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发现商业贿赂的途径_商业贿赂论文

审计发现商业贿赂的途径_商业贿赂论文

审计发现商业贿赂的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途径论文,发现论文,商业贿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不论是行贿方还是受贿方,他们对待贿赂资金的方式不外乎两种,一是记录在账内,一是在账外循环。传统的审计方法都是注重以账表凭证为主要审计对象的,对于账外的贿赂资金无法查证。因此,审计人员应该改变方法,拓宽思路,注重审计策略的运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本文将审计发现商业贿赂的途径归纳如下。

(一)加大对相关会计科目的审计

行贿受贿方涉及的贿赂资金如果在账内,一般会记入“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其他应付款”、“预收账款”、“事业基金——一般基金”、“资本公积”、“其他业务收入”等科目。因此审计人员应该着重检查上述相关账户,通过传统的检查、观察、分析性复核、询问、账证核对、账实核对等方法来发现是否存在商业贿赂。其中分析性复核尤其重要,可以采用比例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分析数据是否有异常。

审计署京津冀特派办在对某盐业公司盐业管理情况专项审计调查过程中,运用分析性复核的方法对该企业2004年至2005年营业费用借方发生额的变动趋势进行分析后发现,2005年该企业营业费用总额增长20%,为此他们将营业费用作为重点审计内容。在结合实地考察业务流程、抽查原始凭证和询问等程序后,发现该公司在上述账户中的相当一部分资金用于支付一些省(市、自治区)级及所属盐业公司销售食盐补贴,涉嫌商业贿赂资金巨大。

(二)加强对账外账、小金库的审计

对于很多涉及商业贿赂的企业来说,无论是行贿还是受贿,多数不会体现在账上,总是想方设法设置账外账或者小金库来解决资金的来源或者出处问题。所以审计人员必须通过加强对账外账、小金库的审计。而账外账、小金库的审计历来都是审计的重点与难点,这就要求审计人员摆脱传统审计查账的思维定势,深入了解企业的市场环境、经营环境及经营特点,以敏锐的目光、变幻的视角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从各种联系中寻找蛛丝马迹。

审计署京津冀特派办在对某盐业公司盐业管理情况专项审计调查过程中,审计人员结合全国食盐产销形势、企业生产规模及账内支付各种食盐补贴的总量情况,认为食盐补贴存在问题。在抽查部分原始凭证以及对有关人员询问后,发现没有记录此项业务的销售台账,并且发现报销凭证后面没有附相关依据及销售合同,款项领取人均固定在几个人身上,且用转账支票支付。随后,审计人员对公司领导人员进行相关政策宣传及利害关系讲解,公司负责人承认了虚列支出、转移资金账外私存私放等问题,并向审计组提供了全部账外账簿、凭证等资料。

(三)注重对交易双方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

如果受贿方是个人,那么收取的资金就无所谓账内账外了,要想利用前两种方法开展审计就显得力不从心。然而凡是涉及商业贿赂的交易肯定不会严格按照正常的程序办事,也就是行贿受贿方的相关内部控制制度没有执行到位,或者没有设计到位。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首先应结合被审计单位所处的行业和经营特点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控制度,检查其设计和执行情况。凡是设计不到位或者执行不到位的环节都很可能是商业贿赂的高发地点,应该作为审计重点。

浙江省瑞安市审计局在对某医院的采购业务进行审计时,发现购进的部分药品、医疗器械价格远远高于当地乡镇卫生院乃至个体诊所。因此审计人员将采购环节作为审计重点,结合市场询价等方法,假扮采购人员直接与经销商联系,发现该医院40多名医生收受药品、器械回扣100多万元的问题。案件披露后,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

(四)强调内查外调,拓宽审计思路

商业贿赂由于其“账外暗中”、“一对一”等特点,往往需要将账内检查与外围查证、账面检查与逻辑分析相结合,才能寻找到蛛丝马迹,从而找到突破口。

厦门市审计局对厦门市公共交通总公司2004年报表进行审计时,审计小组根据群众的举报和现场调查的证据认为该公司领导层有经济问题,但是困难在于审计人员无从下手,难以找到突破口。审计小组调整工作思路,深入公交总公司的基层单位,分别审计其分公司和子公司。经过调查,发现公交总公司经济开发处(即公交广告公司)存在管理混乱、弄虚作假、搪塞纪检部门的查处等问题。因此,将公交广告公司确定为审计重点,通过调阅相关财务资料,采取询问、核对和计算机筛选等方法,发现2003年公交广告公司将公交站名牌和保洁工作委托给厦门市心巢广告公司管理后,站牌维护费用和保洁费用大幅度提高。带着这些疑问,审计人员开始外围走访,咨询市工商局,了解公交广告公司与其发生业务关系的企业之间的关系。随后,审计人员发现心巢广告公司的两位合伙人之一是公交总公司总经理邱某的妻子。最后经查实,邱某利用职务便利与其妻张某共同收受他人财物合计人民币 90.55万元。

标签:;  ;  

审计发现商业贿赂的途径_商业贿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