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法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论文_飞力萍

(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玉兴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云南玉溪653100)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中心2014年11月—2016年3月期间诊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胰岛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为80.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治疗糖尿病有利于病情的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比单纯西医治疗更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中医;糖尿病;临床疗效

糖尿病是一种多发性疾病,目前该疾病已经成为了广泛关注的一个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尤其是我国不仅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数量庞大,同时每年的新增糖尿病患者数量日趋升高,给我国居民的健康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虽然临床对于糖尿病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截至目前尚未没有研制出一种根治性的有效疗法,西医对于糖尿病的治疗主要是控制血糖,积极预防并发症。传统中医对糖尿病的由来已久,且在悠久的历史中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糖尿病治疗体系,在糖尿病的治疗中表现出了较大的优势,给现代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启发和指导。中医治疗强调整体观念、辨证施治,笔者就以传统中医中经典的辨证疗法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了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以下进行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中心2014年11月—2016年3月期间诊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53例,女47例,年龄39岁~72岁,平均年龄(55.5±7.5)岁;病程1年~15年,平均病程8年。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同意书,自愿参与本次研究。采取数字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40岁~72岁,平均年龄56岁,病程2年~15年,平均病程8.5年;对照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39岁~70岁,平均年龄(54.5±8.5)岁,病程1年~14年,平均病程7.5年。2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主要症状:多尿、多饮、多食,肥胖体态,常感四肢无力、疲惫不堪,久而不治形体会逐渐消瘦。

1.2 方法

方法2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均测好空腹及糖耐量试验2h后的血糖值,称体重,并详细记录。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采取常规胰岛素控制血糖法,口服吡格列酮每天1次,1次1~3片,于早餐后服用,严格遵照医嘱服药,切勿服用过量;另外也可直接注射胰岛素治疗,嘱咐患者增强自身免疫力,促进病情的改善。观察组在胰岛素纠正代谢紊乱的前提下,再给予中药治疗法进行调理。中医讲究分型而治,根据每位患者的不同体质,制定不一样的治疗方案。糖尿病患者在中医范畴有四种常见体质,治疗方法如下:

①气阴两虚型,主要症状有全身发汗、口渴、身体乏力易疲劳、多尿、舌苔红、脉细而弱等,中药治疗处方:当归、黄芪、大黄、郁金各15g,白芍、丹参、土茯苓、生地各20g,葛根10g,杜仲5g。②肝气郁结型,主要症状有唇红苔红、食欲好、易饮水、便秘、滑脉等;中药治疗处方:黄柏、黄连、生地、半枝莲各20g,五味子、柴胡、麦冬、黄芪各15g,丹参12g。③脾肾阴虚型,主要症状有视物模糊、头晕而重、口干失眠、耳鸣、尿频、尿多、脉弦细等;中药治疗处方:麦冬、泽泻、平地木、虎杖、小蓟、石斛、熟地、山药各20g,仙灵脾、杏仁各16g,党参、苦参各12g,川楝子、胡黄连、苍术各10g。④阴阳两虚型,主要症状有四肢冰凉、尿多尿频、面色铁青、苔白而薄、脉弱而沉等;中药治疗方案:茯苓、山茱萸、山药、黄芪、熟地各20g,肉桂15g,知母、枸杞子、泽泻各12g,再配甘草10g。水煎服,每天1剂药,2次分别于早、晚服用,4周为1个疗程。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为8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2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例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中老年人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对中老年人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糖尿病一旦发病就是终身性的,需终身用药治疗。就目前来看,临床上还未研制出糖尿病的根治疗法,对于糖尿病的治疗临床上采取的原则是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使其保持在较为合理的范围内,以此来延缓糖尿病的进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西医对于糖尿病的治疗主要应用的是胰岛素或胰岛素类似物等降糖药物。

中医上称糖尿病为消渴病,通常认为造成病变的原因有饮食不节、过度劳累、过度肥胖、肝气郁结、毒邪侵体、脾胃失调等。中医治疗糖尿病讲究辨证论治,从个体出发,进行整体协调,阴阳调和,依据患者体质、证候、临床症状、病情轻重以及治疗季节等不同因素,制定最优化的治疗方案。消渴病常见的几种类型分别是气阴两虚型、肝气郁结型、脾肾阴虚型和阴阳两虚型,每种类型表现出的主要症状有所差异,诊治时辨识患者证型属于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中医降糖虽然没有西医快,但其毒副作用更小,有治本的效果,长期调理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常采用中西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以扬长避短,使患者病情得到良好的控制。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8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力地证实了中医治疗糖尿病辨证论治,安全性好、毒副作用小,且最终取得的疗效好;同时治疗成本也较低,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临床上应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静.中医药辨证论治糖尿病胃轻瘫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7,(11):2085-2087.

[2]段钟情.中医方法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J].光明中医,2017,32(08):1138-1140.

[3]缪軻軻,葛静.中西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研究进展[J].河南中医,2017,(04):742-744.

论文作者:飞力萍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2月下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6

标签:;  ;  ;  ;  ;  ;  ;  ;  

中医方法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论文_飞力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