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电力工程及配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配电设备安装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整个配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基于此,本文选择了位于上海浦东的银行卡产业园二期9号地块新建项目电力配套工程作为研究对象,并由此围绕配电设备安装工程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开展了深入探讨,希望由此能够为相关业内人士带来一定启发。
关键词:配电设备;安全工程;35kV变配电站
前言:银行卡产业园二期9号地块新建项目电力配套工程包括两座35kV变配电站的设备安装及供应、地块内室外排管、地下车库10kV变电站设备安装及控制、电缆桥架制作安装等内容,而为了尽可能保证配电设备安装的整体质量,正是本文围绕该课题开展具体研究的原因所在。
1.配电设备安装工程常见问题
1.1管理问题
在电力配套工程的配电设备安装中,工程管理很容易出现一系列问题,这类问题主要体现在施工进度管理、施工质量管理两个方面。
1.1.1施工进度管理问题
工程很容易在施工进度管理层面存在一定问题,问题主要表现为项目进度计划制定不合理、相关单位沟通不善、材料物质供应程序紊乱、施工组织不当。以项目进度计划制定为例,由于未能充分考虑不可预见因素,且没有预先留出缓冲时间,工程的工期很容易因此出现延误[1]。
1.1.2施工质量管理问题
工程在施工质量管理层面也很容易出现一定问题,问题主要表现为质量目标模糊、管理机构复杂、施工人员素质较差、质量薄弱环节受到的重视不足。以质量薄弱环节受重视不足为例,施工规范不够详细、相关规程未得到较好遵循的问题较为常见,这类问题对工程施工质量造成的影响必须得到重视。
1.2技术问题
除上述管理问题外,电力配套工程的配电设备安装施工还很容易出现技术问题,如电缆桥架制作安装质量过低、忽视设备开箱全面检查、变压器吊装未得到较好控制、设备调试存在不足、电气部分质量通病等。以电气部分质量通病为例,二次电缆敷设不美观、不整齐、误接线均属于常见的质量通病,这类技术问题能否得到较好解决直接影响配电设备安装工程质量[2]。
2.配电设备安装工程问题的解决策略
2.1工程进度管理策略
为避免工程出现施工进度管理问题,工程首先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变电站安装进度计划,并针对性选用了一系列工程进度控制措施,由此工程能够在60个日历日要求内顺利竣工。
2.1.1安装进度计划制定
工程采用了网络计划技术和横道图法编制进度计划,编制步骤可概括为:“收集信息→分解项目结构→估算项目活动时间→分析各项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工程总体安装施工活动需要在计划制定中得到明确。以工程中的35kV变配电站设备安装为例,其流程可概括为:“基础复测→设备验收→一次进线构架安装/箱变及主变安装/支架与桥架安装→软硬母线安装→保护装置安装/主变一次设备、开关柜安装/二次电缆敷设→电力电缆敷设、制作试验→主控后台软硬件安装/设备就地传动、调试/计量及通讯系统装置校验→保护及监控系统调试→全站综合传动、调试→远程调试→验收、交接”。由此编制项目CPM网络图,工程实现了基于活动时差的工期控制,细化的进度施工计划横道图也由此求得。为进一步提升安装进度计划科学性并压缩工期,在进度施工计划横道图基础上,工程引入了张立辉等人在《总时差定理与最低成本压缩工期问题的一种新方法》研究中提出的赶工方法,最终得出了图1所示的压缩后新CPM图,由此工程计划工期得以控制为55天。
图 1 压缩后新CPM图
2.1.2工程进度控制措施选用
除针对性制定安装进度计划外,工程还采用了一系列针对性较强的进度控制措施,主要包括落实网络计划管理、加强安全管理、强化施工操作管理,具体内容如下:(1)落实网络计划管理。为满足项目的全过程管理需要,工程设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针对性的网络计划制定和落实由此得到了保障,配合每周的书面报告、倒排计划方法的针对性应用,工程最终得以在60天内完工。(2)加强安全管理。为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造成工期延误,工程采用了加大现场监察力度、提前制定重点施工活动预案、保证各环节施工无缝衔接、合理调配施工力量、科学制定施工顺序和施工程序的应对方式,各工种与各活动间的平行流水、立体交叉作业也由此实现,配合施工高峰期间的三班连续作业,工程进度、施工安全均得到了较好保障。(3)强化施工操作管理。一次成优的施工工艺可较好服务于工期控制,因此施工单位基于“少检修、不返安全工”的原则重点强化了施工操作管理,质量标准执行、活动质量管理落实均得到了有力支持,对于不符合质量要求的设备、材料,调换时间及索赔周期也实现了大幅缩短。配合交叉、分段的打流水施工,安全工日利用得以较好实现,工期实现了进一步缩短。对于工程涉及的特殊施工过程,采用了制定施工预案的应对方式。此外,工程还重点开展了保护系统调试、主变安装、软硬母线架设、配电室主体安装等重点环节的考核,结合达标竞赛,施工效率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工程最终得以在60个日历日内竣工[3]。
2.2工程质量管理策略
为避免工程出现上述施工质量管理问题,施工单位采用了针对性较强的工程质量管理策略,并首先明确了工程验收时一次性合格的质量目标,由此工程采用了建立健全管理机构、落实全过程质量控制、重点管控工程质量薄弱环节三方面质量管理策略。
2.2.1建立健全管理机构
图2为工程质量管理机构,工程部、办公室、施工班组的具体职责如下:(1)工程部。主要负责保证施工现场质量保证体系的正常院校,现场技术管理、技术交底、设计变更实施、特殊工种的培训及能力鉴定、工程方案修缮、现场材料质量把关均由工程部负责,通过对“三级质量检验”制度的严格执行,各项资料的收集、审核为工程质量保障提供了更为有力支持。(2)办公室。主要负责相关资料的管理和控制,现场信息的收集、传递及反馈同样由办公室负责。(3)施工班组。负责安装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验和质量控制。
图 2 工程质量管理机构图
2.2.2落实全过程质量控制
全过程质量控制主要围绕事前质量预控、施工过程控制、岗位管理、三级检查制度落实、质量监督检查、关键活动质量控制展开,主要内容如下:(1)事前质量预控。该环节需结合质量管理体系、作业指导书,并编制针对性较强的技术措施,配合新技术、新工艺,并制定三级技术交底制度、借鉴同类工程经验,即可有效实现配电安装质量问题的预控。(2)施工过程控制。需制定并严格执行《工程施工过程控制程序》,针对性选择作业指导书,施工人员及质检人员需熟悉施工措施、标准规范、施工图纸、技术要求,以此保证管母线施工、主变安装等过程的施工质量,各类隐蔽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和监督也需要得到重视。(3)岗位管理。为提高施工人员质量意识,施工单位重点落实了奖惩制度并针对性开展了质量竞赛活动,施工人员由此得以较好树立“稳妥可靠、周到细致、严肃认真、万无一失”的工作态度,各类施工缺陷得以消灭于无形。(4)三级检查制度落实。在该制度的制定和严格执行支持下,上道活动质量的复查、本道活动质量的控制、下道活动服务的开展获得了有力支持,针对性的不合格品处理也由此实现,施工质量得到了进一步保障。(5)质量监督检查。基于结合工程实际制定的《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纠正措施控制程序》进行施工质量的监督检查,在边施工、边检查、边记录的支持下,工程施工质量实现了持续性提升,配合针对性的统计技术选用,施工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实现了直观展示,施工质量管理的针对性、有效性由此进一步提升。(6)关键活动质量控制。图3为关键活动控制流程,由此工程中的关键活动施工质量得到了较好保障,工程验收时一次性合格的质量目标最终得以顺利实现[4]。
图 3 关键活动控制流程
2.2.3重点管控工程质量薄弱环节
为进一步提升工程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引入了PDCA循环法并深入落实了QC小组活动,配合针对性开展的员工质量教育、电气部分质量通病控制以及实用性较强的技术保证措施,工程质量得以进一步提升,具体措施如下:(1)电气部分质量通病控制策略。结合常见质量通病,采用了严格制作二次电缆敷设顺序图、适当增加电缆固定支架及走线槽、保证电缆敷设交叉合理及整齐美观、保证电缆桥架上电缆出线整齐的应对措施,配合质检人员的严格检验,施工质量得到了更好保障。(2)含油设备控制策略。考虑到各类含油设备很容易在安装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工程采用了合理选择运输线路、及时开展变压器接收试验、合理选择吊点位置并控制吊装质量、严格遵循厂家要求等措施,基于“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严格开展试验,含油设备安装质量得到了较好保障。
2.3技术问题预防策略
为避免安装工程出现技术问题,工程在电缆桥架弯头制作及安装、变压器安装等环节投入了较高关注,由此明确的施工技术要点如下。
2.3.1电缆桥架弯头制作及安装
虽然工程用电缆桥架弯头大多在出厂前便已经加工完成,但受到施工现场实际影响,为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的部分电缆桥架弯头采用了现场加工方式。为保证现场加工的电缆桥架弯头较好服务于工程质量控制,采用了内侧进行弯头、跳弯、三通连接处电焊固定方式,并开展了针对性的毛刺药皮打磨,缝隙处的锯口处理、外侧的平整度控制也得到了重点关注。同时还保证了弯头对接不存在错边,焊接对口处打磨光洁、平整,不存在锐变、毛刺等棱角。此外,完成电缆桥架弯头的现场加工后,技术人员重点采用防锈漆进行了切割、打磨、焊接处的处理。
在具体的电缆桥架安装过程中,电缆桥架尽量沿柱、墙、梁敷设,并保证了走向的短捷,安装的横平竖直、牢固可靠、附件齐全性也得到了保障,施工过程严格按照设计图纸配置托臂、支架及立柱的用料。施工过程将电缆桥架支架的间距控制在1.5m~2m区间,并结合实际加设了支架。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发现施工用电缆桥架图纸存在不全面问题,因此工程综合各方人员及现场实际开展了施工图纸的会审,以此通过局部修改实现了工艺和成本的优化,原图纸可能出现的碰撞问题也得到了根本性解决,因设计、施工质量问题引发的返工等现象较好得以避免。
2.3.2变压器安装
为保证地下车库10kV变电站的安装质量,施工单位在变压器的安装中投入了较大精力,基于设计确定的变压器入室方向,施工过程严格按照图纸方位控制变压器方位及距墙尺寸,并保证了误差控制在±25mm内,水平的基础轨道控制、轮距与轨距的配合也得到了较好实现。在宽面的推进过程中,施工人员保证了变压器低压侧向外,窄面推进时则保证了油枕侧向外。在连接高低压母线的过程中,为避免套管连接栓随母线螺母旋转而一同旋转,施工人员采用了扳手固定套管压紧螺母的施工方式,现场实际情况也在地线安装中得到了较好体现,为防止锈蚀问题出现,重点进行了连接处的搪锡处理。
2.3.3标准化建设探索
为进一步降低各类技术问题的发生几率,工程还采用了标准化建设理念,由此施工单位确定了安全生产目标及控制措施与小组人员职责、梳理了法律法规及安全管理制度、开展了针对性技术培训、完善了设备设施、重点保证了作业安全、开展了针对性的隐患排查和治以及危险源辨识。其中设备设施的完善主要围绕防火墙、爬梯护板、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高压设备母排绝缘、标准化封堵、变压器气体继电器不锈钢防雨罩展开,结合《电力工程电缆防火封堵施工工艺导则》(DL/T5707-2014)与《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13955—2005)、90cm高的门式护板设置(爬梯底部)、铝母排的绝缘护套加装、针对性的防火隔板或造型防火泥选用、不锈钢防雨罩应用,工程安装的综合质量进一步提升。
2.3.4其他要点
为更好保证工程安装质量,施工单位在电力电缆安装、母排安装、高压断路器安装、隔离开关安装等环节也投入了高度关注。以高压断路器安装为例,施工人员在施工前重点检查了高压断路器的外壳完好性,触头的安全完好程度也进行了严格检查,储能机构检查也同时得到了较高程度重视,具体检查采用了储能机构空试,保证了储能机构的正常动作安全。完成安全检查后,即可正式开展高压断路器安装,安装过程保证了配电柜与高压断路器的匹配,且不存在卡滞现象,完成安装后则重点开展了空载试验,试验过程中高压断路器能够正常运行且其储能机构实现了自动储能,同时安全闸状态指示准确,由此高压断路器安装质量得到了较好保障。
结论:综上所述,配电设备安装工程很容易出现各类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涉及的安装进度计划制定、落实网络计划管理、加强安全管理、强化施工操作管理、建立健全管理机构、落实全过程质量控制、重点管控工程质量薄弱环节、电缆桥架弯头制作及安装等内容,则提供了可行性较高的配电设备安装路径,而为了更好保证配电设备安装质量,工作人员培训的针对性开展、各类新型技术的引入均需要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王振.35kV变电站设备安装、调试和投运分析[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12):253-254.
[2]田勇强.10kV变配电设备安装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分析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8(23):206.
[3]刘敬祥.35 kV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质量管控方法研究[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8(13):147-148.
[4]张晶.浅谈电缆桥架弯头的制作方法及电缆桥架的施工安装要点[J].科技与企业,2014(15):220.
论文作者:孙燕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电缆论文; 针对性论文; 较好论文; 采用了论文; 桥架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