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及要求论文_郝利英

农村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及要求论文_郝利英

摘 要: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对农村公路的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就农村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及要求做了分析,从而更好的减少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对

周边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农村公路建设;环境保护;影响;要求

1 农村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由于农村公路建设分散,范围广,会涉及到鱼塘、农田占用等问题,因此,它对环境的

影响范围大,涉及面广,这也就涉及到多学科知识,如工程地质、土木工程、岩土工程、环

境工程等。综合各个学科,可以将农村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大致分为两类:⑴对生态环境

的影响和破坏;⑵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1.1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或破坏

农村公路生态环境,主要指保护自然风貌、生态系统生物物种等。农村公路建设对生态

环境的影响的主要问题是对土壤植被、水土保护、野生物资源以及土资源等的损坏。一般来

说,路线越长,通过地区生态系统越复杂,植被覆盖越高,其影响和破坏的程度就越大。农

村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主要包括:(1)阻隔作用:农村公路建设以后,

对生物和动物来讲是一道屏障,起着分离和阻隔作用,将自然的生态环境切割成孤立的块状,

有可能发生种内分化,不利生物多样性的保护;(2)农村公路建设对环境的污染:行驶的车

辆排的废气、交通噪声、路面雨天径流,以及危险品运输的交通事故都给两侧环境带来影响,

使人类活动区域的环境质量下降,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生存环境质量下降,进而影响生态

系统的稳定;(3)农村公路建设用地破坏植被,影响自然资源的利用:农村公路建设占用大

量土地,由于高速农村公路工程量大、施工期长,路基两侧的植被也受到一定的影响,植被

的破坏加剧荒漠化或水土流失、对森林草地的破坏及影响野生动物的正常活动,此外对自然

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均产生不利影响;(4)农村公路建设易引发地质灾害:路

基的开挖或堆填改变了局部地貌,在地质构造脆弱地带易引起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有时

影响河流的稳定性。

1.2对社会环境的影响或破坏

农村公路社会环境主要是指农村公路沿线带状区域范围内,人们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

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人工环境。农村公路建设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对人

居环境、人文景观等资源的无端破坏。它虽然可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但是,如果利用不

当,却能够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危害人类的健康,对社会的发展起到负面作用。因此,如

何使农村公路建设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一直以来是难以解决的棘手问题。

2农村公路建设环境保护的要求

农村公路发展和环境保护是我国农村公路建设面临的双重任务。目前我国对环境有影响

的交通行业大中型建设项目,规定必须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制度和防治污染及其它公害

的设施及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制度。为了使农村公路建设

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重要的是作好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设计与施工的各个环节,使之能够相

互协调、互相促进,满足环境保护的需要。

2.1农村公路环保设计措施与要求

2.1.1 生态环境设计

根据设计路线沿线的生态环境的特点,设计桥涵排水、边坡防护等不同的环境保护工程。

通过土地复垦等生态工程防护措施来控制水土流失,减少对水体、湿地、绿地等环境资源的

损失,达到恢复与优化原有自然环境的目的。如设计山区农村公路时,路基土石方宜以挖代

填,纵向调运,尽可能的做到填挖平衡。废土不乱丢乱弃,应结合农田基本建设,充分利用

弃土等。

2.1.2社会环境设计

农村公路沿线必须全面考虑所经过地区的社会环境。在设计过程中,应对该地区的土地

资源、农田水利设施、房屋建筑、行政区划、人文景观的现状及其发展规划等因素进行调查

研究,在收集有关社会环境资料的基础上,经综合分析论证,以确定路线线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农村公路

选线时宜绕开省级以上的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居民文教区以及名胜古迹、风景旅游区

等。

2.1.3水资源环境保护设计

农村公路设计应特别注意对饮用水源的保护,路线尽可能避让。路线不宜从作为饮用水

源的水库区通过,受条件限制时,线位应尽可能布设于库尾或汇水沟侧,且应以桥梁形式跨

越。农村公路通过城镇集中供水的饮用水源保护区时,应充分考虑水源保护设施,并考虑相

应的应急通道和入口。

2.1.4绿化设计

农村公路沿线应尽可能进行绿化设计。绿化可以起到降低噪音,吸附废气与尘埃,隔离

路面污水,弥补农村公路景观缺陷,美化农村公路环境的功效。要确保农村公路绿化作到全

面合理布局,使得农村公路工程与自然风景融为一体,既能保护环境,又起到了提供舒适优

美的农村公路运输体系的作用。

2.2农村公路环保施工措施与要求

2.2.1声环境保护

一般控制交通噪音污染采取的措施有:种植绿化林带、对建筑物设置隔声设施、建造声

屏障、堆砌工程弃方或其它废弃物,另外对农村住户修建围墙以及拆迁等。

2.2.2大气环境防治

在农村公路的两侧适宜种植多层次结构的绿化林带,起到对有害气体的吸附或净化作

用。沥青拌合站设立于地区主导风向的下风向,远离村镇。路用粉状材料如石灰、粉煤灰等

运输堆放时,应当遮盖,防止飞扬以污染大气、农田。施工路段应定时撒水,防止扬尘污染。

2.2.3水环境污染防治

对农村公路沿线管理、养护、服务区等的生活污水应处理后方可排入污水或农用排灌系

统,不能排入饮用以及养殖水源地保护区。施工期生活饮用水源地在保护区内不得设置沥青

混合料及混凝土搅拌站。不能在地表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取土、弃土,不得破坏水源林、护

岸林及保护水源相关的土壤植被。

2.2.4水土流失的防治

设计与施工应结合线路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尽量减少路基高填深挖,土方调

配要尽量做到填挖平衡,应尽量降低路基填土高度以便于减少土方,节约用地。施工人员应

合理设置弃土场地,加强防护设施设计!避免弃土位置不当导致的防护措施不利而造成水土

流失。

2.3农村公路营运期的环保

在农村公路的营运阶段,加强环境的保护与监督也是非常必要的。农村公路投入使用以

后,在继续了解农村公路工程造成环境影响的基础上,研究环境的不良反馈作用引起的危害,

注意控制环境公害,避免由于各种潜在危害带来的长期的、巨额的治理灾害投资。由于一些

典型路段的环境质量十分的恶劣,可能会对整个农村公路的运营造成不必要的严重的影响,

因此必须在典型路段上有长期有效可行的环境监测工作。此外,做好养护路段沿线的绿化维

护工作,不仅有利于保护路基,防止水土流失、斜坡失稳等工程灾害,还可减少交通噪音、

净化空气、美化路容,为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发挥积极作用,加上树木花草色彩多样,充满生

机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有利于构成清洁、安全、和谐、优美的农村公路交通环境。

3结 论

环保是我国农村公路建设飞速发展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环境保护与农村公

路建设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农村公路建设的基本方针。综上所述,农村公路工程应综合考

虑农村公路建设期与营运期对农村公路沿线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保护问题,针对路线方案、

设计及施工各个环节对环境的影响以及路上车辆行驶产生的污染采取必要的技术对策或工

程措施,其中农村公路绿化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总之,农村公路环境保护应从实际出发,

从我们的国情出发,因地制宜,争取作到技术、经济、环境、社会效益的统一,使农村公路

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树平,董磊,李方跃.公路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J].科技信息,2007(25).

[2] 宁海鸥,赵志国.高速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J].林业科技情报,2005(37).

[3] 张宝东.论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J].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

[4] 王维平.公路工程与环境保护[J]. 山西交通科技,2007(3).

论文作者:郝利英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 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4

标签:;  ;  ;  ;  ;  ;  ;  ;  

农村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及要求论文_郝利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