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体育学院 四川 610000
摘要:本文立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根本任务,阐述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挑战、新挑战,深入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新标准,并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策略提出建议措施,以期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效。
关键词:思想政治;新挑战;新要求;应对策略
高校是我国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阵地,是传递和发展各领域专业知识的重要场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智力保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肩负着指导育人方向的艰巨使命,离开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保障,培养高素质、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自然也就无从谈起。
1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1.1 全球化文化、思想冲击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贸易全球化的发展,东西方文化、思想广度、深度不断加强,通过互联网,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负面思想对社会主流价值观产生不利影响,优秀传统文化面临认同危机和传承危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媒体宣传、教育领域中核心地位受到冲击,话语权不断减弱,尤其是高校是各类思想发展、碰撞的重要场所,各类专家学者偏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积极推广、宣传自己的理论体系,妄图以此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各类理论真假难辨、善恶难辨,而高校学生在缺乏辨识各类思想、理论的能力和精力,部分学生盲听盲信,造成学生价值观产生偏离。针对此类问题,如何突破各类思想、理论重围,坚守思想政治教育阵地,防范各类思想风险,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1.2 互联网信息良莠不齐
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提出,互联网与各类行业、领域深度融合,促进了我国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形成了新业态、新模式。同时,互联网上充杂着各类信息,不仅包括激励鼓舞人心的正面事迹,也存在着各类“毒鸡汤”,而对于高校学生而言,互联网上各类信息夹杂、纠缠于一体,真假难辨,如不能以正确的思想和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去看待、分析信息,极易造成高校学生在纷杂难辨的信息中迷失方向,甚至对马克思主义思想产生怀疑,进而影响党和国家的执政基础。
1.3 学生学习方式发生变化
近年来,短视频、微课、教育APP等各类教育资源不断创新,高校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断拓展,学生获取各方面知识的欲望日益强烈,积极性不断加强,借助互联网和智能设备的有机结合,学生可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交流,能够与全世界各个角落的人进行直接对话,
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的重要性不断减弱,可替代性不断提高,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相对滞后、内容较为枯燥,进一步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权威性,学生自主学习思想政治的积极性降低,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构成新的挑战。
1.4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枯燥、陈旧,教师教学能力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完善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但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新速度慢、理论研究晦涩难懂,与各类新奇的理论、角度形成强烈的反差,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作为教师自身而言,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和辅导员自身定位不清、职业生涯规划不到位,收入与回报不成正比,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教师学习和发展的积极性,进而形成自身学习动力不足,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局面,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客观上削弱了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地位。
2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当立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和为谁培养”的根本性问题,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导地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引导高校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发展,培育具备专业知识、健康心态的高素质人才。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与时俱进,遵循学生发展基本规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能力,挖掘各专业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多学科协同育人优势,创新高校学术话语体系,构件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开创高校“大思政”工作新局面,并借助新媒体、新技术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方式,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性、感召力。
由此可见,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要求、新标准、新形势,只有不断融合、创新,才能开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3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策略研究
3.1 明确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思想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过程中,高校应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理论为基本依循,以立德树人高校教育根本任务,围绕学生全面发展和培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接班人为根本目的,明确国家、社会、学校、学生之间的关系,将学生个人发展与国家、民族紧密联系起来,坚持问题导向和实践需求,优化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丰富工作内容,改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滞后、空洞的现实问题,坚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舆论阵地,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和时效性。
3.2 与互联网结合,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
针对互联网上触碰法律红线、各类谣言和虚假信息,首先,政府应积极推进法律制度完善,坚持打击歪曲国家政策方针、扭曲事实真相的各类虚假信息,营造积极、健康的互联网环境。同时,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工作者应当坚守互联网意识形态安全底线,积极发挥互联网信息传播优势,不断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形式和载体,以微视频、漫画、音乐等形式将课程转移到互联网,以新媒体、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拓展思想政治工作渠道,积极开辟课堂、实践之外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三课堂”,扩大和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影响力,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影响学生、引导学生、武装学生,尽可能降低负面信息对学生的影响。此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不断搜集教育素材,以互联网为载体,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
3.3 融合新技术,推动教育工作创新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提高自身认识,以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指导学生学习、实践,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主义方法解释世界、国家、社会、经济与个人的关系,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感,消除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抗拒心理,促进学生自觉将思想政治教育成果运用到学习和工作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对社会舆论热点话题的关注,基于核心价值观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针政策对社会热点话题进行解读,解答学生的疑惑,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实践化。
3.4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能力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思想的教育,教师队伍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践行者,其思想信念直接影响工作效果,因此,高校应定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分享座谈会,坚定教师思想信仰,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4 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形势,工作难度不断加大、受到各类思想的冲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的主导地位。针对新形势,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述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新标准,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坚守阵地,围绕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丰富和完善工作内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有担当、有理想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赵见伟,孙发贵.高校社团组织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智库时代,2019(25):97+100.
[2]李璐,陈连军,张海娜,雷金屹.提升在线开放课程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胜任力[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06):14-15.
论文作者:陈玥琳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5
标签:高校论文; 思想政治工作论文; 互联网论文; 思想论文; 思想政治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学生论文; 《科技新时代》2019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