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究乙肝病毒的检验中应用酶联免疫法以及化学发光法的效果对比。 方法 抽取2018年3月~2019年2月于我院进行诊治的乙肝患者共计6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法进行血清检验,观察组应用化学发光法进行血清的检验,观察两组方法的乙肝病毒标志物检出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乙肝病毒标志物检出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乙肝病毒的检验中,应用化学发光法的检验准确率、检出率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法;乙肝病毒;检验
乙型肝炎(Hepatitis B)是国内常见的传染病,病原体是乙肝病毒,其可通过性接触、破损皮肤、母婴、血液等途径传播,人体感染乙肝病毒时,其肝肾功能会损伤,逐渐演变为肝功能不全以及功能障碍【1】。患者一旦出现相关疾病症状后,需立即进行乙肝病毒的检测,其中最为广泛应用的方法是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为了探究乙肝病毒的检验中应用酶联免疫法以及化学发光法的效果对比,本研究拟抽取于我院的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详细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于我院进行诊治的乙肝患者共计6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观察组,各30例。诊治时间是2018年3月~2019年2月。
纳入标准:(1)患者均知情、同意本次研究,研究内容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学审核,均签署知情同意书;(2)患者未中途退出,均参与研究的全过程;(3)患者病程均在1年以上;(4)患者均成年;(5)所有患者经过临床症状鉴定、病理学检查,确诊为乙型肝炎患者。
排除标准:(1)排除精神障碍、意识模糊患者;(2)排除先天性肝功能异常患者;(3)排除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4)排除存在原发性血液系统疾病患者;(5)排除妊娠期以及哺乳期妇女。
其中对照组的患者年龄为33~48岁,平均年龄为(38.14±2.23)岁,平均体重(61.62±13.11)kg,男性有17例,女性13例,病程是1年~16年,平均的病程是(8.31±1.20)年;观察组的患者年龄为32~49岁,平均年龄为(38.28±2.37)岁,平均体重(62.11±13.02)kg,男性有18例,女性有12例,病程是1年~15年,平均的病程是(8.53±1.40)年。分析参与研究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病史等,均不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
1.2方法
患者在接受检测前,需保持空腹8小时以上,然后于第二天早晨进行静脉血的采集。抽取5毫升静脉血作为检验的样本,以真空分离管中储存,使用离心机作血清的分离,离心的速度设置为每分钟3000r,离心时间为10分钟。将分离后的血清置于-20℃的恒温1冰箱中储存,等待下一步检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对照组患者应用酶联法进行检验,试剂盒应用乙肝病毒检验试剂盒(生产厂家:厦门英创科技公司)。在检测前,需置试剂盒于室温下,维持30分钟,然后设置空白对照、阴性、阳性孔,将50μl的标准液添加到阴性、阳性对照孔,再添加特异酶50μl,添加完毕后作封膜,应用振荡器进行混合摇匀。摇匀后将试剂盒置于水浴箱内(温度维持在37℃),孵育时间设定为1小时。清洗反应板,添加底物( A、B 液)于其中,遮光处理后进行孵育,孵育时间是15分钟,最后加入终止液。
观察组患者应用化学发光法进行检验,检验仪器选择雅培全自动化学发光检测仪( i2000 ),试剂盒选择乙肝病毒量化试剂盒(生产厂家:上海雅培有限公司)。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方法的乙肝病毒标志物检出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采集的数据将由系统SPSS 21.0进行对比、分析、统计等工作,计量资料将采取(均值±标准差)的形式,组间数据的对比采取T值检验,研究中涉及的多组间的对比采取单因素方差法对比分析。计数的资料数据应用卡方检验。差异的统计学显著性由P<0.05所体现。
2结果
2.1 对照组的的HBeAb、HBsAb、HBcAb、HBeAg、HBsAg的检测率分别是30.00%(9/30)、33.33%(10/30)、33.33%(10/30)、20.00%(2/30)、16.67%(5/30);观察组是56.67%(17/30)、63.33%(19/30)、60.00%(18/30)、33.33%(10/30)、30.00%(9/30),观察组患者的乙肝病毒标志物检出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乙肝是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乙肝患者的主要症状是肝痛、腹部肿胀、恶心、乏力、畏食等等,且容易出现胆汁分泌异常,因此,患者还会出现没胃口、食欲不振等症状。当患者的疾病继续演变时,其肝损伤程度加深,机体还会出现肝纤维化、黄疸等症状,严重威胁乙肝患者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在对患者进行检测时,酶联免疫法、化学发光法是主要的检测手段,检出率、准确率均较高【2】。酶联免疫法主要利用酶复合物与抗体的结合,出现显色反应,以此作出检测结果,其定性分析效果显著,但对于定量分析,其硬性条件显然不足;化学发光法是利用先进的亲和素-生物素进行病毒定量检验,准确率显著较高【3】,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各类乙肝病毒标志物检出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乙肝病毒的检验中,应用化学发光法的检验准确率、检出率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周作祥.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法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对比[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9,8(04):73-74.
[2]刘静,孙璀,于箭.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采用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的效果比照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07):31-32.
[3]刘志茹.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法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36):137-139.
论文作者:王世光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4
标签:患者论文; 乙肝病毒论文; 检出论文; 免疫论文; 化学论文; 统计学论文; 病程论文; 《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