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足月胎膜早破早产临床处理分析论文_任宏珍

(山东省阳谷县妇幼保健院 山东? 阳谷 2523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未足月胎膜早破早产的原因和临床处理方法以及对母婴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66例未足月胎膜早破早产产妇和新生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8周至34周产妇分成A组(n=10),35至36周产妇分成B组(n=56),分析不同孕周产妇的处理办法和妊娠结局。结果:A组和B组产妇的分娩方式无显著差异性(P>0.05);A组出现围产儿死亡、肺炎及窒息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要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针对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可以根据不同孕周采取处理措施,尽可能减少产妇和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未足月胎膜早破;早产;妊娠结局

【中图分类号】R714.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9-0199-02

未足月胎膜早破英文简称为PPROM,主要是指孕周大于28周,但小于37周的产妇,出现胎膜自然破裂,对母婴安全和健康直接造成影响。PPROM会合并出现早产,导致新生儿呼吸窘迫、窒息和产妇宫内感染等发生率升高。在出现PPROM的患者中,仅有少数患者在采取治疗措施后胎膜破口能够自然的出现愈合,多数患者需立即采取分娩措施[1-2]。如何的针对未足月胎膜早破早产采取有效的临床处理措施,提高围产儿的预后效果,是目前临床产科非常重视的问题之一。本文作者特选取了我院120例未足月胎膜早破早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科学分析,将分析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1月1日-2016年12月30日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中选取60例未足月胎膜早破早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产妇的孕周为28至36周。28至34周分成A组(n=10),35至36周分成B组(n=56);A组:年龄19~42岁,平均年龄(27.92±12.6)岁;初产妇6例,经产妇4例;单胎9例,双胎1例。B组:年龄20~41岁,平均年龄(27.93±12.5)岁;初产妇36例,经产妇20例;单胎50例,双胎6例。

1.2 未足月胎膜早破诊断早产处理办法

对本文选取的60例PPROM合并早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出现该情况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两组患者在入院后采取常规治疗措施:(1)要求孕妇卧床休息,可以通过阴道窥器检查来弄清孕妇宫颈状况,确保孕妇外阴部的清洁,观察孕妇羊水情况和宫缩情况,每隔一天监测1天,每天监听胎心。(2)药物治疗:当孕妇破膜大于12小时,可以采用抗生素药物进行预防性的治疗。(3)子宫收缩抑制剂治疗:可以使用硫酸镁、利托君等进行治疗;(4)促进胎儿胎肺成熟,使用地塞米松毫克进行肌肉注射,每间隔6小时注射治疗1次。(5)采用B超监测患者的残余羊水量,当患者的羊水量深度小于5厘米时,可让患者饮食增加羊水量,当患者的羊水深度小于2厘米时可以选择终止妊娠;(6)进行绒毛膜羊膜炎诊断:对胎儿进行胎心监护,检查血中的C反应蛋白;(7)当产妇出现宫内感染症状,若有破宫产指征考虑进行破宫产分娩;(8)组织医院优秀儿科医生和妇产科医生、护师来妇产科待产,并做好新生儿复苏准备。

1.3 统计学分析

本文两组孕妇和新生儿资料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采用χ2检验法对计数资料进分析,单位取率(%),(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A组和B组产妇分娩方式分析

A组孕妇自然分娩率为60.00%,剖宫产率为40.00%;而B组孕妇自然分娩率为55.35%,剖宫产率为44.64%。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和剖宫产率比较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如表1。

3.讨论

未足月胎膜早破是出现在孕妇妊娠期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对母婴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PPROM对胎儿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早产,并且还会引起新生儿并发症的高发生率,增加新生儿的病死率[3]。因此,在孕妇出现PPROM后要立即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可以最大限度的确保母婴健康。引起胎膜早破的原因较多,主要和生殖道感染、羊膜腔压力增高、胎位异常等因素有关,及早的发现导致PPROM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可以降低出现胎膜早破的风险[4]。胎儿质量越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就越大,但若是胎儿器官发育较差,出现早产则容易在分娩时发生窒息和呼吸窘迫等并发症,当胎儿在短时间不能通过阴道娩出时,可选择进行剖宫产手术进行分娩,可确保母婴健康[5]。文中,A组和B组的剖宫产率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新生儿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及肺炎等并发症比较有显著差异,且28至34周孕周新生儿的死亡率也高于B组(P<0.05)。说明,未足月胎膜早破早产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需采取有效临床救治措施,以提高母婴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赵晓胜,黄爱民.未足月胎膜早破的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8):23-24.

[2]刘艳.未足月孕妇胎膜早破羊膜腔封闭治疗的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14,54(39):95-97.

[3]张慧丽,刘叶花,何玉甜,等.有无明显诱因致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临床对比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3,29(22):129-132.

[4]汤斐.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的临床结局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2):1783-1785.

[5]李湘霞,张露英,赵薇,等.300例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4):3894-3896.

论文作者:任宏珍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7

标签:;  ;  ;  ;  ;  ;  ;  ;  

未足月胎膜早破早产临床处理分析论文_任宏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