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专家指导中国加入WTO_走出去战略论文

WTO专家指导中国加入WTO_走出去战略论文

世贸专家指点入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世贸论文,专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哪类企业受冲击最大

梁艳芬:肯定是没准备的企业冲击最大。但是,我想特别表达的一个意思是“WTO不是一个筐,不要什么都往里面装”,我的感觉是通过一年多来媒体的狂轰滥炸,WTO好像已经变成一种童叟皆知的大众文化,这未免肤浅了些。中国入世绝不会一夜之间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实冲击和变化都是有一个过程,我们也要以历史的、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它的影响。

首先要明确WTO只是负责处理贸易问题的国际组织,当然这里的贸易既包括货物贸易也包括服务贸易。因此,入世对从事贸易的企业影响可能比较大。不同企业面临的冲击与其市场开放程度也有关系。从目前看,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像纺织、轻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冲击相对较小,市场开放后可能对它会有好处;而另一些传统的重工业,冶金、钢铁等比较劣势的企业,冲击可能比较大。

孔凡昌:我个人认为,加入WTO后,受冲击最大的恐怕还是那些国内目前还在国家的有力保护下处于垄断的企业,如电信、金融、保险、交通等。好在政府如今也看到这些问题,已经面向国内市场着手在这些行业搞竞争,把市场准入门槛逐步降低下来。否则,等外国企业一旦进来,我们这些企业的实力真的很难与之抗衡。

二是已经达到一定生产规模的大中型企业,比如电子类产品,它们也是在竞争中成长,像彩电业甚至已经生产能力过剩了。这些企业应该不怕与外国企业竞争,他们的问题是要走出去,到国外去争夺市场。中小企业现在占我国绝大部分,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它们的长处是机制灵活,对市场适应能力强。问题是政府如何在资金、技术与信息等方面支持它们,目前,中小企业在利用现代科技获取信息方面还比较落后。对外贸易并不是每个企业自己都要去做进出口,完全可以委托专业公司去做,但问题是如何让外国企业知道你自己的信息,把产品介绍出去,使得人家来采购你。

有些问题其实早就该明白

孔凡昌:我觉得从企业方面看入世,最担心的一点就是怕竞争。其实,只要有市场经济就有竞争,竞争大抵有两方面,一是带来压力,另一方面带来一种推动力。入世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引入竞争,增强国内经济的活力。没有必要怕竞争,那么多国家包括先进的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人世,没见到哪一个国家说加入WTO后经济就垮台了。企业有生有死,很自然,美国每年不是也有十几万企业破产吗?企业不加入WTO也会有问题,关键是如何适应,利用好新的规则和契机。

加入WTO并不意味着给经济必然带来损害。我认为,国内企业的问题现在是竞争还处于低水平的竞争,老在打价格战。今后,竞争要提高一个档次,必须从企业的经营理念,商品品质来提高档次。因为入世后,与国外企业竞争单靠价格不行。过去我们国内企业对外面市场竞争也老打价格战,互相压价。加入WTO以后一个最大的改变是过去我们是只在国外市场竞争,而现在是在两个市场竞争,就是外国企业要到我们这儿来竞争了。

梁艳芬:现在国内企业对世贸条款的认识也有一些偏差。比如片面理解国民待遇原则,认为入世以后国内企业所享受的待遇也应该与国外企业一样,即对外开放先对内开放,这是有一些偏差的,因为所谓国民待遇是指国内对于外来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待遇不能低于国内企业,但没说“高于”不行。一些对外企的优惠政策,其实不违背国民待遇原则,但现在一些国内企业的想法是你允许外企做,我就也可以做。事实上,国内企业进入某一个行业也是有准入条件的,一些可以赚钱的,前景好的领域,比如电信,大家都想抢着去做那也是不可能的。实际上外来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都是非常有经验的一些大的跨国公司,它们的进入给中国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种冲击,还有一些值得国内企业学习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让更先进的企业进入到中国来,比让国内一些经营起点较低的企业去经营,给国家和市场带来的好处要多得多。

WTO规定中也提出“原则中有例外,例外当中也有原则”,意思就是说“不要机械、教条地去理解某一个条款”。还有,现在有许多企业爱问“政府在这方面的保护期有多长”,“还有多长时间过渡期”,“我要怎样继续寻求政府的保护”等等,这些观念都得尽快消除。我以为今后企业的努力方向:首先要转变观念,了解国外的做法;同时要培养自己的人才及能留住人才的合理手段。从国际市场的战略发展自己的产品,还有产品的升级换代,技术水平的提高等等,企业的许多问题早就该做,不一定非要入世才做。

中国企业如何走出去

李钢:入世前,我们更多是谈利用外资和打国外市场。入世以后这种趋向会有一些变化,国内外市场通过关税降低和非关税措施的减少,将有更多更大程度的衔接面。如何利用国外市场准入扩大的机会,走出去打国外市场是一个值得好好研究的课题。过去我们的企业对走出去有一些误解,认为只是出去看看转转,做点买卖,搞些投资。

实际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垄断竞争,不是自,由竞争,发展中国家要想进入发达国家市场还是有许多障碍的。因此,我们首先要认清自己的位置,然后再谈竞争。特别是中小企业应该有危机、紧迫感,还需从练内功做起。我国原来走出去的企业绝大部分是贸易型企业,6000多家中有80%都属于此种类型。真正属于加工工业走出去的数量相当少。现在中央提出来的走出去战略主要包括利用国外资源,搞境外加工贸易,带料加工装配业务等几大方面。要走出去的企业本身需具备资金实力、技术优势、人才准备和产品在当地有市场。

徐长文:入世后,我们国内市场也变成了国际市场,所以,那些有实力的企业,比如海尔这样有能力可以在外国当地生产当地销售的,可以走出去。千万不能企业在国内还没怎么样呢,也急着要走出去,都说“孔雀东南飞”,你要是“麻雀也东南飞”,那会吃不消的。我们不要设想国外市场都是空白纸,国外市场也已被瓜分尽了。企业要走出去,必须先花点本钱了解、调查当地市场。

标签:;  

WTO专家指导中国加入WTO_走出去战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