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安徽滁州 239000
摘要: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在不断的发展,而目前建筑施工安全水平比较低,已经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伤害和损失。因此,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高风险问题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研究课题。本文就加强建筑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提出来一些建议。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安全责任制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往往存在着一些严重的安全隐患,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比较复杂多样。现阶段,我们国家的安全管理工作还比较落后。因此,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高风险问题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研究课题。而安全管理重在控制,安全管理就是保障生产作业的安全和作业人生命的安全。分析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特点,探索预防事故的对策和措施方法的研究刻不容缓。
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常见问题
就目前来看,生产状态在保证生产安全中其实有着很大的作用。所以生产过程中的相应不稳定的状态是安全管理重要的监督内容。因此不仅仅要把安全管理的重点放在整治和惩戒后果上,更要注意控制生产中的状态。
建筑项目施工安全是一个庞杂系统,按照安全管理系统规律,影响施工的安全系数的因素有四个,即人、物、制度和管理因素。
1.1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水平不高
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整体质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如果一个建筑企业的现场管理制度不健全,就会使得安全管理工作变得随意松散,让施工现场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使得整个施工过程都处在一个不安全的状态中。
1.2机械设备状态的完好程度
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使用年限、设备缺陷等都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存在重要的影响,只有保障设备的正常运作,才能减少危险的发生。
1.3建筑施工人员的素质偏低
建筑施工认识素质对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产生了十分严重的影响。目前的很多施工人员以及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都比较淡薄,相关人员对安全操作的掌握不够熟悉,且施工人员对安全管理生产制度还不能形成一个正确的了解,这样容易造成建筑施工过程中危险的发生。
1.4缺乏适合市场经济的建筑安全管理体制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许多传统的条条框框都被打破。工程建设投资体制也发生了变化,但是,原有的建筑生产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却变化不大。因此,导致安全管理出现了许多漏洞,另外,不能及时根据市场经济的变化修订建筑安全的法律法规,导致建筑安全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安全管理也是一门管理科学。其主要内容是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这门科学是研究分析各种不安全因素,并运用现代安全管理原理、方法和手段,试图从各方面进行工作以期解决各种不安全的隐患问题。
2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目前就危险问题解决的措施由以下几条:
2.1加强制度建设,落实安全贵任制。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从领导到制度,从检查落实到资任目标,应形成完整的规范。施工单位和开发商、监理公司要从工程的安全角度加强调控。一方面,注重管理法规制度建设。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的要求,制定详细的安全细则,如(施工安全管理规定}(施工现场管理达标规定》123条禁令)和(扬尘控制八项标准}(民工宿舍冬季取暖标准》,将安全和文明施工管理法规化。另一方面,落实安全施工贵任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项目负贵到工段头目,层层签订安全施工资任书,实施不同的贵任负贵制。
2.2积极组安全管理培训
在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过程中,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素质是十分关键的。建筑单位应该派相关的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并对建筑安全管理的相关法律及文件进行学习,进而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性。而在新进人员上岗之前,对其进行安全管理教育,使他们掌握熟练的安全操作流程,并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技术考核,考核通过之后才能够上岗。
2.3加强日常施工安全管理,防止突发事件
引依据工程现状,加大施工安全检查力度。作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安全检查应该突出重点,随时检查,防比隐患。特别做好以下的检查:
2.3.1重点检查塔吊、物料提升机和外跨电梯运行中的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超高脚手架的搭设和密目安全网的挂设。
2.3.2施工用电的检查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有时需要进行明火作业,明火作业中,需要派专业人员进行监护,并为施工现场配备专用的消防器材。在焊接的过程中,需要将焊接点附近的可燃物进行清除,避免火花喷溅造成火灾。各方面注意消防隐患,才能有效地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
2.3.3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的检查
在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应该定期维修保养,规定设备使用年限,明确设备缺陷等,只有保障设备的正常运作,才能减少危险的发生。及时淘汰落后机械设备,强化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使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和提高。
2.4执行强制性标准,加大企业安全施工投入
把企业落实强制性标准作为企业资质评定和市场准入的一道门槛。按照建设部的指导意见,实施企业安全生产条件认证,促使企业加大对安全施工管理人员和资金的投入,为安全生产提供保障。对安全施工管理人员和资金的投入,为安全生产提供保障。强制性标准包括:安全施工管理制度、安全机构和人员管理、安全技术管理、设备和设施管理以及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实绩考核。有一个分项考核内容不合格,给予一个月整改再重新认定;有两个分项考核内容不合格,衡两个月整改再准予申报。通过开展这项工作,促使施工企业加强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人员配备,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大对安全施工的资金投入。
2.5建立建筑工程救援行动小组
建立危险安全救援小组,对于危险发生时能及时处理,保障不会发生更大的事故而对于救援行动小组的要求如下:首先,要求参加救援的人员必须具有专业的抢险救援知识和经验,才能在抢险救援行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其次,是要有相应的抢险救援装备和熟练的操作手,这是完成任务的基础。再者,要有具有专业知识的组织指挥人员和专家,这是完成任务的保证。
安全和危险是不断发展的,所以安全管理也是相应的不断发展的动态体系,安全管理的落实也是不断探索中的相关责任的定位,在这样复杂的全方位的新变化中,安全管理必须紧跟时代,在动态的状况下不断优化自身,使得自身的发展也能够紧跟改变。
结束语:
总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直接维系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所有与建筑施工有关的责任主体应该树立安全意识,结合工程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真正做好建筑施工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段力誌.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6.
[2]李敏. 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0:289-290.
[3]左林涛.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
[4]郄学普. 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几点措施[J]. 消防界(电子版),2016,01:71+73.
论文作者:张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5期9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12
标签:安全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建筑论文; 措施论文; 人员论文; 危险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25期9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