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价值论理论体系的特点与发展_劳动价值论论文

劳动价值论理论体系的特点与发展_劳动价值论论文

劳动价值论的理论体系特征及其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价值论论文,理论体系论文,特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列宁在十月革命刚胜利后不久说过,“现在一切都在于实践,现在已经到了这样一个历史 关头: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注:《列宁选集》,中文版,第3卷(上),39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在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建立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发 展也已经到了这样一个历史关头。正如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的,要“结合新 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当代中国经济理论工作 者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课题是,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通过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 动价值论的认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

一、劳动价值论的理论体系特性:革命性、科学性、体系性与发展性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首先必须掌握劳 动价值论本身的体系结构及其理论特征。我们认为,劳动价值论是一个科学性和革命性结合 的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予以坚持;同时,劳动价值论是一个开放 性的、具有发展性的理论体系,必须而且可以根据实践发展的实际和要求深化对它的认识并 加以发展。

自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产生以来,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对它的责难也随之产生。我们可 以将这些责难归纳为下述几种观点。一是“劳动价值论多余论”。例如,西方学者扬·斯蒂 德曼、杰弗·霍吉森等,他们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多余的,没有劳动价值论也可以建 立剩余价值理论。二是“劳动价值论前后矛盾论”。例如,奥地利经济学家庞巴维克认为,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建立的劳动价值论与第3卷建立的生产价格理论是矛盾的。三是“ 劳动价值论偏离现实论”。例如,庞巴维克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不是从事实出发,而 是建立在不稳固的形式辩证法的基础之上。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界,也出现了一些对劳动价 值论不正确的认识,其中主要是两个表现,一是将劳动价值论固定化,片面强调坚持和固守 马克思主义经典的劳动价值论,强调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的原理解释社会主义经济 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现象。二是片面强调劳动价值论的革命性,将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和革 命性分离开来,实际上否定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上述所有对劳动价值论的错误责难和错误 认识,很重要的是因为没有科学认识劳动价值论的理论体系结构,劳动价值论在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劳动价值论的理论特征。

首先,劳动价值论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统一的理论体系,必须予以坚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 家在批判地吸收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 家创立劳动价值论,是为了说明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关系,说明资本主义制度灭亡,无产 阶 级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必然性和历史合理性。劳动价值论科学地说明了,资本是能够带来 剩余价值的价值,价值是雇佣工人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和资本都是劳动创造的,无产阶级 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合理的。可见,劳动价值论是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积累理论乃至马克 思主义整个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可以说,不懂得劳动价值论,就不可能懂得雇佣劳 动和剩余价值,就不可能懂得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性质。正如马克思本人所说:“劳动产品 的 价值形式是资产阶级生产方式的最抽象但也是最一般的形式”。(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23卷,9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同时,劳动价值论是具有科学性的理论。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 它科学地继承了古典经济学家的劳动价值论,并且解决了古典经济学家在价值理论上的矛盾 ,使劳动价值论成为科学理论。古典经济学家虽然提出了劳动价值论,但是,他们不懂得劳 动二重性,不能说明新价值的创造和原有价值的转移是如何同时进行的。他们遇到了一系列 理论矛盾。这些矛盾使古典经济学家的劳动价值论和整个政治经济学理论陷入绝境。马克思 科学地证明了劳动的二重性原理,解决了古典经济学家难以解决的难题和矛盾,最终将劳动 价值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另一方面,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还表现在,它是适合 于一切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的理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在对简单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商 品生产的“共性”进行历史和逻辑的抽象的基础上建立的,其基本原理是对各种商品生产和 市场经济的普遍性与共性的科学总结,因此具有普遍的科学意义。

因此,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革命性与科学性是统一的,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基础,劳动价值 论 的革命意义反过来体现了它的科学性。试图通过强调劳动价值论的革命性而否定其科学性, 实际上是没有理解劳动价值论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中的地位。

其次,劳动价值论理论体系本身具有发展的特性。马克思不仅在创建整个政治经济学理论 体系时采用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而且在创建劳动价值论时也采用这一方法,即逐渐从抽象 到具体的方法。这种不断从理论接近现实的过程就是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劳动价值论是一 个有着完整逻辑结构的理论体系,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理论体系。其基本内容包括从核心 到外围的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价值实体与价值形成理论,包括: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具体 劳动和抽象劳动二重性,价值是由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创造的。第二层次,价值量的理 论,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第三层次,价值表现与价值转型理论,包括:价 值表现为价格;价值转变为生产价格;价值转变为垄断价格。第四层次,价值实质与价值存 在条件理论,即价值等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交换劳动的关系,价值是私有制和社会分工等 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可见,劳动价值论本身也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体系。上述四个层 次中,第一层次,即价值实体与价值形成理论是最抽象的,是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层次。第二 层次、第三层次、第四层次则逐渐趋向现实,是劳动价值论的外围层次。上述四个层次层层 递进,构成一个由抽象到具体的理论体系。

第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不是绝对的、锁闭的,而是开放的、可以发展的。马克思没有 将劳动价值论绝对化和封闭化,相反,为后人发展劳动价值论留下的大量的线索和空间。马 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是基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抽象创立劳动价值论的。对于未来的社会 主义经济,他们没有将自己的理论绝对化。虽然他们曾经推断在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后 ,价值、商品等不再存在,但是,马克思在逝世前两年说过,他研究价值时,涉及的是资产 阶级关系,并没有涉及到“社会国家”,即社会主义社会。(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19卷,40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此外,他还为后人留下了在社 会 主义条件下进一步探索和发展劳动价值论的思路。例如,他是从社会分工和私人劳动的矛盾 论证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的,但是,并没有排除在生产资料公有制条件下可以存在商品交换 ,而且正是马克思最早指出最早的商品交换是在原始共同体之间发生的。例如,马克思始终 将商品的价值看作是劳动社会性质的历史形式。他认为,在商品消亡以后,作为价值实体的 劳动时间还存在,这种劳动时间不是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劳动时间,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社会劳动时间会在不同生产之间的分配上起支配作用等。再例如,他在谈到社会对自己的 劳动时间进行直接的自觉控制或对生产有意识的社会调节时,总是把它作为按一定比例分配 社会劳动的一种形式,并没有将后者和前者对立起来。所有这些,为后人探索社会主义的商 品、价值理论留下了空间。

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探索对劳动价值论的发展

马克思在评价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过程中曾经说过:“思维过程本 身是在一定的条件中生长起来的,它本身是一个自然过程,真正能理解的思维只能是一样的 ,而且只是随着发展的成熟程度(其中也包括思维器官发展的成熟程度)逐渐地表现出区别” 。(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32卷,54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这段话的深刻之处在于,揭示了包括劳动价值论在内的一切理论的发展都是随着实践发 展的成熟程度而提高的规律。不仅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形成过程证明了这一理论发展规律, 而且,马克思以后劳动价值论的发展过程也证明了这一规律。

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并根据实践予以发展的任务早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一开始就 提出来了。实际上,劳动价值论从列宁开始就不断发展。迄今为止,由于马克思上面所说的 理论发展规律的作用,这种发展主要是在上述第四个层次,即价值实质与价值形式存在条件 理论方面展开。同时,这种发展是伴随实践的认识的成熟程度的提高而渐进式推进的。

依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价值的实质是体现私人之间互换劳动的关系,价值存在的基础 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因此,马克思推断,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公有制条件下将 实行计划经济,人们之间的劳动具有直接社会性,不需要价值来体现人和人之间互换劳动的 关系。社会主义条件下不存在商品、价值关系。从列宁开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经济体制 改革实践开始突破了这一观点,在这个层面上发展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列宁启动了发展劳动价值论的过程,他的一些观点发展了马克思的理论,他最初接受马克 思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价值关系命运的观点,试图“在全国范围内用有计划有组织的 产品分配代替贸易”,并且“力求尽量迅速地实行最激进的措施,来准备消灭货币”(注:《列宁全集》,中文版,第29卷,91、9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但 是,当内战结束,“战时共产主义”的做法影响工农联盟,列宁就决定用“新经济政策”取 代“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一开始强调实行不通过货币的商品交换,列宁认为, 商品交换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实质,社会主义的基础”(注:《列宁全集》,中文版,第32卷,31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但是,实践证明不通过货币的商 品交换是行不通的,结果,商品交换发展为通过货币的商品买卖。因此,列宁强调继续退却 ,即从强调不通过货币的商品交换的国家资本主义转到“国家调节商业和货币流通”(注:《列宁全集》,中文版,第33卷,7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列 宁商品货币的观点,主要是针对“新经济政策”而言,而不是针对整个社会主义时期而言, 这是其局限性。但是,这些观点客观上突破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第四层次的观点,实际上肯 定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存在价值关系存在的条件,肯定了价值关系不仅是私有者之间交换劳动 的关系。因此,启动了发展劳动价值论的理论过程。

斯大林进一步发展了劳动价值论,他的一些观点发展了列宁的理论。20世纪20年代到40年 代,苏联由于在理论上没有明确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观点,在实践上实行实物配给制度,否 认商品货币关系,否认价值规律的观点一度抬头,出现了将价格看成是计划的工具,将社会 主义计划经济与价值规律对立起来的观点。40年代初期,联共(布)中央批评否定社会主义经 济中存在价值规律的观点。1943年,列昂节夫等经济学家一方面肯定社会主义存在价值规律 ,另一方面提出“改造了的价值规律”的说法。1952年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 书 ,虽然由于历史的限制,不承认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资料是商品,不承认价值规律对生产 有调节作用,但是,斯大林通过总结苏联30多年的经济建设经验和理论探索的成果,明确肯 定了社会主义制度下仍然存在商品生产,明确肯定了价值规律对商品流通具有调节作用,明 确否定了“改造了的价值规律”的说法,所有这些,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新的贡献的发展 。

毛泽东提出了一些超越斯大林的观点,但是后来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又退回到马克思、恩格 斯 的某些观点。1958—1959年间,毛泽东针对“大跃进”中出现的“共产风”,指出,中 国是商品生产很不发达的国家,商品生产不是消亡的问题,而是要大大发展。他对商品生产 和价值规律的观点与斯大林基本一致,但是也提出了一些超越斯大林的观点,例如,他认为 ,商品生产不一定限于生活资料,说生产资料不是商品,值得研究;即使是完全的社会主义 全民所有制了,某些地方仍然要通过商品来交换。但是,60年代初期到“文化大革命”时期 ,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商品、价值问题上陷入迷误,即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否定社会主义条件 下商品、货币、价值,将这些范畴当作“资产阶级权利”加以批判,将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 商品生产和利用价值规律当作“修正主义”加以批判。这样,就退回到对马克思等经典作家 某些 论述的教条主义理解上。

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命题,中国共产党 “ 十四大”根据中国1949年特别是1979年以来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与理论探索的成 果,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模式,将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科学 地统一起来。这样,在价值实质与价值存在条件下,真正突破了价值的实质是体现私人之间 互换劳动的关系的结论,突破了价值存在的基础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的结论,突破 了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对立的观点。

上述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历史结论是,劳动价值论是不断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与认识的发 展而发展的;由于实践与认识的局限,迄今为止劳动价值论的发展主要限于它的外围层次; 伴随实践与认识的进一步发展,还必须进一步发展劳动价值论。

三、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和发展

当前之所以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是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 建立要求进一步发展劳动价值论。中国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与 实践探索一方面深化了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和发展;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 建 立以后,也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劳动价值论的现实要求。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命题 的提出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以及已有的对劳动价值论外围层次的发展, 也为这种认识和发展的深化创造了条件。

如前所述,迄今为止对劳动价值论的发展主要局限在劳动价值论的外围层次,在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确立后,这一层面的发展还不足以适应实践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实践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必须通过进一步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和发展来解 决。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主要有:(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创立的劳动价值论是批判地借鉴 古典经济学家劳动价值论的结果,那么,劳动价值论的发展是否应该借鉴100多年以来西方 经济学中的有关积极成果,特别是西方经济学中有关价值、价格的理论,如果是,如何借鉴 。(2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什么样的劳动创造价值:知识分子特别是科技人员是工人阶级的一部 分,他们的劳动往往不是直接体现为物质产品,是否创造价值;伴随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发 达的第三产业部门,这些部门往往不提供直接的物质产品,只是提供劳务,劳务是否创造价 值;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职业企业家阶层,他们主要通过发挥自己的经营 管理才能获得企业家收入,经营管理活动是否属于劳动,是否创造价值。(3)如何将坚持劳 动价值论与允许一部分人获得非劳动收入统一起来,等。

如前所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劳动价值论本身的阐述就呈现出发展性的逻辑:价值与 简单商品经济相对应,生产价格与自由资本主义相对应,垄断价格与垄断资本主义相对应; 而且,劳动价值论自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以来就在不断随实践发展。显然,经典作家阐 述劳动价值论的理论逻辑思路没有终结,实践对劳动价值论的发展没有穷尽。因此,关键问 题不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而是发展什么、如何发展的问题。我认为,根据劳动价值论理论 的开放性、体系性特征以及已经有的发展,关键是要根据新的实践,沿着马克思等经典作家 的理论逻辑思路和方法,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理论体系结构中核心层次的发展。具体来说:

首先,引入和借鉴西方经济学的科学成分,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第三层次,即价值表现形式 与形态转换理论的认识和发展。在这个层次上,我们反对有人主张的用西方经济学的观点取 代劳动价值论,如主张科学技术、资本、企业家才能等生产要素决定商品价值的观点。因为 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将价值决定与价值分配,价值实体与价值创造条件混同起来,实际上取消 了劳动价值论。但是,我们主张借鉴西方经济学的积极成果。我们要看到西方经济学与马克 思主义经济学对立的一面,也应该看到,这两个理论体系都是在古典经济学基础上生长起来 的, 因此也有互相统一的一面。而且,我们强调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要坚持劳动价值论,不仅 是从劳动价值论理论上的科学性出发的,而且是因为坚持劳动价值论,坚持价值规律,有利 于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提高全社会的经济绩效。而西方经济学由于忽视价值理论研究,反而 侧重 在价格理论上,在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源配置方面,积累了许多积极成果。在古典经济 学时代,价值和价格是混淆的,马克思将两者明确区分开来,马克思发展了科学的价值理论 ,以后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主要致力于捍卫和发展价值理论,由于长期计划经济的实践的限 制,不可能也没有发展出发达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格理论。我们认为,西方经济学中的 均衡价格论、边际效用论等理论,在对现实的说明与解释方面,有其科学的一面,在价值表 现即价格决定的操作层面上,具有更强的实用性,这正是科学理解和运用价格机制所必须的 。

其次,引入使用价值因素,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第二层次,即价值量理论的认识和发展。发 展 价值量的理论,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来说,具有直接的意义,因为,价值量的理论同 价值形式理论一样,直接关系到价格机制等市场机制的运作:价值量理论相对于价值实体理 论来说,更具有现实操作意义。

我们应该注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阐述劳动价值论上的一个重要思路或方法。马克思主 义经典作家在阐述劳动价值论时是严格按照从抽象到具体的思路推进的。他们首先将使用价 值、供求因素、资本有机构成、垄断等因素抽象掉,阐述纯粹条件下的价值形成,然后依次 将后三个因素引入,分别阐述价值的表现、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型以及价值向垄断价格的转 型。显然,沿着这一思路的探索没有穷尽。被经典作家抽象掉的使用价值可否像上述其他三 个因素一样,引入到劳动价值论中,发展成更为完善的价值量理论,值得探讨。

我认为,这种探索是可行的。一方面,经典作家在抽象掉使用价值,否定使用价值在价值 质的规定性中的决定作用以后,肯定了使用价值在价值量决定中的作用。众所周知,恩格斯 曾说过,价值是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在他看来,价值是劳动时间对使用价值的关系。马 克 思在剥离商品的使用价值后,找到了价值质的规定性。但是,在分析商品价值量时,价值的 量又表现为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总体了。马克思所说的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 间是指“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时间”,在《资本论》第3卷中,马克思说过,如果说 个别商品的使用价值取决于该商品是否满足一种社会需要,那么,社会产品总量的使用价值 则取决于该商品是否适合于社会对每种特殊产品的特定数量的需要大小。在这里,社会需要 ,即社会规模的使用价值对社会的总劳动时间分别用在各个特殊领域的份额来说,是有决定 意 义的。因此,在经典作家看来,价值的实体只能是劳动,使用价值不能成为决定价值质的因 素,但是,使用价值是决定价值量的因素。

另一方面,如何将使用价值引入价值量的决定,可以借鉴西方经济学的积极成果。同上述 马 克思主义经济学注重价值,西方经济学注重价格这一学术分工格局一样,在古典经济学那里 ,价值和使用价值本来也是混为一体的,马克思的科学贡献之一是将两者区分开来,马克思 主义经济学家关注价值,而西方经济学则关注使用价值及其在价格决定中的作用,发展出比 较发达的“效用”理论。“效用”理论实际上是关于一般使用价值及其计量的理论。只要剥 离掉其中的非科学成分,如将效用决定的价格等同于价值,并且加以科学分析,应该可以发 展出有关使用价值的计量及其在价值决定中的作用的理论,从而发展劳动价值论理论体系的 第二层次。

第三,拓宽和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什么样的劳动是价值实体的认识,从第一层 次即价值实体与价值形成层次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和发展。我们认为,我们一方面要坚 持劳动是价值的唯一实体和本原,另一方面,必须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 产价值的劳动的内涵和外延都已经发生了变化。马克思是从两个角度界定生产价值的劳动的 :从生产力角度,他将生产性劳动界定为“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从生产关系角度,他将 生产性劳动界定为“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但是,他也指出,“随着劳动过程本 身 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注:马克思:《资本论》,中文版,第1卷,55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显然,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价值的劳动的内涵要发生变化,外延将扩大。一方面,在早 期工业化时代,物质产品主要是由直接生产物质产品的产业工人创造的,工业、农业、建筑 业等产业部门生产活动同服务业等非物质生产部门的直接关联度较小,但是,伴随工业化的 推进,物质生产部门与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关联度日趋加大,显然,从生产力角度看,生产性 劳动的内涵和外延都已经扩大。传统意义上的非物质生产性劳动日益直接地参与到物质生产 ,从而具有生产性。另一方面,从生产关系角度看,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社 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只要是满足这种需求的劳动都具有生产性,因此,教育、 科技、企业经营以及其他传统意义上的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都具有生产性,都是直接 创造价值的劳动。同时,马克思将价值实体界定为简单劳动,复杂劳动是多倍的简单劳动, 因此,应该根据生产力特别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要求,确定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的划分标 准。

标签:;  ;  ;  ;  ;  ;  ;  ;  ;  ;  ;  ;  ;  ;  ;  ;  

劳动价值论理论体系的特点与发展_劳动价值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