能实现商业增长方式的集约化转变。据此,我们要想真正实现流通领域的经济增长方式的彻底转变,进行有针对性地商业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⒈继续深化改革传统体制遗留下来的以行政行业主管部门为基本框架的政企不分的商业管理体制,将中央、省、地、县各级商业行政管理部门直属的大中型商业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内容与要求,进一步大胆地、稳妥地断绝“婆媳关系”,其中包括商业行政管理部门对所属大中型企业的资产所有关系、各种形式的人事任免关系、企业的发展规划和经营的管理关系等。其中的在于:让企业以明确的资产所有权关系和相应的责权利关系为压力和动力,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的生存环境中塑造出一批真正通过集约经营发展之路而成长起来的具有经营活力、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的国有大中型商业企业来。

⒉从工商税务管理角度来探讨、改革和完善我国商业企业在发展连锁商业、综合商社以及代理制等方面的工商税务的注册、管理、税收等方面的政策与法规制度。应尽快地在政策法规上规范、完善和引导我国商业企业在经营形式和组织方式方面的改革与创新,鼓励我国的国有商业企业向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各种规模化、集约化的商业组织方式和经营形式发展,促使我国的一些大中型商业在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上,不断发展壮大。

⒊进一步加强我国包括全国性的批发、区域性批发、地区性批发、各种类型的市场的硬件网络体系的建设,以及相应的市场管理、信息传播、价格管理、交易规则、服务功能等软件方面的提高与完善,进一步培育与我国大市场大流通相适应的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和交易关系,塑造充满活力的、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让市场机制的力量进一步的、充分的发挥出来,通过市场机制的竞争力、压力和动力塑造出靠集约经营发展的国有大中型商业企业,以及相应的商业组织形式和交易方式。

(二)要明确商业企业集约化经营改革的基本技术性方向

商业经营的特点是:无论批发还是零售所经营的品种繁多批量小、市场供求变化大、企业流动资金和商业活劳动占用比重大、商业企业管理十分复杂。所以,属于劳动密集型的商业行业要想达到象现代工业企业在标准化、简单化、专业化、规模化和科学化方面的程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要想实现商业企业的集约化经营,仍要从适应商业经营的特点出发,在三个方面明确集约经营改革的技术性方向。一是通过商业内部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管理方式、经营环节的改革和商业管理电子化、机械化的创新与发展,将商业劳动的多样性向简单性或机械化方向转化;二是通过对连锁商业、超级市场、代理制、经销制等商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将商业企业从企业管理、库存管理、商品购销、会计与结算等商业经营的重要环节方面进行合理的专业化分工,将商业经营的复杂性向专业化、简单化、标准化和规模化方向转化;三是通过大力推行和发展电脑在我国商业管理与经营中的实际应用,提高商业经营、管理、决策、结算等方面的科学化和劳动效率,将商业管理的经验化、人工化向电子化、科学化方向转化。

(三)重点探索与发展适合我国农业经济的规模化流通组织形式

以建立和完善产、供、销、服务的一体化、市场化、规模化和社会化的农业生产资料商品和消费资料商品流通体系为目的,进一步深化我国县级国有商业系统的改革与供销合作社系统的改革,协调、规范这两家的业务关系,发展新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创新和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农业经济特色的商业流通模式和管理体系,应是流通领域改革与探索的重要内容。⒈进一步深化改革我国供销合作社和县级商业的组织形式,探索一条与广大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筹资、服务、收购、销售、信息于一体化的农副产品的流通组织体系。这种与农户的经济利益关系不是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强行联系在一起的。而是通过在产销环节上、专业分工上、责权利关系上以经济契约方式维系的,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经济利益关系。⒉建立这种农副产品流通组织,是否可先进行一些地区性的改革探索,在取得一定经验之后,再向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的组织方向发展。只有发展成为全国性的流通组织,规模化的农产品流通才能真正体现出来,也才能真正解决小农业生产与大市场大流通的矛盾。⒊各级政府应在政策、法规、管理等方面给予明确支持与规范,并相应地建立起一套在宏观调控、政策保障、联系供求、调剂余缺、信息引导、提供服务等方面的政府管理方法体系。

(四)改革与探索的范围重点应是国有大中型商业企业

我们讨论商业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重点是讲在我国流通领域的经济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国有大中型商业企业的转变,不是绝对化的、对每一个商业企业统统要求的集约化经营。例如,一讲集约化经营,我们就不论企业的规模大小、什么经济性质、处在何种行业或是经营什么品种,都一律要求其实现集约化经营,这是根本不现实的、不可能的,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从商业经营的一般特征看:所经营的商品品种繁多、购销批量小(相对于工业企业而言,无论是商业批发企业还是商业零售企业都是这样)、消费者购买行为零星化多样化、市场需求变化大、服务类型和对象复杂等,这些特征都客观地、必然地要求有一大批各种类型的小型商业企业存在,以便更好地适应各类消费者的相应需求。就是在市场经济十分发达的西方国家,各种各样的小型商业企业的经营活动也是十分繁荣的。由于这些商业企业的规模很小,所能涉及到的市场范围和作用也十分有限,所以集约化经营并不适应这些企业。但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特征、内涵、规模和大局内在地要求必须要有一批,从市场交易活动主导性方面看,在国内全国性市场或区域性市场中起主导作用并能够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从交易内容上看,能够控制关系国计民生重要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经营与流通的,经济实力和规模强大的大型国有商业企业(或集团),来起到衔接社会生产与消费、调剂市场供给与需求、稳定市场波动的作用。我们所讨论的商业企业的集约化经营正是这类大型国有商业企业的集约化,我国流通领域现在缺少的正是集约化特点突出的大型国有商业企业。商业企业的集约化经营,也正是造就我国具有实力的大型国有商业企业的必由之路。

标签:;  ;  ;  ;  ;  ;  ;  ;  ;  ;  ;  ;  ;  

大中型国有商业企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与方向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