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中国高等教育空心化的问题也逐渐显露。针对我国现在高等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提出了对分课堂这一概念,试图从根本上把握和认识我国高校课堂的现状和困境。本文通过对这一模式的几个环节的把握,对该模式进行了SWOT分析,从而得出一些具体的结论和建议。
关键词:对分课堂 教学模式 SWOT分析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我国自1999年教育部出台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开始了全国上下的不断扩大招生人数的改革。在我国实现教育发展阶段性飞跃的同时,大学扩招的一些问题也就随之凸现出来。
扩招现象首先导致的也是最为重要的问题就是教育质量普遍下滑。首先,师资力量的缺乏,师资力量严重滞后于学生的增长速度;其次,学生的学习动机不高,“低头族”走进课堂,上课玩手机、睡觉、聊天等现象明显增多,甚至还有学生旷课缺课,高呼“60分万岁”。
针对这种情况,高等院校的教育急需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教学改革,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以往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课变为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效的互动,积极地讨论,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对分课堂的提出
纵观我国的教育,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传统课堂、讨论式课堂。而近年来,针对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与存在的问题,单纯的传统课堂与讨论式课堂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因此课堂教学经历了一系列的革命。
在传统式课堂和讨论式课堂这两个模式不分上下,各有利弊的同时,有许多学者提出了将二者相结合,既保证了教师对基本内容的讲述,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分课堂是复旦大学心理系张学新教授在2014年针对高等院校现如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的一种教学改革新模式。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是分配一半课堂时间给教师讲授,另一半给学生讨论,并把讲授和讨论时间错开,让学生在课后有一周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对分课堂倡导的时间分配是根据学生的整体接受水平进行灵活的调整的,而非有固定的时间规定。
这种模式不仅可以缓解教师的备课与讲课压力,同时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行探讨式学习,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吸收和理解,真正成为课堂的学习主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对分课堂的SWOT分析
1.对分课堂的实践。对分课堂这一概念由复旦大学心理系教授张学新老师所提出,并且在2014年将对分课堂应用于本校心理学系大学二年级心理学的必修课程中,通过对分课堂要求的“隔堂讨论”的核心要求,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2014年9月,对分课堂得到了迅速的传播,全国有40多所高校、70余位教师在80多门课程教学中在使用对分课堂这一新型教学模式。
2.基于实践的SWOT分析。对分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由于提出时间较短,又是针对高校教育教学,因此这一模式在我国教育中到底何去何从还存在着很多争议。于是笔者通过查阅对分课堂的实践案例,对本模式进行了SWOT分析。
(1)Strengths analysis。①有利于增强学习主动性。教师在该模式下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该模式主张最大限度的启发学生,鼓励。②有利于提高课堂互动性。③评价方式更具有科学性。对分课堂有别于其他教学模式不仅是在讲授讨论的形式上创新,而且对评价与考核方式也进行了创新。
(2)Weaknesses analysis。①学生层次多样性。②问题创设要科学。③部分学科不适用。
(3)Opportunities analysis。对分课堂是在一定的背景环境下出现的,它是针对我国现行高校存在的普遍问题而提出的一个较为科学的教学模式。对分课堂试图从根本层面上认识和把握我国现在高校课堂的困境与现状,形成一个相对科学的、符合中国目前国情的新型教学模式,为我国现在高校的课程改革与转型提供了思路。
(4)Threats analysis。尽管对分课堂存在着一系列的优势,并且适用于我国现在高校的课程改革与转型之路,但是对分课堂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可否认的。在前文中,笔者提出的在实施该模式时要考虑到学生层次的多样性,并且要有行之有效的办法解决这一问题;问题创设的科学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问题创设与作业布置中,要多思考多实践,真正提出适合学生的好问题,使得学生可以“跳一跳摘桃子”;还有部分学科不适用的问题,任何一种模式都不是适用于所有的情况,在借鉴该模式时,必须要结合本学科自身的特点,不可生搬硬套。
三、总结
当今时代,有许多课程改革模式存在,对分课堂是针对我国现今高校存在的普遍问题所提出的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模式。该模式平衡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使得学生真正地通过探索、思考和讨论而逐步成为课堂的主体,变学习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为主动学习者。而且对分课堂营造的活泼生动的课堂气氛,也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对分课堂作为一种时下较为新颖的教学模式,一经提出就受到了许多教育界专家的追捧,但是任何一种新事物都是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的,只有在充分认识到了对分课堂的不足之处,并且在借鉴与使用该模式时尽量避免,才能真正地充分发挥对分课堂的作用。
论文作者:王肖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6月总第1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7
标签:课堂论文; 模式论文; 学生论文; 这一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我国论文; 教师论文; 《教育学》2017年6月总第1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