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邓小平理论指导政府机构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邓小平理论论文,政府机构改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以十五大为标志,我们进入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跨世纪发展的关键时期。邓小平理论博大精深,内容十分丰富,而邓小平行政理论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学习邓小平行政理论,对于积极稳妥地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切实用邓小平行政理论武装头脑,统一认识
邓小平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邓小平理论中,包含着全面系统的邓小平行政理论。我们学习和研究邓小平行政理论,是全面把握邓小平理论的需要,也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特别是行政体制改革的需要。
1.关于改革必要性和紧迫性的分析
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越来越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强调“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它各个领域的改革,开放是对所有国家开放。”对我国传统的行政体制,邓小平同志进行过多次深入的分析,他认为“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弊端。”如(1)严重的政企不分,以政代企现象,企业成了各级政府的附属物, 政府“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2 )普遍存在机构臃肿,人员膨胀,人浮于事,管理层次和环节多,副职多,因人设事设机构等现象,行政效率十分低下。(3)干部人事管理体制不健全、 不科学,缺乏法律保障。(4)政府的管理存在无法可依,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以及责任不清乃至无人负责的现象。邓小平同志指出,这些弊端的存在“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如不认真改革就很难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们就要严重地脱离广大群众”。邓小平同志告诫我们:“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当然,这不是对人的革命,而是对体制的革命。”“这场革命不搞,……不只是四个现代化没有希望,甚至于要涉及到亡党亡国的问题,可能要亡党亡国。”
2.关于改革目标的选择
关于政治体制改革包括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邓小平同志曾多次论述。他说:“我们政治体制改革总的目标是三条:第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第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第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对政治体制改革的具体目标,邓小平同志说:“最近我在设想,要向着三个目标进行。第一个目标是始终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这里说的活力,主要是指领导层干部的年轻化。……第二个目标是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第三个目标是调动基层和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因此,增强活力,提高效率,调动积极性是我们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特别是进行行政体制改革的三大目标。
3.关于改革内容的确定
邓小平同志指出,“改革的内容,首先是党政要分开,解决党如何善于领导的问题。第二个内容是权力要下放,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同时,地方各级也都有一个权力下放问题。第三个内容是精简机构,这和权力下放有关。”他还多次提出,我国党政机关和行政机制存在的最主要弊端是“权力过分集中”。“它同我们长期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和计划管理制度必须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都实行中央集权的管理体制有密切关系。”他反复强调要下放权力,中央对地方放权,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放权,政府对企业事业单位放权。放权要和精简机构、精简人员结合起来。邓小平同志说,“如果不搞这场革命,让党和国家的组织继续这样机构臃肿重叠,职责不清,许多人不称职不负责,工作缺乏精力、知识和效率的状况,这是不可能得到人民赞同的”。当然,放权也不是无限度的,“该集中的必须集中”,“宏观管理要体现在中央说话能算数”。
4.关于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
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政治体制应该同经济体制改革相互依赖相互配合。他说:“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他还指出,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取决于政治体制的改革。他说,“现在看,不搞政治体制改革不能适应形势。改革应该包括政治体制的改革,而且应该把它作为改革向前推进的一个标志……不然的话,机构庞大,人浮于事,官僚主义,拖拖拉拉,互相扯皮,你这边往下放权,他那边往上收权,必然会阻碍改革,拖经济发展的后腿。”
5.关于干部人事制度配套改革问题
一种好的体制,能否有效运转,关键在人。
邓小平同志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作过许多重要论述。 主要是:(1)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邓小平同志说,“概括地说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八个字。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用人才”。他还说:“精简是革命,选贤任能也是革命”,“体制改革,……重要的是选拔人才”。“要解放思想,……大力培养、发现和破格使用优秀人才,坚决同一切压制和摧残人才的现象作斗争”。(2 )提出了干部“四化”的标准,并将革命化放在首位。(3 )提出并率先执行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4)提出任人唯贤、公开竞争、 能上能下、唯才是举。邓小平同志说,“人才问题主要是个组织路线问题。要创造一种环境,使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改革就是要创造这种环境。人才是有的。”善于发现人才,团结人才,使用人才,是领导者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
6.关于改革的方法步骤问题。
邓小平同志说,“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方针必须坚持,但是,方法要细密,步骤要稳妥”。关键要做到:(1)决心和胆子要大, 要坚定不移,“我们没有别的选择,这件事不能犹豫,不能妥协,也不能半途而废”。(2)改革的步子要稳。(3)改革的方法要妥当。
邓小平同志的上述理论观点是他一系列关于改革政治体制重要论断的一部分,是他一整套行政理论的一部分。这些论断是邓小平同志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不同的历史背景下,针对不同的问题而讲的,但现在我们重温这些教诲,仍然感到有很强的针对性,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正确把握这次政府机构改革的目标、原则和特点
按照党的十五届二中全会和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和精心组织下,中央政府的机构改革已经顺利实施并已取得重大进展。地方政府的机构改革也在抓紧准备,今年将陆续展开,全面正确地把握这次机构改革的目标、原则和特点,对于实施好地方机构改革极为重要。
1.机构改革的目标
党的十五大和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这次政府机构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行政管理干部队伍,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这个目标,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总结前几次机构改革的经验教训,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行政体制的要求提出的。实现这一目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这次政府机构改革要朝着这个目标迈出重要的一步。
2.机构改革的原则
这次政府机构改革的原则有四项,一是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要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来。机构改革决不是单纯地裁并几个机构,精简一些人员,而是政府职能和管理体制的一场深刻革命。只有牢牢把握住这一点,才能抓住机构改革的要害。二是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调整政府组织机构,实行精兵简政。要把综合经济部门改组为宏观调控部门,调整和减少专业经济部门,适当调整社会服务部门,加强执法监督部门,发展社会中介组织。三是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调整政府部门的职责权限,明确划分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相同或相近的职能交由一个部门承担,克服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弊端。四是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行政体系的法制建设,逐步实现政府机构组织、职能、编制、工作程序的法定化。长期以来,我们行政法制建设比较薄弱,按长官意志办事的现象相当普遍。这既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不符合行政管理法制化、规范化的要求,不利于巩固改革的成果,必须加大行政立法和行政执法的力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3.机构改革的特点
这次政府机构改革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四次机构改革,与以往几次改革相比,具有鲜明的特点:
一是把机构改革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结合起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实现政企分开是党的十五大和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的两项重大改革任务。机构改革要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对政府和国有企业的关系做出明确的规范: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在政企分开后自主走向市场所必须建立的领导体制和组织制度。这两项改革的一个核心内容是政企分开。政企分开通俗地讲就是政企脱钩。政府只管行业,不管企业。企业在行政上不再隶属于政府专业经济部门。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一是政府按投入企业的资本享有所有者权益,对企业债务承担相应的有限责任。二是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追求市场份额和经济效益。三是企业对国有资产负有保值增值的责任,政府监督企业资产运营和盈亏情况。
实现政企分开,要通过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各项改革,做到四个必须,即必须把政府职能转到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把生产经营的权力真正交给企业;必须选择和确立国家以所有者身份管理、运营和监督国有资产的方式;必须对大中型国有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建立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必须建立和完善政企分开的投融资体制。只有这样,政企分开的目标才能实现,政府职能转变才能取得决定性进展。
二是把机构改革与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结合起来。一个科学合理的行政体制,要有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去驾驭,才能高效运转,否则,体制的优越性就发挥不出来。1993年开展的机构改革,为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创造了条件,这次开展的机构改革,要把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行政管理干部队伍作为改革的重要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党中央国务院对实施“三定”中的人员留岗、人员分流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政策做了明确规定。强调各部门在人员定岗时要贯彻干部“四化”和德才兼备的方针,坚持“工作需要,群众参与,综合考评,组织决定”的原则,因职选人,人尽其才。对要分流的人员,中央提出要坚持“带职分流,定向培训,加强企业,优化结构”的原则,广辟渠道,妥善安排,努力使每个干部都能各得其所,各尽所长,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三是把机构改革同加强行政体系的法制建设结合起来。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实现国家机构组织、职能、编制、工作程序的法定化,严格控制机构膨胀,坚决裁减冗员”,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不仅对加强行政体系法制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而且还就修改或适时修改国务院组织法和地方组织法作了具体部署,以规范国务院组成部门和地方政府部门的设置。行政法制建设是行政改革的基础,也是巩固改革成果的保证。我国行政法制建设同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差距较大,行政立法相对滞后,行政法体系不完善,现有的法律操作性差,这也是机构改革成果难以巩固的重要原因。我们必须吸取这个教训,在改革中切实加强行政立法,搞好制度创新。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克服产生弊端的原因,有效地避免“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使机构改革朝着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的方向健康发展。
四是从行政体制改革的高度推进机构改革。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概念,党的十五大则进一步表述为“行政体制改革”,这一概念应当说内涵更为丰富,视野更为宽阔。这说明我们对机构改革的认识在深化,实践在发展;说明我们已经跳出以往机构人员简单地撤撤并并和增增减减,而拓展到行政体制政府职能、机构编制、运行机构相结合的综合配套改革。我国政府的机构改革已经从单纯的机构精简向科学配置政府职能、改革行政体制转变。
三、认真搞好人员分流工作
这次政府机构改革,中央要求,机关干部编制总数精简一半。中央政府已率先进行,地方政府也要照此原则进行精简。据统计,截至1997年底,全国政府机关公务员是530.7万人,其中,中央政府机关 48.9万人(在京机关公务员是3.5万人),地方政府机关481.8万人,四川省机关公务员是28万人。若按一半精简即分别为265万和14 万人需要分流安排,这还不包括党群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机构变化最大,人员调整较多的一次改革。精简的人员要到哪里去,如何妥善安排,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历来是机构改革的难点,也是改革能否成功的重要保证。机关公务员整体素质比较好,一般学历层次较高,政策水平和工作经验较强,年龄比较轻。他们有的长期从事经济管理和社会行政管理,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管理经验;有的精通生产技术,并在某些专业上有较高造诣;还有相当一批年青同志进机关不久,工作有朝气,有闯劲,很有培养前途。总之,这次机构改革分流的人员,是一支重要人才队伍,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应当也必须妥善安排他们的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搞好人员分流必须有明确的指导思想。要经过艰苦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组织工作,努力做到“四个有利于”即有利于机关精兵简政,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充分发挥机关各类人才的潜能和优势;有利于机构改革的平稳进行;有利于完善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国家行政管理干部队伍。
有了明确的指导思想,还要按照中央提出的人员分流的原则广辟分流渠道,多形式、多途径地安排分流人员。从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实践和过去改革的经验看,其途径主要有:一是部分涉工、涉农、涉商的专业经济部门的人员转入所属事业、企业或社会中介组织。二是对年轻公务员进行定向培训,经考核合格后充实到金融企业、工商企业、财税、政法、市场管理等执法机构和文化、教育等单位。三是对有相关专业知识的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培训后,通过竞争择优选派到大中型企业提任领导人员。四是严格执行离退休制度。已到离退休年龄的,及时办理离退休手续(对于2000年前到离退休年龄的,若本人同意,可以提前离岗)。五是充实加强银行、税务、工商管理、质量监督部门。六是鼓励分流人员自谋职业或领办创办企业和公益性事业,或到其他所有制单位工作。
组织分流人员学习和培训是这次人员分流安排的一个重要原则,做好这一工作可以充分发挥分流人员的优势,优化干部结构,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对分流人员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将起到重要作用。定向培训,要有组织有领导的进行,培训的形式应多种多样,分批进行。可以在统一规划下,由地方政府统一安排到正规学校培训,也可以由各单位自行组织。统一安排的学习和培训,包括会计、工商管理、审计、金融、税务、外语等专业的定向培训,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研究生教育等。自行组织的学习和培训可采取集中上课、分散学习等方式,组织定向培训和多种形式的岗位技能专业培训。总之,要使尚未安排的分流人员都能处在各种不同形式的培训学习中。
总之,这次政府机构改革,分流人员多,安排任务重,时间相对较长,要切实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实施,要按照中央的总体部署,制定好人员分流方案,做好过细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组织工作,保证分流安排工作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保证机构改革积极而稳妥地推进。
标签:邓小平理论论文; 行政体制论文; 邓小平论文; 政治体制改革论文; 政治论文; 时政论文; 中央机构论文; 行政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