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文学越来越引人注目的课题——托马斯#183;曼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托马斯论文,德语论文,引人注目论文,课题论文,文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德国的著名作家托马斯·曼(1875-1955)在本世纪初以他的成名作《布登勃洛克一家》使德国小说继《少年维特的烦恼》再次获得世界声誉,并且在以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保持住这个势头。对丰富和发展德语的表达能力作出划时代贡献的除了歌德和马丁·路德,也只有托马斯·曼了。但是对托马斯·曼的研究在他逝世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是很不景气的。在原联邦德国,学生运动蓬勃开展的60年代,托马斯·曼这位政治上保守的资产阶级作家是一位不受欢迎的人物。1975年,托马斯·曼诞辰一百周年时,《法兰克福汇报》向一些作家征求纪念文章,遭到十几位作家的冷遇,他们表示没有谁比托马斯·曼更让他们感到无所谓的了。然而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起,研究托马斯·曼的活动逐步活跃起来,到处都有人在谈论“托马斯·曼的复兴”,许多大学经常开设托马斯·曼专题课,学生报名踊跃。柏林自由大学1991年开设托马斯·曼的小说《魔山》专题课,时间为一个学期,参加者自始至终多达五六十人。费舍尔出版社近年来再版发行了三十多种托马斯·曼的著作,一批研究托马斯·曼的专著相继问世,其中赫尔曼·库尔茨克的《托马斯·曼,时代──著作──影响》、海尔姆特·柯普曼的《托马斯·曼手册》、莱希·拉尼茨基①的《托马斯·曼及其亲属》代表了托马斯·曼研究的新成就。托马斯·曼在世时,就是一位有争议的、不讨人喜欢的人。对待托马斯·曼,像布莱希特、德布林②、穆希尔和洛特③这些人,他们所持的态度如果说不是憎恨,也是断然否定。比如布莱希特,早在1926年就把托马斯·曼称为生意兴隆的、资产阶级虚伪、空洞、毫无用处的书籍的炮制匠。当代作家马尔丁·瓦尔泽在一次电视讨论会上说,托马斯·曼的《托尼奥·克吕格尔》是本世纪德语文学中最坏的一部作品。当有人提醒他,他曾背诵过这部中篇小说时,他有些尴尬地说,那可能是为了学业。然而按照莱希──拉尼茨基的观点,这个中篇是托马斯·曼最成功的一部中篇,也是本世纪最成功的作品之一。这部被作家本人称为“他的维持”的小说,影响了整整一代作家。卡夫卡曾因为他的朋友在信中没有提及这部小说,便肯定有此内容的信丢失了。卢卡契说这部小说对他的影响规定了他青年时代创作的重要题材。
小说《托尼奥·克吕格尔》可以说是托马斯·曼一生全部著作的雏型。《王爷殿下》中的诗人马尔蒂尼、《魂断威尼斯》中的作家阿申巴赫、《魔山》里的年轻工程师卡斯托普、《浮士德博士》中的莱沃俊恩、《大骗子费利克斯·克鲁尔的自白》一书中的费利克斯·克鲁尔,甚至于《绿蒂在巍玛》中的歌德,这些人物都可以在托尼奥·克吕格尔身上看到他们自己的影子,他们基本上都是出类拔萃的离群索居者、孤独者,他们的生活方式超出了常规,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同普通的规矩人不一样,他们同周围世界无法和谐相处,一生充满了困惑和烦恼──这些正是托马斯·曼长久探讨的问题。
有趣的是,文学界对托马斯·曼的兴趣在他逝世20年后达到了高潮,而这种情况的出现又可以说恰恰是托马斯·曼本人策划的。
托马斯·曼是个名利心很强的人,富商家世又造就了他的精明。他在《魂断威尼斯》里描写作家阿申巴赫时这样写道:“他的整个身心都放在荣誉上,几乎还是一个中学生时就出了名。十年之后他就学会了以写作扬名并且学会如何使获得的荣誉持久不衰。”其实,这也是托马斯·曼本人的写照。为了保持自己已经获得的荣誉,托马斯·曼肯花费精力和时间,并且也有计谋和手腕。很少有作家像他那样写了那么多的自传性材料,写了那么多对自己作品的介绍和评论,以至人们甚至说他把别人对他作品的评论掌握在自己手中了。聪明人虑事久远。托马斯·曼还把他在1918—1921,1933—1951年间仔细书写的日记亲自封存,保存在身边。并且在遗嘱中吩咐在他逝世后的20年内不能拆封。当贬低他的人们认为是该推倒这位大师的丰碑时,正是他去世20年之后,按照他的遗嘱,他的日记被拆封并陆续公之于世。妙计奏效了。贬斥、攻击他的人无法再继续干下去,因为他在日记中对自己的披露比他们想要说的更厉害。公布的日记大大提高了人们对托马斯·曼的生平及其著作的兴趣,推动了托马斯·曼研究的发展,其兴旺景象一直延续到今天。
当然,托马斯·曼所以今天仍然让人感兴趣,他的作品仍然具有生命力,这主要还是因为他这个人,他的作品都具有极其鲜明的个性。
托马斯·曼是命运的宠儿。他19岁步入文学界,21岁与著名的费舍尔出版社建立关系,25岁写成《布登勃洛克一家》,确立了自己在文坛上的地位,30岁他与富家女结婚更是锦上添花,他的优越生活条件使他可以全力以赴的从事写作。即使在美国流亡期间,因为有诺贝尔文学奖金和丰厚的稿酬,他的生活也仍然十分优裕。
但是正是由于他几乎是从一开始就登上了很高的台阶,他再想往前走每一步都势必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他写得很慢、很累、很苦。所幸的是,他能够这样做。
托马斯·曼成名前后正是世纪末的动荡年代,出现了不少思潮和流派,比如自然主义、印象派、新浪漫主义、新古典主义等等,所有这些文学流派托马斯·曼都曾涉足,但哪一种流派他也不完全投入。他从自然主义那里学习细节的精确描绘,从印象派学习表现心灵的活动,他借鉴欧州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在语言和表现手段上又可以看出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的痕迹。从题材上看,法国的颓废派文学对他有很大影响。叔本华的非理性的生命意志论以及生命是痛苦的这种悲观主义理论影响了他前期的创作,他还十分欣赏尼采的批判精神并且接受了尼采关于艺术是赋予生活以意义、是唯一促进生命发展的精神活动的观点。
可以看出,托马斯·曼是一位冷静的、审慎的怀疑论者,他不轻易全盘接受什么,而是有选择地拿来为我所用,这使他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富于特色,成为一位极具个性的文学大师。
托马斯·曼是一位受艺术至上影响很深的资产阶级作家。他参与政治常常是被迫的,并且常常是基于个人名利的考虑。他在1915-1918年间写了一部长达600多页的《一个不问政治的人的思考》,是对一次大战前他的狭隘的民族主义观点的反思,同时也是与其兄长亨利希·曼自1914年关系破裂以来的公开论战。导致这场紧张关系的是亨利希·曼1915年发表的《左拉论》,如果说此文并不是针对托马斯·曼的,那么托马斯·曼的《不问政治的人的思考》却是一部反亨利希·曼之作。自从托马斯·曼在文坛崭露头角后,他那出人头地、做文学界杰出代表的欲望,不能容忍一度被他超过的兄长在一次大战后期及巍玛共和国期间迅速提高的声望。同住在一个城市长达八年之久互不往来的兄弟,直至1922年亨利希·曼重病其关系才趋于缓和。这一年,托马斯·曼发表了支持共和国的演讲,表明了他朝民主政治的转变,这是兄弟间关系和缓的基础。1924年托马斯·曼因发表《魔山》名声大振,1929年又获诺贝尔文学奖,至此,他与其兄长的关系才有了根本的变化。
在纳粹统治期间,西方国际普遍认为德国有两个代表人物即希特勒和托马斯·曼。希特勒代表反动和残忍,托马斯·曼代表进步和人道。后者被认为是德国流亡作家反法西斯斗争的代表人物。实际上托马斯·曼反法西斯的行动是被逼出来的,是逼上梁山,虽然他的作品《马里奥和魔术师》表明他早已对法西斯势力增长的危险有敏锐的察觉,但他仍然抱有幻想,他曾认为不要去刺激那些畜牲为好,1933年春天他声明辞去他担任的所有社会活动方面的职务,完全撤回到个人的天地中去。1933年12月他的关于瓦格纳的演讲激怒了纳粹,但他仍没有决定流亡,他的一个重要考虑是不愿意因此而失去德国的读者,他认为,1933年4月“一场德国革命”④把像我这样的人逐出国外,那么这场革命不会是一切都对头的(致W·拉特根的信)。但他很长时间同流亡者保持距离,迟疑了长达三年,直到1936年纳粹取消了他的德国国籍,当时正在国外的托马斯·曼才最后下决心离开德国。他所以作出这一决断,他的女儿艾莉卡·曼起了特殊的作用。众所周知,托马斯·曼一家之间的关系不是那么融洽的,而艾莉卡恐怕是敢于在政治态度方面直率批评托马斯·曼的唯一一个家庭成员。她曾对其父说,“丢弃您我们办不到,但您也不可以背叛我们。”她说否则他就只能失去他这个女儿。这不啻是向父亲下了最后通牒。托马斯·曼参与政治常常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政治形势的逼迫程度,第二,是否有利于提高他的威望。他在1937年曾又一度想避开政治,但也许他发现政治活动比文学活动更能使他出人头地,因此他决定移居美国,并积极地参加了各种社会活动,不辞辛苦地到处演讲、签名。但是,他仍然是保守的,是人道主义的调和派。二次大战后他希望苏美接近。两大阵营敌对的局面使他无所适从,美国的冷战政策和麦卡锡主义令他大失所望,最后他离开美国定居在瑞士这个中立国度直到去世,这最后的选择,从他一贯的政治态度来看,决不是偶然的。
大战后他在东西两个德国的地位也很特别。按照被尊为无产阶级文学大师的布莱希特的观点,托马斯·曼的作品矫揉造作、虚假、没有价值。他说德国人民怎样解释他们不仅容忍了希特勒的统治,而且也容忍了托马斯·曼的小说?但事实是这位资产阶级文学大师在原民主德国却受到极高的评价和礼遇,被视为20世纪前半期德国最伟大的作家。贝歇尔⑤在致托马斯·曼的信中也把他称为我们这个世纪德国文学的代表,因为在他的作品中创造性地保持了现实主义传统。文艺理论家卢卡契为此提供了理论根据,他认为作家的世界观和作品意义并不总是一致的,认为当代资产阶级文学也可以列入工人阶级所继承的遗产之中。他认为托马斯·曼不仅是伟大的资产阶级作家,而且同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大师们一样,也是他那个时代的伟大的社会教育家。
与此相反,托马斯·曼在原西德却遇到了麻烦。原因之一是他认为对纳粹的祸害德国人民都有责任,他甚至认为1933-1944年间在德国能够出版发行的书籍都带有血腥味,透着耻辱气,应全部捣烂化作纸浆。这立刻引发了一场争论,流亡作家和留在德国的作家即作所谓内部留亡的作家之间关系十分紧张,直到60年代学生运动之后,包括亨利希·曼和孚希特万格等一大批流亡作家才逐渐被接受。
虽然托马斯·曼很欣赏原民主德国对文学传统的积极态度,虽然他对西德作家深感遗憾,但对东西两个部分他还是采取了不偏不倚的态度,东西两个德国举办的纪念歌德和席勒的活动他都前去参加发表演讲,然后再回到他定居的瑞士。
托马斯·曼在他的日记中,揭示了许多人们所不知道的有关其生平和创作的材料,甚至忠实地记录了他最隐秘的感情──同性恋的心理结构。这种感情使他不仅在青年时期,甚至在中年和老年时期都倍受折磨。这些事实的披露,为读者阅读和理解托马斯·曼的作品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也使他们对托马斯·曼有了新的认识。这也是造成“托马斯·曼复兴”的原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场复兴热潮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大正常的现象,如无谓的“繁琐考证”。不久前出版的一本出自于一位权威人士的、规模颇大的《托马斯·曼传》虽然说提供了不少关于作家生平著作的材料,但事无巨细,不分青红皂白,把能搜集到的材料,不管直接的,还是间接的,甚至是间接又间接的材料通统罗列给读者。
此书倘若全部出完估计要有6000至7000页,在这样一部宏篇巨著中,关于托马斯·曼的著作和他的时代之间的关系却难以找到有价值的叙述。安德森·奥普拉特卡在《新苏黎世报》撰文评论道,这本传记是给这样的读者写的:“他对托马斯·曼一无所知,但对其所处时代却通晓一切。”
还有一本近5000页的叫《托马斯·曼一家》的书,据说是叫马里安娜·克吕尔(Krüll)的一位社会学家多年研究的成果。为这本书的出版,有关单位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作者在书店朗诵她的新作片断。当时我正好有机会会见德国托马斯·曼学会主席、明斯特大学的海富特利希教授。谈到这本书,这位主席很气愤,说这书是迎合那些寻找名人离奇传记故事的庸俗心理,追求某种轰动效应。作者引用了不少日记、信件和自传性材料时,但作者不知道或者不想知道,这个家庭某些成员在写这些材料时,常常不能准确地区别已经形成的某些模式的实际生活的真实情况,所写的材料很多很粗糙甚至失真。《托马斯·曼一家》的作者不加分析地把各种材料揉成一团,反复提出一些诱惑性的、有时是肯定性的反问。总之这样一本书不能说它是学术著作,对文学研究毫无益处。过了不久,我在《法兰克福汇报》上读到了他写的关于这本书的评论,标题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作为一个文学大师,把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最深层的感情、想法,详细地、全面地袒露给他的读者,托马斯·曼恐怕是唯一的一位。难怪有人说,在我们知道了这么多关于托马斯·曼的材料之后,是否有必要再去写托马斯传记就很值得怀疑了。
托马斯·曼一生常以歌德为榜样,他以歌德的这句话作为座右铭:
“如果想要给后世留下点有用的东西,那必须是坦诚的内心的流露,必须把自身放进去,写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和观点。”
研究托马斯·曼恐怕也应该如此。
注释:
①当代德国著名文学批评家,图根大学名誉教授。
②德国小说家。
③两位均为奥地利作家。
④指希特勒纳粹法西斯统治──作者。
⑤当时德国文化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