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畜禽养殖小区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王涛

浅析畜禽养殖小区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王涛

垫江县杠家镇农业服务中心 重庆 400000

摘要:养殖小区是畜牧业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养殖的重要方式,是科技进步和发展畜牧业规模经济的有效载体,这一全新养殖模式推动了养殖业的持续、稳定的发展。养殖小区是畜牧业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养殖的重要方式。在养殖小区的发展建设中,存在动物防疫管理方面的问题,疫病防控存在隐患。只要对养殖小区进行科学规划设计,建立健全防疫制度,加强饲养管理,规范科学地做好防疫,才能消除疫病发生隐患,推动养殖小区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畜禽养殖小区疫病防控;对策;

在养殖小区的发展建设中,逐渐显露出了在动物防疫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养殖小区长期的健康稳定发展是一个极大的隐患。 近年来,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时常有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生,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死亡的病例也有报道。近两年来,欧洲、非洲、北美洲一些国家也相继出现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例报道,给畜牧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对人类健康也构成一定威胁。

一、畜禽养殖小区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

1.管理不规范,生产秩序混乱。养殖小区管理不到位,部分小区没有专门的负责人管理,养殖小区规章制度、防疫措施没有办法统一组织落实,大门、生产区没有专人值班,闲杂人员、机动车辆、各种动物随意进出,监管难度大,给疫病防控埋下隐患。养殖小区没有自己的统一组织,部分小区养殖户虽然集中养殖,但是还维持着原来各家分散经营的养殖模式。引种、供料、防疫销售人员互不联系,生产秩序混乱。小区畜禽养殖户饲喂时间不一致,导致人员流动大,增加了“野毒”进入的可能,补栏、出栏不统一,畜禽流动性大这都增加了疫病发生的风险。

2.消毒设施设备不齐全,消毒不规范。养殖小区对消毒工作认识不够虽然各养殖小区都建立了严格的消毒制度、印发了消毒记录,但是由于管理松散或没有专人负责,所以对消毒工作不够重视,消毒制度难以落实。经过调查了解68%的小区养殖户认为消毒室一项可有可无的工作,认为消毒是有疫情发生的时候才做的,认为平时消毒没有实际意义还增加饲养成本,即使有个别养殖户消毒了,也没能长期坚持。消毒设施设备不足部分养殖小区门口没有消毒池、更衣室,畜舍门前没有消毒垫,多数小区的消毒池不放消毒液,形同虚设,大部分消毒室没有紫外线消毒灯,多数小区消毒只有小型喷雾器,没有冲洗设备、火焰灭菌及高压灭菌器等设备,部分圈舍没有空舍期,无法对圈舍彻底消毒。消毒方法及消毒药品使用不当多数小区养殖户只对圈舍消毒而没有对场院、周围环境、空气以及畜禽饮水进行消毒,粪便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大部分消毒也是没有根据消毒场所、环境等因素有针对性的选择最佳的消毒药品,而是长期使用一种消毒剂或是使用几种成分相同的消毒剂进行所有区域的消毒,这些可能造成消毒效果不佳、致使病原扩散或导致病原产生耐药性,从而最终导致疫病的发生。

3.兽药选择、使用不当。兽药选择不当,几乎所有的养殖小区都没有聘请专门的兽医技术人员进行指导、也没有挂靠乡村兽医,而好多养殖户当畜禽发生疫病时,为了节省饲养成本,根据养殖经验选择自己买药治疗,这往往会由于对病因的误判造成对疫病的误诊,从而选择对疫病治疗效果不佳或没有治疗作用的药物进行治疗,进而导致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造成疫病的扩散。兽药使用不当部分兽医技术人员或是养殖户为了节约养殖成本或根本就没有掌握药物的有效治疗剂量,使用有效药量过小,药物在体内达不到治疗浓度,起不到治疗作用反致病原产生耐药性;也有由于治病心切,认为药物大剂量使用效果好,而使用几倍甚至几十倍剂量的抗生素,超剂量使用抗生素盲目联合用药致使病原耐药性增加,为疫病防控带来难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 环境污染严重。随着畜禽养殖的集约化,在养殖小区大量的“畜产公害”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大部分养殖小区治污设施不健全有的甚至没有,养殖场的污水任意排放,畜禽粪便、垫料随意堆放,污水、排泄物及垫料没有及时进行集中处理和不恰当的处理造成周围土壤、水源、空气的污染,致使病原大量扩散。养殖环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力度不够,养殖小区大多数养殖户法律意识淡薄,对《动物防疫法》、《病死及死因不明动物处置办法》等法律法规学习不够,认为畜禽是自己的,死亡后可以随意丢弃,不按相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不健全,没有相关的无害化处理设备和场地,导致无法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造成疫情的传播。受利益驱动,部分养殖户为了减少经济损失,与不法商贩相互勾结,进行病死畜的非法交易、屠宰和销售导致疫情进一步蔓延。

二、对策

1.推行标准化管理。强化监管严格执行《畜牧法》、《动物防疫法》及相关各项法律法规,通过《动物防疫合格证》审核规范动物防疫制度化建设。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包括值班、养殖户饲喂牲畜的时间、防疫、消毒、隔离以及人畜出入制度等),明确责任,落实到人,规范管理、确保养殖小区各项防疫规章制度落实到位。大力推行养殖设施与环境的标准化、管理水平的标准化和生产的统一化,实行“统一补栏、统一防疫、统一饲料购运、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日常管理、统一组织销售”的管理模式,把可能造成疫病传入的风险降到最低。

2. 完善设施,科学消毒。提高认识,通过宣传、培训等方式普及科学养殖及疫病防控知识,从思想上提高对消毒工作的认识,充分了解消毒工作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完善消毒设施,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条件审核办法》中的规定做好消毒设施设备的配置,如大门口消毒池、消毒室、喷雾器、火焰消毒器等。科学消毒一是科学的选择消毒药品,选择低毒、广谱、高效低残留、在环境中比较稳定使用方便的消毒剂;定期更换消毒剂品种,但也不可任意更换,要根据温度、场所、时间、病原选择不同的消毒剂。二是科学调配消毒剂,严格按照说明上的剂量调配,现配先用,注意不可盲目的将不同品种消毒剂混合使用或是超高浓度使用。三是科学的选择消毒方法,根据不同的场所、不同的环境选择不同的消毒方法,比如:火焰灭菌、熏蒸消毒、高压灭菌等。养殖小区必须聘请乡村兽医,兽药必须是通过正规渠道购入,由乡村兽医开具处方,并在乡村兽医指导下严格按剂量、按疗程并且通过适当的给药途径,合理的配伍科学使用。严格杜绝养殖户私自不明病因使用抗生素以及不明药物适应症使用抗生素。

3.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规范操作。根据疫病的流行病学和畜群结构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规范合理的免疫注射。严禁超剂量反复多次注射疫苗,禁止抗生素疫苗同时使用,确保免疫效果。加强养殖环节污染物处理,探索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渠道,加大对养殖环节产生的废水、排泄物、废弃物处理的新技术新设备的研究和引进,利用现已有的生物发酵等技术对养殖小区粪污及废弃物进行集中发酵处理,真正做到消灭疫病传染源。

结束语

养殖小区的快速发展为畜禽养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道路指明了方向,然而养殖小区畜禽养殖的高集中度、高密度却为动物疫病的防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科学规范的管理,完善的制度,合理的消毒、免疫,健全的污染物及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体系都是养殖小区疫病防控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畜牧安全高效生产,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陈绍俊,畜禽养殖小区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2018.

[2]张鹏飞.山羊痘的诊断与防制[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9(08):25.

论文作者:王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2

标签:;  ;  ;  ;  ;  ;  ;  ;  

浅析畜禽养殖小区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王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