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创造性思维教学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创造性思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我在培养创造性思维教学方面慢慢摸索,设法逐步摆脱呆板陈旧的教学方法,舍弃一些以浪费大多数学生智力资源为代价的急功近利的教学行为,激励学生好奇地问,自信地说。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中发展思维。
一、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关键
美国心理学家林格伦说过,“课堂教学的成效依靠师生共同的努力”。要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必须着力改善课堂教学结构,努力营造一个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的气氛,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主动追寻的内涵中学会思维。
1.导入要简洁
导入是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不管采用背景介绍法、悬念法、插图导入法、演示法还是问答法,简洁十分重要。简洁就是说话明了,开门见山,直截了当。简洁是对教学语言的一种要求,它能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思考想像,激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浓厚兴趣。
2.节奏要明快
节奏明快是提高课堂时间效益的根本途径。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节奏快才能给学生输入足量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操练活动。因此课堂上要求老师和学生用正常的语速进行教学,教学过程要流畅,练习变式要多样,要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从导入,输入信息,展开讨论,达到高潮到结束,要紧张有序,富有强烈的节奏感,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思考。
3.讲授要精练
所谓精讲就是该讲的必讲,不该讲的不讲,可讲可不讲的不讲,把大量的时间让给学生。一是有时间让学生进行瞬时记忆。瞬时记忆是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基础,能力的获得离不开记忆。二是有时间让学生在课上进行阅读,通过朗读、默读、精讲,获取信息,开阔视野,吸收丰富的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三是有时间让学生练讲话。四是有时间让学生练习听。听力是在听的练习中培养出来的。听力是一种领会能力,是掌握英语的必由之路,学习说话、学习发音都离不开听,课上节省一点时间让学生练习听力决不是浪费时间。教师精讲,学生就能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自我感悟。
二、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前提
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风格、教学手段是否体现创造性思维,直接影响到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教师,而教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因此,教师要不断追求,以自己创造性的教唤起学生创造性的学,使每一节课获得最大的教学值。
SEFC英语教材中科技文章比例增多,且篇幅较长,词汇量大,加上科技术语和科技原理的渗入,使教师对此类文章的教学感到头痛。我试图游离教材,设计巧妙新颖的符合学生个性特点的教案,认真推敲每个教学环节,使教材内容变得生动、具体,从而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思维和独立创新意识。
例如,我在教高二英语教材Satellites时采用以下的方法。
1.指导学生预习——查找资料
高二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运用英语的基本技能,课前,我指导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电脑房、报纸、杂志、画刊、教科书,甚至从本篇课文中查找有关卫星的资料。这样做,一方面为课堂教学扫除阻碍,扩大学生知识面,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寓教于乐,鼓励学生自主思维,独立创新。要求如下:(1)人人参与查找资料,可以是图片、文字,也可以是片子,附上英语解释词。(2)相互协作,相互帮助,遇到困难,或查词典,或求助于老师、同学。(3)小组之间开展竞赛,比资料的数量,比英语解释词的质量。由于小组竞赛的加入,在查找资料和翻译英语解释词的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翻杂志,阅词典,查电脑,学生们不仅接触了课本中的词汇、句型,而且还接触了大量课外知识,对卫星的了解和英语的学习远远超出了书本的知识,一切困难都在学生中迎刃而解,到上课前,全班学生共搜集资料31条,图片24幅,在internet中找到3部片子;不管是图片,还是片子,均配有相当水平的英文说明。
2.课堂教学形式——活动课
采用活动课教学形式,目的是发挥科技教材之长处,克服其弊端,向学生提供创新思维的舞台。学生尽情地说,认真地学,积极地练。通过活动,掌握、消化、巩固书本知识,发展思维能力,让形式学生在创新思维的天地里自由自信地遨游。
(1)小组讨论。课前学生收集的资料大多是单一的、零散的,而且资料的准备大多是个人行为,如果充分利用这些资料,让学生相互交流,相互探讨,相互学习,相互影响,产生共鸣,这就会给本篇课文的学习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课堂上我组织学生在小组之间充分交流,资料能串联的则串联,能合并的则合并。在讨论中,学生群情高涨,人人动脑,人人动口,畅所欲言,课堂上呈现出一片热烈的气氛。
(2)两分钟演讲。充分讨论后,各小组派代表上台进行两分钟演讲,因为演讲的材料是学生自己讨论过的,而且演讲要参与班级评比。因此,学生演讲时讲得非常投入,有的演讲者还设计问题,向同学发问,有的边讲边出示图片、画面,有的演讲者借助电脑,边讲边放片子,有的演讲者演讲结束后,小组内有学生上台补充。台上台下融为一体,创造了一种热烈、欢乐的学习氛围。
(3)角色扮演。英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才有可能将他们学到的语言知识转化为言语技能。科技文章的教学同样不能忽视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提高。因此在讨论、演讲活动过后,我还组织学生在同座之间开展对话,进行角色扮演。设计同座之间开展对话,目的是提高训练的密度和量度,实现由知识到技能,再到交际能力的转化。教师把握了科技教材的精髓,不断探索科技文章的教学方法,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开展英语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环节
课外活动是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和英语教学的基本形式课堂教学紧密相连,并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是学生学好英语所不可缺少的辅助形式。教唱英语歌曲、猜谜、传令、游戏、故事会、广播、影评、讲座、知识竞赛等,不仅了解外国社会文化,贴近生活实际,而且能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
我教过这么一位男生,他英语成绩平平,学习马虎,但在准备英语晚会的时候,他居然自告奋勇要当节目主持人。为了当好主持人,他认真地写串联词,一字一句地琢磨背诵,把整整15个英语节目都背了出来,而且串联词也说得流畅,组织工作中表现十分突出,出过不少好点子。晚会的形式和内容别具一格,得到全体师生的称赞。从此,对英语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居然能对所学课文中的重要段落背得滚瓜烂熟,英语成绩直线上升。成功的课外活动课不是老师要求学生做到如何如何,而是学生自觉地力争做得最好。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新教材新大纲要求我们英语教师用我们创造性的劳动培养更聪明的学生,在教学中用引人入胜的方法呈现教学内容,营造富有拓宽学生思路的学习环境,设计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活动,创设形象生动的交际情景,使教与学碰撞出创造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