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生态公益林;森林资源;保护措施;监测现状
林地是林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是全球生物圈中重要的一环,对维系整个地球的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林地的空间分布变化,如面积的增减,类型的更替等,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加强林地保护管理是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长期核心任务和政治责任。党的十九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地位,明确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森林是陆地最大生态系统,是重要的资源和文化宝,被誉为“地球之肺”,由此决定了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概论
上个世纪的90年代中期,国家林业局便提出了森林分类管理经营理念,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相关经营改革试点,根据森林的实际用途以及生产者生产经营目的的不同,可将森林资源划分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两大类。其中生态公益林是指以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保存物种资源、森林旅游、科学实验、国土保安等需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林木和林地;而重点生态公益林则是指位于生态地位非常重要和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的重点保护区域的森林、林木和林地。对于生态公益林的划分,是构建我国林业体系中的一部分重要内容,对实现林业与森林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与此同时生态环境问题的愈加严重也显露无疑,随着物质文化需求的日益满足,人们对环保问题的关注也逐渐增强,开始日渐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进而减少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环境所造成的危害。随着生态公益林的应势而生,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也明显有了改善。但由于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对林业的经济产生非常大的制约,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许多生态公益林也改变原来的初衷,将其变为商业林来经营,因而不利于我国生态环境的净化。
二、生态公益林监测研究现状
为了及时掌握全省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资源现状及其消长变化动态,科学评价其生态系统功能和发展趋势,准确评估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补偿工程经营管护效果,有效监督各级保护管理责任状落实、管护履行合同及资金使用情况。省林业厅从2006内开始对国家级生态公益林进行体系化监测,即对我省区划界定的5061.86万亩国家级生态公益林,在424个林(农)场范围内,以103个县(市、区、保护区、农场管理局)为总体实行定点监测。经过10年的建立和完善共计建立监测总体103个,设置监测样地23084个。黑龙江省是森林资源大省,生态区位十分重要,是我国生态安全重要屏障和生态产品生产基地。对黑龙江省国家重点公益林的监测工作,可以实现加强对我省生态环境脆弱、生态区位重要地区的重点防护林、特种用途林的管理工作,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生态需要,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物种多样性,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使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同时,对黑龙江省国家重点公益林的监测工作还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掌握我省重点生态公益林林地类型、面积、分布及消长状况,监测林地资源变化,科学的评价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经营管护效果,针对不同生态公益林林地变化状况提出合理的管理政策及补偿办法。
本研究对共计25个监测总体进行实地监测调查,同时将获得的监测数据,如林地面积变化动态、蓄积变化动态、群落结构变化、森林健康变化、生态功能变化等进行汇总统计,并与前期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明确我省现阶段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蓄积量、森林结构、群落结构、森林健康及生态功能的动态变化情况以及现阶段监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本次监测现状进行总体及可比范围内评价,并根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针对各监测总体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经营管理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间隔期内群落结构平均完整度指数增加,群落结构整体接近于较完整结构,森林健康、中健康面积增加,亚健康和不健康等级面积减少,灾害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生态功能中、差等级面积均向着生态功能好的等级转化变化;
2、监测总体现状为补偿地类面积不足,非补偿区划界定地类面积过大,同时还存在单位面积株数偏低,平均胸径小,大径树木少,单位蓄积龄组之间变动幅度大等森林质量相关问题;
3、根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针对各监测总体具体情况提出加强现有的补偿地类的管理、加强森林培育,提高林分质量、准确界定国家重点公益林分布范围,保持长期稳定、加强森林保护,杜绝各种灾害发生、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工作,降低森林资源非正常消耗比例等系列经营管理措施。监测调查整体实现了对我省生态公益林监测现状的认知,掌握了现阶段我省森林资源及森林生态功能的动态情况,为今后其它监测区域的监测工作提供了理论研究基础。
三、主要研究内容
本研究拟通过对共计25个监测总体的两期监测数据对比,从林地面积变化动态、蓄积变化动态、有林地各龄组起源林种蓄积变化、有林地各树种组面积蓄积变化动态、天然林各林种面积蓄积变化动态、天然林各龄组面积蓄积变化动态、人工林各林种面积蓄积变化动态、人工林各龄组面积蓄积变化动态、有林地公顷蓄积变化、树高胸径郁闭度变化、森林结构变化、群落结构变化、森林健康变化、自然度变化、面积连片等级变化、森林灾害状况变化、生物多样性变化、重生态功能变化、林地现状面积多方面展开分析,根据监测数据发现在监测工作中及监测现状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相关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及建议。
四、保护措施
1、加强森林培育,提高林分质量:森林培育提高林地利用效率,调整林分结构,是提高林分质量的重要措施。各地要因地制宜,采取科学的手段,加大森林培育和恢复森林的力度,努力提高林分质量,并使森林结构、群落结构、林龄结构日趋合理,提高公益林生态效能。
2、准确界定国家重点公益林分布范围,保持长期稳定:目前各监测总体的国家级公益林界限范围是2012年的调整,已经达到比较明晰定位程度,应该保持长期稳定不变,有利于生态公益林生态效益的发挥。不应发生大面积置换等行为。
3、加强森林保护,杜绝各种灾害发生:森林灾害是林木消耗的主要因素。加强森林病虫害和气候(象)监测、防治工作,积极推进森林健康理念,培育健康森林,将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同时,加大森林防火宣传力度,加强野外火源管理、林火预警监测工作,减少重点林区火险隐患;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高预防、扑救森林火灾的综合能力,减轻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和对森林资源的破坏。
4、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工作,降低森林资源非正常消耗比例
通过监测计算表明非正常消耗比例高于正常水平。要加强森林资源管护,降低非正常消耗,如非正常采伐、进界前消耗等现象发生。
五、结论
本章主要从现阶段我省生态公益林资源动态及监测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两方面展开论述,主要完成以下内容:通过对25个监测总体的监测数据汇总分析,明确现阶段我省生态公益林包括天然林、人工林等不同林种面积、蓄积量、森林结构、群落结构、森林健康、森林灾害、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功能的动态变化情况;通过两期数据对比分析,明确监测现状中总体、可比范围内及森林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作出相应评价;根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针对各监测总体具体情况提出加强现有的补偿地类的管理、加强森林培育,提高林分质量、准确界定国家重点公益林分布范围,保持长期稳定等系列经营管理措施,进而实现我省生态公益林的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论文作者:谢玉萍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8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6
标签:生态论文; 森林论文; 公益林论文; 林地论文; 森林资源论文; 面积论文; 动态论文; 《科技新时代》2018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