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海绵城市的主要概念和规划目标,为了更好地推进城市发展,国家相继推出关于建设海绵城市的建议与要求。在现阶段,作为园林人更应该加强对海绵城市的认识与理解,其中,最重要的是结合本地特色,对本土植物的运用,通过植物造景打造既节约建设成本又具有本地特色的景观。同时,探讨利用海绵城市理论,研究解决现在城市存在的突出问题,如下雨看海、地下水枯竭及水体污染严重等,最终实现城市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园林;设计
1海绵城市简介
1.1海绵城市的概念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海绵城市强调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
1.2海绵城市的规划目标
(1)缓解雨洪压力
城市中地势越低洼的地方,对于防洪的要求越高,需要通过削弱雨洪峰值来提升防洪能力。
(2)减轻径流污染
建设开发可能会对规划区的水质造成污染,控制降雨的径流污染可以相应提升水质。
(3)提高雨水利用
因地制宜,采用集蓄、渗透等技术进行城区雨水资源利用,补充地下水,改善水体环境;降低径流系数,缓解雨水管网排水压力,提高城市防洪能力。通过雨水积蓄利用、利用各种人工和自然水体、池塘、湿地或洼地对雨水径流实施调蓄、净化和利用,改善地区水环境和生态环境。
(4)集约开发利用土地
合理确定城市空间增长边界和城市规模,防止城市无序化蔓延,提倡集约型开发模式,保障城市生态空间。
(5)合理控制不透水面积
合理设定不同性质用地的绿地率、透水铺装率等指标,防止土地大面积硬化。
(6)合理控制地表径流
根据地形和汇水分区特点,合理确定雨水排水分区和排水出路,保护和修复自然径流通道,延长汇流路径,优先采用雨水花园、湿塘、雨水湿地等低影响开发设施控制径流雨水。
2城市园林设计中的海绵城市理论
2.1景观水文格局
借助地理信息系统以及空间分析技术对设计场地的生态环境进行分析,得出生态景观要素在空间上“基质——斑块——廊道“的布局关系。运用GIS平台的阻力模型和MIKE分析模型,再对洪水过程和动物栖息、迁徙过程做出趋势分析,在GIS平台上对地形数据、水文数据及热红外遥感数据进行耦合,可以得出汇水路径、暴雨淹没深度与范围、植被覆盖度、土地类型等在空间上的布局。根据叠加和模拟结果,得出不同景观元素在空间位置上的敏感性。不同要素的敏感性评价结果将作为海绵城市整体保护的依据。
(1)低洼易涝分析
利用AreGIS10.2软件对规划区地形高程进行识别分析,可以得出低洼易涝地区的分布情况。分析结果显示出需要被保护沙洲地段,以及可以利用成为海绵调蓄区域的水敏低洼地区,作为消纳雨水的基质本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径流过程分析
基于规划区地形基础数据,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平台,模拟规划区的三维地形。通过模拟耦合水体流向和河网信息,研究得出规划区的径流过程图,对整个规划区自然径流形成过程有更全面的了解。雨水径流廊道将作为重要的水文网络部分,也是海绵城市的基础骨架。
2.2水文脉络梳理
(1)结合防洪要求稳固堤岸
依据规划的河道防洪标准,针对河流最大洪水汛期水位线建设堤岸,采用素土堤岸线结合植被绿化,通过高度绿化控制水土,避免采用混凝土、石头砌筑等措施完全式“硬化”河道。在河流河道弯曲部分冲击较大的区域放置一定数量和体量的堆石或碎石或铅丝笼组合。减弱河水对岸线的冲刷,便于固定岸线,成本低廉宜于建设实施,对环境的干扰相对较小,同时散置的堆石为场地内的植物生长和动物栖息环境留有余地,有利于生态化的延续。
(2)结合流域汇水路径进行梳理
保留场地中原有的支流,并进行疏通,形成人工行泄、滞蓄以及营造水景观、水娱乐的第二岸线。加深人工支流的河槽,枯水期能够满足蓄水需求,汛期能够泄洪。同时,小尺度的亲水岸线能够给居民和游客带来与景观互动的乐趣。建议在支流与主流交汇处使用导流坝,用于阻隔河水对河道内滞洪区、湿地、岸线绿带的冲击,引导支流河道水流,避免支流水流在交汇处水流紊乱,冲击岸线。培育稳固而具有多样性的河道生物栖息地。
2.3低影响开发与景观设计
(1)暴观生态结构布局
一般场地内现有的生态条件,包括河流、土壤、水质等状况,基本可以支撑现有生物物种的生存和周边居民生产、生活、建设的需求。但是河道内存在采砂、滩地农业开发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公园生态系统主要以支流河道与岸线为本底,由水生与岸基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等要素构成生态系统,有着丰富的生态多样性。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基质——斑块——廊道”的景观结构分析法,可以将规划区中的景观要素分为生态基质、生态斑块和生态廊道。结合新的总规、控规和城市设计,将城市建设区与公园生态一体化构建,形成主轴型生态网状结构,以维持城市良性发展。
(2)绿色基础设施与市政设施结合
对于雨洪资源的管理,建议采用源头分散控制,即通过生态调蓄设施对雨洪进行低冲击开发利用。建议规划区以径流系数及外排水量为控制参数,采用透水路面、植草砖、透水网格、植生滞留槽、雨水花园、下凹绿地、生态湿地等技术,削减径流、蓄水滞洪,缓解雨水管网排水压力。建立健全的分布式水文网络。
(3)绿色基础设施的景观植物结合
可以通过改善土壤来减少径流量、补充地下水、增加河流的基流,同时通过过滤、吸附、生物等作用来处理径流污染。因为红壤土对磷素的吸附性能很好,所以适用于控制雨水非点源污染物质,但渗透性较差,不利于雨水的下渗。经过对植物冠层截留能力的研究得出,为了实现雨水的可持续利用,减少地表径流,维持城市水文循环,建议选取具有较高冠层雨水截留能力的园林植物复合种植。构建复层混交植物群落,包括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其中,水平结构包括雨水蓄留带、缓冲下渗带和径流延滞带;垂直结构分为上层、中层和下层,应该根据场地滨水处的植物分布情况,同时考虑生态和景观效益,可以使用以下植物:①常绿乔木:木麻黄、水黄皮、马占相思、对叶格、红厚壳、黄槿、斜叶榕;落叶乔木:苦楝、鸟桕、榄仁树;③常绿灌木:草海桐、马樱丹;草本地被类:海芋、螺琪菊、大叶油草、卢苹、狗牙根;⑤藤本类:厚藤、五爪金龙、倒地铃。
3结语
综上所述,将海绵城市理论运用于城市园林设计中,不但可以降低建设成本,有效降低市政设施维护管理的难度,还能解决城市建设中常见的夏季降雨洪涝、冬季地下水枯竭等突出城市疚病,使雨水真正成为可循环利用资源,最终实现城市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董丽丽.浅谈现代艺术在园林设计中的体现[J].科技创新导报.2010(3).
[2]冼惠兴,王明轩.对园林景观照明系统施工与城市园林艺术的管理研究[J].科学之友.2010(12).
[3]黄三根.关于现代艺术在城市园林景观中的运用[J].价值工程.2010(6).
论文作者:何伟强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5
标签:城市论文; 径流论文; 海绵论文; 雨水论文; 生态论文; 河道论文; 景观论文; 《低碳地产》2016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