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认知功能的影响论文_廉波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认知功能的影响论文_廉波

烟台海港医院 山东 烟台 264000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与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96例老年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麻醉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全凭静脉麻醉方式,研究组患者采取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前后心率(HR)、动脉血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并对两组患者的精神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开始10 -30 min.研究组患者的镇静评分低于对照组,手术开始30 分钟后,对照组患者的舒张压(DBP)低于研究组,于术开始后的24小时后,研究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方式能够有效减轻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以及手术后的认知功能障碍,镇静效果好,值得应用。

关键词:麻醉方式 认知功能 血流动力学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逐渐加快,老年患者比例逐渐上升,老年患者手术后的认知功能障碍是常见的并发症,其中麻醉方式是此类问题的关键。为减轻老年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障碍,降低手术风险,本文对两种麻醉方式的效果进行比较,具体情况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洛阳正骨医院2014年08月-2015年08月所收治的96例老年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麻醉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所有入选患者均无合并严重呼吸系统疾病以及严重心肺肾疾病。研究组患者,男性26例,女性22例;年龄68~85岁,平均(74.23±2.28)岁;股骨粗隆间骨折14例,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颈骨折26例;合并冠心病12例,20例合并高血压,16例合并糖尿病。对照组患者,男性24例,女性24例;年龄71~87岁,平均(76.42±1.09)岁;股骨粗隆间骨折15例,13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颈骨折20例;合并冠心病15例,13例合并高血压,20例合并糖尿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部位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麻醉前,分别给予两组患者2mg咪达唑仑与0.5mg戊乙奎醚;对照组患者采用0.2~0.3mg/kg依托咪酯、3~4μg/kg瑞芬太尼。手术中采取全凭静脉麻醉方式,微量泵持续输注4~6mg/(kg·h)丙泊酚,并泵入0.05~0.25μg/(kg·min)瑞芬太尼;研究组患者采取腰硬膜外联合麻醉,于第L2-3间隙实施硬膜外穿刺,腰麻给予0.5%罗哌卡因2ml,超过2.5h硬膜外追加5ml相同局麻药,手术后应用舒芬太尼止痛。

1.3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镇静评分、血流动力学变化,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并对患者的精神状况进行分析。其中镇静评分标准为:患者反应快,清醒为5分;患者反应冷淡为4分;患者始终保持浅睡的状态,对大声呼喊有反应为3分;推动患者有反应为2分;推动患者无反应1分。MMSE评分标准为:评分在23分以下2分以上,判定为认知功能障碍。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率(%)的形式表示,采取x2检验;计量资料用(x±s)的形式表示,并采取t检验,若P<0.05则表明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结果

2.1两组患者麻醉前后心率、动脉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两组患者在麻醉前、麻醉后手术前、手术0.5小时、手术结束HR、MAP、SpO2相比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言语陈述时间比较:观察组患者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言语陈述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麻醉前后MMSE评分比较:对照组患者麻醉后6、12、24小时与

麻醉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后6、12小时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前、麻醉后6、12、72小时MMSE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后24小时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两组患者术后短期POCD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术后短期POCD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发生POCD的严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麻醉手术后患者精神、心理等方面的研究慢慢受到人们的重视。以往的麻醉工作仅需要保证患者的安全,让患者平稳地度过手术,现在除了能够镇痛、镇静外,还需要降低患者在术中的创伤、应激反应、麻醉药物等对中枢系统造成影响,以及对手术期及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从而减少患者的痛苦。骨科手术因手术时间长,造成的创伤大,且老年人耐受程度差,肝肾功能减退、各器官功能衰退、中枢系统呈退行性改变,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因此老年人易发生术后POCDPOCD的发生不仅对患者的康复造成影响,还会增加住院时间和住院的费用,且增加患者死亡率。

本研究对比了全麻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POCD和精神状态的影响,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麻醉前、麻醉后手术前、手术0.5小时、手术结束HR,MAP,SpO2相比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麻醉方式均安全,对麻醉前后的HR,MAP,Sp02不造成影响。观察组患者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言语

陈述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硬膜外麻醉较全麻麻醉药物剂量少、苏醒时间短。对照组患者麻醉后6,12,24小时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后6,12小时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前、麻醉后6,12,72小时MMSE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后24小时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短期POCD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发生POCD的严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全麻对老年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和精神状况的影响较硬膜外麻醉大。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全凭静脉麻醉方式;研究组患者采取腰硬膜外联合麻醉。手术开始10~30min,研究组患者的镇静评分低于对照组,且苏醒与意识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开始30min后,对照组患者的舒张压低于研究组,手术后24h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腰-硬膜外联合麻醉方式能够有效减轻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以及手术后的认知功能障碍,且具有苏醒与意识恢复时间短的特点,镇静效果良好,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薛迪富.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01)

[2]刘兆杰.全麻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18)

论文作者:廉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9

标签:;  ;  ;  ;  ;  ;  ;  ;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认知功能的影响论文_廉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