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训练在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Ⅰ~Ⅲ级脑瘫患儿中的应用论文_张雪敏,赵斌,高晶(通讯作者),薛晶晶,王丽娜

(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 江苏 淮安 223002)

【摘要】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治疗GMFCSⅠ~Ⅲ级脑瘫患儿的疗效。方法:选取64例GMFCSⅠ~Ⅲ级的脑瘫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2组均采用常规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感觉统合训练,2组患儿分别于治疗前后3个月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88项(GMFM-88)进行粗大运动功能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患儿的GMFM-88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觉统合训练应用于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Ⅰ~Ⅲ级脑瘫患儿疗效显著。

【关键词】感觉统合训练;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

【中图分类号】R7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2-0121-02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是指一组持续存在的、非进行性的儿童神经系统疾病,其病变部位在中枢。脑瘫患儿最主要的问题是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也会伴随着一定得感知觉、认知、交流和行为及肌肉骨骼问题。尽管有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脑性瘫痪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约为2‰,中国的发病率为2‰~4‰,但由于早产、缺氧、近亲、环境等一些危险因素的高发病率,预测流行率较高。目前国内所有的感觉统合训练的研究主要针对所有脑瘫患儿或某一种类型的脑瘫患儿,对不同GMFCS分级的脑瘫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的疗效研究仍然是空白。由于不同GMFCS分级的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发育水平差异较大,所以其采用的治疗方法也不相同。本研究对感觉统合训练在GMFCSⅠ~Ⅲ级脑瘫患儿的应用进行初探,为进一步细化不同分级的脑瘫患儿提供更有效、更合理的康复治疗方法。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与分组

2013年1月—2017年1月在本科室明确诊断门诊治疗的脑瘫患儿64例,其中其中男35例,女29例;GMFCSⅠ32例,GMFCSⅡ17例,GMFCSⅢ13例;痉挛型偏瘫24例,痉挛型双瘫27例,不随意运动型1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32例。研究对象入选标准均符合国内最新脑性瘫痪的诊断和分型标准[1],排除标准有:跟腱延长术后、左颞蛛网膜囊肿术后、选择性脊神经切断术后、伴随中重度智力障碍、伴随癫痫及右侧髋关节脱位术后的脑瘫患者。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脑瘫分型、GMFCS方面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x-±s)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神经发育疗法、中医推拿治疗等常规康复治疗方法,每周5次,治疗时间为3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感觉统合训练,每次1小时,每周5次,治疗时间为3个月。感觉统合训练的项目主要有脚踩平衡踩踏板、旋转大陀螺、摇晃网揽上插木丁、走平衡木、冲浪大滑板、球池、蹦蹦床等。

1.3 疗效评定

研究采用脑瘫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2]进行评定,量表共有5个区,A区:卧位与翻身、B区:坐位、C区:爬与跪、D区:站立、E区:行走与跑跳,共计88项,评分有0分、1分、2分和3分四个等级。测试环境尽量安静,准备好测试所需的各种工具,避免测试时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治疗前后测试尽可能由一个人完成评定,否则都会影响测试的准确度。如果受测试者一次不能完成所有的测试,可以分几次完成。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17.0版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采用t检验,P< 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提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2组患儿治疗前后GMFM测量结果比较(x-±s)

注:与组内治疗比较▲P值<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感觉统合训练最初由Jean Ayres开发并旨在实现为孩子提供分级的感官体验。其活动通常包括使用大型设备,如球池、大陀螺、大滑板、万象组合,吊床等提供强烈的本体感受,前庭和触觉体验。这是一个在大脑中发生的过程,通过接收,注册,调整,组织和解释从他们的感觉到他们的大脑的信息,使孩子能够理解他们的世界,有助于克服脑瘫患儿在吸收和处理感官信息方面遇到的问题,不断加强这些能力最终会改善平衡和稳定运动,以促进大脑发育[3]。

脑瘫患儿的中枢神经损伤不仅导致严重的运动障碍,还往往造成严重的感觉障碍,患儿在感觉信息输入、中枢信息整合及信息输出等感觉通路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导致机体对感觉信息的应答作出错误的或不适当的反应,影响整个机体平衡和协调功能,其粗大运动功能很难得到进一步的提高[4]。以具体活动为导向,强调患儿与环境及各项活动需要的物体产生相互作用,建立个体本身与环境关系的有效信息,并且依赖于实践和感觉来解决问题是感觉统合训练提高脑瘫儿童各项功能的作用机制。以游戏运动的形式进行的感觉统合训练,针对个体具体情况,涉及特异性的训练方案,最大限度地调动患儿的内驱动力,在训练地同时又让患儿感受到挑战的乐趣[5]。

已有研究[6]显示,GMFCSⅠ~Ⅲ级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始终稳步提高,不会像GMFCSⅣ~Ⅴ级患儿出现明显的功能平台期,他们的功能大致拥有在站立、行走及跑、跳的能力,他们粗大运动功能在学龄期仍然会有很大的进步,这也提示GMFCSⅠ-Ⅲ级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提升应该一直作为重要的康复目标为我们所关注。而所有的此类患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调,是其粗大运动功能进一步提高的重要障碍,本研究针对GMFCSⅠ-Ⅲ级脑瘫患儿应用感觉统合训练取得很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神经学组.小儿脑性瘫痪的定义、诊断条件和分型[J].中华儿科杂志,2005,43(4):262.

[2]韩彤立,邹丽萍,郑华,等.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在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中的信度和效度[J].临床儿科杂志,2009,27(3):264-277.

[3]白玲玲.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及其治疗的研究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19):3010-3014.

[4]金星明.感觉统合训练的理论基础与临床实践[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7.12(6):368-369.

[5]金彩君,张丽华,单丽艳,等.感觉统合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步态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1.3(3):206-210.

[6]史维,杨红,廖元贵,等.l~6岁不同级别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发育的初步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15(9):815-818.

通讯作者:高晶,主任医师,博士,Email: gaojing392@163.com。

论文作者:张雪敏,赵斌,高晶(通讯作者),薛晶晶,王丽娜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0

标签:;  ;  ;  ;  ;  ;  ;  ;  

感觉统合训练在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Ⅰ~Ⅲ级脑瘫患儿中的应用论文_张雪敏,赵斌,高晶(通讯作者),薛晶晶,王丽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