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理论发展二十年(1978~1998),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二十年论文,中国论文,民族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1978~1998),是中国民族理论大发展的20年。在这20年里,中国民族理论方面最大的突破就是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形成,最大的成就是在邓小平民族理论指导下出现了中国民族工作的“黄金时期”。同时,这一时期是中国民族理论真正实现理论突破和发展的时期,是中国民族理论真正展开全面研究和发展的时期,是中国民族理论真正完善和确立学科体系的时期。下面试作简要回顾和总结。
一.民族理论的理论突破和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里,中国民族理论研究在很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关于民族关系的性质和特征。1979年6月, 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指出:“我国各兄弟民族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早已陆续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结成了社会主义的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注:《邓小平文选》(1975~1982)第172页, 人民出版社,1983年。)邓小平同志的论述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形成时间、基本内容,点明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性质,为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研究实现了理论突破并指明了方向。民族关系的性质是与民族的性质相联系着的。它是由发生联系的民族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及阶级构成等方面的条件所决定的,也受当时社会总的民族问题情况的影响。在建国以后到民主改革、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前的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处在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具有两重性。在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各民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
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或叫内容是由民族关系的性质决定的,受时代发展和社会性质的制约,也与当时要解决的民族问题的主要内容及解决的方式、途径相联系。在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内容、特征思想的基本精神指导下,198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定“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提法,(注:参见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第十三章,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中共十二大、十五大政治报告,十四大修改的党章,《民族区域自治法》都沿用了宪法的上述提法。
2.关于民族问题的阶级实质。60年代初,民族理论和民族工作方面出现社会主义社会“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的提法。“文化大革命”中这个提法被推向极端,给少数民族造成了极大的损害,给民族工作造成极为严重的恶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根据邓小平理论对我国阶级和阶级斗争状况的重新估计,否定和批判了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的提法。1980年4月7日中共中央转发《西藏工作座谈会纪要》,明确提出:“在我国各民族都已实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今天,各民族间的关系都是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因此,所谓‘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的说法是错误的。”(注:《新时期民族工作文献选编》第34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1980年7月15日, 《人民日报》发表特邀评论员文章《评所谓“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进一步阐述了中央的这一重要决策,进一步分析、批判了“民族问题实质是阶级问题”的错误理论,正面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观点,指出“在社会主义时期,各民族间的关系基本上是劳动人民间的关系。”(注:《新时期民族工作文献选编》第57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因此,他们之间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团结友爱、平等互助的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注:《新时期民族工作文献选编》第56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中央在民族理论上的这个决策,带来了民族理论和民族工作战线的一次思想大解放,促进了理论上的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深入进行,推动了民族理论研究包括关于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实质的理论研究,加快了民族理论学科建设扎扎实实地进行。
3.关于民族实体理论。民族实体理论是80年代提出的民族理论学科重要的理论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民族基本属性、基本特征、基本结构、基本素质等内容。其中民族属性、民族结构、民族素质等概念的提出及其被整合进入民族理论学科体系,是民族理论研究的一大突破。民族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实体,具有民族自然(族体)属性、民族社会属性和民族生物(人种)属性等三种基本属性,是与这三种属性相对应的民族自然体、民族社会体和民族人种体的统一体。这就为深入分析民族现象提供了切入点,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民族结构和民族素质概念也都是有联系的。民族素质是民族结构的反映,而民族结构必以民族素质为其核心。民族结构是民族的静态存在形式,民族结构的运动就是民族的发展。这样,通过以上这几个概念和范畴,使静态地分析民族实体和动态地分析民族实体的发展有机地联系起来。(注: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第二编。)
4.关于民族发展理论。1988年以前,民族发展研究主要关注民族在不同社会制度下的演变即民族类型发展的研究。 《黑龙江民族丛刊》1988年第3期发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理论研究》一文, 提出应把民族发展作为民族理论研究的重点,以经济发展研究为重,以现实发展研究为主。后来又提出民族发展的基本动因、基本条件和环境等理论。目前,民族发展理论已成为民族理论学科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发展理论与民族实体理论相联系,是在民族自身因素、民族所处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综合协调作用下,民族自身的整个内部结构、素质和诸种外在特征以及民族之间社会关系的不断调整更新、协调适应,推进民族纵向质的演进和横向量的扩展,综合实现民族的民族性发展、社会性发展、人的发展的过程,本质上是民族生存和演进的质和量的提高。(注: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第三编。)
5.关于民族意识。民族意识研究曾是民族理论研究的禁区。直到80年代以后,民族意识研究才逐渐开展起来。1990年在哈尔滨召开的民族理论专题讨论会为促进这一问题的研究开了先河。1990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青年民族理论工作者专题研讨会”以民族意识为中心议题。20年来,对民族意识内涵和作用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学者们从民族生存、交往、发展三个方面入手来分析民族意识的内涵和实质、结构和层次、表现形式及发展趋势等,认为民族意识是综合反映民族生存、交往和发展的社会意识,其内涵包括:对自身民族特征、特点、历史及传统的反映和认识;对自身民族与他民族交往的环境、条件及状况的反映和认识;对自身民族生存和发展条件的反映和认识,其实质是对本民族生存发展与兴衰荣辱、权利与得失、利益与安危等等的关切和维护。把民族意识从内容上分为民族认同意识和分界意识两个相对应的部分的提法,深化了对民族意识概念的认识。对民族意识的作用、功能,学者们认为民族意识具备正、负两方面的功能。衡量民族意识正负功能的价值尺度是看它是否能促进民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的协调。(注:周传斌:《民族意识研究回顾》,《黑龙江民族丛刊》1998年第1期。)
6.关于民族理论学科的理论体系。早在1956年,民族理论已被列为我国社会科学学科中的一门独立学科,但学科建设一直十分薄弱。80年代以来关于民族理论学科的探讨取得了突破,至今已发表专门探讨学科建设的论文近90篇。1986年和1987年中国民族理论学会以中央民族学院为中心召开了两次青年民族理论工作者座谈会,集中讨论了民族理论学科建设问题。此后一段时期,民族理论界发表不少论文探索了民族理论学科建设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民族理论学科地位问题; (2)民族理论学科研究对象问题,代表性的是“二对象四内容”说, 即民族理论学科研究对象是民族和民族问题,研究范围和内容有四个方面;(3)民族理论学科理论体系问题, 提出了多种民族理论学科理论体系的方案,代表性的是《民族理论通论》中的学科理论体系的六大方面,即关于民族实体的基本理论体系,关于民族发展的基本理论体系,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体系,关于民族关系的基本理论体系,关于民族观、民族纲领的基本理论体系;关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历史的理论体系。(注:周传斌、王春华:《民族理论学科建设研究回顾》,《黑龙江民族丛刊》1998年第2期。)
7.关于邓小平民族理论体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形成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其中包括邓小平民族理论思想。近年来,对邓小平民族理论体系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对邓小平民族理论体系、邓小平民族理论思想内容、邓小平民族工作思想等进行了大量论述。认为邓小平民族理论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民族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列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它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是一个整体结构,由四个相关联的层次构成:基础层次是民族问题的基本论点,实现真正的民族平等是邓小平民族理论的立足点;核心层次是民族发展,全面实现民族发展是邓小平民族理论的着眼点,这是邓小平民族理论的重大建树;中心层次是政策和制度保障,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邓小平民族理论的着重点;目标层次是最终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这是邓小平民族理论解决民族问题的归宿点。(注:金炳镐等:《邓小平民族工作思想》,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6年。)
二.民族理论的全面研究和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是民族理论研究全面展开和发展的20年。众多民族理论学科的基本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入研究和讨论,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盛局面。
1.关于民族定义的研究。80年代对民族定义的讨论,范围宽广,讨论深刻,观点明晰,理论与实际结合紧密并注重实际。许多研究者对“民族”一词的译名问题、“民族”一词的使用情况等做了大量论述。一些研究者对斯大林民族定义做了评析,提出了新的意见。90年代,民族定义研究进入一个反思、总结和创新的时期,大量论文发表,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观点。在这20年,学者们对斯大林提出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科学的民族定义做了更为深入、全面的论述。认为民族的四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但是,应该否定斯大林提出的民族四个要素“只要缺少一个,民族就不成其为民族”的形而上学的观点。(注: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第四章。)
2.关于民族形成问题研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中,民族形成问题是民族理论研究中争论的焦点之一。关于民族形成时间的上限,有四种不同看法,这与对马恩列斯关于民族形成问题论述的不同理解有关。(注:参见张谋等:《建国五十年来关于民族形成问题的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1998年第4期。)80年代中后期, 一些学者在充分学习马列主义经典、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民族形成理论的统一性方面取得了突破,即指出马恩与列斯的民族形成理论研究的重点各有侧重,实质上是统一的。在民族形成时间上,认为民族是在原始社会末期(野蛮时代高级阶段)到进入阶级社会时形成的。(注:金炳镐:《马克思主义民族形成理论及其在中国的传播》,《内蒙古社会科学》1984年第6期。 )人类社会人们共同体的发展序列是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从部落发展成民族和国家,是指人类社会发展和人们共同体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和必然形式。这些是人类社会最初形成民族(原生形态民族)的一般过程和一般规律。在民族形成后的发展过程中,有新的民族的组合或形成,即次生形态民族。次生形态民族的形成规律属于民族形成的特殊规律。(注: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第四章。)有的学者还认为,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了从部落发展到民族的三种典型途径,即希腊人、罗马人、德意志人的途径。
3.关于民族问题的研究。20年来,民族问题研究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主要有:(1)民族问题的产生根源问题。 揭示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有两个基本因素,一是自然因素,即民族的特征、特点,是民族问题产生的前提和条件;二是社会因素,即由民族性质引起的社会根源,既包括剥削阶级对民族的错误看法、错误政策引起的问题,也包括革命阶级对民族及相关问题认识不足和处理不当引起的问题。两个根源表明了民族问题中民族因素和阶级因素交织的复杂情况。(注: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第十章。)(2)民族问题的长期性问题。 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长期性是由民族问题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实际情况决定的,即:民族特点、民族差别还将长期存在;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还将长期存在;国际国内的阶级矛盾和斗争还会反映到民族问题上来;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偏见、民族隔阂的残余还将存在;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影响还将长期存在。(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问题。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初级阶段民族问题的特点、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问题的发展趋向等做了研究。(4)中国民族聚居区、 杂散居地区、农业地区的民族问题。对这些地区民族问题的不同特点和发展趋向做了研究和概括性论述。(注:刘先照、韦世明:《论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长期性》,《人民日报》1979年4月6日;何润:《浅谈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长期性》,《思想战线》1980年第1期; 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第十二章,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
4.关于民族关系研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族关系研究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1)民族关系的内涵。 民族关系是民族发展过程中相关民族之间的相互交往、联系和作用、影响的关系,是双向的、动态的。民族关系具有特定内涵,是既具有社会性又具有民族性的社会关系,本质上是涉及民族这个社会人们共同体的地位和待遇,民族这个社会利益群体的权利和利益,民族及其成员的民族意识和感情的特殊社会关系。(2)民族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 民族关系既可表现为以民族群体(或其部分)出现的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也可能有以不同民族成员之间相互交往中表现的民族关系;还可能有以曲折的方式表现某种民族关系。民族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民族群体之间的关系。(3 )民族关系发展趋势。对民族关系发展的影响因素、民族关系发展趋势的对策等做了研究和论述。民族关系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是民族权利、民族利益、民族发展问题。这些是民族关系发展的焦点、主题。(注: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第五编。)
5.关于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问题研究。关于消除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问题的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一个基本理论。最先由列宁提出,斯大林加以补充和阐述。新中国成立后,许多民族工作文献都提出消灭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问题。但60年代初开始,在民族问题上流行“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的错误观点,实际上否定了逐步消除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问题的理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种状况才得以改变。1979年中共中央党校理论室的专题报告指出:“消灭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是无产阶级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任务之一,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提法。”(注:中共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理论动态》第154期,1979年8月30日。)以后中共中央文件和领导人讲话多次提出“为逐步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而努力”。学术界也开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讨,涉及“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概念含义及其产生的原因,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现象存在的范围、时间及消除的途径,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问题在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中的地位、作用等方面。认为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是指多民族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各民族在政治上、法律上获得民族平等权利以后,一些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处在比较落后状态(历史原因造成的)的民族,不能与先进民族同样享受到政治上、法律上所赋予的民族平等权利而造成的社会现象。(注:金炳镐:《几年来关于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问题研究、讨论综述》,《民族理论研究通讯》 1985年第1期。)
6.关于民族问题与社会革命关系理论研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民族问题与社会革命关系的问题上,有人提出把民族问题同革命和建设问题看成是两个并行的问题或把民族问题摆到社会总问题之上的观点。学者们批判了这种错误观点,认为民族问题与社会革命问题的关系是部分和全局的关系,前者受后者制约,前者必须服从于后者的总的利益。因此必须把民族问题看作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问题的一部分。我国现存的民族问题只有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相联系,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和基础上才能逐步得到解决。同时也要看到,民族问题还有对后者产生影响的一面,它们之间是辨证关系。民族问题是关系到祖国统一、国防巩固、社会安定、国家建设的重要问题。只有重视民族问题的解决,进一步改善民族关系,才能团结各族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注:《内蒙古日报》编辑部、《实践》编辑部:《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树立无产阶级民族观》,《实践》1982年第8期。)
7.关于民族主义理论研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民族主义的研究有了很大发展。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有关民族主义的讨论会上,对民族主义的内涵与实质、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的关系、民族主义浪潮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关于国内两种民族主义问题等都做了深入探讨。有些学者还专门研究国际上民族主义浪潮及其对我国的影响问题。本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冷战结束,东欧巨变、苏联解体,民族主义浪潮在很多地区兴起,特点是:第一,现今世界的民族认同感有时会超过阶级认同感,民族意识有时会大于国家意识,分离主义、复国主义意识重新抬头。第二,宗教复兴与民族矛盾相交织。第三,种族矛盾趋于激烈。第四,民族矛盾、宗教冲突和领土争端引发的内战或暴力行为加剧了难民危机。学者们认为,民族主义不会在短时期内削弱,其作用要具体分析;民族主义本质上是利己和排他的,主要是剥削阶级利己主义思想的反映。(注:参见《民族理论研究》1995年第3期。)
8.关于民族平等理论与实践研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民族平等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1 )关于民族平等的质和量的理论。民族平等是质和量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结合,有其内在的结构和层次。民族平等的发展是在质的规定性基础上的量的不断运动、不断积累过程。社会主义民族平等、团结的进一步实现和加强,是一个循序渐进、量的不断积累过程。(2)民族平等与民主的关系问题。 包括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在内的民族问题,是民主问题的一部分。民族的发展由社会的发展状况决定,民主的程度和民族平等的程度成正比。民主的结构和层次决定民族平等的结构和层次,民主的质量决定民族平等的质量。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民族平等的根本性质;社会主义民主的递进层次性决定民族平等的量的积累。社会主义民主的完善和发展,是民族平等、团结进一步实现和加强的重要保证。 (3)民族平等与经济效率的关系问题。民族地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竞争机制和平等、效率原则。平等与效率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原则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要求统筹兼顾平等与效率(包括民族平等与经济效率),不能为了一方面牺牲或抛弃另一方。在平等与效率发生冲突时,要权衡利弊做出选择。(注: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第二十章。)
9.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理论与实践研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民族区域自治的研究不断深化。1983年,中国民族理论学会组织召开了“民族区域自治专题学术讨论会”,此后的多次全国民族理论讨论会和学者们的许多论文及研究课题都涉及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研究和讨论主要涉及:(1)自治权问题;(2)自治机关建设问题;(3)关于实行真正的民族区域自治的问题;(4)关于民族法制建设问题。(注:马骍、中和:《民族区域自治理论研究回顾》,《黑龙江民族丛刊》1998年第3期。)
10.关于民族政策理论研究。 民族政策是民族理论与民族工作相衔接的中介,也是民族理论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族政策研究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关于民族政策的理论探讨,涉及民族政策概念的内涵和实质、制定和运行过程、作用和任务、特点及其与民族工作、民族法制的关系等方面。其中突出的是对民族政策社会作用的研究,认为民族政策的社会作用是:第一,中介作用,是民族理论付诸于社会实践的中介和民族工作实践反馈于民族理论的中介;第二,调控作用,是协调差别和调控矛盾的措施;第三,催化作用,政策资源的投入状况是产出社会效果的“催化剂”。(注:周传斌:《民族政策理论研究回顾》,《黑龙江民族丛刊》1998年第3期。)
三.民族理论学科的完善和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是民族理论学科大发展的20年。在这一时期民族理论教学研究机构恢复和新建,研究人员增加、队伍壮大,学术活动活跃,学术成果丰硕。
1.民族理论教学恢复和加强,教材大量编撰出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13所民族学院(大学)、民族地区院校和各级党校大都恢复了民族理论政策公共课,建立了相应的教学和研究机构。80年代开始招收民族理论专业硕士生和本科生。仅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例,至今已招收硕士研究生9届54人,助教进修班2届36人,本科生7届154人;民族理论专业毕业生中已有10余人晋升正、副教授,34人担任处级领导职务。全国已出版数十种版本的民族理论教材,其中国家民委主持编写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民族出版社,1985),刘锷、何润著《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纲要》(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1993),布赫主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党的民族政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彭英明主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金炳镐著《民族理论政策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等影响较大。
2.民族理论研究机构恢复和新建,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等国家机关和科研机关相继恢复或新设了民族理论研究部门,如国家民委政策研究室、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民族问题理论研究室等;部分省、市、自治区的民委、社会科学院、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院校也大都设立了相应研究机构。1987年中央民族学院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民族理论方面独立的教学、科研单位——民族理论政策教科部和民族理论政策研究所,成为我国民族理论学科研究的重要阵地。1988年国家民委成立了民族问题研究中心。从事民族理论研究的专业队伍不断壮大,据统计,至今全国民族理论研究人员已逾千人,其中教授、研究员30余人,副教授、副研究员100余人。
3.民族理论学术团体的建立和学术活动的开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族理论学术团体得以建立,学术活动空前活跃。早在1979年已成立了全国性学术团体“民族理论研究会”,即今天的“中国民族理论学会”,首任会长是著名民族理论学家牙含章同志,现任会长是伍精华同志。此后,一些省区也成立了地方性民族理论学会。1982年创办了会刊《民族理论研究通讯》,1987年改称《民族理论研究》,曾先后出刊60期1000多万字。中国民族理论学会自成立以来组织了多次学术活动,其中组织了6次全国民族理论学术讨论会,6次全国性民族理论专题学术讨论会,6次顾问座谈会。此外,还在北京组织过多次座谈会和讨论会, 极大地促进了民族理论研究的发展。
4.民族理论学科体系的探讨和重点学科的建设。民族理论学科的理论体系,是指和它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有关的基本概念或范畴、基本规律、基本原理等有内在联系的逻辑结构。学科体系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关键一环,也是学科完善程度的标志。1987年北京第二次青年民族理论工作者座谈会上,与会者就构建或完善民族理论体系提出了丰富的意见和建议。此后,许多研究者陆续提出了民族理论学科体系的设想方案。研究者认为,早期民族理论教材中反映出来的民族理论学科体系是“二元论”思维结构模式和“板块结构”的编排框架;在众多民族理论学科理论体系的探讨中,《民族理论通论》实现了学科理论体系的整合,代表了学科体系建设的新高度。此外,随着民族理论学科理论体系的丰满和学术水准的上升,民族理论学科的重点学科建设也取得了重大进步。1989年,中央民族学院民族理论政策教科部和民族理论政策研究所成为民族理论专业中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部委级重点学科点,设立了全国唯一一个民族理论专业硕士点。目前该单位已成为我国民族理论学科教学、科研人才以及民族工作管理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和培训中心。
5.民族理论研究的广泛开展和大量学术论文的发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族理论研究得以广泛开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是空前的。据不完全统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在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方面的研究论文发表了6200多篇,约4000多万字;编辑出版了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方面的著作共200多册(部); 撰写发表了大量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方面的调查研究报告。其中最能反映民族理论学科发展的就是学术论文的大量发表,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这些学术论文散见于全国各级各类刊物,涉及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各个领域,如:民族理论学科创立发展史;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等革命领袖和领导人的民族理论思想;民族理论学科特有的概念、范畴;民族理论学科建设等方面。这些学术论文的发表极大地推动了民族理论学科的自身建设,是民族理论学科发展的重要标志。
6.民族理论课题的深入研究和大量学术论著的出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许多民族理论课题得以深入研究和总结。比如,中国民族问题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理论与实践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问题研究等,出版了大量的学术论著。作为民族理论学科的基础文献资料,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问题的论述、党和国家民族工作和民族政策文献得以整理出版,如《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民族问题著作选》(中央民族学院,1980),《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论民族问题》(民族出版社,1994),《民族问题文献汇编1921.7.~1949.9.)》(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等。此外,改革开放以来,民族理论方面的学术专著不断出版,其中既有老一代民族理论工作者的理论总结,又有中青年民族理论学者的新的探索。如牙含章著《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江平主编《中国民族问题的理论与实践》,黄光学主编《当代中国民族工作》,刘先照主编《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张尔驹主编《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与实践》,熊锡元著《民族理论基础》,金炳镐著《民族理论通论》等。学术专著的大量出版反映了民族理论学科正在进一步向纵深发展,理论建设蒸蒸日上。
四.民族理论跨世纪发展展望
中国民族理论在取得20年(1978~1998年)大发展的基础上,将努力求得跨世纪十多年(1999~2010年)的再发展。
(一)跨世纪民族理论研究面临的任务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跨世纪”是指1999~2010年的12年。从我们党和国家《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看,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人民日报》1995年10月4日第1版。)在这样的总的国内发展环境下,跨世纪的民族理论研究将面临如何很好地适应这种奋斗目标的要求和发展环境的条件,如何更好地为实现这种奋斗目标而服务的重大的课题和任务,其中主要的有以下几方面: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与民族关系的研究。2010年的奋斗目标提出了“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少数民族地区也不例外。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是经济体制的变革与转换,而且也是思想和观念的变革和转换,同时又是各民族之间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的深刻的变革和转换。这些必将影响到各少数民族自身的发展和各民族之间的关系。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关系的变化,既要从宏观上、理论上加以概括和阐述,又要从微观上、实际上给予解释和说明。因此,加强对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下民族关系的研究,就应该从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心理因素等多方面、多角度加以深入研究。
2.知识经济时代与民族问题的研究。江泽民同志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注: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8年5月4日第一版。)“新的科技革命,给各国人民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紧紧跟上科技进步的时代潮流,不结合本国发展的实际努力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就会落后,就会陷入被动的境地。”(注:江泽民:《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会见科技界人士时的讲话》,《光明日报》1998年11月25日第一版。)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将发生很大的变化,民族之间关系、民族交往中的矛盾也会以新的形式、面貌出现于社会生活之中。知识经济时代是创新的时代,民族理论研究也应跟上时代的步伐,敢于阐释以新的面貌出现的民族方面的问题。
3.东西部发展差距与民族地区发展的研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东部的沿海地区发展很快,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西部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变化也很大。但是20年来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拉大了。邓小平同志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很关注东西部发展差距及其拉大的问题。我国从“九五”时期开始资金投入向西部地区有所倾斜。根据邓小平同志的2000年开始着重解决东西部差距问题的思想,跨世纪的12年将是关键时期。因此,民族理论研究应对差距和缩小发展差距问题进行重点研究,为党和国家的民族工作提出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4.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与民族发展研究。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20年的发展中注意不够的方面。跨世纪的民族发展,一定要注意保持生态平衡和民族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中实现自身的发展。这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5.民族主义与民族发展的研究。80年代末以来,国际上民族主义浪潮引来了一些国家的解体和分裂,引起了民族之间的冲突、战争,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受到很大影响。在国内,民族主义思想在一些地区有所滋长,民族分裂主义与国外敌对势力勾结,企图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企图分裂祖国。这些都说明,关于民族主义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作用及发展趋势等是今后十多年研究的一个重点课题。
(二)跨世纪民族理论研究展望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是中国民族理论大发展的20年,是中国民族理论创新的20年,是中国民族理论学科体系完善的20年。这20年的民族理论发展,为跨世纪的民族理论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跨世纪民族理论发展前景和特点,本人还坚持曾经提出的两个加强、两个结合、两个增强、两个扩大、两个更新。(注:金炳镐:《民族理论研究的十年回顾和展望》,《黑龙江民族丛刊》1991年第3期。)
1.民族理论的应用研究加强、预测性(超前)研究加强。民族理论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解决实际民族问题,协调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发展。在跨世纪的民族工作中,需要解决的新问题一定很多。比如,少数民族和汉族人口的双向流动与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利行使问题,少数民族地区资源开发与生态平衡问题及其对民族发展的影响等。这些都需要民族理论给予科学的解释,指出正确的处理原则、方法。因此,这一时期加强应用理论研究是必然的。
为了掌握民族工作的主动性,为了把握民族问题方面的发展趋向,这一时期民族理论方面的超前研究会被重视和强调,预测性研究将会加强,为民族政策方面的决策和民族工作部门提供可参考的意见和资料。
2.民族理论方面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过去、现在、将在”研究相结合。这里所说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包括民族理论联系实际民族工作,民族理论研究中的务虚和务实相结合,民族理论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相结合。这是这一时期民族理论很好地为党和国家的跨世纪民族工作服务,很好地为民族地区四化建设服务,为我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关键一环。这里所说的“过去、现在、将来”研究,包括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理论学科发展史的研究,历史上民族问题的研究,民族问题现状的研究或叫现实民族问题的研究,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趋势的研究。这一时期将有政策发展史、学科发展史方面研究著作出版,也将完成正在进行的中国少数民族发展现状研究的课题研究,也将研究跨世纪的发展问题。当然“现在”研究是重点、基础,“过去”研究是借鉴,“将来”研究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现在,把握未来,准确导向和正确引导。所以,这三方面研究要结合。
3.民族理论研究的反映性增强,理论根据性增强。民族理论是民族和民族问题实际的反映、概括和升华。这一时期的民族理论研究,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快节奏的时代步伐,对问题觉察的敏感性和反映性有所增强,努力改变理论落后于实践的状况。在这种反映中,因有素质较好的研究队伍和较扎实的基本理论的基础,理论概括性,无论从速度、深度上讲都会有所增加。这也是民族理论学科逐步成熟的一个标志。
4.民族理论研究领域扩大,研究队伍扩大。随着民族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不同学科间的交叉研究、综合研究将会加强,研究领域将会拓宽。本学科内的对比研究也将会普遍进行,国内民族间的对比研究、国内与国外民族问题的比较研究也会活跃开展,对非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的研究也将进行。研究人员队伍方面,将有一批年青一代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的研究人员进入民族理论研究领域,研究人员的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逐渐走向合理。
5.民族理论研究方法的更新和研究手段的更新。研究方法的更新对一个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民族理论研究,在跨世纪的十多年中除继续保持原有的好的研究方法的同时,还会吸收、运用新的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方面,将运用计算机、摄像等现代化和各种研究手段。这将促进这一时期研究成果质量的提高和研究工作效率的提高。
综上所述,跨世纪民族理论的活动舞台是广阔的,研究任务是繁重的、重要的,发展前景是光明的。需要民族理论研究者敢于面对挑战,勇于探索,努力奋斗,勇往直前。
收稿日期:1998-10-29
标签:民族问题论文; 民族理论通论论文; 中国民族主义论文; 黑龙江民族丛刊论文; 民族论文; 社会结构论文; 理论体系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社会阶级论文; 邓小平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