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省陆川县人民医院 537700
摘要:目的:对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在脑外伤麻醉中的作用。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随机选取了我院收治的200例脑外伤患者,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编码,然后选择单数号码患者为A组,采用舒芬太尼药物进行麻醉治疗,剩下的双数号码患者为B组,采用瑞芬太尼药物进行麻醉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得知,采用舒芬太尼药物进行麻醉治疗的患者,其在HR和MAP等方面的数据要优于B组患者,其患者在治疗完成后的苏醒时间要少于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远低于B组患者(20%),两组患者之间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相比于瑞芬太尼药物,舒芬太尼对于脑外伤患者的麻醉效果要更好,且该药物对患者的神经系统损伤较小,患者治疗完成之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更低。
关键词:脑外伤;舒芬太尼;瑞芬太尼
对于脑外伤患者,其由于症状较为严重,且对患者的损伤较大,在进入医院后需要尽快进行手术治疗,因此,有效的麻醉能够缩短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死亡几率。而对于脑外伤患者,当前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良好的麻醉药物是患者进行手术的前提,因此,本文作者对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进行了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麻醉效果对比分析,下面是具体的报道内容: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随机选取了我院收治的200例脑外伤患者,通过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得知,患者全部存在明显的外伤史,麻醉分级为1到2级;另外,患者都不存在心肝肺等慢性疾病,对麻醉药物没有过敏记录,然后对患者进行随机编码,其中单数号码患者采用的是舒芬太尼药物进行麻醉治疗,为A组,患者人数为100例,双数号码患者采用的是瑞芬太尼药物进行麻醉治疗,为B组,患者人数为100例。A组患者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58例和42例,其平均年龄为42.5岁,患者脑外伤症状分为交通意外伤、打架殴打伤和坠落伤,患者人数分别为42例、34例和24例。对于B组患者,其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60例和40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3.2岁,其中交通意外伤、打架殴打伤和坠落伤患者分别为40例、32例和28例。对于两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等数据差异,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之后,其全部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急救,包括脱水降压和常规检测等,在手术治疗前30min,对两组患者进行阿托品药物的注射,然后对患者进行静脉通道的建立,然后进行行气管插管麻醉,麻醉前需要采用异丙酚等药物对患者进行麻醉诱导,然后A组患者采用舒芬太尼药物进行麻醉治疗,药物用量为0.3到0.6mg/kg;对于B组患者,其采用的是瑞芬太尼药物进行治疗,药物用量为0.1到0.2mg/(kg.g)。
1.3 观察指标
对于两组患者,其麻醉效果需要对其麻醉诱导钱时间(T0)、去骨瓣时间(T2)和心率(HR)等数据进行记录分析【1】,同时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的是SPSS18.0软件对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然后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检验,当P<0.05时表明两组数据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对比分析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麻醉诱导前,其HR等数据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麻醉后,A组患者的临床数据要由于B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面是具体的统计数据:
2.2 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分析
对于两组患者,其在治疗完成后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良反应,其中A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人数为6例,B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人数为20例,对比两组患者之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其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3 讨论
对于脑外伤患者,其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但由于脑部的血流较为丰富,患者在发生脑外伤后,往往会出现严重的血肿,导致患者出现脑组织坏死症状,严重的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在对脑外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需要选择经验丰富的手术医生,且主治医生需要对人体脑组织较为熟悉,防止手术失误对患者造成二次损伤。但手术本身会导致患者出现血流动力学波动【2】,影响患者的正常治疗,因此,手术治疗前需要对患者进行麻醉治疗,保证患者血流动力学数据的稳定。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的舒芬太尼麻醉药物,其属于阿片受体激动剂类麻醉药【3】,能够同人体内的血浆蛋白进行高度的结合,从而快速进入人体脑组织,稳定患者的循环系统,防止患者发生手术期间出现应急反应。此外,该药物在人体内的扩散速度快能够快速起到麻醉效果,且其药效持续时间长,不会在患者的体内进行积累,避免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发现,采用舒芬太尼药物麻醉后,患者的HR和MAP数据更加稳定,由于B组患者,此外,采用舒芬太尼药物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6%)要低于使用瑞芬太尼麻醉药物的患者(20%),且两组患者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参考文献:
[1]王晶涛.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在急诊脑外伤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09(2):66-67.
[2]李子明.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在急诊脑外伤手术麻醉中应用效果评价[J].当代医学,2016,14(1):38-39.
[3]韩劲松.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在急诊脑外伤手术麻醉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6,15(3):22-23.
[4]孔建忠.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在急诊脑外伤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及安全性评价[J].中外医疗,2015,09(3):139-140.
论文作者:陈昙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30
标签:患者论文; 芬太尼论文; 药物论文; 两组论文; 脑外伤论文; 统计学论文; 数据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