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经》意象刍议(论文文献综述)
杨淑雯[1](2021)在《历代雪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雪在赋体文学中出现于两晋,在赋体文学审美的转变影响下区别于先秦两汉文学中朴素的雪书写,随赋的体制缩小和抒情强化成为独立审美对象;唐宋雪赋受科举规范制度影响呈现创作体制与主题的丰富;元明清雪赋在复古中迎来繁荣创作局面。两晋南北朝雪赋以骈化和对偶为特点,以诗化特征加强了雪赋的抒情;唐宋雪赋多律赋限韵之作,以四六句的交互和散句的使用为标志,兼具早期文赋的创作特点;元明雪赋创作总体呈现对唐及唐前古赋与科举试赋的尊崇与背离,明雪赋以禁体雪赋及小品雪赋拓宽了雪赋形式;清代雪赋在对元明有所继承的前提下,将雪赋体制、题材进行了多元化、类型化发展。雪赋主题思想主要体现为时令灾异雪赋中忧心民生的悯农情怀,如春雪赋、夏雪赋等时令雪赋中雪给农业生产乃至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的伤害,抒发赋家关注社会现实和创作的“重实”风格;瑞雪赋、喜雪赋中对瑞雪意象的咏赞及对皇权的讴歌,瑞雪体现了“天人感应”思想,将自然的雪与皇权联系在一起,成为明君的一种标志象征;以及抒情雪赋中的个人遣怀,抒发个人情志与部分唱和交游主题。探讨咏雪诗与雪赋的关系,以南朝为例。在喻体选择、情感兴寄上相比较。雪赋在喻体选择上较咏雪诗的浪漫和雅化,更为现实和客观,以赋体的铺陈特征放大了对雪的物态描摹,咏雪诗受到诗体的体制句式限制在雪的喻体选择和书写上则更为紧衬,以雅化形态为主,兼有雪的现实形态;在情感的兴寄上,诗人“兴寄”在咏雪诗中崭露,为咏雪诗摆脱玄言桎梏走向抒情打开了通路,雪赋的情感兴寄与咏雪诗相比更为酣畅直白。
刘彤彤[2](2021)在《《林兰香》与中国古代小说的诗化特征》文中提出中国古代小说的叙事形态是在史传的写人叙事及诗歌的抒情言志传统的双重影响下形成的,受诗歌的影响,古代小说表现出诗化的艺术特征。“诗化特征”是指小说不再简单满足于单纯的叙述客观事件,具有了强烈的表现意味和浓郁的情绪色彩。不但在外在形式上引入诗词,更重要的是汲取了诗词的创作技法,从而表现出辞赋化的语言、强烈的抒情性以及小说中意境的构建。本文以《林兰香》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诗化特征”为切入点,结合唐传奇、元明中篇传奇小说、才子佳人小说、《红楼梦》等具有明显诗化特征的作品进行梳理、分析,总结中国古代小说诗化在不同作品中的具体表现,重点阐释《林兰香》的诗化艺术特征。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林兰香》之前小说诗化特征的流变。在《林兰香》之前,小说诗化特征大体经历了三次演进过程,不同阶段诗化特征的内涵具有一定的差异。唐代传奇小说的诗化特征主要体现在文备众体的小说形式和骈俪隽永的语言风格上。元明传奇小说更多的表现为诗词对小说文体变化的影响上。而才子佳人小说的诗化特征内涵则更为丰富,以“诗”传情和突显人物的“诗才”是其最为鲜明的特点。第二章,《林兰香》中回目、诗词的叙事功能。《林兰香》的诗化首先表现外在形式上,即体现在小说回目以及大量诗词歌赋的穿插上,回目及诗词对于小说文本具有一定的叙事意义。《林兰香》中的诗词有一百余首,包括诗词曲赋等多种样式,在小说中引入诗歌,大大增强了小说的叙事表现力和感染力。诗词对小说的叙事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在《林兰香》中诗词成为小说情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诗词在推动情节发展、组织篇章结构以及增强小说的悲剧意蕴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小说中的人物谈论诗词,由此透露出作者的诗学思想,也增添了作品的文人化及诗化倾向。第三章,《林兰香》诗化特征的审美表现。审美表现是诗化艺术的内涵,《林兰香》是一部个性独特的世情小说,作品中表现出明显的诗化特征,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林兰香》的诗化特征主要表现为:运用诗意化的语言,让小说充满诗之味;塑造诗性品质的人物,使小说富有诗之情;对诗歌创作技法的吸收,为小说营造诗之境。作者综合运用意象叙事、意境创设等多维创作技法,共同构筑起《林兰香》的诗化叙事空间。第四章,《林兰香》诗化特征的文学意义。《林兰香》的诗化特征具有重要的价值,在文学、文化和美学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诗化特征增强了读者的美感体验,在小说的叙事中增添的抒情因子,加强了小说的抒情性。《林兰香》的诗化艺术深刻影响了《红楼梦》等小说,为后世的小说创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薛文卿[3](2021)在《“古典传统”视域中徐志摩诗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从“古典传统”的角度作为切入点,以徐志摩诗歌文本为主要研究对象,试图梳理徐志摩诗歌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思想,运用的古典诗词意象和作诗技巧。本文以史料研究、文本研究为主,穿插意象研究和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整理了徐志摩诗歌文本中与古典传统一脉相承的部分,探讨中国现代新诗在从古典诗词蜕变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以及暴露的问题。论文主要以作家论的形式,从“写什么”到“怎么写”的研究思路进行分析,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缘起,研究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意义与创新点。综述部分首先就“古典传统”的概念作了基础性的辨析,以防其与狭义的以理性为特征的“古典主义”相混淆,从而导致后续的研究产生歧义以及因此而发生的无谓的争论,本文的“古典传统”指广义的以节制为创作理念和以和谐均齐为审美特征的包括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在内的中国古典传统;综述第二部分对“现代文学的‘古典传统’”和“‘古典传统’与徐志摩”两个主题作了研究综述。第二章梳理了古典传统与新月派及徐志摩的关系,结合徐志摩传记和史料去分析徐志摩创作思想渊源,分析徐志摩和浪漫性格和古典气质的双重特征。第三章从徐志摩诗歌内容入手,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分别从两方面探析徐志摩诗歌内容与古典传统的关系:一是徐志摩诗歌对自然景观的迷恋和古典文学寄情山水的写作传统的关系,二是徐志摩“性灵论”的创作观念与古典文学“以物起兴”的主情抒写的写作传统的关系。第四、五章从徐志摩“怎么写”的创作形式入手,以其诗歌常出现的写作意象和诗歌的写作技法为主要研究对象,详细梳理其创作形式与古典传统的相关性。第四章选取了“秋”、“杜鹃”、“冢”三个意象,梳理了每个意象在古典文学中的源头以及发展,分析了徐志摩诗歌中这几个古典意象的使用、继承以及变革。第五章从其诗歌的语言韵白和音乐性、重章叠句的诗行建构方式、“造境”传统三个方面探讨徐志摩在现代新诗创作中对古典文学技法的传承和革新。结语部分总体性评述徐志摩对待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的态度,并将其诗歌放置在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中去考察,突出徐志摩的诗歌成就与贡献,探讨现代新诗在创作初期所创造的功绩以及存在的问题。
张诏宣[4](2021)在《《诗经》物候叙写研究》文中认为作为倾向于写实的先秦诗歌总集,《诗经》中的意象大都具有现实意义。由此,《诗经》中那些与物候有关的意象便有了更深层的含义,成为先秦社会制度、习俗等人文社科的另一种佐证。《诗经》囊括各地民歌,反映了广阔时空范围内的社会现实,描绘了不同地域的文化,谱写了绚丽多姿的先秦民俗乐章。在对《诗经》物候意象进行归纳总结的过程中,本文尊重了物候的时序性,用不同物候意象所代表的时间跨度作为分类依据,杂以其它天气物候意象和部分特殊物候意象,共将其划分为五类:十二时辰物候意象、十二月份物候意象、特殊时间物候意象、四季物候意象、天气物候意象。十二时辰物候意象表达短时间内人的思想感受,更多倾注了先秦人民对于生命、时间的认知。这些诗或表达生命短暂及时行乐的生死观,或描述游子思妇在难熬时光中的焦灼心态。十二月份物候意象体现先秦时期人们参考自然界各月份的物候,对不同月份赋予不同的人文色彩,婚嫁兵戎各有其时,独居中国特色。特殊时间物候意象则记录了先秦许多历史事件,或日食引爆了人们对于苛政的不满,或利用特殊时间的星象准确判断方位,其体现了先秦时期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认知并将之与社会活动结合。四季物候意象展现了先秦时期四季的不同人文风貌,表达了华夏民族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季节意识,并由此生发的人文习俗。天气类物候意象集中体现了先秦人们对于雨的执念,此类物候意象都与将水情况有关。深究此类物候意象在诗中的引申义,除了《蝃蝀》中的“虹”采用了双重内涵,其隐晦的内涵“违礼、淫乱”与雨无关外,其余物候意象都是对天气的白描。《诗经》物候叙写对其同时代作品及其后世文学都产生深远影响,但其在不同阶段产生的影响各不相同。在先秦,除先秦儒家典籍常引《诗经》来解说、证明其观点,其余诸子散文少有引用《诗经》来证明其观点。而且,除儒家外的其余诸家,就算是在其着述中有所引诗,所引的诗句在传世本《诗经》中也无迹可寻,这也可视为孔子整理《诗经》的佐证之一。从对后世的影响看,《诗经》物候叙写包含着人们无意识中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为后世山水诗的兴起埋下伏笔。后世文人延续这种用山水比兴的手法,随着文学意识的觉醒,山水田园在魏晋成为有意识的主要描摹对象,成为文人放松自我的新天地。
胡雪峰[5](2021)在《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的施图金俄译版《诗经》动物意象翻译研究》文中提出《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被称为“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诗经》中文化意象众多,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动物意象是《诗经》重要意象之一,亦是翻译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功能对等理论为基础,选取苏联时期施图金《诗经》全译本,梳理总结其中动物意象的翻译方法,分析动物意象翻译效果,并尝试提出部分动物意象优选翻译方案。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绪论介绍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梳理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界定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第二章简述国内外意象概念的界定;阐释功能对等理论,包括功能对等理论的翻译原则、其在诗歌翻译中的作用及意义;第三章首先阐述《诗经》中动物抒发情感悲喜、表达祝贺赞美、讽喻社会诟病和传达政治劝谏等象征意义,其次,着重对动物意象的直译法、替换法、意译法及复合翻译方法进行梳理总结;第四章基于功能对等理论,归纳分析动物意象翻译效果,包括“象”似“意”达、“象”异“意”似、“象”似“意”异和“象”异“意”异等;并尝试提出部分动物意象优化翻译方法。本论文研究结果将丰富和深化《诗经》意象俄译研究,为诗歌意象翻译实践提供启示与参考;可帮助译文读者正确理解《诗经》内容及其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对俄语及俄罗斯文学、文化及翻译教学有一定借鉴意义。
房佳潼[6](2021)在《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的施图金俄译版《诗经》植物意象翻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我国古代的第一部诗集,《诗经》记录了我国古代的自然事物与人民的生活百态。自流传之日起,国内外学者对《诗经》的研究从未间断。《诗经》中寄托作者情感的意象十分丰富,其翻译是译者所要面临的巨大难题。本文基于功能对等理论,对施图金俄译版《诗经》植物意象的翻译方法、翻译效果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部分植物意象的优化翻译方案。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绪论确定论文研究对象,阐述课题研究背景、意义、来源、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重点难点等,归纳总结国内外《诗经》翻译研究及意象翻译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二章为意象的概念与功能对等理论概述。该部分对中外意象概念和功能对等理论进行论述:意象部分包括国内外意象概念研究梳理、意象的概念及分类;功能对等理论部分包括功能对等理论概述、功能对等理论的基本原则、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诗歌翻译的本质。第三章对施图金版《诗经》中植物意象的翻译方法进行研究。该部分首先从植物象征女子、植物传递感情、植物象征品德、植物讽喻政治等四个方面对《诗经》中植物意象的象征意义进行梳理;对植物意象直译法、替换法、意译法、混合法等四种翻译方法进行分析。第四章研究施图金版《诗经》中植物意象的四种翻译效果,即“象”似“意”达、“象”异“意”达、“象”似“意”异、“象”异“意”异等,并尝试提出部分植物意象翻译的优化方案。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对施图金版《诗经》植物意象翻译进行研究有助于译文读者正确解读《诗经》内容;可对语言学、俄语翻译理论、文化教学提供借鉴;可以使读者更加深入的认识中俄文化,推进两国文化交流。
池茗,高文韬[7](2020)在《2016年中国古典诗歌研究论文索引》文中认为*本索引收录2016年中国古代诗歌相关论文目录,收录范围包括中国大陆正式出版的期刊、报纸。整理参考《中国知网》《全国报刊索引》等相关刊物。*个别文章在发表时文字或标点不甚规范或有错误,但为了与发表时的原貌一致,故不做修改。*目录按时代编排大类,重要体裁、作家再细分小类。*每条所列内容及格式为:作者:题目,《刊物》(出版地),期数,页码。
邹月[8](2020)在《庞德译《诗经·国风》中的水意象重构研究》文中认为《诗经》是中国古诗的开端,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文学的源头和中华文化的精髓,在后世文学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诗经》翻译及其研究是传播灿烂的中华文化、使中华文化参与全球文化交流的一大途径。诗歌是语言的精华,意象是诗歌的灵魂,是中国诗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中国古诗意象繁多,其意象再现是诗歌翻译的关键。《诗经》中意象丰富,水意象大量出现。意象是指结合了客观事物与作者主观情感的诗歌意象。所谓水意象是指以水为载体的意象。有关水意象的研究发现,自先秦典籍开始,水意象就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且在历代典籍中亦是如此。诗歌中的水意象蕴涵丰富,或象征时间飞逝,或象征爱情受阻等。同时,水意象的翻译也得到了学者的关注,其意象翻译策略有保留意象、意象替换等方法。水意象是《国风》中的一个重要意象,在《国风》160首诗歌中,就有42首含有水意象,占了约四分之一的篇目。《国风》中的水意象应在翻译过程中得到译者的重视和恰当处理。本文的主要理论框架为意象主义理论。意象主义是西方文学史上的一大文学流派,开启了英美现代主义诗歌的新纪元。埃兹拉·庞德是着名的美国意象派诗人、诗歌评论家,是意象主义运动的先锋人物,十分重视意象。作为意象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庞德提出了意象主义诗歌创作的三原则:直接处理“事物”、用词精炼、注重词语本身的韵律。诗歌创作与诗歌翻译往往能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庞德在其诗歌创作原则的影响下,继而提出诗歌翻译应关注语言能量、细节翻译、以及音诗、形诗、理诗的三诗观。细节翻译和三诗观是实现语言能量的途径。庞德的诗歌创作以及诗歌翻译理论共同构成了其意象主义理论。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意象主义理论,以庞德译《诗经·国风》中的水意象为研究对象,以许渊冲的译本为参照,旨在对其英译有一个综合的研究分析,以期为《诗经》意象翻译及诗歌意象翻译提供有益借鉴。本研究试图探讨以下问题:1)《诗经·国风》中的水意象和其它意象有何关联?2)庞德对《诗经·国风》中的水意象的翻译策略及方法与许渊冲的有何异同?庞德的翻译是否反映了其意象主义理论?许渊冲的翻译又是否反映了其翻译思想?3)意象主义理论可以为《诗经》中的其它意象翻译提供哪些启示?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文本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庞德及许渊冲的《诗经》译本为文本,从意象主义角度探讨水意象的翻译策略及方法。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呈现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通过文本分析寻找研究对象;通过比较研究对比分析庞德和许渊冲对水意象的翻译。研究发现:《国风》27首诗歌中的水意象与婚恋主题有关,通常见证着爱情之痛苦,爱情之欢乐。《国风》中的意象可以分为四类,水意象和其它类型的意象都是诗歌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能够相互弥补与交融,相互促进与强化。庞德和许渊冲在水意象翻译中都尽量遵循了保留原意象的意象翻译策略,但所运用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又有所不同。庞德和许渊冲所运用的翻译策略包括直译和音译,庞德采用了大量的音译,而许渊冲则很少采用音译。根据van Doorslaer的翻译方法分类,庞德在水意象翻译中使用的翻译方法包括直接转换、省略、补充、名动转换及造词。庞德直接处理水意象,用词精简,注重细节翻译,保留细节之处的水意象,释放语言能量。而许渊冲所采用的翻译方法有直接转换、省略、补充及淡化。从许渊冲的翻译理论来看,这体现了他所提出的“等化”、“浅化”、“深化”的翻译方法。许渊冲注意译诗的意义之美,音韵之美,形式之美。庞德的翻译体现了其意象主义理论,许渊冲的翻译体现出其所追求的诗歌翻译的“三化”、“三美”原则。庞德的意象主义思想体现在其诗歌创作中,也体现在其中国诗歌的翻译实践中。意象是庞德意象主义思想的核心,而意象传递是其诗歌翻译的核心。如上所述,本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对日后的《诗经》意象翻译及其它中国诗歌意象翻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意象主义理论对诗歌意象翻译有一定的启示。意象是中国诗歌翻译中的一个重要考量。研究发现,诗歌翻译时既要把握单个意象的涵义和表达作用,也要考虑诗歌的整体效果。在诗歌翻译时,意象翻译策略有保留意象、替换意象、忽略意象、再造意象。由于有限的人力、物力,以及作者有限的理论知识和科研能力,研究中包含的意象类型有限,本文所进行的研究不够充分,研究仍有提升空间,有待进一步研究。进一步研究可以从以下着手:研究范围更广,如选择更多类型的意象等。
万应茁[9](2020)在《审美视域下的初中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古典诗词是传统文化孕育出的抒情文学形式,它是汉语言文字精美的组合,将汉语言文字本身的审美特质挖掘和张扬到了极致,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是语文学科教育中美育功能得以发挥的重要载体。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古诗词的内容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致力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审美鉴赏与创造方面,其重要性日益彰显。然而,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仍然存在教师教学设计僵化,教学方法难以呈现诗词美感,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和审美体验缺乏等问题,导致学生难以深入品读古诗词之美。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通过梳理统编本初中古诗词选编系统特点,对初中生和教师分别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明确了解当下初中古诗词审美教学现状,再以审美理论、初中古诗词教育和教学理论来审视初中古诗词教学审美缺失及成因。同时,针对初中古诗词教学的审美缺失及原因,本文结合统编本初中古诗词选编系统的特点,从教师和学生角度提出了针对性强、有具体教学设计呈现的初中古诗词审美教学策略。本文共分为五部分,具体如下:在引言与文献综述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的选题依据与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文献综述和本文创新点。在第一章审美视域下初中古诗词教学相关理论概述部分,本文对审美理论和初中古诗词教学相关理论进行了界定。在第二章审美视域下的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部分,本文梳理出统编本初中古诗词选编系统具有选文经典性与时代性并存;“以人为本”理念突出;美感丰富,便于审美教学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问卷调查与访谈结果,归纳初中古诗词教学中审美缺失的问题及深层原因。第三章审美视域下初中古诗词教学策略是本文的主体部分。本章针对初中古诗词教学审美缺失的问题,分别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提出审美教学策略。从教师角度提出了完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教学的整体美与侧重美的教学策略。从学生角度依循学生品味古诗词美感的心理顺序:由初感音韵美到感悟意象美再到深悟情感美,提出以诵读和吟诵感悟音韵美,开展想象领悟意象与意境美,在活动中深悟情感美的具体策略。第四章为课例展示。本文选择《诗经·蒹葭》和《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分别作为诗与词的典型篇目,以教学课例的形式展示初中古诗词审美教学策略的具体运用。综上,本文立足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提出了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初中古诗词审美教学策略,希望对一线教师改进初中古诗词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张静[10](2020)在《北宋梦诗研究》文中指出先秦时期,梦诗处于萌芽状态,诗中的梦常与占卜相关;两汉时期的梦诗多描绘真实梦境,尤以思妇梦诗最为动人;魏晋南北朝时期梦诗趋向成熟,梦境内容拓展,主题以“思乡”“怀人”为主;唐代梦诗延续魏晋时期的主题,亦有部分“游仙”作品,诗歌艺术手法已较为成熟。北宋梦诗在前代梦诗基础上向广而深的方向发展,北宋前期的梦诗有唐音遗韵;中后期梦诗大放异彩,凸显“宋调”萌芽至定型的发展过程;末期梦诗有书斋化特征和亡国的悲愤之情。从诗歌内容来看,北宋梦诗有三种类型:记梦诗,符号化的梦,感梦诗。记梦诗重在记载梦境,以“梦游”“怀人”“梦见作诗”“梦见异事”为主,呈现包含豪情、温情、诡谲的不同梦境;符号化的梦是诗人艺术加工后的典故梦,它既有原典故的内核,也有诗人个人的情感体验,北宋梦诗中常见的符号梦有蝴蝶梦、黄粱梦、春草池塘梦、华胥梦;感梦诗为诗人“由梦而感”诗歌,诗中有做梦的感受、“人生如梦”的感怀、对“梦和觉”的辨析,富含诗人的思考。北宋梦诗内容多样,入诗材料增多,与此同时,北宋梦诗的典型主题也有所拓展,前代梦诗的典型主题为“思乡”“怀人”,北宋梦诗新变为“思乡”“政治”“归隐”“游仙”。从创作角度而言,北宋梦诗的新变在于叙事性、日常性和对时空的关注。前代梦诗以抒情为主,北宋梦诗融抒情与纪实于一体,在长题、诗序、自注、组诗等方面体现宋诗特有的叙事性;而宋人对日常生活的关注,也使得北宋梦诗中出现大量文人生活琐事,因而具有日常性。北宋梦诗多采用凝缩时间、跨越空间的手法,诗人以梦为媒介突破时空,有利于诗歌情感的发挥和传递。北宋诗人充分利用梦的独特性、私密性,不同身份诗人的诗歌有明显的差异,文官、寒士文人、僧人、隐逸者的梦诗各具特色。对北宋诗人而言,梦既是诗歌内容,是推动创作的原动力,也是诗歌中重要的艺术手法。
二、《诗经》意象刍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诗经》意象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1)历代雪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咏物赋及雪赋界定 |
二、研究现状及意义 |
第一章 雪赋源流考论 |
第一节 先秦两汉文学雪书写 |
第二节 两晋南北朝:雪赋的滥觞 |
第三节 唐宋:雪赋的拓展与新变 |
第四节 元明清:雪赋的复古与繁荣 |
第二章 雪赋体制句式 |
第一节 两晋南北朝:骈化与抒情 |
第二节 唐宋:限韵与四六句式 |
第三节 元明清:“程度”的背离与遵循 |
第三章 雪赋主题思想 |
第一节 对瑞雪皇权的歌咏赞叹 |
第二节 对民生黑暗的忧心控诉 |
第三节 对人生际遇的慨叹兴寄 |
第四章 咏雪诗与雪赋的关系:以南朝为例 |
第一节 南朝咏雪诗兴起探究 |
第二节 雪赋、咏雪诗的喻体选择 |
第三节 雪赋、咏雪诗中“兴寄”的唤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
(2)《林兰香》与中国古代小说的诗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小说“诗化”概念的界定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林兰香》之前小说诗化特征的流变 |
第一节 唐代传奇小说 |
一、“文备众体”的小说形式 |
二、骈俪、隽永的语言风格 |
第二节 元明传奇小说 |
一、文体特征:诗词羼入 |
二、诗词功能:抒情表意 |
第三节 才子佳人小说 |
一、以“诗”传情(为媒) |
二、人物的诗才 |
第二章 《林兰香》中回目、诗词的叙事功能研究 |
第一节 《林兰香》对章回小说回目艺术的继承与发展 |
一、《林兰香》回目的艺术特色 |
二、《林兰香》回目的叙事功能 |
第二节 《林兰香》中的诗词及其特点 |
一、中国文学艺术的诗化基因 |
二、《林兰香》中诗词来源考察 |
第三节 《林兰香》中诗词的作用 |
一、诗词是小说情节的组成部分 |
二、诗词对情节发展的推动作用 |
三、诗词对篇章结构的作用 |
四、诗词与小说的悲剧意蕴 |
五、诗词与作者诗学思想的传递 |
第三章 《林兰香》诗化的审美表现 |
第一节 叙事语言的诗化表达 |
一、语言的典雅美 |
二、语言的色彩美 |
三、语言的音乐性 |
第二节 小说人物的诗性气质 |
一、塑造具有诗性品质的人物 |
二、着重展示人物心灵 |
第三节 情节内容的诗意呈现 |
一、小说意境的诗意建构 |
二、景物描写与“比德”说 |
三、高雅诗意的文化活动 |
第四节 意象叙事及其隐喻意义 |
一、自然意象 |
二、社会(历史)意象 |
第四章 《林兰香》诗化特征的文学意义 |
第一节 《林兰香》诗化特征的小说史价值 |
一、增强读者的美感体验 |
二、加强小说的抒情性 |
第二节 《林兰香》诗化特征的影响 |
一、《林兰香》与《红楼梦》 |
二、对其他小说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古典传统”视域中徐志摩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综述 |
一 断裂带的回声:“古典传统”在现当代文学的投影 |
二 “古典传统”视域中的徐志摩诗歌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 研究意义与创新 |
第一章 传统的违逆与回归:徐志摩的两副面孔 |
第一节 “古典传统”与徐志摩诗歌 |
第二节 “出走与回归”:徐志摩创作思想溯源 |
第三节 “古典与浪漫”:徐志摩创作文本特质 |
第二章 “前行中的回望”:诗歌文本的传统观 |
第一节 “自然崇拜”与“天人合一” |
一 草木本心:寄情山水的哀歌与理想 |
二 “天人合一”:回归自然的哲学与态度 |
第二节 “性灵论”与抒情本位 |
一 “性灵”之子:不可言说的“辨”与“忘” |
二 赤子之心:“爱、自由与美”的追求与坚持 |
第三章 “比”中的“理念世界”:古典意象的现代重构 |
第一节 “秋”:“愁性”体验与孤独意识 |
一 悲秋与颂秋:古典文学“秋”意象溯源 |
二 情苦与反叛:徐志摩诗歌“秋”意象内涵 |
第二节 “杜鹃”:为理想殉葬的歌者 |
一 望帝与杜鹃:古典文学“杜鹃”意象溯源 |
二 哀婉与骄矜:徐志摩诗歌中的“杜鹃”意象 |
第三节 “冢”:生死之间的顿悟 |
一 荒凉与凄美:古典文学“冢”意象溯源 |
二 吊古与隐忧:徐志摩诗歌“冢”意象内涵 |
第四章 传统艺术形式与新诗文本结构 |
第一节 语言韵白及“音乐性”探析 |
一 古茂与畅达:诗歌语言的韵白特征 |
二 “参差建行”与情绪节奏:诗歌文本的“音乐性” |
第二节 “重章叠句”的现代重构 |
一 重复与延展:《诗经》里的时空转换 |
二 回环与变奏:徐志摩诗歌的“重章叠句” |
第三节 “造境”传统与诗歌文本 |
一 造境与写境:古典诗艺的气韵所在 |
二 虚实与悟道:徐志摩诗歌文本之“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徐志摩年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诗经》物候叙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诗经》物候叙写研究现状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物候叙写分类及其意蕴 |
第一节 特定时节物候意象与时间观 |
一、十二时辰物候意象与写“时”传情 |
二、十二月份物候意象与季节感表达 |
三、特殊时间物候意象与“得其时”的文化内核 |
第二节 四季物候意象与诗化的周礼 |
一、春季物候意象与脉脉温情的表达 |
二、夏季物候意象与整齐万物的讽颂 |
三、秋季物候意象与杀害敛藏的悲喜 |
四、冬季物候意象与休养生息的渴望 |
第三节 天气物候意象与农业文明的关系 |
一、降雨物候意象与先民生活的关系 |
二、降雪物候意象与农业丰收的关系 |
三、旱灾物候意象与社会治安的关系 |
第二章 物候叙写与《诗经》体类 |
第一节 物候叙写反映的审美倾向差异 |
一、温柔敦厚与“二南” |
二、哀厉为美与《邶风》 |
第二节 物候叙写表达的人文风俗差异 |
一、表达爱慕与《郑风》 |
二、庆祝婚姻与《周南》 |
三、发泄不安与《邶风》 |
四、社会写照与“二雅” |
第三章 《诗经》物候叙写渊源 |
第一节 对神话内容的继承与发展 |
一、对社会习俗、制度的继承 |
二、对集体意识的发展 |
三、灾异谴告思想的发展 |
第二节 对审美内涵的扩充与追求 |
一、典雅含蓄的兴象美之发掘 |
二、对美的懵懂、不懈追求 |
第三节 对“法天地”自然观的接受 |
一、三才思想指导下的物候叙写 |
二、和谐生态观生发的“得其时”哲学观 |
第四节 对现实主义的文学性表达 |
一、物候叙写中的务实心理 |
二、物候叙写对农业活动的如实反应 |
第五节 对生活环境的隐晦表述 |
一、星土与物候意象的选择与表述 |
二、个人活动范围对物候意象的选择 |
第四章 《诗经》物候叙写的影响 |
第一节 由先秦文献引诗看其影响 |
一、《左传》中的歌诗外交 |
二、《论语》中的内涵阐释 |
三、《孟子》中的直接引用 |
四、《大学》中的鸣琴而治 |
第二节 由后世文学思想看其影响 |
一、对自然之美自觉追求的萌芽 |
二、山水田园意识的引导 |
第三节 由后世文学内容看其影响 |
一、文本典故价值 |
二、意象的丰富 |
三、后世诗文的引用状况 |
四、伤时之作对时间概念的凸显 |
第四节 由后世文学艺术看其影响 |
一、由景语到“景语皆情语”的发展 |
二、以三叠艺术描摹自然景物的延续 |
三、物候叙写的句式、格式之继承 |
第五节 由后世价值取向看其影响 |
一、对民间文化的重视 |
二、关注现实的民族心理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的施图金俄译版《诗经》动物意象翻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Аннотация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对象 |
1.2.1 《诗经》及其动物意象 |
1.2.2 施图金与《诗经》翻译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发展趋势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3.3 发展趋势 |
1.4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内容 |
1.5 课题的研究方法 |
1.6 课题的研究重点、难点 |
1.7 语料来源 |
第2章 意象概念与功能对等理论概述 |
2.1 意象概念界定 |
2.1.1 国内意象概念界定 |
2.1.2 国外意象概念界定 |
2.1.3 诗歌中意象翻译的重要性 |
2.2 功能对等理论概述 |
2.2.1 功能对等理论的概念 |
2.2.2 功能对等理论的翻译原则 |
2.2.3 功能对等理论与诗歌翻译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的施图金版《诗经》中动物意象翻译方法分析 |
3.1 《诗经》中动物意象的象征意义 |
3.1.1 动物抒发情感悲喜 |
3.1.2 动物表达祝贺赞美 |
3.1.3 动物讽喻社会诟病 |
3.1.4 动物传达政治劝谏 |
3.2 施图金版《诗经》中动物意象翻译方法分析 |
3.2.1 直译法 |
3.2.2 替换法 |
3.2.3 意译法 |
3.2.4 复合翻译法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的施图金版《诗经》中动物意象翻译效果分析 |
4.1 动物意象“象”似“意”达的翻译效果 |
4.2 动物意象“象”异“意”似的翻译效果 |
4.3 动物意象“象”似“意”异的翻译效果 |
4.4 动物意象“象”异“意”异的翻译效果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诗经》动物意象翻译方法统计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的施图金俄译版《诗经》植物意象翻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Аннотация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对象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发展趋势 |
1.4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内容 |
1.5 课题的研究方法 |
1.6 课题的研究重点、难点 |
1.7 语料来源 |
第2章 意象的概念与功能对等理论概述 |
2.1 意象概念的界定 |
2.1.1 国内意象概念研究梳理 |
2.1.2 国外意象概念研究梳理 |
2.1.3 意象的概念及分类 |
2.2 功能对等理论概述 |
2.2.1 功能对等理论的概念 |
2.2.2 功能对等理论的基本原则 |
2.2.3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诗歌翻译的本质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施图金版《诗经》植物意象翻译方法分析 |
3.1 《诗经》中植物意象的象征意义 |
3.1.1 植物象征女子 |
3.1.2 植物传递感情 |
3.1.3 植物象征品德 |
3.1.4 植物讽喻政治 |
3.2 施图金版《诗经》植物意象翻译方法分析 |
3.2.1 直译法 |
3.2.2 替换法 |
3.2.3 意译法 |
3.2.4 混合法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施图金版《诗经》植物意象翻译效果分析 |
4.1 “象”似“意”达的翻译效果 |
4.2 “象”异“意”达的翻译效果 |
4.3 “象”似“意”异的翻译效果 |
4.4 “象”异“意”异的翻译效果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庞德译《诗经·国风》中的水意象重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2 Research Objectives and Significance |
1.2.1 Research objectives |
1.2.2 Research significance |
1.2.2.1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
1.2.2.2 Practical significance |
1.3 Research Questions and Research Methods |
1.3.1 Research questions |
1.3.2 Research methods |
1.4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Research at Home |
2.1.1 Water culture and the water image |
2.1.2 Image in poetry and its translation |
2.1.3 The water image in poetry and its translation |
2.1.4 Image in Shi Jing and its translation |
2.2 Research Abroad |
2.2.1 Water culture and the water image |
2.2.2 Image in Western culture |
2.2.3 Image in Shi Jing and its translation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
3.1 Ezra Pound as an Imagist |
3.2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Imagism |
3.3 Development of the Imagism Movement |
3.4 Imagism Poetry Creation |
3.5 Imagism Poetry Translation |
3.5.1 Energy in language |
3.5.2 Detailed translation theory |
3.5.3 The triple concepts of poetry |
Chapter Four ANALYSIS OF THE WATER IM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MAGISM |
4.1 The Water Image in Guo Feng |
4.2 The Water Image in Guo Feng and its Connection with Other Images |
4.2.1 Mutual complement and integration |
4.2.2 Mutual enhancement and reinforcement |
4.3 Pound’s Translation Procedures of the Water Image in Guo Feng |
4.3.1 Direct transfer |
4.3.2 Omission |
4.3.3 Addition |
4.3.4 Denominalization |
4.3.5 Coinage |
4.4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Pound’s Translation of the Water Image in Guo Feng |
4.4.1 Pound’s translation—a reflection of the Imagism theory |
4.4.2 Xu Yuanchong’s translation—a reflection of Three Transformations and Three Beauties theory |
4.5 Implications on the Imag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Other Images in Shi Jing |
4.5.1 Retention of the image |
4.5.2 Substitution of the image |
4.5.3 Recreation of the image |
4.5.4 Annotation to the image |
4.5.5 Omission of the image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
5.2 Limitations of the Research |
5.3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
REFERENCES |
APPENDIX |
Appendix Ⅰ Papers Published during the MA Program |
(9)审美视域下的初中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与文献综述 |
一、选题依据与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审美视域下的初中古诗词教学相关理论概述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及阐述 |
一、审美教育 |
二、初中古诗词审美教学 |
第二节 初中古诗词审美教育理论基础 |
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
二、初中生心理特点 |
三、古诗词审美理论 |
第二章 审美视域下的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 |
第一节 统编本初中古诗词选编现状及调查结果呈现 |
一、统编本初中古诗词选编情况 |
二、调查问卷及分析 |
第二节 教学的审美缺失 |
一、从学生层面审视 |
二、从教师层面审视 |
第三节 教学审美缺失的归因 |
一、学生方面的原因 |
二、教师方面的原因 |
第三章 审美视域下的初中古诗词教学策略 |
第一节 整体设计美:在完善教学设计中感受整体美与特色美 |
一、以文定教,领悟古诗词特色美 |
二、以学定教,感悟课堂互动美 |
第二节 感悟音韵美:在吟诵中感悟音韵魅力 |
一、通过诵读感受音韵美 |
二、进阶吟诵加深美感 |
第三节 领悟意象意境美:在想象中领悟意象意境之美 |
一、调动多感官,体验意象美 |
二、营造情境,领悟意象意境美 |
第四节 深悟情感美:在活动中感受情意哲理之美 |
一、感受古诗词情感的感性美 |
二、品味古诗词情感的哲理美 |
第四章 课例展示——以《诗经·蒹葭》和《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为例 |
第一节 诗的审美教学设计——以《诗经·蒹葭》为例 |
一、内容分析 |
二、课例展示 |
第二节 词的审美教学设计——以《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为例 |
一、内容分析 |
二、课例展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学生问卷 |
附录二 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10)北宋梦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宋前及北宋梦诗创作概况 |
第一节 宋前梦诗创作概况 |
一、先秦时期 |
二、两汉时期 |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
四、唐代 |
第二节 北宋梦诗创作概况 |
一、北宋初期 |
二、北宋中后期 |
三、北宋末期 |
小结 |
第二章 北宋梦诗的创作内容 |
第一节 记梦诗 |
一、梦游 |
二、怀人 |
三、梦见作诗 |
四、梦见异事 |
第二节 符号化的梦 |
一、蝴蝶梦 |
二、黄粱梦与南柯梦 |
三、池塘春草梦 |
四、华胥梦 |
第三节 感梦诗 |
一、由梦而感 |
二、梦和觉 |
小结 |
第三章 北宋梦诗的创作及新变 |
第一节 北宋梦诗创作主题及新变 |
一、思乡 |
二、政治 |
三、归隐 |
四、游仙 |
第二节 北宋梦诗的创作特色及新变 |
一、叙事性 |
二、日常性 |
三、北宋梦诗中的时空转换 |
第三节 梦与北宋诗歌创作的关系探讨 |
一、身份视域下的北宋梦诗 |
二、梦与北宋诗歌的创作 |
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诗经》意象刍议(论文参考文献)
- [1]历代雪赋研究[D]. 杨淑雯.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2]《林兰香》与中国古代小说的诗化特征[D]. 刘彤彤.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3]“古典传统”视域中徐志摩诗歌研究[D]. 薛文卿.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诗经》物候叙写研究[D]. 张诏宣. 北方民族大学, 2021(09)
- [5]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的施图金俄译版《诗经》动物意象翻译研究[D]. 胡雪峰.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9)
- [6]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的施图金俄译版《诗经》植物意象翻译研究[D]. 房佳潼.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9)
- [7]2016年中国古典诗歌研究论文索引[J]. 池茗,高文韬.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20(02)
- [8]庞德译《诗经·国风》中的水意象重构研究[D]. 邹月. 江南大学, 2020(01)
- [9]审美视域下的初中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D]. 万应茁.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北宋梦诗研究[D]. 张静.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