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村民感知的-国家级贫困县旅游脱贫效应研究以罗霄山区炎陵县为例论文

基于村民感知的-国家级贫困县旅游脱贫效应研究以罗霄山区炎陵县为例

张维梅, 邓紫文, 周子英

(湖南工程学院管理学院,湖南湘潭411104)

摘 要: 村民对旅游扶贫效应的感知程度是评判旅游扶贫效果和惠及面的重要指标.随着我国各项旅游扶贫政策和措施落实,很多国家级贫困县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先后退出了贫困县名单,实现了脱贫摘帽.但旅游扶贫效果的好坏,需要通过村民旅游扶贫效应的感知研究来进行评价.以炎陵县炎帝陵社区为案例地,利用数理统计法和因子分析法,分析了当地村民对旅游扶贫效应的感知和态度.当地村民对旅游扶贫的正面经济效应表示赞同,对负面经济效应也持赞同态度;村民对旅游扶贫带来的积极社会效应感知强烈,但对消极社会效应保持中立态度;同时村民对旅游扶贫的正面环境效应和负面环境效应的感知都非常强烈,且看法一致.这说明旅游扶贫在促进贫困地区脱贫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当地村民能够感知到旅游扶贫带来的积极效应.但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给贫困区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因此,为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叠加效应和带动效应,持续巩固脱贫成果,降低旅游扶贫产生的负面效应,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对策.

关键词: 感知; 效应; 旅游脱贫; 国家级贫困县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采取超常规举措,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由于旅游扶贫是一种针对性强、带动面广、经济效应明显的"造血式"扶贫,且脱贫率高、后劲足,得到了国家的青睐,并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贫困县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展旅游扶贫.随着各项政策和措施落实,旅游扶贫发挥了巨大作用,很多国家级贫困县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先后退出了贫困县名单,实现了脱贫摘帽.但这些脱贫县的旅游扶贫效果到底怎样,值得关注和研究.经文献梳理发现:近年来旅游扶贫影响及效应问题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国外有关旅游扶贫影响与效应的研究较为成熟,研究区域主要集中在非洲肯尼亚等不发达国家和地区[1,2],研究方向分为宏观效应和微观效应.宏观效应研究聚焦于经济效应和非经济效应的研究[3]、微观效应研究涉及旅游扶贫心理和生存能力、旅游与贫困的多层面关系等内容[4].在国内,旅游扶贫效应研究也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研究区域主要集中在民族地区[5,6]、革命老区、连片特困地区[7,8]和边疆地区[9],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旅游扶贫产生的经济效应[10]以及贫困村民对旅游扶贫效应的感知等方面[11,12].综合分析发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展开旅游扶贫效应的研究,宏观方面主要分析旅游扶贫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效应[13];微观效应方面主要分析贫困人口的旅游扶贫感知和态度[11,12]、扶贫权力[14]、参与度和参与行为[15,16].但很少有研究关注脱贫县村民的旅游扶贫效应的感知.因此,本研究以炎陵县炎帝陵社区为案例地,利用数理统计法和因子分析法,分析当地村民对旅游扶贫效应的感知情况.希望通过本研究发现脱贫县旅游扶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从而为脱贫县持续稳定脱贫成果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一、研究区域概况

炎陵县地处湖南省东南部、罗霄山脉中段、井冈山西麓,被国家列入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区,辖10个乡镇,总面积2 030平方公里,总人口20.42万人.全县大部分地区生存环境较差、基础设施薄弱,长期处于贫穷状态.2013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5 525元,与当年湖南省农民人均收入8 372元相比少了2847元,2013年底全县贫困户8 164户,贫困人口26 761人,贫困发生率16.57%.截止到2017年底未脱贫户为500户938人,贫困发生率降到0.58%.2018年8月,经过国家专项评估检查,湖南省政府同意炎陵县脱贫摘帽.

炎陵是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的安寝福地,境内拥有1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炎帝陵、1处国家森林公园神农谷.同时境内保存着华南地区面积最大(10万亩)的原始森林、空气负氧离子含量达13.6万个/cm3,为亚洲第一;还有全国面积最大的万亩杜鹃花、最原生态的高山湿地景观、名动中外的"千年鸟道"等,旅游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优良、景色秀丽、自然风光得天独厚,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较好的资源条件.近年来,炎陵县将旅游业作为重点支柱产业加以扶持,着力打造以炎帝陵为核心的祭祖祈福旅游、以神农谷为核心的养生度假旅游、以旅游环线红色景点为主的红色体验旅游,全力以赴打响"炎帝牌、生态牌和红色牌".2017年全县共接待国内游客617.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1%;接待境外入境游客0.2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7.1亿元,比上年增长34.9%,发展势头良好.同时,县政府充分利用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帮助贫困村民开办农家乐、发展观光农业,使大部分贫困村民真正实现了脱贫致富.

二、研究设计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分析借鉴国内外有关村民旅游扶贫效应感知的研究文献[17],结合炎陵县旅游扶贫发展实际,建立了衡量脱贫县村民旅游扶贫效应感知的评估指标体系,并根据评估指标设计了本研究的调查问卷.为了保证问卷的合理性,首先对炎帝陵风景名胜区周边村民进行了预调查,共发放了50份问卷,发现预调查问卷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于是对其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调查问卷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村民人口统计学特征信息;第二部分,是村民对旅游扶贫效应的感知和态度;第三部分,是村民参与旅游扶贫的意愿与行为.

(二)调查过程

为了更好地了解贫困县旅游脱贫效应,研究案例地必须选择那些已经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实现脱贫或脱贫明显的贫困县.炎陵县属于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区的国家贫困县,利用境内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炎帝陵发展旅游业带动当地居民脱贫,并与2018年8月实现了脱贫摘帽.而炎陵村、柳山村、湖田村紧靠炎帝陵风景名胜区,利用炎帝陵风景名胜区的游客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观光农业,旅游扶贫工作开展扎实.因此,选取了炎陵村、柳山村、湖田村的村民为调查对象,于2018年9月至12月对当地村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共计入户发放调查问卷1 195份,收回有效问卷1 164份,有效率为97.4%.

从版本角度来说,改革开放40年,我国图书出版的创新发展成为主流。1978年图书出版的版本,以再版图书为主,一版一次的图书有562种,占年度图书出版的4.1%。2017年图书出版的版本,以新版图书为主,一版一次的图书有295275种,占年度图书出版的88.68%。为加强图书出版的系统化管理,1991年,我国学习借鉴国际图书出版管理的先进经验,引进了CIP图书在版编目,使图书出版版本管理的规范化、目录著录的标准化、服务公众的信息化程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采用专业的统计学软件SPSS21.0对本次研究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最终如果差异值P<0.05,结果则视为有意义的统计学数据,计数的资料采用χ2进行检验。

(三)分析方法及数据处理

根据旅游扶贫效应感知的相关理论,使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信度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方差分析,通过统计分析得出了炎帝陵风景名胜区周边村民对旅游扶贫效应感知的相关结论.

1.3.2 应对方式评定量表(CSQ)[10] 从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方面评估孕产妇应对方式,积极应对评分高,且消极应对评分低则孕产妇心理健康程度好。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样本人口统计学特征分析

表1 被调查者人口统计学特征

表2 因子分析结果

在调研访谈中,当地村民表示,目前村民间的人际冲突日益增多.其原因主要在于大部分村民主要从事传统农业,小部分村民利用自家住房经营饭店和家庭旅馆,规模较小、接待能力有限,且集中连片分布,相互间的竞争较为激烈,主要依靠打价格战的方式吸引客源.由于竞争激烈导致经营户之间出现恶性竞争现象,进而造成社区村民之间的冲突增加,相互之间的信任度下降,造成村民间的人际关系紧张,不利于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代表,是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正因为此,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文化交流越来越重视;在各级政府与社会的帮助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文化交流已发展到利用更为先进的理念、技术与手段来实现[1]。南通蓝印花布作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数字化建设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以蓝印花布数字化图像为研究对象,以数字化技术为核心,利用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努力探索一条通过关系型数据库来架设图像数据库,从而实现蓝印花布数字化图像的存储与管理就显得势在必行。

(二)信度分析

村民认为由于当地旅游发展近年来逐渐加快,旅游者数量不断增加,随之产生的生活和生产垃圾也不断增加,但是垃圾处理却没有得到有效的规范和管理,导致当地自然环境污染与日俱增;同时在旅游开发中大量耕地被抢占;还有由于旅游规划不到位造成新修建筑和原有景观不协调等等.这些现象的出现都使村民强烈地感受到发展旅游使当地环境不断恶化,感知均值都在4.21分以上,且标准差较小,说明村民对发展旅游造成的负面环境效应感知强烈.

分析当地村民对旅游扶贫的经济效应感知数据,得到表3.从表3可以看出,当地村民对旅游扶贫的正面经济效应都表示赞同,普遍认为开展旅游扶贫对改善经济结构、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村民收入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同时大部分人也赞成当地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出现了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加大,钱很多都被外地人赚走的现象,而且这三项的均值都高于当地村民对旅游扶贫的正面经济效应感知的平均值.这说明当地旅游收益获益的是部分村民,总体旅游收入分配呈现非均匀状态,这一现象值得政府相关部门思考,并加以引导改善.值得关注的是"本地的很多钱都被外地人赚走了"的感知均值达到了3.96,这说明发展旅游业推动了炎帝陵风景名胜区社区的经济发展,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但是当地村民认为发展旅游业受益较多的是外地人,而本地村民受益不多.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大部分村民认为是由于当地村民资金有限,无法建立基本的经营场所,从而导致当地村民无法从旅游发展中获得更多的收益.

不重视安全工器具的管理,缺乏安全工器具管理意识,对常用的全工器具不进行定期的检查或者检查只是走形式;对于有关部门的检查只是应付了事,没有意识到安全工器具的管理涉及到人身安全问题;对于一些存在故障的工器具还继续使用,不注重维修。

(三)因子分析

KMO(Kaiser-Meyer-Olkin)检验用于检验变量间的偏相关性,一般认为KMO值>0.8则比较适合做因子分析.本研究设计的指标体系的KMO值为0.836,说明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巴特利(Bartlett's)球状检验用于检验相关阵中各变量间的相关性是否为单位阵,即检验各个变量是否各自独立.本研究数据的近似卡方值为769.333,自由度为45,Sig.值为0.00,即P<0.01说明了相关矩阵并非单位矩阵,即各组变量间未发现显著的相关性,有必要对变量进行因子分析.于是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公因子,运用方差最大法进行正交旋转,选取了特征值大于1的3个公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了86.862%,且每个公因子都包含了载荷量>0.5变量,这28个变量构成了当地村民对旅游扶贫效应感知的指标体系(见表2).根据3个公因子包含变量的共性,把X1-X7命名为经济效应,X8-X20命名为社会效应,X21-X28命名为环境效应,并根据这个因子模型进行了数据分析.

为了使分析更加精准有效,本研究采用了李克特(Likert scale)量表对调查问卷进行了量化,每一问题都设置了"非常同意"、"同意"、"一般"、"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五种选项,分别记为5分、4分、3分、2分、1分,然后计算每个问题的平均值,一般认为,被调查者对某个问题的态度平均值,落在1.0-2.4分区间表示反对、2.5-3.4分区间表示中立,3.5-5.0分区间表示赞成.利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得出村民三大感知效应中各具体指标的均值和标准差.均值反映了村民对旅游扶贫效应感知的平均程度,平均值越高,表示村民对该选项的感知越强烈;平均值越低,则说明村民对于该选项的感知度越弱.标准差解释了单项值与均值间的偏差程度,标准差数值大小与感知值的离散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标准差越小说明村民对该问题的看法越一致.

(四)村民对旅游扶贫的感知分析

1.村民对经济效应的感知

1.社区村民对旅游扶贫的积极效应感知明显

表3 村民对旅游扶贫经济效应的感知

声乐演唱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演唱技巧,另一个是舞台表演能力。演唱技巧受先天因素影响比较大,一个人的嗓音、音色是父母遗传的,不容易改变,但是舞台的表演能力是能够通过训练提高的,如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这些都是可以在训练中提升的。

2.村民对社会效应的感知

有源滤波器是一种兼有动态抑制谐波和补偿无功的新型电力电子装置,主要由谐波信号的检测和补偿两部分组成,通过对电网中的谐波进行采样分析,可控制功率逆变器产生与之成分相等、方向相反的谐波电流注入电网从而对它能够对频率和幅值都发生变化的谐波和无功进行补偿,具有更好的补偿特性。有源滤波器可以并联在变电所0.4kV侧母线处,实现谐波与无功的综合治理作用。

从表4的数据发现,村民对于旅游扶贫带来的积极社会效应的感知是认同的,赞成旅游扶贫促进了当地文化遗产的保护、增加了村民和游客的文化交流、提高了本地知名度,同时也使当地村民的文化活动更加多样化,这几项的平均得分都超过了3.5分,且这几项的标准差都小于1,这就说明村民对于旅游扶贫的积极社会效应的感知明显,且看法一致.这跟目前炎帝陵风景名胜区正在举办的寻根祭祖等文化旅游活动有很大的关系,村民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向外来游客传播炎帝神农氏文化,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因此村民对发展旅游的积极社会效应表示赞同.在积极社会效应中只有"学习外来文化"的均值较较小,村民对它的感知态度保持中立,且标准差较大,根据实际访谈发现,炎帝文化作为一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深刻内涵源远流长,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发扬早已形成一种文化定势,尤其是祭祀典礼需要严格遵循古制流程一步一步进行,环环相扣不容有丝毫的懈怠或者随意更改.当地村民为了保护这种庄严肃穆的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持审慎态度,对外来文化的学习仅局限在某些日常生产生活方面.

表4 村民对旅游扶贫社会效应的感知

同时,从表4可以看出,村民对旅游扶贫的社会效应消极影响感知不明显,都保持中立态度,这说明社区村民对于发展旅游的消极社会影响感知并不强烈.究其原因,一是旅游发展产生的消极社会影响还未明确地显露出来,二是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当地村民忽略了旅游扶贫带来的消极社会影响[17].

3.村民对环境效应的感知

表5显示,社区村民对发展旅游改善当地公共设施条件、使本地交通更加便利、提高村民环保意识、使当地村民的居住和生活环境更安全等方面都持较高的赞成度,得分均值都在3.88以上,且标准差较小.这是因为政府为了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对炎帝陵周边村庄的基础设施进行了整修,改造了农村公路、美化了人居环境.但同时村民也认为发展旅游业也给当地的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如产生了大量的生活垃圾,环境污染日益加重,大量耕地在旅游开发中被占用,这三项因子的村民感知得分均值都在4.21以上;同时旅游规划不到位,造成新修建筑和原有景观不协调这一项的均值也达到了3.52,且四项的标准差都比较小.说明村民对这些负面环境效应感知非常强烈,且感知比较一致,因此在今后的旅游业发展中,当地政府应注重旅游开发与保护并重,才能使旅游业可持续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表5 村民对环境效应的感知

四、研究结论与对策

(一) 结论

词缀法是在已有单词或词根(也称为词干)的前面或后面通过加词缀构成新词的方法。词缀法包括前缀法、后缀法、前后缀法。

[10] 温广益:《1967年以来印尼华文教育的沉浮》,《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7年第3期,第58页。

如果从实拍的角度分析哪种方式更好,我们更偏向于松下G9的做法,因为它保留了更多的图片细节,缺点是需要后期调整才能得到不错的观感。而E-M1 II的方式更是适合直出照片,对于需要快速分享照片的摄影师来说非常友好。当我们把两台相机都拿到实验室内使用手动曝光的方式进行动态范围比较时,两者几乎一致的表现恰好印证了使用同种传感器的事实。

从研究中发现村民对于旅游扶贫产生的积极经济效应、社会效应、环境效应的感知明显,说明炎帝陵风景名胜区村民对当地旅游扶贫持肯定态度.这是因为旅游业的发展使当地村民的经济收入大幅提高、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社会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社会发展方式得到了全面的更新.但是调查中也有少数贫困村民认为,他们并没有从旅游扶贫中获得收益.因此,旅游扶贫的下一步工作应该是针对特殊群体,开展旅游精准扶贫,尽量使所有贫困村民通过积极参与旅游经营活动或者相应工作,尽快实现脱贫,从而扩大旅游扶贫的受益面.

2.社区村民对当地旅游业发展总体满意度有待提高

研究调查得知当地村民有70.7%的人对当前旅游业发展情况表示满意.但在实地访谈中,被调查者中有很多村民对炎帝陵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发展现状不太满意.村民认为政府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很少聆听当地村民内心的真实想法;炎帝陵管理局对炎帝陵风景名胜区开发建设的施工进程未能及时有效地进行监督管理,部分开发建设工作甚至拨款筹资之后便停滞不前;本地人参与旅游经营的比例不高、大部分利益都被外地人赚走等等.如从2009起炎帝陵风景名胜区的扩建工程陆续开始,扩建后景区范围将扩大很多,可以通过增加观光服务设施来提升景区质量.然而新项目建设致使炎陵村原有的一条公路被切断,新公路需要从主干道绕行很长一段才能进村,激发了炎陵村村民与炎帝陵管理局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此类冲突事件,会随着旅游业的深入发展,发生次数会更频繁,这就要求相关政府部门提前制订规划和前期预警方案.

3.旅游发展的消极社会文化影响不容忽视

在调查走访中还发现,虽然村民对社会文化影响感知主要集中在积极文化影响,但是消极文化影响仍然不可忽视.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给当地带来的消极影响日趋突出,许多原住民开始搬离曾经的居住地,前往其他地区安家置业.这不仅是人口的流失,更是文化的流失,会使得当地的传统文化日益受到不断涌入的商业文化的侵蚀,无疑对当地的传统文化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4.村民对发展旅游造成的负面环境效应感知强烈

在进行因子分析前对样本数据进行信度检验来确保其可靠性很有必要[11].一般认为克朗巴哈系数(Cronbach's α)大于0.6,数据的可信度较高.经检验本研究的原始数据的克朗巴哈系数为0.861,数据的可信度较高,满足信度要求.

5.社区村民间的人际冲突日益增多

从调查样本(表1)来看,调查对象的性别以女性偏多,占53.66%;年龄以45-64岁为主,占40.85%;民族全部是汉族;高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者所占样本比例非常大,占比为95.12%;职业多为农民和个体户老板;人均年收入多数是4 001-8 000元,贫困家庭比例大大缩小,仅占5.73%.

(二) 对策

1.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府治理与社区自制双轨融合

首先,政府在当地旅游发展中不应该扮演"独裁者"的角色,应广泛听取和接受采纳社区村民的意见和建议.旅游发展方案制定前,村民应当有机会行使建议权;在旅游项目建设过程中,设立专门机构收集并处理村民提出的合理建议,并要求开发商向村民及时通报工程进展情况,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同时,当地旅游发展规划和项目规划的制订,也需要当地村民的参与,而不是忽视这一最重要的利益群体,导致旅游规划执行受阻,甚至无法实施.开发新的旅游项目前,可以先由规划单位提出方案,然后由村代表将方案传达给村民,并组织村民集体讨论,提出合理修订建议后反馈给相关政府部门.政府部门在充分平衡各方利益的前提下,做出最终决议.其次,政府制定并出台相关法律制度,来规范村民的社会经济行为.随着旅游扶贫惠及面越来越广,会有更多的村民参与到旅游经营活动中,这就需要对其进行规范管理,使他们的经营活动合法化和有序化.再次,政府应对基层干部进行管理培训,提高其组织和管理能力.通过村干部组织并带领村民有序开展旅游经营活动,并组织村民外出学习旅游经营理念,同时平衡村民间的利益,防止村民间贫富差距过大现象出现.

2.加强政府扶持和教育培训力度,提高贫困村民受益水平

旅游扶贫的基本任务是提高贫困人口的经济收入,让他们在旅游发展中获的更多的收益.而炎帝陵风景名胜区社区村民72.0%的人认为"本地的很多钱都被外地人赚走了".因此,当地政府不应过于关注政绩、一味从外部招商引资而忽视对本地贫困村民的扶持,在旅游发展中应以提高贫困村民受益水平为主要任务,出台旅游精准扶贫倾斜政策,做到"真扶贫,扶真贫".比如,政府可以详细排查社区贫困人口的贫困程度,以及致贫的原因,并逐村逐户开展针对性的帮扶,帮助贫困人口靠自己的劳动从旅游发展中获得收益,实现真脱贫扶贫.同时在旅游调查中发现,很多贫困村民参与旅游发展的积极性很高,但由于自身缺乏经营经验和技能,无法参与到旅游经营中,因此,政府应通过制印宣传栏、召开社区会议、开设培训班等形式,向村民宣传现阶段旅游发展经营理念、总体规划、旅游项目,举办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班,来改变贫困村民经营观念,提升经营管理能力,让更多的贫困村民有能力参与到旅游扶贫中来,从而使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尽快带领全体贫困人口彻底脱贫.

3.鼓励多种经营,多渠道增加贫困村民收入

经营方式多元化是旅游业蓬勃发展的活力源泉,也是带动当地发展的一个有力方式.经营方式多样化不仅可以丰富当地旅游产品,还可以形成差异,经营者依靠服务质量吸引游客,形成良性竞争,缓和社区村民间的矛盾.因此,要大力支持多样化经营,多种经营形式共同发展,除了现有的家庭旅馆和饭店,还可以发展集约型有机农业,丰富下游产业链,兴建有机养生农庄等.此外,还可以引入乡村休闲慢旅游、茶文化体验课堂、乡村露营等新兴旅游项目.这些新兴旅游项目不但能够增强当地旅游的吸引力、增加旅游者数量,而且能够丰富当地的旅游经营方式、增加就业,从而使更多的贫困村民享受到旅游业发展给他们带来的福利.

4.在旅游发展中,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炎帝陵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承炎帝神农氏文化的重要依托,如今传统文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随着越来越多当地社区村民离开原住地扎根城市,当地的传统文化也日渐为人们所淡忘.当地政府应引起高度关注,应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当地村民承担起文化传承的责任,争做传统文化传承的使者,牢固树立文化自信.这并不是一味地拒绝一切外来文化,而是应该秉持科学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现代社会发展的脚步不断加快,知识更新迭代的步伐也越来越快,当地社区村民需要在理性判别的基础上仔细斟酌,外来文化中有益的部分要善于吸收,并且将之与传统文化相融合,使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富有新的社会内涵,以崭新的形式让更多人知晓.同时,随着当地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社区村民的既得利益和传统文化保护会产生矛盾和冲突,对此相关部门需要加强监测,及时了解现状、把握局面,并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引导旅游发展与当地文化相融合,力争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当地传统文化,以保证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N oya,E.T.and N.Seetaram.Tourism Contribution to Poverty Alleviation in Kenya:A Dynamic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J].J Travel Res,2018,57(4):513-524.

[2]Kwaramba H M,Lovett J C,Louw L.Emotional Confidence Levels and Succes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for Poverty Reduction:The South African Kwame Makana Home-stayProject[J].Tourism Management,2012,33(4):885-894.

[3]Hubert John,Ferdinand Paesler.Links between nature-based tourism,protected areas,poverty alleviation and crises---The example of Wasini Is?Land(Kenya).Journal of Outdoor Recreation and Tourism,2013,1-2,18-28.

[4]Harold Goodwin.Tourism and Poverty Reduction:Pathways to Prosperity.Tourism Management,2011,32(5):1236-524.

[5]李佳,钟林生,成升魁.民族贫困地区村民对旅游扶贫效应的感知和参与行为研究---以青海省三江源地区为例[J].旅游学刊,2009,24(08):71-76.

[6]冯伟林,陶聪冲.西南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绩效评价研究---以重庆武陵山片区为调查对象[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38(06):157-163.

[7]李佳,田里.连片特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效应差异研究---基于四川藏区调查的实证分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3(06):96-102.

[8]黄渊基.连片特困地区旅游扶贫效率评价及时空分异---以武陵山湖南片区20个县(市、区)为例[J].经济地理,2017,37(11):229-235.

[9]沈涛,朱勇生,吴建国.基于包容性绿色发展视域的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旅游扶贫路径转向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3(05):124-129.

[10]孟秋莉.贫困人口视角下的旅游扶贫经济效应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8,34(14):107-111.

[11]蒋莉,黄静波.罗霄山区旅游扶贫效应的村民感知与态度研究---以湖南汝城国家森林公园九龙江地区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5,34(04):99-104.

[12]向延平.湘鄂渝黔边区旅游扶贫绩效评价感知调查研究---以德夯苗寨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07):655-657.

[13]柳思维.评《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研究》一部从旅游经济、民族经济、发展经济视角研究反贫困问题的力作[J].经济地理,2012,32(08):176.

[14]王进,周坤.旅游扶贫中贫困人口的权力认知研究---基于"赋权-限权"角度[J].旅游科学,2017,31(05):32-45.

[15]卢冲,耿宝江,庄天慧,杨浩.藏区贫困农牧民参与旅游扶贫的意愿及行为研究---基于四川藏区23县(市)1320户的调查[J].旅游学刊,2017,32(01):64-76.

[16]郝冰冰,罗盛锋,黄燕玲,李筱琳.国内外旅游扶贫效应文献量化分析与研究综述(2000~2016年)[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38(09):190-198.

Effect Study of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in Poverty-stricken Counties on Villiagers Perception:A Case Study of the Yanling County in Luoxiao Mountains Districts

ZHANG Wei-mei, DENG Zi-wen, ZHOU Zi-ying
(Management School,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Xiangtan,Hunan 411104)

Abstract: Residents'perception of the effect of provety-elimination by tourism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for judging the effect of provety-elimination by tourism and benefit.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various effect of provety-elimination by tourism policies and measures in China,many state-level poverty-stricken counties have successively withdrawn from the list of poverty-stricken counties through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and achieved the goal of getting rid of poverty.However,the effect of provetyelimination by tourism needs to be evaluated through the residents'perceptual on the effect of provety-elimination by tourism.This study takes the Yandi Mausoleum community in Yanling County as a case study,utilizing factors analysis methods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o study the perceptions and attitudes of local residents on the effect of poverty-elimination by tourism.The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local residents agree with the positive economic effects of provety-elimination by tourism and agree with negative economic effects;residents have a strong positive social effect on provety-elimination by tourism,but maintain a neutral attitude towards negative social effects;The positive environmental effects and negative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provety-elimination by tourism are very strong and consistent.This shows that provety-elimination by tourism plays a big role in promoting poverty alleviation in the poverty-emilination districts.Local residents can perceive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provety-elimination by tourism.At the same time,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has also brought many negative effects to the poor districts.Therefore,in order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superposition effect and driving effec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continue to consolidate the results of provetyelimination and reduce the negative effects brought about provety-elimination by tourism,this study proposes targeted improvement measures.

Key words: perception; effect; pro-poor tourism; poverty-stricken counties

中图分类号: F59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9743(2019)06-0060-07

收稿日期: 2019-04-11

基金项目: 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湖南罗霄山片区旅游扶贫研究"(XSP17YBZC035);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6YBA114);湖南工程学院国家预研基金项目(YY1826);湖南省教育厅项目(15C0346).

作者简介:

张维梅,1976年生,女,河北故城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扶贫;

周子英,1973年生,女,湖南怀化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旅游扶贫.

标签:;  ;  ;  ;  ;  

基于村民感知的-国家级贫困县旅游脱贫效应研究以罗霄山区炎陵县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