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开发区医院 主治医师 116600
摘要:目的 观察采用不同麻醉方法下手法治疗冻结肩时的效果及安全性,以便为手法治疗冻结肩提供较好的麻醉。方法 将120例接受手法治疗冻结肩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即A组60例实施臂丛神经阻滞,B组60例采用丙泊酚-舒芬太尼组合静脉镇痛麻醉。结果 A组疼痛评分0 分49 例、1~3分6 例、4~6分5 例,A 组麻醉效果优良率90.2%,B组病人均取得较满意的效果。B 组病人注药后BP、HR、SpO2、RR有所下降,而A 组病人各项指标相对稳定,但麻醉效果不及B 组,且麻醉诱导时间明显长于B 组。结论 手法松解冻结肩时,麻醉方法首先可采用臂丛神经阻滞,对于肥胖或解割变异穿刺困难病人,可在抢救设施完善,对患者做全程循环呼吸监护的情况下采用舒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松解较好。
关键词:手法松解;冻结肩;麻醉方法
肩关节周围炎,是一种常见的肩关节疾病,可导致肩关节疼痛和活动障碍。早期主要以疼痛为主,夜间可加重。临床多采取推拿、理疗和痛点注射等方法进行治疗[1],多数病人能够治愈。冻结肩是重症肩关节周围炎,主要表现为肩关节粘连,僵硬,剧痛,甚至出现彻夜难眠现象,上述方法难以治愈。我院自2011年3月—2013年8月共治疗冻结肩病人120例,分别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和静脉麻醉后,通过手法进行肩关节松解术,取得满意效果。本研究对比分析臂丛阻滞和静脉镇痛麻醉在手法松解冻结肩时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冻结肩病人120 例,其中男47例,女73 例,ASAⅠ~Ⅱ级,年龄45~80岁,多为慢性起病,病程数月至数年。随机分成两组:A 组60 例行臂丛神经阻滞;B 组60例实施静脉麻醉。
1.2 术前准备
所有患者术前无常规用药,需禁食8 h 以上,防止术中恶心、呕吐,常规行心电图、血常规、出凝血时间等检查,均在门诊手术室进行冻结肩松解术。
1.3 麻醉方法
入室后建立静脉通道,A组:于前中斜角肌肌间沟处行臂丛神经麻醉,穿刺有异感后注入1.2% 利多卡因15~20 ml。B组:缓慢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ug/kg,5分钟后给予丙泊酚1.5~2.5mg/kg。
1.4 术中监测
常规监测BP、ECG、RR及SpO2,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对松解过程中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 法)进行疼痛评分:无痛为0 分;轻度疼痛为1~3分;疼痛比较剧烈,但能忍受为4~6 分;疼痛剧烈,不能忍受为7~10分。0~3 分视为麻醉效果优良。记录麻醉诱导开始时间和治疗结束清醒时间,观察松解过程中病人皱眉、肢体扭动的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20例冻结肩患者,一般情况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程度评分(VAS 法):A组:0分49 例、1~3 分6例、4~6分4例、无效1例,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0.2%;B 组病人麻醉效果满意,优良率达100%。注药后BP、HR、SpO2、RR变化:A组平稳,无明显改变;B组有所下降。A、B 组相比:A组对循环及呼吸的影响优于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起效时间快于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麻醉优良率优于A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2。
3 讨论
冻结肩又称凝肩,即粘连性肩周炎,是肩周肌腱、韧带、滑囊及关节囊由于急慢性劳损或外伤等原因所引起的慢性炎症, 主要症状是肩关键周围疼痛及肩关节上举、背伸、外展等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2],多发生于50岁左右的人群,所以有“五十肩”之称[3]。对原发性肩周炎可分为:疼痛期、僵硬期和缓解期。肩周炎有自限性的特点,未经治疗者整个病程为12 ~于42个月,对于已经发展为冻结期的病例,单纯采用推拿、按摩手法下松解,患者可因疼痛产生反射性对抗或放弃治疗。如使用暴力则可能出现关节囊撕裂、关节脱位、甚至骨折等医源性伤害,甚至可出现心脑血管并发症,因而应在麻醉下采用手法进行软组织粘连松解[4]。
肌间沟臂丛神经麻醉,可阻滞肩关节周围的感觉运动神经及伴随血管的交感神经,是临床上治疗肩周炎的常用麻醉方法[5-6]。但臂丛阻滞麻醉存有阻滞不全,本实验约有10%病人镇痛不完善、治疗效果不理想以及局麻药中毒、血气胸、声音嘶哑、膈神经阻滞、误人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下隙等并发症等顾虑[7-8]。
舒芬太尼在已知阿片类制剂中镇痛效应最强、为芬太尼的7~10倍,脂溶性高,消除半衰期短,故起效快、苏醒时间短[9]。丙泊酚因其起效迅速、苏醒快、而广泛应用于门诊手术和一些特殊检查的麻醉[10]。丙泊酚-舒芬太尼静脉麻醉,可以使病人在无知觉、无痛苦的状态下得到彻底的松解,效果确切,有效率达100%,但缺点是使患者呼吸和心功能受到抑制,需要严格掌握注射速度和量,必要时可预输250ml平衡液。我们认为:无论采取何种麻醉方式,治疗室内均需配备麻醉机、监护仪和急救药品等必要的复苏抢救设施,监护病人的循环呼吸;在麻醉方式选择上可先采用肌间沟臂丛神经麻醉松解,对穿刺困难,解剖变异或肥胖病人则采用丙泊酚-舒芬太尼静脉麻醉松解较好。
参考文献:
[1]孙来保,张劲军,王卓青,等. 局部手法和激光照射复合痛点注射治疗肩周炎的效果观察[J]. 中国医刊,2008,43(9)∶54 - 55.
[2]郑修存,梁莉,任琳,等. 手法松解肩周炎[J]. 临床军医杂志,2005,21(1):51 - 52.
[3]倪家骧,樊碧发,薛富善. 临床疼痛治疗技术[M].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158.
[4]李仲廉. 临床疼痛治疗学[M].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47.
[5]梁晓红,吴士振,张新根.臂丛麻醉下肩关节腔液压扩张、手法松解结合小针刀治疗粘连性肩周炎[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8):1345.
[6]张学华,于海驰,季有波.臂丛麻醉下一次性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1200 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26(9):1201-1203.
[7]傅强,郑宝森.臂丛神经阻滞[J].实用疼痛学杂志。2008,4(2):124~125.
[8]肖文鑫,徐建晶,曾仕伦.密集型压痛点银质针针刺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6。12(6):545—546.
[9]姚尚龙,王俊科. 临床麻醉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8.
[10]董振明,马青,曹阳,等. 异丙酚在人工流产手术麻醉中的应用[J]. 中华麻醉学杂志,1995(1):15 - 43.
论文作者:纪元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
标签:肩关节论文; 肩周炎论文; 手法论文; 疼痛论文; 病人论文; 静脉论文; 效果论文; 《健康世界》2014年2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