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妇产科术前护理及术后的抗菌药物应用注意事项论文_张小花

浅谈妇产科术前护理及术后的抗菌药物应用注意事项论文_张小花

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张小花

摘要:针对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用药基本原则,并对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

一.术前护理

术前护理的目的,在于了解患者的病情,明确诊断确定患者手术的耐受性能力,增加手术的安全性,使患者顺利进入手术。

患者生理上适应术后变化的环境。

1.1术前心理护理:亲切、耐心接待入院患者,了解患者对疾病、手术愈后及陌生住院环境的反应。妇科手术患者担心手术损伤其身体的完整性,以及子宫切除后是否会失去性功能、早衰而影响夫妻关系,担心术中会出现意外或其他危险情况以及术后的效果,担心术后能否正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对手术表现出惧怕心理。这些将严重影响患者的情绪,以至于术后的疗效。此时应及时耐心安慰患者及家属,了解他们的文化程度,根据其接受能力,向患者讲解目前患的疾病、治疗方法、手术过程、愈后情况等相关知识,纠正患者的错误认识,使患者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积累几点体会。

1.1.1给患者做好病室环境、病员及医护人员介绍,减少陌生感。

1.1.2根据患者的担忧和需要,尽可能地满足或给予比较满意的解释。正确疏导减除紧张情绪,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

1.1.3介绍相关疾病的医学知识,纠正患者的错误认识,告知患者手术的基本过程,以及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和注意事项怎样配合,教会患者床上使用便器。从而提高机体对手术的耐受力,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消除恐惧感,使其愉快的接受手术治疗。

1.1.4向家属进行健康宣教,争取他们的支持与配合。

1.2常规的术前准备:增加营养以增强患者的抵抗力,作好全身功能器官功能的检查,术前一日备皮,及药物过敏试验。胃肠道的准备:术前8h禁食,4h禁饮,术前一日和术日晨清洁灌肠。

1.3阴道准备:多用于子宫全切的患者,一般行阴道清洗于手术前一天冲洗2次,常用1:20碘伏等。手术日晨用消毒液行宫颈、阴道消毒,注意阴道穹窿部位的消毒,消毒后用棉签蘸干。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消毒后用1%龙胆紫或美蓝涂查宫颈、阴道穹窿部作标记,再用干棉签蘸干。

1.4保证患者的良好休息,遵医嘱给镇静剂,常用地西泮5mg睡前服。

1.5手术日安置保留尿管,保持引流通畅,术前30min给基础麻药,常用阿托品和苯巴比妥,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和减少腺体分泌。

二.用药注意事项

1.用药基本原则

1.1抗菌药物品种选择:推荐抗菌药物为头孢唑林+甲硝唑或头孢呋辛(也可加甲硝唑)。也可选择抗菌谱能覆盖手术部位可能污染菌的其他头孢菌素或青霉素类或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过敏时)等,但不应选用三代头孢菌素、万古霉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给药时机:术前静脉给药应在麻醉诱导时给予;术前肌内注射给药应在术前<2h、麻醉诱导前给予;若手术时间>4~6h,则可根据药物半衰期,术中追加用药1次。

1.3给药剂量、途径及疗程:头孢唑林1g加甲硝唑0.5g或头孢呋辛0.75~1.5g(也可加甲硝唑0.5g),术前1次,术后同量1次/8h(1~3d),静脉给药2[。]

1.4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标准:合理:严格按上述原则用药者,用药时间上严格按上述原则执行,但在用药品种上,选择了抗菌谱能覆盖手术部位可能污染菌的其他头孢菌素或青霉素类或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致变态反应时);基本合理:术前预防用药在手术当日给予,术后预防用药≤7d;不合理:用药品种不当,如选用了第三代头孢菌素、万古霉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等,或所选药物抗菌谱不能覆盖手术部位可能污染菌,术前用药>1d,术后预防用药>7d,剂量过大或过小、给药间隔不正确、给药途径不正确、配伍不当、禁忌证等。

2.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讨论

2.1抗菌药物围手术期使用适应证:一般认为,为有效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对于Ⅱ、Ⅲ类切口手术和部分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有针对性的抗菌药物是必要的,一般Ⅰ类切口手术应注意严格的无菌技术及细致的手术操作,大多无需使用抗生素。

2.2抗菌药物的选择及联合用药:《通知》要求,对于妇产科围术期预防用药一般以第1、2代头孢菌素或青霉素类药物为主,联用硝基咪唑类药物应以甲硝唑或替硝唑为首选。妇产科手术的常见病原菌是葡萄球菌、论文范文革兰阴性杆菌、肠球菌属、厌氧菌,切口类别多为类切口,原则上应选择广谱、有效(杀菌剂而非抑菌剂)的抗菌药物,兼顾安全、价廉。克林霉素与其他抗菌药物的联用(克林霉素+头孢呋辛、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克林霉素虽然对于各种厌氧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感染有很好的作用,可减少腹部手术后的厌氧菌感染,但与其他抗菌药物(氟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联用时,其对难辨梭状芽孢杆菌不但无效,甚至可导致该菌引起的伪膜性肠炎。因此,不应作为预防手术后感染,特别是腹部手术患者的常规用药。抗菌药物联合应用主要适用于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混合感染及特殊部位的感染。一般在预防感染中应避免不必要的联用。

2.3奥硝唑的广泛使用:目前,硝基咪唑类作为抗厌氧菌的首选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奥硝唑是继甲硝唑、替硝唑后第三代硝基咪唑类衍生物,因其良好的抗厌氧菌和抗原生质(如滴虫等)感染作用,作用于厌氧菌、阿米巴原虫、毛滴虫细胞的DNA,使其螺旋结构断裂或阻止其复转录复制而导致其死亡。在治疗厌氧菌感染方面,已有学者证实,体外试验中奥硝唑的抑菌杀菌率明显高于替硝唑。奥硝唑的血浆半衰期为14.4h,故药物作用时间长,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发生率小。奥硝唑注射液的溶媒为生理盐水,所以适合合并厌氧菌感染的糖尿病患者。

2.4抗菌药物应用的时机、用法用量、疗程: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时机:应术前2h内开始给药(最佳给药时间应在手术开始前20~30min,即麻醉诱导时),且以小容量、高浓度20~30min内静脉滴注为宜,以保证在术中发生污染前血清及组织中的药物已达有效浓度Ⅰ>90%最低抑菌浓度(MIC90);如手术时间≥3h或术中出血量≥1500m,Ⅰ应根据药物血浆消除半衰期术中可追加1次剂量;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后4h,一般应<24h,必要时可延长至48h,污染手术可用至3~7d。

三.结论

对于目前存在的不足应引起临床医师和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培训教育,制定相关的措施和规定强化管理,AI写作临床医学论文严格按照《指导原则》及《通知》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临床药师应参与个体化给药方案的制定,促进本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参考文献:

[1]崔喜凤,李秀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7,7(4):266-268.

[2]王淑洁,徐燕侠,王海莲,等.妇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干预对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7):795-798.

论文作者:张小花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3

标签:;  ;  ;  ;  ;  ;  ;  ;  

浅谈妇产科术前护理及术后的抗菌药物应用注意事项论文_张小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