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格论文,当代大学生论文,理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和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出大批适应时代要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这样的人才,不但要有崇高的社会理想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而且要具备比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应用技能,还要有健康的人格或理想的人格。其中,健康的人格或理想人格尤为重要。如果一个人缺乏健康的人格或理想人格,即使其在专业上再拔尖,也难以实现其社会价值和取得事业上的成功。纵观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虽然在对大学生开展人格教育和培养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上并不令人满意。这主要表现在人格建立上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模式,仍然存在着人格目标的空缺状态,加上受到社会上各种非健康人格的影响,也造成理想人格难以确立的被动局面。事实说明,要全面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和任务,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理想型的人才,就不能不继续认真思考和研究大学生的理想人格的培养问题。
一
“人格”一词来自拉丁文“Persona”,它的原意是面具。但不同的心理学家对此却有不同的定义。如有的心理学家把人格定义为人对外界的刺激做出的一系列复杂的反应;有的心理学家把人格看作是一种惯常行为模式。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奥尔波特于1937年对五十种有关人格的定义进行考证之后,最后提出了他自己的关于人格的著名定义:“人格是个体内部决定其独特地顺应环境的那些心理生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注:[美]赫根汉:《人格心理学导论》,第187页,海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12月出版。)1961年,奥尔波特把“独特地顺应环境”改为“特征性的行为和思想。”(注:[美]赫根汉:《人格心理学导论》,第187页,海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12月出版。)根据奥尔波特的理论,人格具有个性特征,它是个人的性格、气质、心理、道德品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总和。至于人格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也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有的心理学家认为,人格形成的原因是由人的遗传因素决定的,即人的生理特征与人格特征都是由遗传因素决定。也有的心理学家认为,人格是由社会文化因素决定的,即人格是人们扮演的各种角色的综合,角色的行为规范决定了个人的行为模式。还有的心理学家认为人格是由个人的学习决定的,即每个人的人格是根据其需要来确定和学习并逐渐培养的。当然,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时期要确定和培养什么样的人格,又是依据当时的经济制度和经济关系来确定的。因此,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不同的统治阶级及其政治家为了维护其经济利益,总要提出自己的人格目标,以培养适应其需要的理想人格。在这方面,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早在先秦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就提出关于培养理想人格的理论,即“成人”之道。关于什么是“成人”,《论语·宪问》解释说:“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文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按照孔子的说法,“成人”有两种标准:一是指理想的“成人”,即能兼臧武仲之知,孟公绰之仁,卞庄子之勇,冉求文艺,然后用礼、乐加以节制的人;二是指现实的“成人”,即看见利益时便能想到该不该得(见利思义),遇到危险时肯付出生命(见危授命),经过长久的穷困日子也不忘记平日的诺言(久要不忘平生之言)的人。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成人”理论,并赋予新的含义。他认为“成人”就是圣人,因为圣人是充满仁爱无下、为天下人操劳、谋利天下安宁的心怀与情感的人,是人伦道德至高无上的典范,是最充满爱的人。孟子说:“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注:《滕文公下》。)他周游天下,劝说君王,就是希望找到象大禹、周公和孔子这样的圣人以实现其王道和“仁政”的政治理想。唐朝时期的哲学家柳宗元非常赞赏孔子的“成人”理论,认为“成人”之道,就是孔孟之道,只要学好孔孟之道,身体力行,就能保证“守道”与“成仁”的崇高目标的实现。宋明时期的程朱理学不赞成传统儒学把人培养成圣贤的做法,而主张通过“存天理、灭人欲”的途径,把人培养成“醇儒”。明清时期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夫之坚决批判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的“成人”理论,主张要把人培养成既“以身任天下”,又与天下人苦乐感同身受的大丈夫。
中国近代进步的思想家,如龚自珍、魏源、康有为、谭嗣同、严复和孙中山等人,既不赞成传统儒学把人培养成“圣贤”的做法,也反对程朱理学把人培养成“醇儒”的观点,而是主张把人培养成“新人”,即把人培养成敢于反对天命,反对君权和神权,敢于变革社会的“人才”或“斗士”。
中国传统的“成人”理论及其演进清楚地表明,各个社会历史时期的统治阶级及其政治家、思想家们无不重视理想人格的培养。他们之所以争相提出各自的人格目标,其根本目的都是希望通过培养适应其需要的理想人格,以实现其政治理想和经济利益。同样道理,我们要完成新的社会历史时期赋予我们的新的历史任务,实现四个现代化,把社会主义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就必须加强理想人格的培养。
二
用人格心理学的理论分析当前我国大学生的人格现状,我们不难发现,有几个带有普遍性的人格问题令人担忧:
第一,人格的依赖性。人格的依赖性是个人人格缺乏独立性的表现。当代的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的基本社会化过程较长,有的甚至没有完成就进入大学校园,身上的任性、骄气、娇气的不良品质依然存在。由此形成的人格,实际上是对家庭、学校和老师的依赖。表现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上都需要家长、班主任、任课老师的全面监督指导才有成效。特别是在就业选择上,更是依赖父母或老师,缺乏独立人格。每当遇到问题、遇到困难或挫折时,不是想方设法自主独立地去解决问题,克服困难和挫折,而是寄希望于别人来帮助解决。甚至在就业问题上,有的同学还希望恢复国家包分配的体制,认为这样才有安全感。
第二,功利型人格。功利型人格的表现是人格主体只讲权利的享受,而不愿承担与权利相应的义务。权利一般是指人们正当的要求,应当享有的利益以及实现这种利益的权力;义务是指个人对他人、对社会应尽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权利的享受要以履行义务为基础。如果一个人只要权利而不愿履行义务,必然形成功利型人格。这种人格表现在大学生身上就是普遍关心自己的权利的获得的人多,而关心和履行义务的人少。例如,每当宿舍调整、评奖学金和评先进时,普遍表现是一马当先,毫不退让。但当遇到应当履行义务时,却普遍不感兴趣而退避三舍。有的甚至连节水节电的义务也不履行,如开长流水浸泡衣服也没有人管,有的甚至连自己学习的义务也忘记了,常常挂在他们嘴上的顺口溜是:“分不在高,六十就行;学不在深,一抄就灵,屋不在净,能睡就行;人不在勤,能混个文凭就行”。
第三,双重人格倾向严重。双重人格的表现是对同一事物在不同的主体面前采取两种不同的态度和方法,以及言行不一致等。这表现在大学生身上的普遍的现象是当面表示说遵守纪律和遵守公德,但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则不能自觉遵守纪律和遵守社会公德,如乘坐公共汽车不让老弱幼残者,在公共场所乱扔垃圾等。特别是在考试过程中作弊现象屡禁不止,免监考的班级还是一个空白。甚至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大学生都希望班主任不要把成绩单和家庭报告书直接寄给家长,并希望班主任在家庭报告书里为其多美言几句,最好不讲缺点。
第四,缺乏统一、高尚的人格目标。人格目标,即理想人格,也就是中国传统的“成人”理论中讲的“成人”标准。虽然我国早已大力宣传和提倡典型的理想人格,如雷锋、王杰、蒋筑英、张华、孔繁森等,并号召人们向这些英雄人物学习,以培养自己的理想人格。但当代相当多的大学生对此认识模糊,或不以为然。有的大学生甚至认为雷锋、王杰离我们甚远,蒋筑英、张华、孔繁森太傻,“与我们挂不上钩”,还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为好。”
正是上述这些人格缺陷的存在,致使一些其他非健康人格,如追求金钱的人格、急功近利的人格、享乐主义的人格、醉生梦死的人格,以及“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碗来骂娘”的变态人格也伴随而至,造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被削弱,也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对专业课程的学习。为了扭转这种被动局面,我们应当加强人格教育,重新确定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人格。
那么,当代大学生应当具有什么样的理想人格呢?笔者认为,它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独立性的个体人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个人是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为了生存和竞争,他必须遵循价值规律,独立自主地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的经济关系,才能使其个人行为模式产生效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将来步入社会后,必然要成为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因此,只有确立大学生个人主体的地位,培育他们具有独立性的理想人格,才能使他们摆脱人格的依赖性,提高其主体的创造能力和主动性,从而避免成为那种习惯于照章办事、缺乏独立思考,一切行动听指挥,一切依赖上头,甚至不发口令就不会迈步的书呆子。
第二,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格。能力是指人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总和。它是主体完成一定活动所具有的本领或力量,是主体活动必不可少的基本人格力量。这种能力,主要包括创造力、道德力和实践能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制造新产品、构思新观点等创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的总和。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每个人天赋潜在着创造力,创造力是人脑的机能,正常、健全的人都潜在着不同程度的创造力。但这些天赋的潜在的创造力不会自然而然地发挥出来,必须通过后天因素的开发和培养,以及主体的主观努力才能发挥出来。认知心理学和创造心理学把创造力当作是认知的、人格的和社会层面的综合体。在这里,我们侧重于创造力的人格涵义。因为没有人格的力量,个体就难以发挥其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
道德力是指主体的“内得”和“外施”的能力。所谓“内得”是指主体对外在的“道”(规律、规则、行为规范)的认识、理解和领悟,即对“道”的修养,从而形成主体道德人格和道德品质。所谓“外施”,是指主体对“道”的修养的外化,表现为主体不但要自觉遵循“道”,而且要以身作则,以自身的道德人格和道德品质对他人施加影响。与此同时,主体还要自觉地对社会其他成员进行道德教育。也就是说,这种道德力,不但能实现主体的自我改造,而且能对社会其他成员产生巨大的感召和影响作用。
实践能力是指主体的体力和智力的统一和外化。它是主体活动中最基本的能力。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指出:“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3卷,第190页。)又指出,“劳动力的发挥即劳动,耗费人的一定量的肌肉、神经、脑等等。”(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3卷,第194页。)就是说任何一项劳动都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统一,是体力和智力的外化。正是人具有这种实践能力,才能使人能够实现其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目的。
基于这样的分析,我们在确立当代大学生的能力人格目标的时候,应当全面把握人的能力构成系统,既要注重对大学生的能力中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养,又不能忽视对大学生能力中的道德力和实践能力的开发和培养,从而使大学生具有健全的理想人格。
第三,具有导向统一的人格价值观。当代人格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人们的价值观念,特别是价值导向对人格价值目标的确立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我国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价值观念,如自主、自强、自立的价值观念,竞争观念,风险观念,效益观念,平等观念,等等,这些价值观念,对引导人们人格价值的基本取向,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过去长期存在的一些陈腐的、守旧的、错误的人格价值观念,如论资排辈、等级特权的人格价值观念,忽视个人的正当利益的人格价值观念,以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虚无主义等人格价值观,并没有因改革的深入而失去其市场,它们还不时地冲击校园,影响大学生的人格价值观念,造成大学生人格价值观念的混乱。因此,要确立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人格,必须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价值观的导向。也就是要通过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教育等手段,对大学生的人格价值取向进行统一的规范和引导,以帮助大学生确立社会主义人格价值的基本取向。
三
当代大学生理想人格的确立过程,既是一个认识过程,又是一个逐渐培养的过程。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但基本的途径和方法可以有以下几种:
第一,要引导大学生立志,即“志于道”。“志于道”是儒家“成人”理论的优秀传统。孔子认为,“成人”的关键是立志,他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注:《论语·里仁》。)这就是说不愁没有事做,愁的是没有志气。孔子在谈到自己的“成人”过程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注:《论语·为政》。)正因为孔子在15岁就立下了治学成才的雄心壮志,并且终身为之奋斗,因此才取得了“七十而从心所欲”的结果,使他成为一个世界文化名人,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孟子也和孔子一样,也十分重视立志在培养理想人格中的作用。有一次,齐宣王的儿子王子垫问孟子:“士何事?”(那些士人干什么事呢?),孟子回答说:“尚志”。王子垫又问:“何谓尚志?”孟子回答说:“仁义而已矣。……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也就是说,读书人一生中为之奋斗的应该是高尚的志向,高尚的志向就是要立志行仁义,只要为实现仁义而奋斗,一个胸怀大志的人的事业就算是完备了。到了唐朝,柳宗元主张把“明”(理智)与“志”统一起来,作为造就理想人格的根本方法。根据儒家的思想,所谓“立志”就是要有为实现自己的志向、理想而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立志就是要志于道,就是修养自己真、善、美的思想情操,就是通过“学”而修己,使之“成人”。孔子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智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注:《孟子·尽心上》。)因而要保证“守道”与“成仁”崇高目标的实现,就必须笃信好学。对于大学生来说,立志,志于道,就是要磨炼自己的意志,立定远大志向,培养自己的理想人格,以实现远大理想,争取事业上的成功。
第二,要引导大学生进行自觉的道德品质修养。儒家把道德品质修养看作人格确立的重要途径,他们认为只要遵守和维护“三纲五常”的人伦规范,自觉进行修身养性、反身自省,做到“知耻改过”、“正人正己”就能超凡人圣,至贤至圣,从而具有完善的人格。儒家学派的这种脱离实际的道德品质修养的内容当然是不可取的。但它所说的“知耻改过”、“正人正己”的道德品质修养的方法却有积极的意义。对于大学生来说,要培养自己的理想人格,仅仅“立志”和“好学”是不够的,还要把立定的志向变为“好乐”的行动,做到知道有所为,又知道有所耻而不为。不论遇到什么困难或诱惑,都能“临大节而不可夺”,做到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与此同时,还要经常对自己的言行做自我省察和自我批评,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此外,在待人处世方面,要带头端正自己的品行,做到要正人先正己,以身作则,不论在任何时候与任何情况下,都应当坚持正义,敢于对各种丑恶行为作斗争,以维护社会和公众的利益。
第三,要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律。社会主义道德是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它的作用机制是内在的约束。道德是人格要素的重要方面,没有道德的人,很难说他具有人格。因此,大学生只有自觉遵守社会主义道德,做到诚信、谦虚、不骄不躁、助人为乐、舍己为人、坚持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才算是一个有人格的人。此外,遵守道德与遵守法律也是分不开的。本来法律的作用机制是外在的强制性约束,但是一旦人们形成了自觉守法的法律意识,外在的强制就会变成内在的自觉,自觉守法也就有了道德的属性,成为人格的必要因素。因此,一个不守法的人,也很难说他有人格。
第四,要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出人格,这是马克思主义人格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早在1919年,列宁就说过:“如果我们看这位无产阶级革命领袖一生走过的道路,马上就能发现,他的卓越的组织才能是在长期斗争中锻炼出来的,这位无产阶级革命领袖所具有的大革命家的一切优良品质,都是他在各个时期最艰苦的工作环境中锻炼出来的。”(注:《列宁全集》第29卷,第69页。)毛泽东也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之所以能够作出他们的理论,除了他们的天才条件之外,主要是他们亲自参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没有这后一个条件,任何天才也是不能成功的。”(注:《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87页。)这说明,人的一切优良品质,包括人格的培养,都要经过参加社会实践的锻炼才能养成。如果一个人不参加社会实践,即使他的人格认识再好,也是毫无价值的。
综上所述,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人格,不但是一个认识、渐进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实践过程。只要我们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按照江泽民总书记所指明的“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的方向塑造理想人格,就一定能够为社会培养出大批的具有社会主义人格价值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